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反应蛋白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
作者 刘焕皓 《内科》 2007年第4期634-636,共3页
C反应蛋白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是公认的炎症反应的标志物,在感染性疾病、风湿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创伤以及肾脏疾病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本文就其在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炎症 血液透析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低渗造影剂对慢性肾脏病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刘焕皓 《海南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水化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10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增强CT的CKD患者按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其中A组56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 目的探讨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以及水化对造影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101例行静脉肾盂造影和增强CT的CKD患者按肾功能情况分为肾功能正常组(A组)和肾功能轻度损害组(B组),其中A组56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9例和对照组(非水化组)27例,B组45例随机分为水化组22例和对照组(非水化组)23例,水化组从行造影检查当天起予以0.9%的生理盐水以1ml.kg-1.h-1的速度静滴至造影后12小时。所有患者测定造影前以及造影后第1、3、5天血肌酐(Scr)、尿β2微球蛋白(β2-MG)。结果101例患者中发生CIN8例,其中肾功能正常组无一例发生CIN,肾功能轻度损害组,CIN发生率为8/45(17.8%),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其中水化组CIN发生率为1/22(4.54%),对照组CIN发生率为7/23(30.4%),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渗造影剂碘海醇对肾功能正常的CKD患者比较安全,术前肾功能不全是发生CIN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水化是预防CIN发生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影剂肾病 低渗造影剂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老年慢性肾脏病基础上发生急性肾衰竭53例临床分析
3
作者 刘焕皓 喻小清 梁碧燕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10期1568-1569,共2页
关键词 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脏病 老年人
下载PDF
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血液透析长期静脉留置导管血栓栓塞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刘焕皓 吕宇基 +2 位作者 聂雨 梁雨 喻小清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78-481,共4页
目的 评价长期口服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长期静脉留置导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留置带袖套静脉导管(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A组)、阿司匹林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阿... 目的 评价长期口服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血液透析长期静脉留置导管通畅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行留置带袖套静脉导管(TCC)作为血管通路的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A组)、阿司匹林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40例。阿司匹林组患者在TCC置入后口服阿司匹林100mg,每日1次;华法林组患者在TCC置入后24h口服华法林,维持INR在1.5~2.5之间;对照组在TCC置入后不接受任何抗凝或抗血小板药物。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导管失功发生率,尿激酶干预次数和出血事件发生人数。结果 华法林组、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导管功能不良的的发生率分别为1.99%、3.26%和3.46%,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组、对照组比较(P〈0.05),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比较(P〉0.05)。华法林组出现1例主要出血事件,2例次要出血事件,阿司匹林组和对照组无出血事件(P〈0.05)。结论 华法林比阿司匹林更能有效预防透析患者TCC的血栓栓塞,但由华法林引起的出血事件也应当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阿司匹林 肾透析 终末期肾病 带袖套静脉导管 血栓栓塞
下载PDF
小剂量肝素盐水在深静脉导管早期堵塞中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梁碧燕 曾锦霞 +1 位作者 张康 韦朝霞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3年第11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在深静脉导管早期堵塞中的效果,以期达到减少肝素的用量和副作用,以小剂量肝素盐水达到最佳的疏通效果的目的。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出现深静脉导管早期堵塞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肝...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肝素盐水在深静脉导管早期堵塞中的效果,以期达到减少肝素的用量和副作用,以小剂量肝素盐水达到最佳的疏通效果的目的。方法将2009年1月~2012年6月出现深静脉导管早期堵塞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肝素浓度为250 U/ml)和对照组(肝素浓度〉250 U/ml,其中包括500 U /ml和1250 U/ml)。比较2组疏通液对患者凝血4项(PT、APTT、TT、FIB)的影响,以及疏通的时间、导管疏通率、置管处渗血发生率等情况。结果20例再通成功,1例因死亡无法监测,2例堵塞大于2 h再通未成功。其中10例用1250 U/ml的肝素盐水进行再通,6例用500 U/ml的肝素盐水进行再通,7例用250 U/ml进行再通,早期堵塞的均能再通成功,再通率达100%。13例患者监测凝血指标,PT较再通前稍延长,APTT较前缩短,符合血栓前状态,观察组和对照组再通前后的疏通效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的患者均未出现出血等不良反应。结论2组均能达到导管早期再通的效果,肝素浓度越低对于存在高危出血风险的患者相对较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肝素盐水 深静脉导管 堵塞 再通
