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综合干预措施影响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廖丹 黄冠新 +6 位作者 赖细芬 潘新年 韦秋芬 李燕 唐英姿 梁英福 姚银莲 《广西医学》 CAS 2014年第12期1830-1832,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9年8月开始进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总体医院感染率、日感染发病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医院...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措施对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 2009年8月开始进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以掌握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制定干预措施。结果新生儿总体医院感染率、日感染发病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总体医院感染率由2011年的8.0%降至2013年的5.3%。日感染发病率由2011年最高的8.04‰降至2013年的5.74‰。出生体重(BW)〉2 500 g组下降较明显,由2010年的5.8%下降到2013年的1.9%。血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由2009年的83.33‰逐步下降到2013年的8.04‰。在BW≤1 000 g体重组,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发病率由2009年的40.0‰下降至2013年的14.6‰,CRBSI发病率由2010年的39.0‰下降至2013年的11.03‰;在BW≥1 001~1 500体重组,VAP发病率由2010年最高的37.0‰下降至2013年的9.2‰,CRBSI感染发病率由2010年的153.9‰下降至2013年的7.0‰。VAP、CRBSI感染发病率在BW≤1 500 g体重组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长期坚持采取综合干预措施,新生儿医院感染率、CRBSI、VAP发病率呈下降趋势。表明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新生儿医院感染方面有成效,但应长期坚持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干预措施 新生儿
下载PDF
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廖丹 黄冠新 +7 位作者 潘新年 赖细芬 韦秋芬 李燕 唐英姿 梁英福 姚银莲 班莉婵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163-166,共4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的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包括住院患儿数、住院日数、医院感染例数及病原菌分布等,并对结果进行统... 目的了解新生儿医院感染现状、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探讨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采用主动监测的方法,对本院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目标性监测,包括住院患儿数、住院日数、医院感染例数及病原菌分布等,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新生儿8067例,总住院日83110天,发生医院感染598例、640例次,新生儿医院感染率7.41%,7.20例次/1000住院日,3年间医院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医院感染率随着出生体重的升高而降低,以新生儿感染为主(44.1%),其次为胃肠道感染(19.7%)、下呼吸道感染(16.7%),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导管相关性败血症感染率分别为13.09/1000呼吸机使用日和32.26/1000导管日,随着出生体重的升高,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感染率降低。医院感染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杆菌,占45.0%,尤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革兰阳性菌占38.8%,主要为葡萄球菌,真菌占16.3%。住院天数(OR=1.061,95%CI1.053~1.069)和侵入性操作(OR=1.858,95%CI1.408~2.449)为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体重(OR=0.342,95%CI0.307~0.381)为保护因素(P均<0.001)。结论新生儿医院感染与多个因素有关,目标性监测应长期坚持进行,针对危险因素制定一系列的防控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目标性监测 婴儿 新生
原文传递
量化考核改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黄冠新 廖丹 +6 位作者 赖细芬 潘新年 韦秋芬 李燕 唐英姿 梁英福 姚银莲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5598-5600,共3页
目的评价量化考核对改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效果,有效预防与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开始建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制定与流程相对应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作为全院综合目标考核中常规质... 目的评价量化考核对改善新生儿医院感染的效果,有效预防与控制新生儿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2009年开始建立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操作流程,制定与流程相对应的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作为全院综合目标考核中常规质量考核内容,同时有针对性开展各种监测。结果 2009年1月-2011年6月收治患儿、住院总日数上升,病床使用率由124.80%上升至134.80%,日感染发病率由4.23‰上升至8.20‰;低出生体重患儿(出生体重≤1500g)住院日数构成比由14.93%上升至15.66%,医院感染发生率未见明显上升,出生体重>1500g体重组医院感染发生率由2.38%上升至6.05%(P<0.05);科室病原学送检率提高,细菌检出率由11.01%下降至9.77%;多药耐药菌在检出菌中的构成比由43.33%下降至16.67%(P<0.05);医院感染漏报率逐年下降,由1.77%下降至0,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率下降;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高,相关制度执行良好,手卫生依从性由32.50%上升至61.00%。结论量化考核能有效遏制新生儿医院感染暴发事件,但不能在短时间内改善新生儿医院感染情况,提示考核与监测工作应长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考核 新生儿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