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个优选品种樟树样本枝、叶精油的水蒸气提取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孟中磊 周丽珠 +1 位作者 李军集 梁忠云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2016年第6期13-15,共3页
采集广西南宁苗圃培育的香樟1号、香樟2号、福建芳樟、江西龙脑樟、湖南龙脑樟的新鲜枝、叶,通过水蒸气(水中)蒸馏法提取精油。考察这几种樟树枝、叶出油率和精油主要组分。结果发现,新鲜叶的精油出油率、精油中主成分芳樟醇和龙脑的相... 采集广西南宁苗圃培育的香樟1号、香樟2号、福建芳樟、江西龙脑樟、湖南龙脑樟的新鲜枝、叶,通过水蒸气(水中)蒸馏法提取精油。考察这几种樟树枝、叶出油率和精油主要组分。结果发现,新鲜叶的精油出油率、精油中主成分芳樟醇和龙脑的相对含量均比嫩枝的高。在采集的原料中,江西龙脑樟叶的出油率最高,为2.4%;香樟1号叶精油的芳樟醇相对含量最高,为96.2%;江西龙脑樟叶精油的龙脑相对含量最高,为8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树 枝叶 出油率 芳樟醇 龙脑
下载PDF
两种黄板诱捕不同品种油茶林害虫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常明山 邓艳 +4 位作者 蒋学建 吴耀军 周红英 罗辑 黄华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19年第5期78-84,共7页
利用信息素黄板和普通黄板对7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内的害虫进行诱捕,掌握试验林内主要害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油茶林内诱捕到了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东方丽沫蝉Cosmoscart... 利用信息素黄板和普通黄板对7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林内的害虫进行诱捕,掌握试验林内主要害虫的种类和数量。结果表明:在供试的油茶林内诱捕到了茶黄蓟马Scirtothrips dorsalis、八点广翅蜡蝉Ricania speculum、东方丽沫蝉Cosmoscarta heros和茶小绿叶蝉Empoasca pirisuga 4种油茶害虫。而信息素黄板和普通黄板2种黄板在诱捕茶黄蓟马、八点广翅蜡蝉、东方丽沫蝉和茶小绿叶蝉的数量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岑软2号油茶Cengruan 2林内诱捕的茶黄蓟马数量较陆川油茶C.vietnamensis、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岑软3号油茶Cenruan 3、越南抱茎油茶C.amplexicaulis、南荣油茶C.nanyongensis多,达到了1 502.8头/板,差异显著(P<0.05),而普通油茶林内诱捕到的茶黄蓟马数量较陆川油茶多,为1 141.6头/板。诱捕数量最少的为陆川油茶,为173.6头/板,差异显著(P<0.05);岑软2号油茶林内诱捕到的八点广翅蜡蝉较普通油茶、陆川油茶、岑软3号油茶和越南抱茎油茶多,为6.8头/板,差异显著(P<0.05);岑软2号油茶林内诱捕到的东方丽沫蝉的数量较越南抱茎油茶和南荣油茶多,为10.6头/板,差异显著(P<0.05);岑软2号油茶林内诱捕到的茶小绿叶蝉的数量较博白大果油茶和南荣油茶多,为9.2头/板,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信息素黄板 普通黄板 诱捕
下载PDF
八角林不同郁闭度对鳞尾木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魏秋兰 杨卓颖 +3 位作者 杨日升 梁文汇 安家成 朱昌叁 《南方农业》 2023年第7期238-242,共5页
以鳞尾木为对象,研究全光照及八角林分郁闭度分别为0.3、0.5、0.8时对鳞尾木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鳞尾木在八角林分下生长的适宜林分郁闭度。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0.5条件下,鳞尾木的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保存率均最大,明... 以鳞尾木为对象,研究全光照及八角林分郁闭度分别为0.3、0.5、0.8时对鳞尾木生长发育及光合特性的影响,探讨鳞尾木在八角林分下生长的适宜林分郁闭度。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0.5条件下,鳞尾木的株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保存率均最大,明显高于其他3个处理;鳞尾木叶面积、叶长、叶宽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少,长宽比整体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叶片含水量和比叶面积则逐渐增加;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气孔导度先上升后下降,且在郁闭度0.5时最大,但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先下降后上升,在郁闭度0.5时最小;随着郁闭度的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逐渐增加,但叶绿素a/b的变化呈相反的趋势;对不同郁闭度下鳞尾木各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了隶属函数分析,郁闭度0.5时得分最高。综合评价认为,适宜鳞尾木林下套种的林分郁闭度为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林 郁闭度 鳞尾木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不同油茶品种叶片3种保护酶活性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邓艳 常明山 +3 位作者 朱英芝 李德伟 吴耀军 蒋学建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86-689,共4页