下载PDF
简易连续性血液净化技术在危重病救治中的应用
6
作者 刘焕皓 黄伟坚 喻小清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12期1903-1905,共3页
目的评估简易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危重病救治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简易CBP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的变化和血压、心率的改变。结果42例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12例... 目的评估简易连续性血液净化(CBP)技术在危重病救治中的作用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利用简易CBP治疗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尿素氮、电解质和血气分析的变化和血压、心率的改变。结果42例患者中,存活30例,死亡12例,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明显改善。结论简易CBP设备简单,易于操作,血流动力学稳定,能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血液净化 简易 心功能衰竭 肾病综合征 糖尿病肾病 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
下载PDF
12例职业性铅中毒的护理体会
7
作者 梁曼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9期3186-3186,共1页
铅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人体非必需元素,通过不同途径进入人体的铅及其化合物可对多个系统造成损伤。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铅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对环境和人群健康的危害也越来越大,已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1]。
关键词 职业性铅中毒 护理 公共卫生问题 必需元素 人群健康 自然界 化合物
下载PDF
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弃血量的研究及分析
8
作者 梁碧燕 曾锦霞 +3 位作者 宁俭 刘焕皓 陈淑冰 潘桂芳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14期2108-2109,共2页
目的通过对比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弃血量的比较,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失血量,并确保管腔内无血凝块进入人体的最小安全弃血量,减少医源性失血。方法随机取在我科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进行弃血量的对比,先抽出之前... 目的通过对比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弃血量的比较,减少血液透析患者的失血量,并确保管腔内无血凝块进入人体的最小安全弃血量,减少医源性失血。方法随机取在我科置中心静脉导管的血液透析的患者100例进行弃血量的对比,先抽出之前所封的肝素量,然后再从导管里分别以从第1ml,第2ml,第3ml的抽出血液,将每次抽出的血液均挤在一块干净的方纱上,并观察每次弃血量有无血凝块进行对比,并记录,总结得出最小的安全弃血量。结果按照合理的采血路径,临时导管,导管容量为1.1~1.3ml的双腔导管,以弃血量为2ml为安全弃血量,而带涤纶套的长期导管,导管容量为1.6~1.8ml的双腔导管,以采弃血量为3ml为安全弃血量。结论把病人的失血量维持在最低水平,且管腔内没有血凝块堵塞,防止血栓进入人体的安全弃血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安全弃血量 血栓
下载PDF
不同浓度封管药物对中心静脉导管弃血量的影响
9
作者 梁碧燕 韦素惠 +4 位作者 宁俭 吴娱 陈淑冰 喻小清 黄伟坚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16年第10期39-40,共2页
目的建立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需要丢弃血量的标准。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2.5%枸橼酸封管组,B组:250u肝素封管组,C组:12500u肝素封管组,对不同封管药物在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血凝块的大小,弃血量的多少进行对比,分析其... 目的建立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需要丢弃血量的标准。方法将54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A组:2.5%枸橼酸封管组,B组:250u肝素封管组,C组:12500u肝素封管组,对不同封管药物在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血凝块的大小,弃血量的多少进行对比,分析其有无差别。结果血液透析前三组凝血时间(基础凝血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血液透析后重新封管一周两到三次规律透析的患者,A组,B组,C组的弃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再次使用中心静脉导管前最小的弃血量为比标准容量多1 ml。A组比B组、C组的血凝块大,P<0.05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血栓的形成受封管液的浓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最小弃血量 血栓
下载PDF
虫螨腈中毒后迟发毒性反应致死一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黄钰 刘焕皓 车智浩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132,共2页
虫螨腈是一种全球广泛应用的广谱杀虫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中度危险杀虫剂[1]。国内关于虫螨腈中毒的报道较少,梧州市人民医院最近救治一例口服虫螨腈中毒的患者,最终死于迟发性毒性效应,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44岁男性,农民,在... 虫螨腈是一种全球广泛应用的广谱杀虫剂,被世界卫生组织归类为中度危险杀虫剂[1]。国内关于虫螨腈中毒的报道较少,梧州市人民医院最近救治一例口服虫螨腈中毒的患者,最终死于迟发性毒性效应,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患者44岁男性,农民,在喷洒农药过程中误把虫螨腈乳剂当成随身携带的饮料饮用,量约50mL,未见不适状,继续喷洒农药。约30 min后开始出现头晕、乏力,立即电话告知家属,家属接到电话后约20 min赶到现场,发现患者已意识模糊,反应差,无法应答,大汗,无呕吐、抽搐,立即送至当地卫生院输液治疗,期间患者持续大汗淋漓,并逐渐出现呼吸急促,于服药后约5 h转至本院进一步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螨腈 呼吸急促 广谱杀虫剂 意识模糊 输液治疗 中毒 中度危险 资料与方法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