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桂江黄颡鱼种群特征及性腺发育研究
1
作者 程蔓 麻艳群 +3 位作者 程光平 韦云勇 王梦然 刘宏祥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9期12-19,28,共9页
于2021年8月7日—8月2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江的8个江段,采集73尾黄颡鱼(雌鱼43尾,雄鱼30尾),研究其种群在不同江段的组成、生长及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桂江黄颡鱼种群体长为8.30~11.59 cm,体质量为9.50~35.23 g;雌鱼、雄鱼体长和... 于2021年8月7日—8月22日,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江的8个江段,采集73尾黄颡鱼(雌鱼43尾,雄鱼30尾),研究其种群在不同江段的组成、生长及性腺发育状况。结果表明,桂江黄颡鱼种群体长为8.30~11.59 cm,体质量为9.50~35.23 g;雌鱼、雄鱼体长和体质量关系均呈幂函数,雌、雄体长体质量关系分别为W_(♀)=0.0395L^(2.6566)(R^(2)=0.9486),W_(♂)=0.0448L^(2.5731)(R^(2)=0.8495),b值与理论匀速生长值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雌雄群体均为匀速生长,群体性比为1.36∶1。指出,黄颡鱼群体低龄化明显,雌、雄群体均以2龄居多,未见4龄以上个体;雌鱼性腺成熟系数显著高于雄性(P<0.05),雌、雄鱼性腺时相均以Ⅲ期占比最高,均未达到性成熟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体长 体质量 性腺特征 桂江
下载PDF
种业振兴背景下发展现代海洋种业的对策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守都 马健 +7 位作者 邹杰 王琪 代仁海 邹琰 赵文溪 张伟 于超勇 宋爱环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2年第10期19-25,共7页
为促进我国海洋种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国外海洋种业的发展态势和我国海洋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海洋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传统育种技术积淀深厚,基础研究加速产业技术变... 为促进我国海洋种业和海水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国外海洋种业的发展态势和我国海洋种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我国海洋种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发达国家的传统育种技术积淀深厚,基础研究加速产业技术变革以及跨国企业加快布局全球海洋育种版图;我国海洋种业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体系和产业发展基础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存在基础研究支撑能力不足、新品种研发效率不高、产业良种覆盖率偏低和海洋种质资源保护滞后等问题;为此,我国发展海洋种业应加大基础研究力度、强化育种核心技术研发、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一体化体系以及提高海洋种质资源保护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业振兴 海水养殖 海洋种业 育种技术 海洋种质资源
下载PDF
海马齿对不同盐度水质的碳汇作用以及不同形态氮利用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旭佳 何绪刚 +4 位作者 赖俊翔 黄国强 侯杰 熊向英 刘京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6,共12页
为探讨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对水域环境修复作用,本文研究了水培海马齿对不同盐度水质的碳汇作用以及不同形态氮的利用情况。实验设计0、10、20、30、35盐度梯度,海马齿水培时间82 d,然后测定植株干重、营养元素含量以及积... 为探讨海马齿(Sesuvium portulacastrum)对水域环境修复作用,本文研究了水培海马齿对不同盐度水质的碳汇作用以及不同形态氮的利用情况。实验设计0、10、20、30、35盐度梯度,海马齿水培时间82 d,然后测定植株干重、营养元素含量以及积累速率,最后在抑菌与不抑菌条件下研究海马齿根际与铵态氮(NH_(4)^(+)-N)、硝态氮(NO_(3)^(-)-N)、无机磷(PO4_(3)^(-))以及色氨酸(Trp)吸收转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盐度10条件下海马齿植株干重、有机元素含量以及积累速率最高,有机碳、有机氮与有机磷积累速率分别为(5.572±1.611)、(0.313±0.058)、(0.057±0.013)mg/(d·ind.),而高盐环境35盐度条件下对海马齿生长造成一定胁迫。盐度0~35范围,海马齿均未出现死亡现象。不同盐度抑菌培养条件下,色氨酸与无机氮共存时均能被能被海马齿利用,色氨酸利用量远高于硝态氮、铵态氮;不抑菌条件下铵态氮则表现出增加的结果。海马齿作用在盐度10条件下对色氨酸利用量最高,第1、3、5d分别为(3.33±1.68)、(6.84±2.57)、(12.67±2.54) mg。文章结果为海马齿对不同盐度水域环境修复应用以及移除养殖水体营养含量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度 海马齿 碳汇
