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 被引量:13
1
作者 孙莹 李玲 +18 位作者 刘晓燕 郝琪 张怡梦 李兴鹏 张妍 张明霞 郭佳 梁子懿 段永利 刘薇 傅岩 孙朋涛 吕亚萍 陈红梅 黄勇 江宏 石峰 段淑红 王仁贵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1期131-138,共8页
目的:探讨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天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 目的:探讨早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胸部薄层平扫CT表现特征。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1月至12月我院感染科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阳性的患者153例,所有患者自发病后1~14天行胸部薄层平扫CT检查和有较完整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年龄(≤60岁和>60岁)和发病与CT检查的时间间隔(≤7天和>7天)将患者各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表现特征的差异性。结果:153例COVID-19患者中,累及肺部(100%)、血管(93.5%)、气道(73.4%)和胸膜(70.1%),其中年龄组间的对比显示病变数量、部位、大小、容积和束带影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发病与CT检查时间间隔分组患者之间,病变的形态、密度、机化和纤维化以及胸膜受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部薄层平扫CT可明确早期COVID-19的病变位置和范围,对COVID-19的定性诊断和鉴别有一定的特征,即以形态的多样化、胸膜内和血管周分布、肺泡为单元的间质性病变、早期混合性磨玻璃影常伴明显的机化和纤维化、胸膜局限性增厚而胸水极少等有助于COVID-19的诊断和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高分辨率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肺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HRCT特点
2
作者 梁玉红 钟溪溪 +3 位作者 姚新群 黄诗淇 骆丽安 吕亚萍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5期659-665,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HRCT特点。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2月14日至2023年1月10日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异常的患者584例,男359例、女225例,年龄范围60~99岁,平均年龄(76±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225...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肺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HRCT特点。材料与方法:收集2022年12月14日至2023年1月10日确诊COVID-19且胸部CT表现异常的患者584例,男359例、女225例,年龄范围60~99岁,平均年龄(76±9)岁。其中合并糖尿病225例,非糖尿病359例;比较糖尿病患者COVID-19胸部HRCT与非糖尿病患者COVID-19胸部HRCT表现不同;定义发病与CT检查时间间隔<7d为急性期,363例入组患者,分析急性期糖尿病组与非糖尿病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HRCT特点。结果:糖尿病患者COVID-19胸部感染与非糖尿病患者COVID-19胸部感染两组肺内病变在发病部位、分布、形态及伴随征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病变在密度(细网格、病变密度不均匀)及病变边缘(病变边缘模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无糖尿病组的肺部影像网格、不均匀和模糊征象显著高于有糖尿病组。其中细网格影:糖尿病组54例(24%),非糖尿病组127例(35.38%);密度不均匀:糖尿病组181例(80.44%),非糖尿病组313例(87.19%);边缘模糊:糖尿病组205例(91.11%),非糖尿病组344(95.82%)。急性期糖尿病组患者肺内网格影明显少于非糖尿病组患者,糖尿病组35例(24.65%),非糖尿病组82例(37.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糖尿病患者肺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胸部HRCT病变渗出为主、密度均匀、边缘清晰,较非糖尿病组间质改变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断层扫描 高分辨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糖尿病
下载PDF
48例乳腺癌的影像特征分析 被引量:14
3
作者 吕亚萍 毛勤香 +5 位作者 杨兴华 王高兴 涂颖华 黄海燕 孙嗣麒 黄忠道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48例患者资料,均进行了超声与数字乳腺钼靶和CT检查。采用行×列χ2方法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乳腺癌数字乳腺... 目的探讨乳腺癌的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48例患者资料,均进行了超声与数字乳腺钼靶和CT检查。采用行×列χ2方法比较超声与数字钼靶、CT诊断乳腺癌的准确性。结果乳腺癌数字乳腺钼靶表现为不规则星芒状边缘肿块伴多形性钙化、单纯性星芒状边缘的肿块、单纯钙化、乳腺结构紊乱和结构紊乱并钙化;CT表现不规则软组织肿块,边缘毛刺,肿块内外伴有和(或)不伴有钙化及肿块周围脂肪间隙变形,同时可发现腋窝淋巴结肿大、双肺改变;超声表现分叶状或蟹足状的不规则肿块,肿块回声不均,可有细小强回声团,CDFI在肿块内及周边可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数字钼靶检查准确诊断乳腺癌46例,误、漏诊2例。CT检查准确诊断44例,误诊4例。超声检查准确诊断40例,漏、误诊8例。超声与数字钼靶、CT诊断乳腺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1)。手术证实腋窝淋巴结转移15例,CT检查准确诊断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数字钼靶和超声检查准确诊断6例,三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81)。结论影像检查可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手术前常规CT检查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数字乳腺钼靶 CT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下载PDF
