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5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对1951~1954年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演变过程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2
1
作者 范丽萍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133-138,共6页
在1951~1954年间,美国通过与盟友签订一系列双边或多边条约建立起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反映出美国的远东地区战略不仅是为应对远东局势变化而作出的调整,也是协调... 在1951~1954年间,美国通过与盟友签订一系列双边或多边条约建立起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是冷战时期美国全球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反映出美国的远东地区战略不仅是为应对远东局势变化而作出的调整,也是协调盟友间矛盾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环岛防务链 西太平洋集体防务体系
下载PDF
钱币文化的历史见证 台湾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2
作者 马冠武 《广西金融研究》 2002年第z1期4-6,共3页
  台湾所发行和使用的钱币的面背文字,充分地反映出它与中国大陆中央的行政隶属关系,证明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自1885年以后,它是中国的一个省份,这个历史的定位,是不能改变的.……
关键词 钱币文化 国民党政府 神圣领土 台湾 宝台局 咸丰通宝 银币 足纹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从封闭走向开放——市场经济体制下高师历史学科课程体系改革思考
3
作者 李琴 《百色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54-58,共5页
封闭狭窄、僵化保守的课程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产物 ,而设置覆盖面宽广 ,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课程体系由封闭僵化走向开放 ,是高师历史学科课程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 高师历史学科 课程体系 改革 封闭 开放
下载PDF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皖籍在桂人士的历史文化贡献
4
作者 李岚 《淮南师专学报》 2000年第4期35-38,共4页
一个地区的历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绝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现象 ,它必须与周边文化、外来文化不断地接触、融合、壮大。桂林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它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其文化独具特色。
关键词 桂林 皖籍人士 历史文化
下载PDF
湖南移民徙居桂东北的历史考察 被引量:12
5
作者 何林夏 范玉春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0年第1期122-124,共3页
湖南人口很早就开始徙居桂东北 ,明、清和民国时期 ,迁移规模更大。在地域分布上 ,则以桂林和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灵川等县接受湖南移民为最多。造成这种迁移时间和分布地域高度集中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湖南人口的发展状况、交通条... 湖南人口很早就开始徙居桂东北 ,明、清和民国时期 ,迁移规模更大。在地域分布上 ,则以桂林和全州、资源、灌阳、兴安、灵川等县接受湖南移民为最多。造成这种迁移时间和分布地域高度集中态势的主要原因在于湖南人口的发展状况、交通条件的制约 ,以及桂东北与湖南之间长期而密切的经济文化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 移民 桂东北 迁徒 文化格局 历史考察
下载PDF
发展桂林文化游 建设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的思考和探索 被引量:5
6
作者 钱宗范 刘琼芳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3期112-116,共5页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 桂林以“山水甲天下”誉满全球,又是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将桂林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是全市和全国人民的心愿。桂林的建设不能忽视丰厚的历史文化。保护并有选择性地恢复历史文物古迹,兴建历史文化博览城,充分发挥历史文化旅游博物馆的作用,加强历史文化旅游景点的文化内涵建设,提高旅游产品的文化含量,开发出桂北五条历史文化线路,申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以及遵循旅游发展中的历史文化性,将为创建现代化国际旅游名城开辟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 文化游 国际旅游名城
下载PDF
桂学是改变广西群体文化形象的重要学术诉求 被引量:2
7