下载PDF
对虾海水池塘养殖固形废弃物集污效率以及尾水处理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旭佳 何绪刚 +2 位作者 赖俊翔 黄国强 侯杰 《渔业现代化》 CSCD 2023年第3期36-47,共12页
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解决对虾海水池塘养殖面源污染以及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研究了对虾海水池塘养殖固形废弃物集污效率与尾水生态处理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沉淀塔进行固废收集,三级上向垂直流处理桶利用硝化-反硝化... 为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解决对虾海水池塘养殖面源污染以及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研究了对虾海水池塘养殖固形废弃物集污效率与尾水生态处理技术。采用自行设计的沉淀塔进行固废收集,三级上向垂直流处理桶利用硝化-反硝化-再硝化处理工艺进行尾水脱氮处理。结果显示,在对虾池塘实际养殖过程中,养殖前期、中期与后期,沉淀塔对固形废弃物集污效率分别为10.6%±1.8%、31.1%±5.7%、52.2%±5.2%;总氮集污效率分别为1.4%±0.2%、3.4%±0.6%、9.1%±0.1%。三级上向垂直流处理桶均装填生物毛刷,自然挂膜60 d后,分别进行溶氧控制30 d,溶氧质量浓度分别为1.11~1.98 mg/L、0.27~0.45 mg/L、4.60~5.82 mg/L。经测定分析,三级处理桶总氮、氨氮去除率可以达到45.5%与93.6%,将处理桶中的毛刷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发现第三级处理桶中硝化细菌丰度最高,主要包括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亚硝化螺菌属(Nitrosospira)、硝化螺菌属(Nitrospira)。本研究构建了“沉淀塔固废集污”+“三级上向垂直流处理桶”模式,为对虾海水池塘养殖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模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水处理 生态处理 对虾养殖 池塘养殖 固形废弃物集污效率
下载PDF
广西合浦珠母贝3个不同群体遗传关系分析
5
作者 邹杰 彭慧婧 +1 位作者 郑德斌 张守都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66-473,共8页
为探索广西合浦珠母贝群体内杂交组合方式,分别从北海野生群体(F_(1))、选育群体(F_(4))和养殖群体中随机挑选2龄种贝样本15个,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标记解析3个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获得超过585000个单核苷酸... 为探索广西合浦珠母贝群体内杂交组合方式,分别从北海野生群体(F_(1))、选育群体(F_(4))和养殖群体中随机挑选2龄种贝样本15个,进行简化基因组测序,通过单核苷酸多态标记解析3个群体的遗传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获得超过585000个单核苷酸多态标记,野生群体、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的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1975、0.1679和0.1783,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2545、0.2469和0.2732,平均近交系数分别为0.2075、0.3449和0.3465,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2032、0.2089和0.2241,选育群体近交系数与养殖群体相近,野生群体和养殖群体的群体遗传多态高于选育群体。系统进化树和主成分分析显示,选育群体与养殖群体部分样品亲缘关系较近。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之间的遗传分化指数最低,部分亲本同源的可能性较大;野生群体、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的平均长纯合片段数分别为59.1、49.5个和56.6个,长纯合片段平均长度分别为0.312、0.313Mb和0.311Mb,平均单核苷酸多态标记含量分别为59、50和73,近交系数FROH分别为0.0149~0.0240、0.0159~0.0201和0.0170~0.0246,反映3个群体的真实近交水平较低;野生群体、选育群体和养殖群体的整个染色体内连锁不平衡衰减距离分别为0.4、0.4kb和0.2kb(r2=0.2),衰减速度为养殖群体>野生群体>选育群体,选育群体衰减速度最慢,可能与人工选育有关。以上结果表明,广西合浦珠母贝可采用野生群体×选育群体或野生群体×养殖群体的杂交组合方式开展群体内杂交。本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合浦珠母贝育种中的亲本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浦珠母贝 杂交 单核苷酸多态 遗传分化 长纯合片段
