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汲取传统道德精髓 培养大学生的健康人格——浅谈应在高校弘扬古典文学著作中蕴涵的道德精神 被引量:3
1
作者 梁慧艳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80-83,共4页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在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笔者主要抽取了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的3种主要的道德精神———整体为上、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来阐述古典文学著作里蕴涵的道德精神及其对培养... 作为中华民族精神主体部分的道德精神,在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得尤为突出,它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笔者主要抽取了古典文学著作里体现的3种主要的道德精神———整体为上、自强不息和诚实守信来阐述古典文学著作里蕴涵的道德精神及其对培养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意义和作用,从而提出在高校古典文学教学中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几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文学著作 道德精神 培养 当代大学生 健康人格
下载PDF
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法治信仰的思考 被引量:1
2
作者 莫敏 《梧州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5,共5页
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本治国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个人乃至社会的法治信仰作为其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量,成为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法治信仰是我国实现法治化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法律教育是培育法治... 依法治国是我国面向21世纪的基本治国方略,要实现这一方略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个人乃至社会的法治信仰作为其重要的内在驱动力量,成为依法治国进程的关键。法治信仰是我国实现法治化必不可少的精神基石,法律教育是培育法治信仰的一条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法治国 法治信仰 法律教育
下载PDF
论媒体批评的特征
3
作者 唐洁璠 《梧州学院学报》 2004年第4期43-46,共4页
媒体批评具有与传统文学批评不同的特征。首先,媒体批评的主体泛化,批评意图多元化;其次,媒体批评的批评对象是文坛新动向、有争议性的文学话题、能吸引大众注意力的文学热点、焦点问题等:最后,媒体批评的接受过程呈现出开放互动性。
关键词 媒体批评 文学批评 特征
下载PDF
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看中西方小说的起源及发展轨迹
4
作者 梁复明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70-75,共6页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 关于中国小说和西方小说的起源问题,自古至今,众说纷纭。笔者在前人关于中西方小说起源诸观点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研究方法,从文化渊源和文化观念等方面探讨中西方小说起源及发展轨迹问题。从文化渊源层面进行剖析、考证,论证中国古代小说起源于战国时期,而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纸草文献小说则是西方小说的起源。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出发,论证中西方小说不同的发展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渊源 文化观念 小说起源 发展轨迹
下载PDF
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
5
作者 李泽需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59-64,共6页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 汉魏六朝时期出现的大量具有虚构成分的叙事作品,足以说明当时人们较普遍地具备了自觉的虚构意识。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有其自身特点,它的出现既有功利方面的原因,也是叙事技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正确理解汉魏六朝小说的虚构意识,对我们全面深入地认识汉魏六朝小说及其在整个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作用都有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魏六朝小说 虚构意识 小说创作 实录
下载PDF
汉代的“小说”观念及其对后世小说创作的影响
6
作者 唐洁璠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3期65-69,75,共6页
汉代的“小说”观念与文学意义上的“小说”观念相差甚远,两者不能等同,但它们又并非毫无关联。在汉代“小说”观念中蕴含的一些因素直接影响了中国后世文学意义上的小说创作的方向和形态。
关键词 汉代 小说 观念
下载PDF
媒体批评意义初探
7
作者 唐洁璠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4年第3期24-27,共4页
媒体批评具有传统文学批评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其存在和发展的意义不容忽视。媒体批评对推进文化的民主化进程、激活文学的生产和消费以及促使文学批评走向多元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媒体批评 文学批评 意义
下载PDF
关于《新序》、《说苑》、《列女传》的性质 被引量:3
8
作者 周云中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 2006年第2期37-41,共5页
汉人及后代目录学家没有视《新序》、《说苑》、《列女传》为“小说”,但是现在不少的研究者又把《新序》、《说苑》、《列女传》视为小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小说?该如何看待《新序》、《说苑》、《列女传》的性质?笔者着重从汉人“小说... 汉人及后代目录学家没有视《新序》、《说苑》、《列女传》为“小说”,但是现在不少的研究者又把《新序》、《说苑》、《列女传》视为小说。它们到底是不是小说?该如何看待《新序》、《说苑》、《列女传》的性质?笔者着重从汉人“小说”观念、创作中“名实错位”现象、小说文体的渊源关系以及小说的特征等方面探讨《新序》、《说苑》、《列女传》的性质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人“小说”观念 “名实错位” 文体渊源 小说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