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秦翊翔 蓝如束 +6 位作者 覃慧芳 叶婧 秦小玲 甘丽 刘港 徐若兰 罗丹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0-286,共7页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NH)耐药基因的突变特征,为耐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广西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库中122株耐INH菌株和530株全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52株... 目的 分析广西地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INH)耐药基因的突变特征,为耐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广西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库中122株耐INH菌株和530株全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652株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菌株中,127株(19.48%)发生INH耐药基因突变,分别为katG(15.64%,102株)、fabG1(1.69%,11株)、ahpC(1.07%,7株)、kasA(0.61%,4株)和inhA(0.46%,3株)基因突变。INH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符合率为90.03%,比例法药敏检测INH耐药与基因测序检测基因突变结果吻合度不高(Kappa=0.677)。突变类型共有19种,单位点突变占96.85%,联合位点突变占3.15%。突变比率最高的位点为katG315(71.65%),碱基变化以AGC-ACC形式占比最高(12.13%)。katG、ahpC和kasA基因突变比例在INH耐药株中高于敏感株(均P<0.05),INH耐药株和敏感株inhA、fabG1基因突变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北京株、非北京株中katG315突变率最高,分别为18.75%(81/432)、4.55%(10/220),两种基因型菌株katG基因突变位点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253,P=0.039)。结论 广西地区INH耐药基因突变以katG315位点突变为主,INH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吻合度不高。katG、ahpC与kasA基因突变与INH表型耐药有相关性。北京基因型与katG基因的突变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肺结核病 结核分枝杆菌 异烟肼 基因位点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广西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突变特征
2
作者 刘港 蓝如束 +4 位作者 覃慧芳 秦小玲 秦翊翔 徐若兰 罗丹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4期3261-3266,共6页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广西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连续不间断收集的655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52株乙胺丁醇耐药菌株... 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EMB)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临床治疗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广西30个结核病耐药监测点连续不间断收集的655株结核分枝杆菌(其中52株乙胺丁醇耐药菌株,603株乙胺丁醇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突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655株结核分枝杆菌中,54株发生乙胺丁醇耐药基因突变,突变率为8.24%(54/655)。在比例法检测EMB耐药的52株菌株中,21株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率为40.38%(21/52);603株EMB敏感株中,33株发生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47%(33/603),耐药株中的基因突变率高于敏感株(χ^(2)=77.133,P=0.000)。EMB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的符合率为40.38%(21/52),二者检测结果吻合度不高(Kappa值=0.343,P<0.001)。54株发生基因突变的菌株,突变基因为emb A、emb B和emb C,突变形式有20种,其中单位点突变29株,占53.70%(29/54),联合位点突变25株,占46.30%(25/54)。单位点突变中,突变比例最高的位点为emb B306(35.19%),其次为emb B497(5.56%)和emb B406(3.70%)。联合位点突变中,突变比例最高的位点为emb C270+emb B378(22.22%),其次为emb B306+emb A-12(3.70%)。性别、抗结核治疗史、基因型以及是否耐多药可能与EMB基因突变有关(χ^(2)=9.388,P=0.004;χ^(2)=27.084,P=0.000;χ^(2)=6.671,P=0.010;χ^(2)=68.826,P=0.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6.150)、复治(OR=2.636)和耐多药(OR=7.333)可能是EMB耐药基因突变的危险因素,北京基因型可能是EMB耐药基因突变的保护因素(OR=0.511)。结论结核分枝杆菌EMB耐药性与emb A、emb B和emb C基因突变有关,EMB耐药表型与基因突变吻合率不高。对于男性、复治、耐多药以及非北京基因型菌株感染的结核病患者,应关注其EMB耐药基因突变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结核分枝杆菌 乙胺丁醇 突变 全基因测序
下载PDF
哮喘患儿诱导痰肺泡巨噬细胞凋亡及其相关因素与哮喘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树全 农光民 +1 位作者 张茜 韦勇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4-285,共2页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 (SI)中肺泡巨噬细胞 (AM )凋亡及其相关因素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双标记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结果 哮喘组SI中AM数、NO-2 /NO-3 及丙二醛 (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 目的 探讨哮喘患儿诱导痰 (SI)中肺泡巨噬细胞 (AM )凋亡及其相关因素与哮喘的关系。方法 双标记法、硝酸盐还原酶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结果 哮喘组SI中AM数、NO-2 /NO-3 及丙二醛 (MD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 <0 .0 1) ,而AM凋亡数则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哮喘组糖皮质激素 (GC)治疗后SI中AM数、NO-2 /NO-3 及MDA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 (P 均 <0 .0 1) ,而AM凋亡数则明显高于治疗前 (P <0 .0 1)。