下载PDF
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低盐环境中红螯螯虾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许明珠 李世才 +4 位作者 董兰芳 李恒慧 陈瑞芳 彭洁丽 陈扬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76-1882,共7页
【目的】研究红螯螯虾在低盐(1.5‰)养殖条件下的蛋白质营养需求,为低盐水体规模化养殖红螯螯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6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即26.83%(D1)、29.71%(D2)、32.59%(D3)、35.42%(D4)、38.37%(D5)和41.09... 【目的】研究红螯螯虾在低盐(1.5‰)养殖条件下的蛋白质营养需求,为低盐水体规模化养殖红螯螯虾人工配合饲料的研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配制6种不同蛋白质水平,即26.83%(D1)、29.71%(D2)、32.59%(D3)、35.42%(D4)、38.37%(D5)和41.09%(D6)的等能饲料,以初始体重为0.41±0.01 g的红螯螯虾幼虾为研究对象,养殖56 d,分析饲料蛋白质水平对低盐养殖环境中红螯螯虾幼虾的生长性能、肌肉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结果】在低盐养殖环境中,饲料蛋白质水平对红螯螯虾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粗蛋白质含量、粗脂肪含量及氨基酸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下同),对存活率、水分和灰分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对各组红螯螯虾的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的影响趋势为先升后降,D3处理的增重率最高,显著高于其余各组,D3~D6处理的特定生长率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D1和D2处理。虾肌肉粗蛋白质含量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呈正相关,高蛋白质水平组(D5和D6处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与之相反,虾肌肉粗脂肪含量与饲料蛋白质水平呈负相关,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持续增长,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下降。肌肉中共测定出17种氨基酸,其中7种必需氨基酸(E_(AA))、2种半必需氨基酸(HE_(AA))、8种非必需氨基酸(NE_(AA))。饲料蛋白质水平在29.71%~41.09%的各组氨基酸总量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显著升高。【结论】低盐养殖环境中,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标准,红螯螯虾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为36.09%,以肌肉鲜味氨基酸占比(WDAA/WTAA)为评价标准,红螯螯虾饲料最适蛋白质水平为30.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螯螯虾 低盐环境 蛋白质水平 生长性能 肌肉成分 氨基酸含量
下载PDF
拟穴青蟹循环水养殖系统生物滤池细菌群落变化
7
作者 周建淑 史策 +8 位作者 叶央芳 王春琳 母昌考 李荣华 刘海娟 吴清洋 王晓朋 周月越 陈书健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63,共9页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 【目的】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循环水养殖系统(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s,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细菌群落的演替过程,为设计适合拟穴青蟹RAS养殖的生物过滤器提供指导。【方法】在2、5、10、20、30、40、50 d检测RAS养殖池的水质,采集填料生物膜和养殖池水体微生物样品,采用多种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研究生物膜微生物群落演替过程,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功能基因拷贝数。