作者 陈雄章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0,共2页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 1894年,康有为来桂游学时作有《桂学问答》,其所说之"桂学",指在桂讲学,其所倡之学,即变法维新之学。康有为之"桂学",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桂学"大不相同,却不经意间透露出广西特别是桂林有着深厚的文化传统,而且在某个时期往往能得风气之先。由于种种原因,长期以来广西的文化自觉意识处于蛰伏状态,其优秀的文化传统并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地域文化之学的兴起,"桂学"这一概念得到了广西学者的倡导和发扬。此之"桂学",是指广西地域文化之学,旨在探究广西文化之特质与文化积淀,培育广西的文化品牌,宣传广西的文化资源,提升广西的文化自信。这既是广西打造文化软实力的内在需要,也是广西文化自觉的必然诉求。学之兴盛,在乎其人,桂学及桂学研究的能否深入发掘和开展,有赖于广大学者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为此,编辑部特组发这组关于"桂学研究与广西文化发展"的笔谈,对桂学之内涵、外延,研究之目标、方法等展开讨论,以期引发学术界对桂学研究的关注与支持,并与广大学术界同仁共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文化软实力 文化形象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诉求 学术 群体 广西 国家战略
下载PDF
宋元时期广西文化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蓝武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145,共5页
宋、元两代,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呈明显的落差现象。宋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兴盛期,科举考试、学校与书院教育取得较大进展,这跟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空前发展分不开。元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中衰期,科举不盛,学校与书院教育处于近乎停滞... 宋、元两代,广西文化教育的发展呈明显的落差现象。宋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兴盛期,科举考试、学校与书院教育取得较大进展,这跟当时政治、经济与文化的空前发展分不开。元代是广西文教发展的中衰期,科举不盛,学校与书院教育处于近乎停滞的状态,这与当朝的民族歧视政策及广西地区社会局势的动荡不无关系。尽管发展情况各异,宋元时期广西的文化教育在整个古代广西文化教育发展史上均应占有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元代 广西 文化教育 比较研究
下载PDF
中国历史“治乱循环”现象浅析 被引量:3
9
作者 林新军 宋爱忠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120-123,共4页
通过回首中国传统历史的治乱循环 ,分析了其存在和维系的政治、经济基础 ,并试图厘清遗留于目今社会顽固的“治乱循环”基因 ,尝试为当代社会在转型期间的稳定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治乱循环 重权专制 小农经济
下载PDF
试论姑蔑文化与楚、吴、越文化的关系 被引量:2
10
作者 钱宗范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56-158,共3页
春秋时代位于今浙江省龙游县的古姑蔑,原为在荆楚和百越影响下的部族小国。姑蔑先属于楚,后属于吴,被吴分封给越,再后为楚合并,最后为秦统一。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对姑蔑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姑蔑文化是华夏先进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 春秋时代位于今浙江省龙游县的古姑蔑,原为在荆楚和百越影响下的部族小国。姑蔑先属于楚,后属于吴,被吴分封给越,再后为楚合并,最后为秦统一。荆楚文化和吴越文化对姑蔑文化具有重大影响,姑蔑文化是华夏先进文化与当地土著文化融合的产物。龙游石窟似为宗教性建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蔑 龙游 荆楚 百越 文化
下载PDF
试评三部历史文献学著作的学术倾向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林夏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2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1988、89二年间,相继有三部《中国历史文献学》问世,标志着历史文献学研究已走向成熟.三书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历史文献学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倾向.王余光所著《中国历史文献学... 在1988、89二年间,相继有三部《中国历史文献学》问世,标志着历史文献学研究已走向成熟.三书从不同的层面和角度.对历史文献学的各方面内容进行了广泛的探讨,从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代表着不同的学术倾向.王余光所著《中国历史文献学》(1988年武汉大学出版社),是国内出版的第一部明确标题为“中国历史文献学”的著作.全书共四编,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即第一编,在“丰富的历史文献”标题之下,分别介绍了编年、典制、纪传、档案、方志等不同体裁的历史文献,各种不同语文的少数民族历史文献,以及甲骨、金石、简牍、帛书等文献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史料价值,并从历史的角度讨论了历史文献的兴盛发展同社会、文化、学术的关系.第二个层次,即第二至第四编,系统地阐述了历史文献整理的一般理论与方法,对历史文献整理的发展阶段、各时期、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及其主要成就,进行了探讨与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献学 学术倾向 三书 中国历史 学科体系 目录学 史源学 手段与方法 分支学科 编纂学
下载PDF
