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婷 于彤 +4 位作者 田蕾 董叶梅 易文杰 蒋楠 张国栋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350-353,359,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以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英文检索PubMed、ScienceDicrect、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收集整... 目的:系统评价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以便提供循证依据。方法:检索数据库包括CNKI、VIP和WanFang数据库;英文检索PubMed、ScienceDicrect、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9年9月,收集整体性护理干预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生活质量影响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4篇文献,共1038例患者(对照组517例,干预组521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干预组的MMSE评分(WMD=1.70,95%CI:1.33~2.07,P<0.01)和QOL-AD评分(WMD=2.45,95%CI:1.29~3.62,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老年痴呆患者实施干预,其认知功能有所提高,生活质量有所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预 老年痴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桂林市低年级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及性行为调查 被引量:31
2
作者 马明霞 黄香玉 +4 位作者 耿文奎 黄波 孙康康 梁艳萍 宋丽萍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3-256,264,共5页
目的了解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和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艾滋病宣传重点人群开发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桂林市两所高校共360名低年级大学生,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采用S... 目的了解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状况和性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针对艾滋病宣传重点人群开发有效的健康教育模式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桂林市两所高校共360名低年级大学生,采用统一的调查问卷收集信息,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平均年龄为(20.16±1.03)岁;男生为34.4%(124/360)。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4%(340/360)。42.5%(153/360)支持婚前性行为,8.4%(30/359)的支持婚外性行为,男生对婚前性为及婚外性行为持支持态度的比例均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75,P<0.05;2=21.79,P<0.05)。1.4%(5/360)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做过艾滋病病毒检测。10.6%(38/360)的调查对象有过性行为经历。第1次性行为安全套的使用率为26.3%(10/38)。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民族、对婚前性行为及婚外性行为的态度均是有过性行为经历的影响因素。结论低年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存在高危性行为如安全套的使用率较低,说明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有必要寻找有效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模式来控制知行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性行为 流行病学研究
原文传递
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对在校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定性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宋丽萍 余红平 +6 位作者 谭盛葵 石武祥 马明霞 江世伟 黄香玉 梁艳萍 耿文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3372-3374,共3页
目的:探讨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对在校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否合适。方法:2013年10月采用小组讨论与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对两所高校共48名低年级学生进行定性调查,获取相关信息。结果:①与工学院比较,医学院对艾滋病的宣传... 目的:探讨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对在校青年学生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否合适。方法:2013年10月采用小组讨论与个人深入访谈的形式对两所高校共48名低年级学生进行定性调查,获取相关信息。结果:①与工学院比较,医学院对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比较重视,但力度依然欠缺。主要形式包括宣传栏和展板等,学生对此关注程度不大。②88%的学生赞成进行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的艾滋病健康教育,认为这种方法较方便,能及时得到健康知识,对自己身心有益。③一般要求收到的短信量为每周3~4次,对收到短信的时间没有特别要求,分散的意见认为16:00—21:00时较好。以不超过50个字为益,如篇幅太长,或许没有兴趣和时间阅读。④普遍认为将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发展为可持续的教育方式这一提议是可行的。结论:对在校青年学生进行以移动电话短信为基础的艾滋病健康教育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电话 青年学生 艾滋病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