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机化学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4
1
作者 曾振芳 王强 +1 位作者 黄秋婵 黄秋萍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6期200-201,共2页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密切相关、两门课程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本文介绍了机化学知识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体会,包括在绪论中增加有机化学内容、剖析药物分子、抓住典型药物、运用课堂笔记加强结构短暂记忆、巧用内源性药物在... 有机化学和药物化学密切相关、两门课程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本文介绍了机化学知识在药物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体会,包括在绪论中增加有机化学内容、剖析药物分子、抓住典型药物、运用课堂笔记加强结构短暂记忆、巧用内源性药物在体内的生物合成及降解知识、药物化学教师与有机化学教师集体备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有机化学 教学
下载PDF
我院制药工程专业药剂学实验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被引量:2
2
作者 曾振芳 黄秋婵 王强 《科教文汇》 2017年第10期69-70,共2页
本文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增设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校企合作完成课程教学等方式对药剂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该课程改革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 本文通过优化实验内容,增设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实验和研究性实验,校企合作完成课程教学等方式对药剂学实验课程的实验内容、教学模式及课程设置进行改革,同时对教学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了总结。该课程改革为我校制药工程专业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制药人才具有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剂学实验 改革 制药工程 GMP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苦丁茶熊果酸提取工艺及其抑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海全 钟晓坤 +2 位作者 黄勤英 许丹妮 农克良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978-1985,共8页
为优化苦丁茶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苦丁茶熊果酸得率的影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 为优化苦丁茶熊果酸的提取工艺,并探讨其抑菌活性。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液料比、提取温度、乙醇浓度对苦丁茶熊果酸得率的影响。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生孢梭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黑曲霉为供试菌,探究了苦丁茶熊果酸的抑菌活性及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为:液料比为17∶1(mL/g)、乙醇浓度为83%、提取温度83℃;抑菌实验表明,苦丁茶熊果酸对7种菌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的MIC为6. 25 mg/mL,对生孢梭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MIC为12. 5 mg/mL,对白色念珠菌、黑曲霉的MIC为25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响应面法 熊果酸 抑菌活性
下载PDF
罗汉果多糖对环磷酰胺所致的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海全 黄勤英 +3 位作者 郑广进 曾振芳 许丹妮 农克良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73-1582,共10页
该研究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罗汉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左旋咪唑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1)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 该研究将小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罗汉果多糖低、中、高剂量组(25、50、100 mg·kg-1)和左旋咪唑组,采用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 mg·kg-1)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各组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T和B淋巴细胞增殖水平、耳肿胀度、半数溶血值(HC 50)以及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IL-2、IL-4、IL-6、TNF-α的含量,并观察脾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考察罗汉果多糖对免疫抑制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各剂量组(25、50、100 mg·kg-1)均能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器官指数、半数溶血值(HC 50)、B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耳肿胀度,显著增加IgG、IgM、IL-2、IL-4、IL-6、TNF-α的含量。罗汉果多糖中、高剂量组(50、100 mg·kg-1)能显著增强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明显增加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脾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罗汉果多糖可以减轻免疫抑制小鼠脾脏的病理损伤。这表明罗汉果多糖能明显增强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小鼠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免疫抑制 小鼠 环磷酰胺 多糖
下载PDF
酶法提取苦丁茶熊果酸的工艺优化及其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5
作者 张海全 钟晓坤 +1 位作者 黄勤英 农克良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161-166,共6页
