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界”宇宙观与社会空间的建构——广西那坡县黑衣壮族群空间观念的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海力波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8-79,共12页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 本文根据文化人类学社会空间建构理论对黑衣壮族群的空间观念加以分析,以民族志资料说明黑衣壮族群的宇宙观为社会成员对空间的划分和赋予意义的行为提供了认知基础,黑衣壮人通过房屋建筑的象征意义、空间方位的确定、生活空间和仪式场所的安排等途径表达出其族群文化中对空间概念的哲理思考。面对急剧的社会经济变迁,黑衣壮人传统的空间观念也在产生变化,体现出黑衣壮人对自身生存状态和文化变迁过程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衣壮 宇宙观 社会空间 认知与建构
下载PDF
贺州本地话“古端母浊化”等若干现象与古百越语语音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小燕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0-145,共6页
本文通过对贺州本地话“古端母浊化”、“古精清母塞化”、“古从心邪母合流读[θ]或[f]”等若干特殊语音现象的语源及其历史演变的探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贺州本地话语音系统在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较深的古百越语语音影响的烙印。... 本文通过对贺州本地话“古端母浊化”、“古精清母塞化”、“古从心邪母合流读[θ]或[f]”等若干特殊语音现象的语源及其历史演变的探析,从一个侧面揭示出贺州本地话语音系统在形成及发展演变过程中有着较深的古百越语语音影响的烙印。这些特殊的语音现象是长期、频繁的语言接触过程中语言渗透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母浊化 精清母塞化 古百越语语源
下载PDF
《瑶族梅山经校注》和《梅山图注》内空间记忆与地方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黄韧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7-173,共7页
梅山信仰是认定平地瑶民族属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承载着恭城瑶族的认同与实践经验。其文本集成——《梅山图注》和《瑶族梅山经校注》,为学者通过文本系统进一步研究该族群提供了方便之门。这种地方性知识文本体系是平地瑶同胞长期在南... 梅山信仰是认定平地瑶民族属性的重要标志之一,它承载着恭城瑶族的认同与实践经验。其文本集成——《梅山图注》和《瑶族梅山经校注》,为学者通过文本系统进一步研究该族群提供了方便之门。这种地方性知识文本体系是平地瑶同胞长期在南岭民族走廊中与南疆历史发生密切关联逐渐形成的。瑶族同胞通过在仪式空间中回顾祖先的梅山地方记忆形成的神圣感,为参与者提供了独特的情感记忆,再与当下的地方文化环境相结合,从而形成族群的地方感。《梅山经》作为族群在这一历史进程的集体记忆,成为这个瑶族亚族群的独特文化常识与价值观,进而又一再地通过新的实践,往而反复,形成动态的和变化的地方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地瑶 地方感 空间记忆 常识 南疆研究
下载PDF
论雅乐对《诗经》文本形式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周苇风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72-175,共4页
《诗经》时代的歌诗应该是齐杂言并存的,整齐的四言诗不应该占据主导地位。今本《诗经》整齐的四言诗却占据着绝对优势,在《雅》、《颂》部分,这一特点尤为突出。《诗经》以四言为主、整齐形式的特点和其音乐风格的雅化有密切关系。
关键词 杂言 齐言 歌诗 雅化
下载PDF
从《桂林风土记》看唐代桂林民众对佛道二教的接受 被引量:1
5
作者 殷祝胜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7-142,共6页
《桂林风土记》一书记载有关佛道之事七条,对于考察唐代桂林民众接受这两大宗教的情况颇有价值。从中可见对于道教,他们从神仙信仰、符咒巫术到斋戒仪式都予以认同,接受比较全面;而对于佛教,虽然就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看,《金刚经》刻了... 《桂林风土记》一书记载有关佛道之事七条,对于考察唐代桂林民众接受这两大宗教的情况颇有价值。从中可见对于道教,他们从神仙信仰、符咒巫术到斋戒仪式都予以认同,接受比较全面;而对于佛教,虽然就有形的物质形态方面看,《金刚经》刻了碑,卢舍那佛有雕像,寺庙有多处,表明影响不小;而就意识层面看,他们关注和重视的主要是供僧的回报、佛的灵异事迹和祈雨有应等,佛教经、律方面的知识与思想则非兴趣所在,接受有些片面和走样。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与这一民族地区的民间浓厚鬼神信仰有较大关系,当地民众是根据其固有信仰来对佛道二教进行取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林风土记》 唐代 桂林 佛教 道教 鬼神信仰
下载PDF
释《周易》之“艰”字
6
作者 周苇风 黄九莲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5-17,75,共4页