磁共振信号强度与动态增强诊断乳腺疾病的价值 被引量:9
4
作者 吕亚萍 兰庆茂 +3 位作者 马雪梅 毛勤香 孙嗣麒 黄忠道 《广西医学》 CAS 2012年第8期981-983,共3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T1W、T2W平扫下病灶信号强度及相应的信噪比(SNR)、对信噪比(CNR),结合病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乳腺疾病定性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增生症61例,纤维瘤24例,囊肿33例... 目的探讨磁共振常规T1W、T2W平扫下病灶信号强度及相应的信噪比(SNR)、对信噪比(CNR),结合病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在乳腺疾病定性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患者40例,乳腺增生症61例,纤维瘤24例,囊肿33例。均进行常规T1W、T2W平扫和VIBE序列动态增强扫描,观察病灶在平扫T1W、T2W的信号强度及相应的SNR、CNR和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模式。结果 158例(158个病灶)MRI平扫T1W呈低信号158个病灶(100%),T2W呈高信号120个病灶(75.9%),呈低信号38个(24.1%);乳腺癌组T1W及T2W的SNR、CNR值小于乳腺增生症、纤维瘤、囊肿组(P<0.05)。158个病灶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模式呈流出型48个(30.4%),平台型31个(19.6%),波浪型41个(25.9%),流入型38个(24.0%)。乳腺癌组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模式呈流出型34个(85.0%),平台型6个(15.0%);乳腺增生症组呈流入型30个,波浪型31个;乳腺纤维瘤组呈流入型5个,波浪型10个,流出型9个;乳腺囊肿组33个病灶均无强化。结论 MR信号强度的定性、定量结合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有助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疾病 信号强度 时间-信号强度曲线
下载PDF
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在MRI检查乳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吕亚萍 毛勤香 +2 位作者 马雪梅 孙嗣麒 黄忠道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11期1647-1648,共2页
目的:探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在MRI检查乳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对100例女性患者行乳腺检查,对其MR图像的运动伪影、扫描范围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Fov包括双侧乳房及胸大肌;8... 目的:探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在MRI检查乳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对100例女性患者行乳腺检查,对其MR图像的运动伪影、扫描范围进行分析。结果:100例患者的Fov包括双侧乳房及胸大肌;8例图像存在明显运动伪影,占8%;93例包括腋窝淋巴结组织。结论: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成像清晰,扫描范围大、可同时对乳腺、腋窝淋巴结及胸大肌进行扫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疾病 磁共振成像 支架
下载PDF
正常人面神经管垂直部与颈静脉窝距离的CT测量及其临床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吕亚萍 兰永树 +2 位作者 唐光健 胡兴宇 唐光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5期615-618,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 目的:通过对正常人群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的MSCT测量,得到国人该距离的正常值及其变异情况,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将锯开剖面测量值与相同影像平面测量值对照后取得测量平面。以同样方法对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行颌面部扫描面HRCT扫描。