【结果与结论】氨氮(NH4+-N)、分子氨(NH3)和亚硝态氮(NO2--N)的质量浓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硝态氮(NO3--N)和总氮(TN)在实验结束时(50 d)积累,总有机碳(TOC)质量浓度在前10 d保持稳定,从10 d至50 d呈先升高后下降趋势,差异显著(P<0.05),且总氮和硝态氮质量浓度对生物膜细菌群落变化的影响最大。生物膜细菌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和丰富度在10 d达到峰值,然后达到平稳状态。基于FAPROTAX的功能预测发现生物膜大多数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碳循环和氮循环绝对基因拷贝数随时间增加总体呈升高趋势。根据FEAST分析结果,除10 d以外,前20 d同一时期的水体细菌对生物膜的贡献较高,后30 d主要来源于生物膜本身前期细菌贡献,且贡献率随时间增加呈增长趋势,到后期趋于稳定。结果表明,拟穴青蟹RAS生物滤池启动过程中,生物膜的细菌群落结构随时间增加变化显著,功能主要富集在氮循环和有机物降解这两方面,生物膜细菌来自本身细菌的贡献率也逐渐升高,到后期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循环水养殖系统 生物膜 细菌群落 水质 功能基因
下载PDF
耐盐碱水稻-拟穴青蟹综合种养系统青蟹食物来源分析
8
作者 郑纯纯 周厚杰 +9 位作者 史策 王春琳 母昌考 叶央芳 李荣华 吴清洋 刘海娟 王晓朋 周月越 陈书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855-1861,共7页
为了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在耐盐碱水稻-拟穴青蟹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食物来源,研究在耐盐碱水稻田内投放密度为0.6 ind./m2的拟穴青蟹,经过为期2个月的养殖实验后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青蟹的食物来源。研... 为了探究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简称青蟹)在耐盐碱水稻-拟穴青蟹综合种养系统中的食物来源,研究在耐盐碱水稻田内投放密度为0.6 ind./m2的拟穴青蟹,经过为期2个月的养殖实验后通过碳、氮稳定同位素技术分析青蟹的食物来源。研究结果显示:实验期间青蟹特定生长率为(2.71±0.27)%/d,存活率为(14.26±4.85)%,青蟹收获产量为(116.30±39.59)kg/ha,水稻产量为3332.25 kg/ha。拟穴青蟹的δ^(13)C为(-21.55±0.90)‰,δ^(15)N为(9.96±0.40)‰,可能食物源的δ^(13)C为(-30.51±0.25)‰—(-13.45±0.15)‰。其中,水花生的δ^(13)C值最低(-30.51±0.25)‰,其次是水稻(-28.73±0.73)‰,而稗草的δ^(13)C值最高(-13.45±0.15)‰。可能食物源的δ^(15)N为(5.97±0.13)‰—(11.38±0.11)‰,其中配合饲料的δ^(15)N值最低(5.97±0.13)‰,飞虫的δ^(15)N值最高(11.38±0.11)‰。在食物贡献方面,配合饲料对青蟹食物贡献最高,达(61.2±3.8)%,稗草和千金子次之,分别为(8.3±5.2)%和(8.8±6.1)%,飞虫的食物贡献率占比最低,为(0.9±1.4)%。研究表明青蟹在耐盐碱水稻田内生长状况良好,配合饲料可成为稻田内青蟹的主要食物来源,同时植物性食物源对青蟹食物有重要贡献。研究可为耐盐碱水稻-青蟹综合种养系统管理和饲料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盐碱水稻 稳定同位素 食性 综合种养 拟穴青蟹
下载PDF
不同鲢鳙配比对池塘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的影响
9
作者 司楠 李文红 +5 位作者 程光平 麻艳群 张亚军 董升辉 程蔓 古昌辉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探究不同鲢鳙配比的多品种混养池塘对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设置鲢、鳙配比为1∶1(A组)、3∶7(B组)和1∶9(C组)3个试验组,每组设2个重复(A1、A2,B1、B2,C1、C2),同时配养相同密度的青、鲫、鲤、鲮鱼和胡子鲇,养殖周期194 ... 为探究不同鲢鳙配比的多品种混养池塘对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水质的影响,设置鲢、鳙配比为1∶1(A组)、3∶7(B组)和1∶9(C组)3个试验组,每组设2个重复(A1、A2,B1、B2,C1、C2),同时配养相同密度的青、鲫、鲤、鲮鱼和胡子鲇,养殖周期194 d。结果表明:3组试验塘7次采样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53属,其中绿藻门最多,占总种类数的40.3%;浮游植物总密度在(30.07~123.83)×10^(4)个·L^(-1)之间,生物量在0.49~2.51 mg·L^(-1)之间。多样性指数H显示,B组为轻污染,A、C组为β-中污染;均匀度指数J显示,A组为重污染,B、C组为α-中污染;丰富度指数D显示,A、B、C组均为轻污染。在3组养殖水体中,B组CODMn和TN含量较低,水质达标率最高。综上,鲢鳙配比为3∶7的多品种鱼类混养淡水池塘有利于浮游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水体生态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鲢鳙配比 群落特征 水质
