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千斤拔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乔雪 卓燊 +1 位作者 杨子明 秦海洸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12期1546-1550,共5页
千斤拔属植物在中国一直作为民族药及民间药被广泛使用,其中有六种有确切药用历史,在中医上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乳房疾病、牙痛及妇科病等。近年来国内外... 千斤拔属植物在中国一直作为民族药及民间药被广泛使用,其中有六种有确切药用历史,在中医上此属植物具有祛风除湿、强筋壮骨、消炎止痛、舒筋活络等功效,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跌打损伤、腰腿痛、乳房疾病、牙痛及妇科病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发现此属植物中含有糖类、黄酮类、氨基酸、甾体、生物碱、挥发油等其他化学成分,且具有类雌激素及抗雌激素样作用,以及良好的抗炎、抗血栓、抗氧化、镇痛、对神经系统损伤的保护等生物活性。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近年来国内外所研究的千斤拔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进行综述,为此属植物进一步研究,临床应用及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斤拔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下载PDF
罗汉果根多糖的分离纯化、结构鉴定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颜小捷 卢凤来 +1 位作者 陈换莹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38-142,76,共6页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EAE-52纤维素柱粗分离罗汉果根粗多糖(CPS),纸层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CPS的单糖组成;同时研究CPS对小鼠H22皮下种植性肿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EAE-52纤维素柱粗分离得到5个多糖组分;CPS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DEAE-52纤维素柱粗分离罗汉果根粗多糖(CPS),纸层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分析CPS的单糖组成;同时研究CPS对小鼠H22皮下种植性肿瘤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DEAE-52纤维素柱粗分离得到5个多糖组分;CPS的单糖组成为:葡萄糖、阿拉伯糖、木糖,其中以葡萄糖为主;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PS各剂量组无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抑瘤率均低于5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CPS各剂量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显著提高,差异极显著(P<0.01);而脾脏指数显著降低,差异极显著(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根 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组成分析 抗肿瘤
下载PDF
荔枝皮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12
3
作者 关小丽 黄永林 +1 位作者 刘春丽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51-154,共4页
采用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Toyopearl Butly-650C等柱色谱,反复对80%乙醇荔枝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多酚类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以及文献数据对比,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原儿茶酸(2)、(+)儿茶素(3)、(-)表... 采用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和Toyopearl Butly-650C等柱色谱,反复对80%乙醇荔枝皮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多酚类化合物。根据波谱分析以及文献数据对比,分别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酸(1)、原儿茶酸(2)、(+)儿茶素(3)、(-)表儿茶素(4)、原花青素A2(5)、aesculitannin A(6)、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7)。除5以外的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荔枝果皮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皮 多酚类 化学成分
下载PDF
罗汉果醇的制备及大鼠体内代谢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兵 羊学荣 +2 位作者 卢凤来 徐风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98-202,共5页