在MPR影像上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水平距离,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面神经管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的距离:女性(5.29±2.44)mm,右侧(4.55±2.21)mm,左侧(6.04±2.45)mm;男性(5.54±2.58)mm,右侧(4.99±2.46)mm,左侧(6.09±2.61)mm;性别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左、右侧之间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按年龄分组(≤18岁,19~35岁,36~60岁,>60岁),女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60岁组与19~35岁组、36~60岁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男性4组间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18岁组与19~35岁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性别差异统计分析,≤18岁和19~35岁这两个年龄组男、女间测量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研究获得的数据,可为耳鼻喉科、颅脑外科及显微外科手术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也可以为解剖学的教学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管垂直部 颈静脉窝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非专用线圈在MRI乳腺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吕亚萍 马雪梅 +4 位作者 毛勤香 兰庆茂 孙嗣麒 黄忠道 朱楠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2期212-214,共3页
目的:探讨非专用线圈在乳腺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乳腺专用线圈、SPINE matrix线圈两种检查方法扫描乳腺健康志愿者126例,Wilcoxon检验对126例健康志愿者扫描所得两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t检验分析两组图像SNR;采用卡方... 目的:探讨非专用线圈在乳腺MR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运用乳腺专用线圈、SPINE matrix线圈两种检查方法扫描乳腺健康志愿者126例,Wilcoxon检验对126例健康志愿者扫描所得两组图像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利用t检验分析两组图像SNR;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两组横轴位扫描图像范围(腋窝淋巴组织)。结果:运用乳腺专用线圈和SPINEmatrix线圈两种检查方法图像质量、SNR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SPINE matrix线圈横轴位显示双侧腋窝淋巴组织优于专用线圈,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SPINE matrix线圈可以达到等同乳腺专用线圈的应用效果,同时可以较好显示双侧腋窝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乳腺 射频线圈
下载PDF
常规T1WII与GRET1WII序列对乳腺正常腺体及肿瘤组织MRI图像对比 被引量:1
8
作者 吕亚萍 毛勤香 +4 位作者 马雪梅 兰庆茂 孙嗣麒 黄忠道 朱楠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2年第4期50-51,69,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正常腺体及肿瘤组织在常规T1WII及GRET1WII序列MRI图像质量。方法回顾分析68例已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的常规T1WII和GRET1WII序列MRI图像,将ROI分别置于癌灶及正常腺体,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常规T1WII及GRET... 目的探讨乳腺正常腺体及肿瘤组织在常规T1WII及GRET1WII序列MRI图像质量。方法回顾分析68例已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的常规T1WII和GRET1WII序列MRI图像,将ROI分别置于癌灶及正常腺体,应用配对t检验比较常规T1WII及GRET1WII图像中癌灶和正常腺体的信噪比(SNR)和对噪比(CNR)值的变化。结果常规T1WII及GRET1WII序列癌灶的SNR(61.81±7.91和56.42±8.24)与正常腺体SNR(26.41±2.36和28.91±3.11)以及图像CNR(-6.78±1.53和-6.96±1.3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癌灶SNR=0.18,P正常腺体SNR=0.86,PCNR=0.34)。结论常规T1WII和GRET1WII序列MRI图像有同样的信噪比、对噪比,故在MRI乳腺检查时,可以省略常规TIW,从而缩短扫描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 磁共振成像 序列
下载PDF
3种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中应用比较 被引量:4
9
作者 庞程 朱楠 《中外医疗》 2017年第15期168-170,共3页
目的探讨3种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团注对比剂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入该院诊治且需行腹部增强病例3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为100例,分别使用22 G、20G、18 G静脉留置针配合高压双筒注射... 目的探讨3种不同型号静脉留置针在CT增强扫描中团注对比剂应用效果比较。方法方便选取2013年6月—2016年12月入该院诊治且需行腹部增强病例300例,随机分为甲、乙、丙3组分别为100例,分别使用22 G、20G、18 G静脉留置针配合高压双筒注射泵,以团注对比剂总量65~80 m L,生理盐水50 m L的注射方式,在64排螺旋CT下行腹部动态增强扫描,对比分析主动脉平均强化值、舒适度、不良反应等。结果甲组压力(135±10.00)Psi,外渗4例,局部疼痛9例,平均强化值(236.5±33.00);乙组压力(80±10.00)Psi,外渗0例,局部疼痛5例,平均强化值(294.12±60.24);丙组压力(55±15.00)Psi,外渗0例,局部疼痛19例,平均强化值(300.2±73.2),主动脉强化值丙组>乙组>甲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型号留置针患者舒适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舒适度最高。结论 20号静脉留置针团注对比剂,取得到最满意的图像增强效果、患者舒适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 64排螺旋CT 增强扫描 比较