下载PDF
不同季节巴马拟缨鱼性腺发育特征
10
作者 韦云勇 程光平 +4 位作者 麻艳群 董升辉 司楠 古昌辉 程蔓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7-294,共8页
通过分析巴马拟缨鱼(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不同季节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为人工繁殖巴马拟缨鱼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巴马拟缨鱼性腺组织结构、性腺发育分期和群体年龄结构... 通过分析巴马拟缨鱼(Pseudocrossocheilus bamaensis)不同季节性腺发育及组织结构特征,为人工繁殖巴马拟缨鱼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基础资料。本研究采用常规解剖学和组织学方法,研究巴马拟缨鱼性腺组织结构、性腺发育分期和群体年龄结构的四季分布特点。结果显示,巴马拟缨鱼卵巢时相春季主要为Ⅲ期,卵黄泡数量增加,核仁数减少,核空泡消失,核膜不明显,卵粒呈浅黄色;夏季为Ⅲ期和Ⅳ期,卵黄泡数量明显增多,卵黄颗粒逐渐充满整个细胞,细胞体积更大,卵子颗粒分明,大小较一致;秋、冬季均为Ⅱ期,卵粒不能分离,呈极小半透明,卵母细胞间分布有结缔组织。巴马拟缨鱼精巢时相春、秋和冬季以Ⅱ期为主,半透明细线状的精巢紧贴于鳔腹面两侧,细胞核大且颜色较深,细胞质浅红色,且具有透明泡状;夏季为Ⅲ期和Ⅳ期,精巢体积增大,表面血管发达,呈淡红色,视野充满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基于性腺发育期季节性变化特点推测,巴马拟缨鱼雌、雄鱼的繁殖季节均为夏季,产卵类型为同步产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拟缨鱼 性成熟年龄 繁殖季节 四季变化 繁殖类型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育苗期水体菌群结构特征
11
作者 熊向英 曾梦清 +3 位作者 蒋艳 董兰芳 赖俊翔 陈瑞芳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HD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均最高,而HZ菌群丰度最低,HB菌群多样性最低。在门分类水平上,幼体发育所有阶段中占优势的细菌门类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在科分类水平上,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是整个育苗周期的主导类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在HB低于1%,在HA和HZ逐渐增长,分别为9.95%和12.82%;冷形菌科(Cryomorphaceae)相对丰度在HD不足1%,在HK、HA和HZ的相对丰度较高,为5.98%-7.67%。值得注意的是,海源菌科(Idiomarinceae)的相对丰度在织锦巴非蛤幼体发育不同阶段有较大差异,在HD和HK的相对丰度不足1%,但在HB迅速增加到31.90%。综上,织锦巴非蛤幼体不同发育阶段水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育苗期 水体菌群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12
作者 刘京 刘旭佳 +3 位作者 李智巧 赖俊翔 姜发军 胡超群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benthica)和螺旋藻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分别投喂幼参[体质量为(1.06±0.20) g],养殖周期40 d,最后测定幼参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及体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40 d时配合饲料组幼参体质量、SGR最高,发酵饲料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饲料组(P<0.05)。虾料组、配合饲料组幼参体壁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P<0.05),发酵饲料组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幼参含水率显著高于螺旋藻粉组、马尾藻粉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含水率(P<0.05);马尾藻粉组幼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虾组、配合饲料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灰分含量(P<0.05);虾料组幼参能值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幼参能值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在幼参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SEAA)和呈味氨基酸(FAA)含量方面,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马尾藻组和螺旋藻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的糙海参幼参生长效果最佳,可为糙海参幼参养殖管理以及其饲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饲料 生长 体壁 营养成分
