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家认同的隐喻:广西左江流域伏波信仰与班夫人信仰共存现象探析——广西伏波信仰研究系列之一 被引量:9
1
作者 滕兰花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146,共6页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伏波庙是百姓对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的缅怀,当地流传着班夫人献粮助军的故事,民众为她立庙祭拜。左江流域伏波庙与班夫人庙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伏波庙的兴建及重建,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维护国家统一、边疆... 左江流域广泛分布的伏波庙是百姓对东汉马援南征交趾的缅怀,当地流传着班夫人献粮助军的故事,民众为她立庙祭拜。左江流域伏波庙与班夫人庙的分布基本上是相互对应的关系。伏波庙的兴建及重建,表明了人们对马援南征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以及推动汉文化南传的历史功绩之肯定。班夫人捐粮助军的行为应该是当地百越先民自发助军行为的折射,反映出百越先民对马援南征的拥护与支持。班夫人与马援同祀现象是百越先民支持中央政府维护国家统一、边疆稳定的反映。伏波庙和班夫人庙并存现象背后是地方社会对国家认同的一种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江 伏波信仰 班夫人信仰 认同
下载PDF
作为研究视角的“社”信仰——以广西龙江流域村落历史及祭祀习俗为个案 被引量:1
2
作者 覃慧宁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8-96,共9页
本文在回顾近代以来与"社"这一概念相关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广西龙江流域宜州市一个普通村庄的历史叙述及当地"做社"祭祀习俗切入,分析村落"社"信仰生命力的来源,认为"社"源自于自然崇拜,承载着... 本文在回顾近代以来与"社"这一概念相关的研究的基础上,从广西龙江流域宜州市一个普通村庄的历史叙述及当地"做社"祭祀习俗切入,分析村落"社"信仰生命力的来源,认为"社"源自于自然崇拜,承载着道德规范的力量,建构起信仰与禁忌相互依存的社会观念。与"社"相关的信仰与祭祀习俗在历史与当下的多重内涵,及其存续方式所蕴含的社会意义,足以使之成为切入民间社会研究的重要视角,在田野实践上构成一种方法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仰 祭祀 观念
下载PDF
构建中国历史民族地理学体系的开拓之作--评安介生著《历史民族地理》 被引量:1
3
作者 郑维宽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关键词 中国历史地理学 民族地理 理学体系 中青年学者 地理学发展 繁荣发展 新学科 历史学
原文传递
黑衣壮:“我”的表述与建构--兼评海力波《道出真我--黑衣壮的人观与认同表征》 被引量:1
4
作者 吕俊彪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97-202,共6页
关键词 黑衣壮 “我” 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 表征 人观 真我 壮族文化 传统文化
下载PDF
越南北部少数民族地区扶贫政策及影响
5
作者 滕成达 夏军城 《世界民族》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5-32,共8页
越南北部地区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是与中国有着众多跨界民族的交界地区。越南自1998年越共"八大"提出《2000年消除贫困规划》以来,开始有计划地扶持、推动北部山区社会经济的发... 越南北部地区既是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的贫困地区,也是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地区,同时还是与中国有着众多跨界民族的交界地区。越南自1998年越共"八大"提出《2000年消除贫困规划》以来,开始有计划地扶持、推动北部山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具体扶贫政策和举措,取得了初步效果,并促进了中越边贸经济的发展。在中越两国重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促进中越边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的协调发展和营造互惠互利的和谐氛围,是需要切实加以研究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南北部 少数民族 扶贫政策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