为了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以及阐明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采用酸水解法从粗罗汉果皂苷V(含量50%)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用大鼠灌胃给药(100mg·kg-1)方法以及通过HPLC-ESI-IT-TOFMSn研究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结果表明:在粪便... 为了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以及阐明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采用酸水解法从粗罗汉果皂苷V(含量50%)制备得到高纯度的罗汉果醇,用大鼠灌胃给药(100mg·kg-1)方法以及通过HPLC-ESI-IT-TOFMSn研究罗汉果醇的代谢特点。结果表明:在粪便中能发现较多氧化产物,在血浆中也能检测到代谢产物。说明罗汉果醇灌胃给药后,能经过吸收和代谢进入血液从而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醇 制备 代谢研究 液质联用 氧化反应
下载PDF
龙眼壳中化学成分的研究(Ⅰ) 被引量:4
5
作者 刘春丽 关小丽 +1 位作者 李典鹏 黄永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7-169,173,共4页
通过多种柱色谱对龙眼壳中多酚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得到6个多酚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没食子酸(2)、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3)、柯里拉京(4)、乙酰甲基-老鹳草素... 通过多种柱色谱对龙眼壳中多酚类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中得到6个多酚类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及文献对比,分别鉴定为原儿茶酸(1)、没食子酸(2)、1,2,3,4,6-O-五没食子酰葡萄糖(3)、柯里拉京(4)、乙酰甲基-老鹳草素(5)、(-)-表儿茶素(6)。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眼壳 化学成分 分离
下载PDF
甜茶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英文) 被引量:10
6
作者 颜小捷 卢凤来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36-142,共7页
甜茶是一种价值较高的天然保健饮料植物,其营养成分丰富,尤其富含甜茶素、茶多酚和黄酮等主要活性成分。综述了近年来甜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状况,以便于更深入的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 甜茶 甜茶素 茶多酚 黄酮 药理作用
下载PDF
核桃青皮总酚含量测定和抗氧化能力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魏欢 杨建文 +1 位作者 颜小捷 卢凤来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121-123,共3页
[目的]测定核桃青皮80%乙醇提取物及其经大孔树脂HP-20分段后的各纯化部分的总酚含量,评价其各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 [目的]测定核桃青皮80%乙醇提取物及其经大孔树脂HP-20分段后的各纯化部分的总酚含量,评价其各部分的抗氧化能力,并分析总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福林-酚比色法,测定总酚含量,通过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法评价其抗氧化能力。[结果]核桃青皮提取物及其各纯化部分均表现出一定的抗氧化性,其中Fr.2(20%甲醇洗脱部分)、Fr.3(40%甲醇洗脱部分)部分的IC50(半数抑制浓度)均高于VC(抗坏血酸),Fr.4(60%甲醇洗脱部分)和Ext.(80%乙醇提物部分)与VC相当,并且总酚含量和抗氧化能力呈正相关。[结论]经过大孔树脂HP-20处理后的核桃青皮乙醇提取物,其总酚的含量得到了富集,为进一步研究核桃青皮各部分的物质成分提供了依据。同时表明核桃青皮的提取物可以作为天然的抗氧化剂应用于食品、医疗、化妆品、保健品等行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青皮 总酚 含量测定 抗氧化
下载PDF
番茄中皂苷类成分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陈思呈 李典鹏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1-1146,共6页
皂苷因其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蔬菜,其主要活性物质除了人们熟知的番茄红素外尚含有含量并不低的水溶性番茄皂苷,目前国内有关番茄皂苷的研究报导较少。本文主要对上... 皂苷因其在人体中具有重要的生理及药理活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番茄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食用的蔬菜,其主要活性物质除了人们熟知的番茄红素外尚含有含量并不低的水溶性番茄皂苷,目前国内有关番茄皂苷的研究报导较少。本文主要对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研究人员在番茄皂苷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 皂苷 活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酶水解百分之五十罗汉果皂苷Ⅴ方法学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羊学荣 卢凤来 +4 位作者 王磊 陈兵 徐风 蔡少青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12-816,898,共6页
罗汉果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药,用于治疗干咳、口腔溃疡及便秘等,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果实中的主要药效物质,为一类葫芦烷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由于个别罗汉果低糖皂苷在罗汉果中含量较低,因而难以对这些皂苷有效地进一步进行代谢或药理等研... 罗汉果是我国常用的一种中药,用于治疗干咳、口腔溃疡及便秘等,罗汉果皂苷是罗汉果果实中的主要药效物质,为一类葫芦烷三萜皂苷类化合物。由于个别罗汉果低糖皂苷在罗汉果中含量较低,因而难以对这些皂苷有效地进一步进行代谢或药理等研究。该研究采用RP-HPLC监测50%罗汉果皂苷V的水解过程,并对其水解条件进行正交实验优化其组合,建立了酶水解50%罗汉果皂苷V以获取罗汉果次级皂苷的方法。结果表明:酶水解50%罗汉果皂苷V获得罗汉果皂苷ⅢE、Ⅲ、ⅣE和赛门苷I等次级皂苷的最佳水解条件是p H值为5.6的乙酸-乙酸钠缓冲体系,反应温度为55℃,β-葡聚糖酶活性浓度为40万U·L-1,罗汉果皂苷V的反应浓度为0.2 g·L-1,水解时间为10 h。经多次验证,该水解条件重现性好,可用于从50%罗汉果皂苷V中水解制备罗汉果皂苷ⅢE、Ⅲ、ⅣE和赛门苷I等罗汉果皂苷。该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水解其他罗汉果次级皂苷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水解 罗汉果皂苷ⅢE 罗汉果皂苷Ⅲ 罗汉果皂苷ⅣE 赛门苷Ⅰ 方法学