知识经济时代与环北部湾沿岸可持续发展──环北部湾沿岸经济文化变迁系列研究论文之四 被引量:1
12
作者 廖国一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80-84,共5页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北海、钦州、防城、合浦、东兴等地相继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北部...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环北部湾沿岸的北海、钦州、防城、合浦、东兴等地相继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和对外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北部湾沿岸作为大西南的出海通道和中国与东南亚毗连的枢纽地带,其对西南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牵动作用。因此,在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来临之际,环北部湾沿岸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放弃以房地产为主的经济增长模式,在建设现代工业和现代高效农止的基础上,发展知识经济,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北部湾沿岸 可持续发展 战略研究
下载PDF
一部优秀而实用的高校历史学教材——雷依群、施铁靖主编《中国古代史》介评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宗范 《河池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高校 历史学教材 《中国古代史》 雷依群 施铁靖
下载PDF
中国历史“治乱循环”现象浅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林新军 《甘肃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4期64-67,共4页
通过回首中国传统历史的治乱循环 ,我们可以分析维系其存在的政治、经济基础 ,并试图厘清留于目今社会顽固的“治乱循环”基因 。
关键词 中国 "治乱循环"现象 皇权专制 小农经济 秦朝 传统历史 国民党 政治体制 经济
下载PDF
对中国历史文选教学改革的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任冠文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75-77,共3页
中国历史文选课是历史专业培养学生阅读、利用中国古代史籍 ,掌握研究技能的基础课。本文从教材建设、课程安排、素质教育、考试方式及内容几方面 。
关键词 中国历史文选课 教学改革 中国古代史籍
下载PDF
文物在历史教学中的作用及其运用
16
作者 廖国一 《中国博物馆》 1998年第3期67-69,共3页
关键词 历史教学 文物考古 文博部门 文物保护 组织学 《中国古代史》 新石器 爱国主义教育 第二课堂活动 明清时期
下载PDF
儒家举贤才思想的科学内涵及对历史和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17
作者 钱宗范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4年第3期7-13,共7页
关键词 举贤才 科学内涵 孔子 当代社会 世界十大思想家 鄂尔泰 儒家 原则和方法 宗法贵族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下载PDF
华资银行产生的历史条件
18
作者 易棉阳 《益阳师专学报》 2002年第4期96-98,共3页
中国华资银行产生于 19世纪末叶。中国近代史上一代代政治、洋务、商业精英的执著追求与实践是华资银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自办银行的呼唤 ,是华资银行产生的经济条件之一 ;列强在华投资的增长和在华贸易的发展 ... 中国华资银行产生于 19世纪末叶。中国近代史上一代代政治、洋务、商业精英的执著追求与实践是华资银行产生的前提条件 ;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对自办银行的呼唤 ,是华资银行产生的经济条件之一 ;列强在华投资的增长和在华贸易的发展 ,是华资银行产生的另一经济条件 ;创立自办银行以挽回利权的社会舆率催生了华资银行 ;外资银行获得的高额利润 ,刺激了当时的一些官吏巨商投资于自办银行 ,为华资银行的降生提供了一个现实条件 ;甲午后清政府日益严重的财政困难 ,促使它批准开办银行以分其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资银行 产生条件 历史条件 中国近代史 中国资本主义 社会舆论 经济条件
下载PDF
新桂系时期广西选派留学生述评 被引量:3
19
作者 吴晓 《广西社会科学》 2000年第2期90-92,共3页
关键词 新桂系时期 广西 留学生政策 公费 自费
下载PDF
民俗文化环境保护与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被引量:29
20
作者 钟声宏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4-118,共5页
本文认为,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人们缺乏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保护民俗文化环境,是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了民族文化环境... 本文认为,民俗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加上人们缺乏保护意识,民俗文化环境正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保护民俗文化环境,是民俗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文章提出了民族文化环境保护的若 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民俗旅游 民俗文化环境保护 持续发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