结论 哮喘病人气道中存在AM凋亡障碍 ,哮喘发病可能与气道中AM数增加及一氧化氮 (NO)、氧自由基 (OFR)水平升高有关。吸入GC可使哮喘患儿气道中AM凋亡增多 ,N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肺泡巨噬细胞 细胞凋亡 相关因素 儿童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及IL-8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张为 周博峰 +2 位作者 胡才友 吕渊 甘文玉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8期6-9,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IL-8水平的影响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 目的通过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感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IL-8水平的影响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30例)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2次/d。对照组给予丹参粉针400mg溶于生理盐250mL静滴,1次/d。连用15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治疗前、治疗后7d和15d的血清hs-CRP及IL-8水平变化,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 2组hs-CRP、IL-8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及IL-8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总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5d治疗组hs-CRP和IL-8水平及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和IL-8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和IL-8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C反应蛋白 IL-8
下载PDF
银杏达莫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张为 周博峰 +2 位作者 吕泽平 韦奇 周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9年第19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银杏达莫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目的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使用银杏达莫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e C-reaction protein,hs-CRP)水平的变化及对神经功能的改善作用,探讨银杏达莫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选择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银杏达莫(40例)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溶于生理盐水250ml静滴,对照组(40例)给予丹参粉针400mg溶于生理盐250ml静滴,1次/d。连用15d。于治疗前后分别应用放射免疫比浊法检测治疗前和治疗后7d、15d的血清hs-CRP水平变化,且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结果2组hs-CRP水平在梗死后7d最高,随后逐渐降低。治疗组治疗前血清hs-CRP水平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及15d治疗组hs-CRP水平神经功能缺损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可降低患者血清hs-CRP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缺损的神经功能。通过降低血清hs-CRP水平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银杏达莫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耐诺氟沙星菌株对其他抗生素交叉耐药性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梁庆华 《医学文选》 2000年第3期365-366,共2页
关键词 耐诺氟沙星菌株 抗生素交叉耐药性 调查
下载PDF
广西壮族自治区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特征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秦翊翔 蓝如束 +6 位作者 覃慧芳 叶婧 秦小玲 甘丽 刘港 徐若兰 罗丹 《疾病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87-791,共5页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特征,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8年从广西30个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中选取49株耐多药菌株和459株全敏感菌株... 目的 了解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与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特征,为耐多药结核病的分子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2017-2018年从广西30个结核病防治定点机构收集的结核分枝杆菌中选取49株耐多药菌株和459株全敏感菌株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果 耐多药表型与基因联合突变的符合率为71.43%。单基因突变率和基因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5.753,P=0.016;χ^(2)=284.034,P<0.001)。katG和rpoB的单基因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7.524,P=0.006;χ^(2)=4.353,P=0.037)。katG+rpoB基因联合突变在耐多药菌株中高于全敏感菌株(χ^(2)=279.956,P<0.001)。在基因联合突变的位点分布中,以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占40.82%(20/49),2种形式的基因位点联合突变率在耐多药菌株中均高于全敏感菌株(χ^(2)=144.232,P<0.001;χ^(2)=19.014,P<0.001)。结论 对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联合突变的检测可作为广西耐多药筛查的重要指标。广西结核分枝杆菌异烟肼和利福平耐药基因突变以katG315、rpoB450和rpoB445位点突变为主,基因联合突变以katG+rpoB形式为主。katG315+rpoB450和katG315+rpoB445位点突变是广西地区耐多药产生的主要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肺结核 耐多药 基因 联合突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