为优化酶解提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并对熊果酸的保肝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对熊果酸含量的影响。以0.1%CCl4橄榄油溶液20 mL/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 为优化酶解提取苦丁茶中熊果酸的工艺,并对熊果酸的保肝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酶解温度、酶解pH、酶解时间对熊果酸含量的影响。以0.1%CCl4橄榄油溶液20 mL/kg腹腔注射制备小鼠肝损伤模型,检测血清中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水平以及肝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水平,并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变化,评价苦丁茶熊果酸的保肝作用。结果表明,熊果酸的适宜提取条件为:酶解温度为48℃,酶解pH为5.0,酶解时间为1.0 h,该条件下熊果酸含量为(37.28±0.89)mg/g,该模型预测性好、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保肝作用研究表明,苦丁茶熊果酸能显著降低CCl4致肝损伤小鼠血清ALT和AST活性及肝组织中MDA水平,有效提高肝组织SOD和GSH-Px水平。肝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表明,苦丁茶熊果酸可以减轻CCl4对肝脏的病理损伤。本研究表明苦丁茶熊果酸对CCl4致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茶 响应面法 熊果酸 酶解
下载PDF
罗汉果含片制备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张海全 黄勤英 +1 位作者 许丹妮 农克良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8年第5期55-58,共4页
目的优选罗汉果含片的配方,研究罗汉果含片制备工艺。方法以口感、外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罗汉果含片的配方,并研究其制备工艺。结果罗汉果含片的配方为:罗汉果多糖20%,甘露醇60%,羧甲基淀粉钠5%,糖粉10%,阿斯巴甜5%,硬脂酸镁... 目的优选罗汉果含片的配方,研究罗汉果含片制备工艺。方法以口感、外观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罗汉果含片的配方,并研究其制备工艺。结果罗汉果含片的配方为:罗汉果多糖20%,甘露醇60%,羧甲基淀粉钠5%,糖粉10%,阿斯巴甜5%,硬脂酸镁1%,薄荷脑1%。采用湿法制粒压片法进行制备。结论该制备工艺简单,适于工业化,制得的罗汉果含片口感好,外观光洁美观,质量符合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汉果 含片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
下载PDF
苦丁茶齐墩果酸的优化提取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黄勤英 张海全 +1 位作者 王文君 许丹妮 《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 CAS 2019年第4期43-46,共4页
目的优化苦丁茶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苦丁茶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采用DPPH法、ABTS法考察齐墩果酸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 目的优化苦丁茶齐墩果酸的提取工艺,并对其进行抗氧化作用研究。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液料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对苦丁茶齐墩果酸含量的影响。采用DPPH法、ABTS法考察齐墩果酸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结果数据表明,最佳提取工艺为液料比30∶1,乙醇浓度95%,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50℃;抗氧化实验表明,苦丁茶中的齐墩果酸能较好的清除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但效果不如维生素C。结论苦丁茶中的齐墩果酸具有一定的消除自由基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墩果酸 苦丁茶 正交试验 抗氧化
下载PDF
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的合成与抑菌活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郑广进 黄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07-511,共5页
为寻找新型活性杂环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以取代苯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缩合、烃基化和氨解反应,设计并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 为寻找新型活性杂环化合物,通过活性亚结构拼接,以取代苯酚和氯乙酸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缩合、烃基化和氨解反应,设计并采用微波辅助合成了6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并咪唑环的1,3,4-噻二唑酰胺衍生物,其结构经红外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病原菌都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7c、7d、7e和7f在50 mg/L下对5种供试病原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 1 3 4-噻二唑 酰胺 抑菌活性
下载PDF
新型含氮杂环的酰基硫脲衍生物的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曾振芳 韦友欢 黄秋婵 《合成化学》 CAS CSCD 2015年第1期80-82,共3页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和酰化反应制得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3);3与2-氨基-4-对硝基苯基噻唑经加成反应合成了5个含氮杂环的苯甲酰基硫脲衍生物,其中3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IR和元素分析表征。
关键词 含氮杂环 酰基硫脲 2-氨基-4-对硝基苯基噻唑 合成
下载PDF
N-(2-甲氧苯甲酰基)-N'-(4-甲苯并噻唑-2-基)硫脲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菌活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振芳 黄秋萍 +2 位作者 韦友欢 黄秋婵 王强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778-1783,共6页
以邻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新型化合物N-(2-甲氧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9819(2)nm,b=1.44... 以邻甲氧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新型化合物N-(2-甲氧苯甲酰基)-N’-(4-甲基苯并噻唑-2-基)硫脲,化合物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 NMR表征,采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0.79819(2)nm,b=1.44394(4)nm,c=1.45260(3)nm,β=92.793(2)°,V=1.67219(7)nm3,Dc=1.420Mg/m3,Z=4,F(000)=744,最终偏差因子R1=0.0373,wR2=0.0897[I>2σ(I)],S=1.072,选择人体常见致病菌及广西主要经济作物(水稻、甘蔗、番茄、木薯、龙眼、荔枝)中常见的病原菌,对目标化合物进行室内抑菌活性测试,实验结果发现该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抑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氨基-4-甲基苯并噻唑 合成 晶体 抑菌活性