【目的】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种保护酶活性,为油茶抗病性、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6个油茶品种叶片的... 【目的】测定不同油茶品种健康叶片中的3种保护酶活性,为油茶抗病性、抗逆性机理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6个油茶品种叶片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6个品种油茶叶片的POD活性排序为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3号油茶)>(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CAT活性排序为岑软3号油茶>(普通油茶、博白大果油茶和岑软2号油茶)>(香花油茶和陆川油茶),SOD活性排序为陆川油茶>岑软3号油茶>(博白大果油茶、普通油茶、岑软2号油茶和香花油茶)。【结论】以油茶健康叶片中POD、CAT和SOD活性高低可判断油茶的抗病性或抗逆性强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 过氧化物酶(POD) 过氧化氢酶酶(CAT)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活性分析
下载PDF
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抗旱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王坤 安家成 +2 位作者 朱昌叁 梁晓静 李开祥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2525-2531,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抗旱性,为樟树品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的9种化学型油用樟树(1号~9号)叶片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解剖学结构和气孔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 【目的】分析不同化学型油用樟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其抗旱性,为樟树品种选育及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的9种化学型油用樟树(1号~9号)叶片为试验材料,观测其解剖学结构和气孔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各化学型油用樟树的抗旱性。【结果】1号樟树(桉叶油素型)的叶片厚度最厚,为141.16μm,显著高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P<0.05,下同);6号樟树(龙脑型)的叶片厚度最薄,显著低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1号和2号樟树(芳樟醇型I)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较厚,分别为65.55和65.67μm,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下同),但显著高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6号樟树叶片的栅栏组织厚度最薄,为45.37μm,4号樟树(黄樟油素型)次之,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低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4号和9号樟树(柠檬醛型II)的叶脉密度较大,分别为8.86和8.14 mm/mm^2,二者差异显著,且显著大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7号樟树(柠檬醛型I)的叶脉密度最小(2.14 mm/mm^2),显著小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气孔密度较大的是1号和3号樟树(芳樟醇型II),分别为430.0和436.0个/mm^2,二者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大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气孔密度最小的是7号樟树,为227.0个/mm^2,显著小于其他化学型油用樟树。在保卫细胞长度方面,7号和8号樟树较大,2号和3号樟树较小。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桉叶油素型的1号樟树、芳樟醇型I的2号樟树和芳樟醇型II的3号樟树抗旱性较强,黄樟油素型的4号樟树抗旱能力最弱。【结论】叶片厚度、中脉导管直径、栅栏组织厚度和气孔密度可作为评价樟树抗旱能力的叶解剖结构特征指标;桉叶油素型、芳樟醇型I和芳樟醇型II樟树抗旱性较强,可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引种栽培,黄樟油素型的抗旱能力最弱,不宜引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用樟树 叶片解剖结构 气孔特征 抗旱性
下载PDF
赤霉素和浓硫酸对单面针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黄开顺 陈金艳 +1 位作者 黄剑 李开祥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161-164,共4页
