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二人转:狂欢之后——对东北二人转的阐释和反思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家君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5-77,共3页
近三四年来,东北二人转走出东北,火爆全国。其巨大的魔力,不仅摄服俗文化的普通受众,也对文化精英甚至专家产生审美效应。本文试用狂欢理论和接受美学对其阐释,用游戏理论和高峰体验等理论进行反思。
关键词 二人转 狂欢理论 接受美学 反思
下载PDF
张扬自我的“新女性”——从文化视角看《浮生六记》中的陈芸形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孙兰花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84-86,共3页
《浮生六记》中的陈芸以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女性”形象。陈芸形象的出现是以江南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乾嘉时期兴旺的女学和性灵文化作为文化背景的。陈芸形象透视出的文化内蕴是中国封建... 《浮生六记》中的陈芸以其内蕴的丰富性和特异性而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现代意义的“新女性”形象。陈芸形象的出现是以江南才女辈出的人文环境、乾嘉时期兴旺的女学和性灵文化作为文化背景的。陈芸形象透视出的文化内蕴是中国封建社会女性自我意识的萌动和张扬,在潜意识中试图超越现实关系的束缚,追求舒展人性的自由空间的意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生六记》 陈芸 “新女性”形象 文化背景 文化内蕴
下载PDF
论刘宋文学的转关
3
作者 刘桂鑫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95-99,共5页
刘宋文学在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的重要意义。内容方面,追求功业仕宦的挫辱感怨而怒,缠绵悱恻的爱情哀而伤、乐而淫,在恢复汉魏诗歌抒情传统的同时又突破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歌规范。写实的审美标准,以及对声律、隶事、排偶... 刘宋文学在汉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过程中具有转折的重要意义。内容方面,追求功业仕宦的挫辱感怨而怒,缠绵悱恻的爱情哀而伤、乐而淫,在恢复汉魏诗歌抒情传统的同时又突破儒家温柔敦厚的诗歌规范。写实的审美标准,以及对声律、隶事、排偶、辞藻的刻意追求,承继自汉魏以来的形式美学,又极大推动近体诗、骈赋、骈文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宋 文学转关 写实 形式美学
下载PDF
大陆与台湾地区九年一贯制语文德育比较
4
作者 韦美日 《素质教育大参考》 2006年第09A期13-16,共4页
大陆与台湾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减少由于两者的脱节而造成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次序上的混乱。九年一贯制的语文课程目标依此设计,整体性更强,层次性更明显... 大陆与台湾地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大举措之一,是九年一贯制整体设计,其主要目的是加强小学和中学的衔接,减少由于两者的脱节而造成的教学内容的重复和次序上的混乱。九年一贯制的语文课程目标依此设计,整体性更强,层次性更明显,更能体现语文教学阶段性、连续性的特点。而作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德育,在两岸的语文课程标准(纲要)中是如何表述的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 课程目标 九年一贯制 台湾省 德育 小学 初中 中国大陆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标准 教学内容 比较教育 阶段性
下载PDF
彰显魅力.唤醒教改意识
5
作者 潘冠海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 2013年第1期10-11,共2页
杜郎CI中学语文教育模式.勃发了个体生命之活力.演绎了语文教育的魅力。令人深思。 一、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回归 依照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交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生境界。杜郎口中... 杜郎CI中学语文教育模式.勃发了个体生命之活力.演绎了语文教育的魅力。令人深思。 一、语文课堂教学价值的回归 依照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要训练学生运用语言文字交际的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人生境界。杜郎口中学的教育实践、教育改革,显得特别地鲜活.语文魅力尽显。是我们学习研究的重要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 教改 唤醒 语文学科性质 语文教育 杜郎口中学 个体生命 教育模式
下载PDF
论李清照的咏花词 被引量:1
6
作者 高磊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70-72,共3页
易安词中,咏花词占有很大比重。词人注重对花的品质的描绘,抓住花的风神韵致,词人以花自喻,在咏花中凸显自己的创作心境,投射出自己的人格情操。
关键词 李清照 咏花词 花语 心境 人格情操
下载PDF
拂去历史的沉沙——纪德的《访苏归来》与中国 被引量:1
7
作者 朱庆芳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71-74,共4页
法国著名作家安德烈.纪德的作品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被译介到中国,并且颇受关注。但解放后30多年一直销声匿迹,直至80年代才有复苏。在纪德与中国的这种文学关系中,他的游记《访苏归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纪德 《访苏归来》 译介 文学与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