下载PDF
N-取代苯甲酰基-N′-(2-呋喃甲酰胺基)硫脲的合成与除草活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郑广进 曾振芳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03-2008,共6页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糠酰肼经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N-取代苯甲酰基-N′-(2-呋喃甲酰胺基)硫脲类化合物6a^6g,其中5个未见文献报道。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 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酰氯化、酰化反应得到中间体取代苯甲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糠酰肼经加成反应合成了7个N-取代苯甲酰基-N′-(2-呋喃甲酰胺基)硫脲类化合物6a^6g,其中5个未见文献报道。通过1H NMR、13C NMR、MS和元素分析确证其结构。采用油菜平皿法测定目标化合物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大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6a在100 mg·L^-1下对反枝苋、鬼针草、稗草和龙爪茅的根抑制率均达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代苯甲酸 糠酰肼 酰基硫脲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含1,3,4-噻二唑基团的Mannich碱的合成与抑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郑广进 张翠忠 曾振芳 《广州化工》 CAS 2016年第20期40-42,共3页
以5-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芳醛及β-萘酚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Mannich碱,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 以5-烷基-2-氨基-1,3,4-噻二唑、芳醛及β-萘酚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经Mannich反应合成了10种未见文献报道的含1,3,4-噻二唑基团的Mannich碱,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目标化合物的抑菌活性,初步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 mg/L的浓度下,所有目标化合物对5种供试植物病原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b对番茄细菌性斑点病菌的抑制率达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 4-噻二唑 MANNICH碱 合成 抑菌活性
下载PDF
5-氨基间苯二甲酸缩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秋萍 韦友欢 +2 位作者 黄秋婵 曾振芳 郑广进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8期41-42,52,共3页
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分别与含不同卤素取代基的5-溴水杨醛、3,5-二氯水杨醛和邻香草醛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含不同取代基的5-氨基间苯二甲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结构进行表征。运用正交实验得到合成5-氨基间... 以5-氨基间苯二甲酸为原料,分别与含不同卤素取代基的5-溴水杨醛、3,5-二氯水杨醛和邻香草醛反应合成了3种新的含不同取代基的5-氨基间苯二甲酸缩水杨醛席夫碱,通过元素分析、IR和~1H NMR对结构进行表征。运用正交实验得到合成5-氨基间苯二甲酸缩5-溴水杨醛席夫碱的最佳工艺条件:胺醛摩尔比为1∶1.2,反应时间为6 h,催化剂冰乙酸用量为1.0 mL,产率达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氨基间苯二甲酸 水杨醛 席夫碱 合成
下载PDF
N-甲基丙烯酰基-N’-芳(杂)基硫脲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郑广进 蔡杰慧 张海全 《广州化工》 CAS 2019年第22期59-61,共3页
为寻求具有更高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甲基丙烯酰氯和硫氰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甲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不同的取代胺进行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并对其进行了除草活性测试。... 为寻求具有更高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甲基丙烯酰氯和硫氰酸钾为原料合成了中间体甲基丙烯酰基异硫氰酸酯,再与不同的取代胺进行反应,合成了4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IR和1H NMR确证,并对其进行了除草活性测试。初步测试结果表明,在100 mg/L下,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一定的除草活性。其中,化合物2c和2d对藿香蓟根的抑制率达到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丙烯酰基-N′-芳(杂)基硫脲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龙爪茅种子休眠解除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郑广进 杨彬丽 +2 位作者 韦佩花 张军 韦慧娴 《杂草学报》 2020年第1期31-34,共4页
研究了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黑暗(24 h黑暗)2种条件下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NO 3)和赤霉素(GA 3)对摩擦种皮和未摩擦种皮龙爪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爪茅种子的休眠主要是其种皮对种胚的束缚引起的机械性休眠... 研究了光照(12 h光照/12 h黑暗)和黑暗(24 h黑暗)2种条件下盐酸(HCl)、氢氧化钠(NaOH)、硝酸钾(KNO 3)和赤霉素(GA 3)对摩擦种皮和未摩擦种皮龙爪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龙爪茅种子的休眠主要是其种皮对种胚的束缚引起的机械性休眠,经摩擦种皮处理,空白组的萌发率即可达67%以上。不同浓度的HCl、NaOH、KNO 3及GA 3处理均不能有效解除未经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的休眠。摩擦种皮处理的龙爪茅种子经低浓度的KNO 3及GA 3浸泡24 h后萌发率可达80%以上,而经HCl、NaOH以及高浓度KNO 3浸泡相同时间后萌发率急剧下降。光照因素对龙爪茅种子的萌发影响较小,光照条件下的萌发率略高于黑暗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爪茅 种子 休眠 萌发