对单面针种子进行赤霉素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以及湿沙层积催芽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处理对单面针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清水浸种的对照相比,萌发率显著提高,萌发时间显著提早,用1 000~2 00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6-72 h,萌发率... 对单面针种子进行赤霉素和浓硫酸浸种处理以及湿沙层积催芽试验,结果表明,赤霉素浸种处理对单面针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与清水浸种的对照相比,萌发率显著提高,萌发时间显著提早,用1 000~2 000 mg/L赤霉素溶液浸种6-72 h,萌发率比对照提高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以1 000 mg/L浸种48h的萌发率最高,达85%,以1 000 mg/L浸种72 h的萌发率较低,但也达到46%,萌发高峰期出现在处理后的52-90天期间;而对照处理的萌发率最高只有31%,多数低于30%,萌发高峰出现较晚,到128天时萌发仍处高峰期,萌发缓慢,整齐度不高。单面针种子先用80%浓硫酸浸泡处理3.5 min后,再用1 000 mg/L赤霉素溶液浸泡处理6 h、12 h、24 h、48 h和72 h,各处理的萌发率均不超过8%,萌发活动主要发生在处理后的52天之前,之后一直至128天未发现萌发的种子。研究表明,在实际的单面针育苗生产中,单独使用赤霉素浸种处理比使用浓硫酸和赤霉素组合浸种处理的方法较为简便、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面针 赤霉素 浓硫酸 种子 萌发
下载PDF
不同产量八角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与细菌多样性特征 被引量:7
7
作者 肖健 任奎瑜 +2 位作者 伍思宇 梁文汇 杨尚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872-2878,共7页
【目的】分析不同产量八角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特征,为改良低产八角林土壤生态环境和构建稳定、高产的八角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低产八角林土壤为试验材料,以高产八角林土壤为对照(CK),利用传统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产量八角林土壤的生物学性状及细菌多样性特征,为改良低产八角林土壤生态环境和构建稳定、高产的八角林栽培管理技术体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低产八角林土壤为试验材料,以高产八角林土壤为对照(CK),利用传统方法和现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其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生物量等生物学性状及土壤细菌多样性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低产八角林土壤的β-葡糖苷酶和磷酸酶活性与高产八角林土壤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氨肽酶活性显著高于高产八角林土壤(P<0.05,下同);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高产八角林土壤;低产八角林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虽然与高产八角林无显著差异,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和磷含量均显著低于高产八角林。与高产八角林土壤相比,在门分类水平上,低产八角林土壤中绿弯菌门(Chloroflexi)、Patescibacteria门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细菌占比急剧上升;在属分类水平上,Candidatus solibacter属细菌占比上升,部分优势细菌属缺失及其他属细菌占比下降。【结论】与高产八角林相比,低产八角林土壤中氮的非均衡供应、碳和磷储备量偏低,以及细菌多样性下降,部分优势细菌属缺失导致的细菌群落结构失衡,均可能是低产八角林八角低产量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角林 产量 土壤生物学性状 细菌多样性
下载PDF
森林蔬菜鳞尾木营养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6
8
作者 朱昌叁 梁文汇 +1 位作者 赵志珩 安家成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313-317,共5页
采用国家标准对森林蔬菜鳞尾木可食用部位(嫩芽与果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两部位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纤维素等,还含有锌、钙、铁、磷等优质矿物质;蛋白质中含有种类齐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以理想蛋白质标准... 采用国家标准对森林蔬菜鳞尾木可食用部位(嫩芽与果肉)进行营养成分测定,结果表明,两部位均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脂肪、纤维素等,还含有锌、钙、铁、磷等优质矿物质;蛋白质中含有种类齐全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分别以理想蛋白质标准、必需氨基酸模式谱及氨基酸比值系数法进行评价,嫩芽的营养价值优于果肉。鳞尾木还含有种类众多、含量丰富的药效氨基酸,嫩芽及果实中含量分别为3.60 g/100 g与2.86 g/100 g,分别占氨基酸总量的76.43%与79.67%。有必要深入开展资源培育、人工栽培、药用活性成分提取与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以促进该森林蔬菜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尾木 森林蔬菜 营养成分 分析与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