下载PDF
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和体外代谢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卢凤来 黄振聪 +4 位作者 颜小捷 陈月圆 徐风 蔡少青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92-795,共4页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Ⅴ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 为了研究罗汉果皂苷Ⅴ在胃肠道中的稳定性及体外代谢特征,该研究首先考察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然后在体外模拟人肠内环境,研究人肠内细菌对该成分的代谢作用,并采用LCMS/IT-TOF液质联用仪分析了培养液中的化学成分,考察了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和人肠道菌群培养液中的变化。结果表明:罗汉果皂苷Ⅴ在人工胃液条件下,迅速发生酸水解反应,分别脱去3个糖苷、4个糖苷、5个糖苷及2个氢转化为二糖苷、一糖苷与脱氢苷元,其脱糖反应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反应越完全,反应4 h后就只剩下苷元;该化合物在人的肠道菌群作用下经过脱糖反应转化为四糖苷、三糖苷、二糖苷、一糖苷,经过糖苷化反应转化成六糖苷。通过体外实验,初步了解罗汉果皂苷Ⅴ在胃液和肠道环境中的降解规律,该研究结果为今后探讨罗汉果皂苷在人体内的代谢与生物转化规律提供了物质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皂苷Ⅴ 人肠道菌群 人工胃液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陕西荚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GC-MS分析及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晨 黄纪国 +2 位作者 陆泰良 何瑞杰 李俊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62-1966,共5页
目的:分析陕西荚蒾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荚蒾鲜叶挥发油,应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陕西荚蒾叶挥... 目的:分析陕西荚蒾鲜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菌活性。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陕西荚蒾鲜叶挥发油,应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应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化学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陕西荚蒾叶挥发油和环丙沙星对5种实验菌株的最小抑制浓度MIC值。结果:从陕西荚蒾叶挥发油中检出54种组分,鉴定出45种化合物。陕西荚蒾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其MIC值为0.032 mg/mL。结论:陕西荚蒾叶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软脂酸(29.24%)、4-甲基-1-异丙基-双环[3.1.0]己酮(5.71%)、3-甲基-4-异丙苯酚(5.68%)和亚麻醇(4.84%),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荚蒾叶 挥发油 化学成分 GC-MS 抗菌活性
下载PDF
陕西荚蒾叶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瑞杰 陆泰良 +1 位作者 李晨 李俊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83-886,845,共5页
采用色谱技术对陕西荚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NMR、IR、MS等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对羟基桂皮酸(1)、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β-香树脂酮(3)、7-羟基香豆素(4)、香草酸(5)、β-... 采用色谱技术对陕西荚蒾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并通过NMR、IR、MS等波谱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8个单体化合物,经鉴定为:对羟基桂皮酸(1)、7-羟基-6-甲氧基香豆素(2)、β-香树脂酮(3)、7-羟基香豆素(4)、香草酸(5)、β-胡萝卜苷(6)、3β,20-二羟基-5β-孕甾烷(7)和β-谷甾醇(8)。以上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陕西荚蒾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荚蒾 化学成分 分离
下载PDF
L-阿拉伯糖和蔗糖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小鼠润肠通便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子明 董仲玺 +4 位作者 吴建璋 颜小捷 李典鹏 陈海珊 张厚瑞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362-363,392,共3页