下载PDF
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3
13
作者 陈瑞芳 董兰芳 许明珠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日益加速,地方特色海产品养殖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几种特色海水养殖品种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侧面反映广西近几十年在特色海产品养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广西特色... 随着我国海水养殖业发展日益加速,地方特色海产品养殖已经成为海水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介绍广西几种特色海水养殖品种研究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相关资料,侧面反映广西近几十年在特色海产品养殖领域取得的研究进展,指出广西特色海水养殖品种产业发展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产业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参考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品种 海水养殖 人工育苗 中培 悬挂养殖 产业发展
下载PDF
不同催产剂型对人工培育巴马拟缨鱼性腺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
14
作者 程蔓 麻艳群 +3 位作者 程光平 司楠 古昌辉 韦云勇 《水产养殖》 CAS 2024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探究不同催产剂催产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性激素水平变化,设置4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为:A组(LHRH-A315μg+HCG 3000 IU+DOM 15 mg)/kg、B组(LHRH-A39μg+HCG 2000 IU+DOM 10 mg)/kg、C组(LHRH-A33μg+HCG 1000 IU+DOM5 mg)/kg和D组(鱼用高... 为探究不同催产剂催产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性激素水平变化,设置4个剂量处理组,分别为:A组(LHRH-A315μg+HCG 3000 IU+DOM 15 mg)/kg、B组(LHRH-A39μg+HCG 2000 IU+DOM 10 mg)/kg、C组(LHRH-A33μg+HCG 1000 IU+DOM5 mg)/kg和D组(鱼用高效鱼用催产剂800活性单位+HCG 2500 IU)/kg;雄鱼剂量为雌鱼的1/2。催产前所采集雌雄鱼样本作为对照组M。结果表明,A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有助于提高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雌二醇、雌三醇水平,进而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B组催产剂利于巴马拟缨鱼雌酮水平;人工养殖巴马拟缨鱼亲本,对D组催产剂敏感性较低,D组催产剂不利于提高亲鱼雌激素水平,其中B组和C组更利于促进人工培育条件下的卵巢发育成熟。各组催产剂的剂型及配比,均促进了人工培育的巴马拟缨鱼雄性亲本精巢发育,其中A组的剂型为最佳剂型。指出,雌性亲本尚未完全成熟,影响巴马拟缨鱼产卵排精刺激的重要因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马拟缨鱼 人工养殖 性类固醇激素 催产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人工养殖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海娟 陈瑞芳 +1 位作者 曾梦清 李琪 《科学养鱼》 2022年第11期61-63,共3页
织锦巴非蛤俗称花甲王、花蛤、帘蛤,栖息于浅海沙底。近年来,织锦巴非蛤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但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供需矛盾的突出加剧其资源衰竭。织锦巴非蛤作为新开发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方式简单... 织锦巴非蛤俗称花甲王、花蛤、帘蛤,栖息于浅海沙底。近年来,织锦巴非蛤价格持续走高,市场需求量不断上升,但自然资源量日趋减少,供需矛盾的突出加剧其资源衰竭。织锦巴非蛤作为新开发的海水养殖品种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养殖方式简单等优良特性,适合进行人工养殖。