《周易》古经中的"艰"字汉帛书本俱作"根",艰与很、根皆从艮得声,可通用。《周易》古经中的"艰(很)"字是人的一种品质,是一种在艰难困苦面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周人的"艰(很)"字品格产生... 《周易》古经中的"艰"字汉帛书本俱作"根",艰与很、根皆从艮得声,可通用。《周易》古经中的"艰(很)"字是人的一种品质,是一种在艰难困苦面前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意志。周人的"艰(很)"字品格产生于周人忧患的历史生存环境之中,并表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艰贞 艰则无咎
下载PDF
《诺斯托罗莫》的物质利益法则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晓燕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9-172,共4页
《诺斯托罗莫》代表了约瑟夫.康拉德创作的最高水平。它的价值体现在:一是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提供不断阐释的空间;二是作者对殖民历史和复杂人性的深刻洞悉,揭示了西方国家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来推动民主与和平进程的虚伪性,以及... 《诺斯托罗莫》代表了约瑟夫.康拉德创作的最高水平。它的价值体现在:一是运用高超的叙事技巧,为读者提供不断阐释的空间;二是作者对殖民历史和复杂人性的深刻洞悉,揭示了西方国家通过发展殖民地经济来推动民主与和平进程的虚伪性,以及在物质利益法则下人类道德的普遍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拉德 经济殖民 物质利益 桑·托梅的毒咒
下载PDF
穿越黑暗的飞翔——论巴金桂林文化城时期的散文创作 被引量:1
8
作者 刘铁群 宋扬 《东方丛刊》 CSSCI 2008年第4期245-258,共14页
关键词 论巴金 文化城 <随想录> 漫漫长夜 意象群 还魂草 艾芜 现实斗争 往前走 李采臣
原文传递
生死间的暧昧:清代"尸变"故事中的观念与情感 被引量:1
9
作者 海力波 《民俗研究》 CSSCI 2012年第2期26-33,共8页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 "尸变"故事在清代志怪小说和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清代社会中盛行的"停柩浮厝"的独特葬俗是"尸变"故事得以流行的社会历史背景,故事本身则从独特的角度阐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死、灵肉、人鬼等概念的分类与理解;也揭示出清代社会"停柩浮厝"与"入土为安"两种相冲突的观念给人们带来的文化张力和社会压力。"尸变"故事同时也表达出人们在面对逝者时普遍存在的怀念、不舍与厌恶、恐惧两种本能情感间的人性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尸变"故事 生死秩序 停柩浮厝
原文传递
鲁迅论“乌托邦”的现实性与理想维度 被引量:1
10
作者 蒋永国 《中国文学批评》 2016年第1期92-102,127,共12页
目前,较少有人专文探讨鲁迅与"乌托邦"的关系,即使有学者提到,也多是简单地将鲁迅说成是"反乌托邦"的。其理由是"乌托邦"是"空想",鲁迅反对"空想"。其实,鲁迅与"乌托邦"... 目前,较少有人专文探讨鲁迅与"乌托邦"的关系,即使有学者提到,也多是简单地将鲁迅说成是"反乌托邦"的。其理由是"乌托邦"是"空想",鲁迅反对"空想"。其实,鲁迅与"乌托邦"的关系非常复杂:一方面,他确实在一些地方将"乌托邦"视为无用的空想,是反"乌托邦"的;但在更多时候和地方,他看到的是"乌托邦"的现实性和理想维度,即对不合理的经验世界的批判,对"不在场"的未来希望的不懈追求,以及深切关注着联结现实与理想的"中间项"。看到鲁迅理解"乌托邦"的现实性和理想维度,既有助于深入鲁迅的文本世界和精神世界,也有助于突显当下文学的责任担承和弘扬正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乌托邦 现实性 精神维度
原文传递
论汉人的辞赋观念
11
作者 周苇风 《东方丛刊》 2007年第2期41-51,共11页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在《报任安书》中又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对《离骚》既称“辞”,又称“赋”。有时司马迁甚至辞赋连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景帝不... 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说:“作辞以讽谏,连类以争义,《离骚》有之。”在《报任安书》中又说:“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对《离骚》既称“辞”,又称“赋”。有时司马迁甚至辞赋连称,《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会景帝不好辞赋。”司马迁的辞赋观念是有代表性的,班固在《离骚赞序》中解释篇名《离骚》时说:“离,犹遭也;骚,忧也。明己遭忧作辞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辞赋观 《太史公自序》 《离骚》 汉人 《报任安书》 司马迁 司马相如 “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