下载PDF
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MRI表现 被引量:2
10
作者 吕亚萍 黄葵 +5 位作者 马雪梅 黄可祥 兰庆茂 黄忠道 朱楠 黄菊 《柳州医学》 2014年第2期87-89,共3页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26例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MRI表现。结果26例病灶在T1w为中等偏低信号,T2W上表现高信号,24例病灶边缘中... 目的分析艾滋病(AIDs)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MRI表现,评价MRI诊断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准确性。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的26例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虫脑炎的MRI表现。结果26例病灶在T1w为中等偏低信号,T2W上表现高信号,24例病灶边缘中等稍高T1、中等偏低T2信号环;病灶形态为类圆形,周围大片水肿,病灶单环或多环样强化;26例均伴随有不同程度副鼻窦炎;5例病灶单发;21例病灶多发。MRI检查准确诊断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炎20例,误诊6例。结论MRI检查对艾滋病合并弓形体脑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弓形体虫脑炎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老年患者CT胸部血管造影效果与注射流速相关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庞程 吕亚萍 朱楠 《系统医学》 2017年第9期82-84,共3页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行胸部血管造影检查时图像质量与碘造影剂注射流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科行胸部CT检查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1、A2、A3 3组,每组30例。3组流速分别为2.0~2.4、2.5~2.8、2.9~3.2 m L/s。... 目的探讨16排螺旋CT行胸部血管造影检查时图像质量与碘造影剂注射流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13年10月—2016年9月在该科行胸部CT检查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A1、A2、A3 3组,每组30例。3组流速分别为2.0~2.4、2.5~2.8、2.9~3.2 m L/s。观察分析肺动脉平均强化值,图像质量。结果 3组行CT检查后的效果评价A1,A2,A3组的肺动脉平均强化值分别为(195.9±29.1),(262.20±59.0),(255.9±53.2),3组造影效果主动脉强化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组不同流速碘造影剂的图像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患者在行胸部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注射流速在2.5~2.8 m L/s时,获得的图像较满意,并能满足临床诊断需要,且能保护患者穿刺血管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患者 16排螺旋CT 胸部血管 增强扫描 注射流速
下载PDF
体表乳突面积的测量方法
12
作者 吕亚萍 马雪梅 +2 位作者 唐光健 兰永树 胡兴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5期715-718,共4页
目的:探讨体表乳突面积的测量方法,测量正常乳突面积。方法:①评价CT影像测量相关结构的正确性,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在矢状位乳突显示最大截面分别测量乳突厚度(即外耳道下壁最低点至乳突后缘水平距离)和乳突高度(即... 目的:探讨体表乳突面积的测量方法,测量正常乳突面积。方法:①评价CT影像测量相关结构的正确性,采用64层螺旋CT对4具干颅标本进行扫描,在矢状位乳突显示最大截面分别测量乳突厚度(即外耳道下壁最低点至乳突后缘水平距离)和乳突高度(即外耳道下壁最低点至乳突尖的垂直距离);按影像层面对上述距离行实体测量。影像测量均值与实体测量均值的差异行显著性检验;②在体研究:随机入选无耳部疾患的118人(236侧),其中女性63例(126侧),男性55例(110侧),在体表上测量乳突厚度(设外耳门后缘最凸点为A点,自A点向后方引水平线与乳突后缘相交于B点,A、B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代表乳突厚度)和乳突高度(以乳突尖为C点,自C点向AB线引垂直线,相交于D点,则CD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代表乳突的高度),然后行颌面部扫描面CT扫描。以研究第一部分的方法选择层面,并测量乳突厚度和乳突高度,以乳突厚度与高度乘积的1/2定义乳突面积,同时在体表乳突测量值与影像乳突测量值之间行直线相关和回归分析。结果:①实验部分:各项指标的影像测量值与实体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在体研究: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乳突测量值和影像乳突测量值之间呈正相关,且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此测量方法简单、可重复性强,可利用体表乳突面积评估颞骨内部乳突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突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测量学
下载PDF
三维时间飞跃法MRA在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供血动脉显示中的应用
13
