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13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周嚷 张文 陈乃溪 《广西医学》 CAS 2013年第10期1424-1425,共2页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乳糜胸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其中9例治愈,2例无效而改行手术治疗;另2例直接行手术治愈。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 目的总结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3例食管癌术后并发乳糜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乳糜胸患者先行保守治疗,其中9例治愈,2例无效而改行手术治疗;另2例直接行手术治愈。无死亡病例。出院后随访3~12个月,平均8个月,乳糜胸均未复发。结论结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胸水引流量可对食管癌术后乳糜胸进行确诊,其治疗应依据胸水量来合理选择保守疗法或是手术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糜胸 食管癌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空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护理中的价值体会 被引量:3
2
作者 李锦贞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54-155,共2页
目的评价空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36例,按照奇偶法的要求将其分成实验组(18例:输液泵泵入空肠内营养)与对照组(18例:基础护理),分析并发症、不良情绪评分、肠... 目的评价空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院心胸外科收治的食管癌手术患者36例,按照奇偶法的要求将其分成实验组(18例:输液泵泵入空肠内营养)与对照组(18例:基础护理),分析并发症、不良情绪评分、肠内营养成功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不良情绪评分、肠内营养成功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的对比存在差异(P<0.05)。结论在食管癌手术后,使用持续空肠内营养法,有助于促使各方面症状的改善,打破传统护理方式的局限性,有着很好的应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空肠内营养 食管癌术后 护理
下载PDF
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及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周嚷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18期479-481,共3页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心内直视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而并发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然而CPB术后肺损伤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的年幼患儿及重症患者,严重时可引起呼吸窘迫综... 体外循环(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心内直视手术的广泛开展,手术成功率明显提高而并发症和病死率大大降低。然而CPB术后肺损伤仍时有发生,特别是先心病合并肺高压的年幼患儿及重症患者,严重时可引起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因此如何预防CPD术后肺损伤及进行肺保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就近年来有关CPB所致肺损伤机制及有关保护措施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肺损伤 肺保护
下载PDF
原位开窗术在累及主动脉弓病变腔内隔绝术中的临床应用
4
作者 周嚷 李祖龙 +1 位作者 林升华 郑远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978-978,共1页
主动脉夹层是心脏血管外科最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在发病短期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夹层一但破裂,死亡率几乎是100%。因此,主动脉夹层疾病应早确诊,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和数字减影... 主动脉夹层是心脏血管外科最严重的疾病,通常发病迅速,死亡率高,在发病短期内死亡率高达50%以上[1],夹层一但破裂,死亡率几乎是100%。因此,主动脉夹层疾病应早确诊,早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外科手术治疗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DSA)行腔内隔绝术(TEVAR)。腔内隔绝术以其安全、微创,逐渐被应用于治疗Stand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但对于近心端锚定区不足的B型夹层,B型夹层向近心端内膜下逆行撕裂至左锁骨下动脉,夹层第一破口距离左锁骨下动脉的长度小于15 mm,由于主动脉弓弓型的原因需要增加"锚定区",这需要胸主动脉覆膜支架覆盖左侧锁骨下动脉,本研究在腔内隔绝术治疗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原位开窗术,增加锚定区,对该手术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内隔绝术 主动脉夹层 左锁骨下动脉 外科手术治疗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主动脉弓 原位开窗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