目的:研究L-阿拉伯糖和蔗糖复配物(糖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小鼠小肠推进实验和排便实验,得到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6h内排便次数和排便重量及对小鼠粪便形... 目的:研究L-阿拉伯糖和蔗糖复配物(糖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小鼠的润肠通便作用。方法:采用盐酸洛哌丁胺建立小鼠便秘模型,通过小鼠小肠推进实验和排便实验,得到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率、首次排便时间、6h内排便次数和排便重量及对小鼠粪便形状的影响。结果:与便秘模型组比较,糖复配物低、中、高剂量组都能明显提高小鼠小肠内容物推进率、缩短小鼠首次排便时间、增加6h内排便次数和重量、软化小鼠粪便,其中以糖复配物Ⅰ组效果最好。结论:糖复配物对便秘模型小鼠有较好的润肠通便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阿拉伯糖 蔗糖 便秘 润肠通便 小鼠
下载PDF
L-阿拉伯糖对营养性肥胖大鼠的减肥作用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吴建璋 杨子明 +3 位作者 颜小捷 刘金磊 卢凤来 李典鹏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81-183,共3页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研究L-阿拉伯糖(LA)对其的减肥作用。通过高脂饮食诱导60 d建立肥胖模型,灌胃给予治疗80 d,检测体重、血糖、肥胖指数(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和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灌胃治... 通过高脂饮食诱导建立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研究L-阿拉伯糖(LA)对其的减肥作用。通过高脂饮食诱导60 d建立肥胖模型,灌胃给予治疗80 d,检测体重、血糖、肥胖指数(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和肝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发现,灌胃治疗80 d后,与肥胖模型组相比,L-阿拉伯糖给药组能明显减轻肥胖大鼠体重,明显抑制血糖升高,明显降低Lee's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和肝指数。L-阿拉伯糖对营养性肥胖大鼠有较好的减肥和降血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营养性肥胖 L-阿拉伯糖 减肥 高脂饮食
下载PDF
温度对3种金缕梅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5
作者 王满莲 文香英 +2 位作者 韦霄 蒋运生 唐辉 《种子》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79-83,共5页
选用金缕梅科濒危植物半枫荷和广布种阿丁枫与枫香树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从种子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半枫荷濒危的机制。结果表明:半枫荷的种子最大,其千粒重显著大于阿丁枫... 选用金缕梅科濒危植物半枫荷和广布种阿丁枫与枫香树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从种子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半枫荷濒危的机制。结果表明:半枫荷的种子最大,其千粒重显著大于阿丁枫与枫香树。3种金缕梅科植物的种子萌发曲线相似,4个实验温度下均能萌发,并且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萌发持续时间短。3种植物15℃下的种子萌发率均最低,但半枫荷与阿丁枫的萌发率均能达到70%以上,枫香树能达到50%以上;其中半枫荷各温度下的种子萌发率均显著高于阿丁枫和枫香树,25℃下能达90%。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其中半枫荷15℃和30℃下的萌发开始时间早于其它2种植物,15℃下的萌发持续时间长于其它2种植物。总体而言,3种金缕梅科植物种子萌发适应的温度范围均较广,其中半枫荷的种子萌发能力最强。推测半枫荷对单个种子的投入大,种子集中在某一时段萌发,种群在受到强烈干扰时难以短期内恢复种群规模,这可能是其濒危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枫荷 阿丁枫 枫香树 种子萌发 温度
下载PDF
木奶果茎叶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宁德生 吴云飞 +1 位作者 吕仕洪 潘争红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0-162,166,共4页
采用常压柱色谱和重结晶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木奶果的茎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及与已知样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1),Aralia ... 采用常压柱色谱和重结晶相结合的分离方法,从木奶果的茎叶提取物的乙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及与已知样品对照的手段鉴定它们为(2S,3S,4R)-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3,4-octadecanetriol(1),Aralia cerebroside(2),(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riol(3),Stigmast-4-en-6β-ol-3-one(4),7-oxo-β-sitosterol(5),7α-methoxy-sigmast-5-en-3β-ol(6),β-sitosterol(7),daucosterol(8)。化合物1-6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发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奶果 甾醇 化学成分
下载PDF