作者 黄忠道 朱柳君 +1 位作者 涂颖华 黄丽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5期572-574,共3页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I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显示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供血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儿行常规MRI平扫和3D TOF MRA成像,并经MIP、MPR重建血管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较好地显示血管瘤... 目的 :探讨三维时间飞跃法MRI血管成像(3D TOF MRA)在显示婴幼儿颜面部血管瘤(infantile hemangioma,IH)供血血管的可行性。方法:对30例患儿行常规MRI平扫和3D TOF MRA成像,并经MIP、MPR重建血管进行分析。结果:30例均较好地显示血管瘤的供血血管,其中25例颈外动脉供血,5例颈内动脉供血。结论:3D TOF MRA能准确显示IH患儿头面部血管瘤的供血动脉,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瘤 面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下载PDF
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多层螺旋CT征象分析
14
作者 黄可祥 兰庆茂 +2 位作者 吕亚萍 毛勤香 黄宇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2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多层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CC的CT表现。结果 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大片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1例病灶周围胆管扩张。9例病灶...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的多层螺旋CT平扫、动态增强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CC的CT表现。结果 CT平扫表现为不规则大片状或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界不清。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11例病灶周围胆管扩张。9例病灶局部肝包膜凹陷,6例肝叶萎缩。CT增强动脉期无明显强化5例,边缘不全环形强化5例,边缘不全环形强化并病灶内斑片状强化3例;门脉期及延迟病灶由周边向中央呈渐进性、向心性轻中度强化。结论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病灶延迟强化是ICC的重要特征,结合其他一些CT征象,可与其他肝内肿瘤或非肿瘤性病变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胆管细胞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动态增强
下载PDF
基于全景成像矩阵技术的下肢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序列设计
15
作者 黄忠道 涂颖华 《实用医学影像杂志》 2017年第1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双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的合理设计,达到缩短序列的扫描时间,有效减少下肢静脉对动脉血管的干扰。方法在西门子1.5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对扫描序列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及在全景成像矩阵(TIM)技术基础上进行三段扫描无缝拼... 目的探讨双下肢磁共振血管成像序列的合理设计,达到缩短序列的扫描时间,有效减少下肢静脉对动脉血管的干扰。方法在西门子1.5T的磁共振成像系统上对扫描序列相关参数进行优化调整,以及在全景成像矩阵(TIM)技术基础上进行三段扫描无缝拼接的设计,并对86例患者进行下肢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检查。结果每一段的扫描时间较序列优化前减少了8~11 s。86例病例中有50例无静脉污染,36例有轻度静脉污染。达到比较理想的结果。结论对扫描序列的重新设计和合理的参数优化可提高下肢动脉血管成像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TIM技术 K空间
下载PDF
MRI动态增强扫描与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诊断价值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兰庆茂 吕亚萍 +3 位作者 马雪梅 孙嗣麒 毛勤香 黄可祥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6期673-676,共4页
目的探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MRI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分别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WI,对比分析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存在的不足。结果 MRI动态增强减... 目的探讨简易乳腺支架配合SPINE matrix线圈MRI动态增强减影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3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分别采用MRI动态增强扫描、DWI,对比分析其诊断乳腺癌的价值及存在的不足。结果 MRI动态增强减影扫描以形状不规则、毛刺征、环形强化和Ⅱ型或Ⅲ型曲线作为诊断乳腺癌标准,其敏感度分别为78.4%、70.3%、94.6%和89.2%。DWI中b=0时病灶呈明显高信号,随b值增加病灶信号强度依次降低。