下载PDF
铬蓝K电聚合膜修饰电极检测吲哚美辛
16
作者 梁彩云 覃昀 +2 位作者 张翠忠 连欢 刘宇霞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9期142-145,共4页
运用循环伏安法将酸性铬蓝K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聚合膜制备修饰电极。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吲哚美辛在酸性铬蓝K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经对溶液的pH和扫描速率等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吲哚... 运用循环伏安法将酸性铬蓝K聚合在玻碳电极表面形成聚合膜制备修饰电极。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和循环伏安法研究吲哚美辛在酸性铬蓝K电聚合膜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经对溶液的pH和扫描速率等条件进行优化处理。在最佳实验条件下,吲哚美辛的峰电流值与其浓度在3×10^(-7)~4×10^(-5)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9.77×10^(-8)mol/L,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吲哚美辛肠溶片和吲哚美辛胶囊吲哚美辛含量检测,回收率在99.44%~101.3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铬蓝K 玻碳电极 吲哚美辛
下载PDF
N-甲基丙烯酰基-N'-芳酰氨基硫脲的合成与除草活性研究
17
作者 郑广进 蔡杰慧 张海全 《山东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2,6,共3页
为寻求具有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加成反应合成了5个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鬼针草根和反枝苋根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为寻求具有除草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取代苯甲酸为原料经酯化、肼解、加成反应合成了5个酰氨基硫脲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 NMR确证。初步的除草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在100 mg/L下对鬼针草根和反枝苋根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达到70%和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酰氨基硫脲 合成 除草活性
下载PDF
两种天然总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黄欢 陈友发 +1 位作者 钟晓坤 张海全 《广州化工》 CAS 2017年第7期63-65,共3页
天然植物来源的抗氧化剂开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本研究首次从清除自由基速度、清除自由基的最大清除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IC50三方面对鬼针草总黄酮和罗汉果总黄酮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综合考察比较,并与维生素C和芦丁进行... 天然植物来源的抗氧化剂开发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需求。本研究首次从清除自由基速度、清除自由基的最大清除能力和清除自由基的IC50三方面对鬼针草总黄酮和罗汉果总黄酮的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进行综合考察比较,并与维生素C和芦丁进行比较,确定二者开发为抗氧化剂的潜力。结果发现二者均有较为较优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其中鬼针草总黄酮的自由基清除速度和最大清除能力均优于芦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黄酮 DPPH自由基 鬼针草 罗汉果
下载PDF
氢化松香GMA酯化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许建本 何春玲 +1 位作者 罗佩莉 农克良 《化学试剂》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03-307,共5页
以氢化松香(HR)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溶剂法合成了氢化松香GMA酯化物(HG),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讨了单体配比(n(HR)∶n(GMA))、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 以氢化松香(HR)和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三乙胺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通过溶剂法合成了氢化松香GMA酯化物(HG),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酯化反应条件进行优化。探讨了单体配比(n(HR)∶n(GMA))、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时间对酯化物酸值和酯化率的影响。利用红外光谱对HG进行结构表征,热重分析对HG进行热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成功合成了HG,且HG热稳定性较好,较佳工艺条件为n(HR)∶n(GMA)=1∶1. 2,催化剂三乙胺用量为氢化松香的0. 5 wt%,110℃反应4 h,HG酯化率达到95. 8%。在引发剂、交联剂和分散剂存在条件下,HG可与苯乙烯反应生成聚合物微球,得到的微球球形较好,且带有羟基基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松香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酯化物 微球
下载PDF
4-(硫)色满酮Schiff碱衍生物的合成与生物活性研究
20
作者 梁月娥 杨彬丽 +3 位作者 张铭秀 韦玉喜 刘梦玲 郑广进 《广州化工》 CAS 2022年第10期44-47,共4页
为寻找具有更高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3-溴丙酸和取代苯(硫)酚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环合、加成等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硫)色满酮Schiff碱类化合物(7a-7f),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油菜平皿法和菌... 为寻找具有更高活性的农药先导化合物。以3-溴丙酸和取代苯(硫)酚为起始原料,经醚化、环合、加成等反应合成了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4-(硫)色满酮Schiff碱类化合物(7a-7f),其结构经IR、^(1)H NMR和^(13)C NMR确证。分别采用油菜平皿法和菌丝生长速率法测试了这些化合物的除草活性和抑菌活性。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在50~200 mg/L下均具有一定的除草和抑菌活性。其中,7a~7f对刺苋根的抑制率达到80%以上,7b对小麦冠腐病菌的抑制率达到8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硫)色满酮 SCHIFF碱 合成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