毛果巴豆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潘争红 吴云飞 +1 位作者 宁德生 韦英亮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8-150,255,共4页
对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鉴定了结构。它们分别是3-乙酰高根二醇(1),3-乙酰齐墩果酸(2),ilexgenin A(3),(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 对大戟科巴豆属植物毛果巴豆的根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利用多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手段鉴定了结构。它们分别是3-乙酰高根二醇(1),3-乙酰齐墩果酸(2),ilexgenin A(3),(24S)-24-ethylcholesta-3β,5α,6β-triol(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5),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6),邻苯二甲酸正丁异丁酯(7),Aralia cerebroside(8),熊果酸(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戟科 毛果巴豆 化学成分
下载PDF
不同采收期裸花紫珠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幼娴 谷陟欣 +3 位作者 卢凤来 黄胜 颜小捷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74-178,共5页
为建立裸花紫珠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为0~15min,16%~25%B,15~25min,25%~39.7%B;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进... 为建立裸花紫珠药材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方法,该研究采用0.4%磷酸水溶液(A)-乙腈(B);梯度洗脱为0~15min,16%~25%B,15~25min,25%~39.7%B;Agil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柱温为30℃;流速为1mL·min-1;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327nm;检测时间25min等色谱条件,研究了不同采集时间共25批裸花紫珠药材的指纹图谱,获取14个共有特征色谱峰,确定了其中的3个成分,利用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对应分析对它们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HPLC指纹图谱结合计量分析法可有效评价裸花紫珠的质量,该方法可有效应用到裸花紫珠原料及其制品的质量控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裸花紫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指纹图谱 主成分分析 对应分析
下载PDF
红背山麻杆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Ⅱ)——黄酮和苯乙醇苷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10
19
作者 黄永林 刘金磊 +3 位作者 陈月圆 杨子明 颜小捷 李典鹏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43-147,共5页
采用80%丙酮提取物的水萃取部位,利用凝胶、MCI、反相碳18、及Toyopearl Butyl-650C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黄酮和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苷(2)、异懈皮苷(3)、芦丁(4)、异牡荆素(5)、... 采用80%丙酮提取物的水萃取部位,利用凝胶、MCI、反相碳18、及Toyopearl Butyl-650C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7个黄酮和3个苯乙醇苷类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为槲皮素(1)、槲皮苷(2)、异懈皮苷(3)、芦丁(4)、异牡荆素(5)、牡荆素(6)、木犀草素-7-O-α-L-鼠李糖(1→6)-β-D-葡萄糖苷(7)、2-phenethylβ-D-glucoside(8)、icariside D1(9)、2-苯乙基-D-芸香甙(10)。其中化合物1-3、5-6、8-10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山麻杆 化学成分 黄酮 苯乙醇苷
下载PDF
红背山麻杆叶的化学成分研究(Ⅳ)——多酚类化合物(英文) 被引量:8
20
作者 黄永林 李典鹏 杨子明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4-568,538,共6页
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为山麻杆属植物,作为传统的中药被用来减轻疾病和身体不适,但它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为了全面掌握红背山麻杆药效物质基础,采用80%丙酮对其新鲜叶进行提取,并利用MCI gel CHP 20P、Sepha... 红背山麻杆(Alchorneatrewioides)为山麻杆属植物,作为传统的中药被用来减轻疾病和身体不适,但它的药效物质基础尚未完全清楚。为了全面掌握红背山麻杆药效物质基础,采用80%丙酮对其新鲜叶进行提取,并利用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等色谱柱进行分离共得到9个化合物。这些化合物的结构经氢谱与碳谱比较分析鉴定为鞣花酸(1)、3-O-甲基没食子酸(2)、decarboxyella垂cacid(3)、1-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4)、1,6-二-O-没食子酰基-β-D-葡萄糖(5)、柯里拉京(6)、叶下珠鞣质D(7)、furosonin(8)、老鹳草素(9)。其中化合物2~9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背山麻杆 化学成分 多酚 鞣花酸 提取与分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