结论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乳腺癌具有特征性的诊断价值;DWI具有重要辅助性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磁共振成像 动态增强 扩散加权成像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平扫在尿路结石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兰庆茂 黄可祥 +2 位作者 吕亚萍 黄宇 马雪梅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11期1519-1520,共2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40例输尿管结石螺旋CT平扫可见高密度结石影伴随间接征象如输尿管肾盂积水扩张、组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尿路结石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0例尿路结石患者的螺旋CT平扫及后处理重建图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尿路结石表现为高密度影,40例输尿管结石螺旋CT平扫可见高密度结石影伴随间接征象如输尿管肾盂积水扩张、组织环征、肾脏及肾周改变。肾结石伴发肾积水6例,膀胱结石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对尿路结石诊断有重要价值,是一种快速、无创、有效的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平扫 尿路结石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兰庆茂 黄可祥 +1 位作者 唐圣军 黄宇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6期93-94,共2页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80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发现腹内游离气体78例,正确检出率97.5%,其中正确判断大致穿孔部位58例,占72.5%。结论:...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价值,提高本病的诊断准确性。方法:对80例经临床手术证实的胃肠道穿孔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发现腹内游离气体78例,正确检出率97.5%,其中正确判断大致穿孔部位58例,占72.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胃肠道穿孔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及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有比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胃肠道 穿孔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圣军 吕亚萍 +1 位作者 黄可祥 黄宇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7年第5期146-147,共2页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经我院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分为A组35例(轻度)、B组35... 目的:研究64层螺旋CT在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1日—2017年3月31日期间经我院临床确诊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0例,均接受64层螺旋CT检查,根据骨质疏松的程度分为A组35例(轻度)、B组35例(中度)、C组30例(重度),观察三组患者的压缩性骨折发生率以及影像学表现。结果:三组患者的压缩性骨折总发生率为23.00%,C组的压缩性骨折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P>0.05);三组患者在韧带钙化方面的差异明显(P<0.05),骨质增生、椎间盘膨/突出情况分别对比差别不大(P>0.05),A组和B组的椎体滑脱发生率比C组低(P<0.05)。结论:64层螺旋CT能够将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骨质疏松程度准确的判断出来,并对引起病理性骨折的风险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64层螺旋CT 应用价值
下载PDF
经颞骨入路手术避免面神经垂直部损伤的相关解剖学数据测量
20
作者 吕亚萍 马雪梅 +2 位作者 兰庆茂 孙嗣麒 黄宇 《解剖与临床》 2012年第4期294-296,共3页
目的: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观察、测量,探讨经颞骨入路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垂直部。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8人(136侧),其中女性33例(66侧),男性35例(70侧)行颌面部轴位CT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 目的:通过对相关解剖结构的影像观察、测量,探讨经颞骨入路手术中如何避免损伤面神经垂直部。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68人(136侧),其中女性33例(66侧),男性35例(70侧)行颌面部轴位CT扫描。在横断位分别测量面神经管垂直部至外耳道后壁(D1)、外耳门后缘(D2)、乙状窦沟前壁(D3)、颈静脉窝(D4)的水平距离,以及外耳道后壁至乙状窦沟前壁之间水平距离(D5)。结果:D1~D15分别为:(2.87±0.47)mm,(11.09±2.30)mm,(7.95±2.15)mm,(5.45±2.32)mm,(13.48±2.19)mm。面神经垂直部至颈静脉窝之间水平距离左右两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指标测量结果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断层影像解剖学观测,获得了经颞骨入路手术相关结构的解剖学数据,该组数据可为术中避免面神经等重要结构的损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神经管垂直部 乙状窦沟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测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