织锦巴非蛤摄食天然单胞藻等浮游植物,无须人工投饵,养殖效益可观。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和保护织锦巴非蛤资源,恢复自然种群,开展织锦巴非蛤人工养殖技术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以织锦巴非蛤为试验对象,采用海上吊养的方法,从养殖海区、稚贝投放和养殖密度方面研究织锦巴非蛤人工养殖技术,旨在建立科学的织锦巴非蛤人工养殖流程,提高织锦巴非蛤人工养殖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养殖技术 海水养殖 养殖密度 单胞藻 自然种群 养殖海区 养殖方式 养殖经济效益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营养成分、消化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16
作者 麻艳群 司楠 +5 位作者 程蔓 廖东发 程光平 李文红 赵晚晨 张亚军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广西南宁市坛洛镇某水产养殖公司的6口长方形养殖池塘中,放养初始体质量(15.11±0.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密度分别为5000 ind./667 m^(2)(A组)、10000 ind./667 m^(2)(B组)和15000 ind./667 m^(2)(C组),每组设2... 在广西南宁市坛洛镇某水产养殖公司的6口长方形养殖池塘中,放养初始体质量(15.11±0.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密度分别为5000 ind./667 m^(2)(A组)、10000 ind./667 m^(2)(B组)和15000 ind./667 m^(2)(C组),每组设2个重复,常规精养180 d,研究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A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较A组和C组分别提高62.36%和19.82%。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体肌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粗灰分和粗水分含量逐渐升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肝脏中的SOD和CAT活性先增加后减小,B组最高,C组最低(P>0.05)。综上所述,在以养殖产量和鱼体健康综合考虑的生产实践中,以10000 ind./667 m^(2)的养殖密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黄颡鱼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拟穴青蟹、斑节对虾和缢蛏不同混养系统氮、磷收支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艳飞 钟声平 +3 位作者 王贤丰 黄凌光 刘旭佳 熊向英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83-491,共9页
以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试验法比较研究拟穴青蟹、斑节对虾、缢蛏三元混养模式,以拟穴青蟹、斑节对虾为基础,作为对照组(CS),混以5个不同搭配比例的缢蛏,即5个处理组(CSR1、CSR2、CSR3、CSR4和CSR5),对各混养模式的养殖效果、氮磷收支及利... 以海水池塘陆基围隔试验法比较研究拟穴青蟹、斑节对虾、缢蛏三元混养模式,以拟穴青蟹、斑节对虾为基础,作为对照组(CS),混以5个不同搭配比例的缢蛏,即5个处理组(CSR1、CSR2、CSR3、CSR4和CSR5),对各混养模式的养殖效果、氮磷收支及利用率等方面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各混养模式下饲料是氮、磷主要输入方式,分别占氮、磷总输入的84.02%~86.31%与98.08%~98.83%,底泥沉积是氮、磷主要输出方式,分别占氮、磷总支出的44.21%~56.40%与50.38%~60.96%;不同混养模式下,养殖生物在规格、成活率、特定生长率、产量以及产值方面均存在差异,采用CSR3和CSR4混养模式可取得较高养殖效益;氮、磷利用率方面,各处理组氮利用率为12.35%~32.66%,且CSR5>CSR3、CSR4>CSR1、CSR2>CS,差异显著(P<0.05);磷利用率为9.38%~23.10%,CSR3、CSR4、CSR5>CS、CSR1、CSR2,差异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在虾、蟹混养系统中加入适量密度缢蛏,可显著提高养殖系统养殖效益与氮、磷利用率。综上所述,结合养殖投入、养殖效益与氮、磷利用率等方面数据,CSR3处理组密度搭配最为合理,即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蟹、斑节对虾、缢蛏最优搭配为拟穴青蟹35只/25 m^(2)、斑节对虾300尾/25 m^(2)、缢蛏1000个/25 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斑节对虾 缢蛏 混养
下载PDF
牟氏角毛藻生长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徐艳 陈瑞芳 +2 位作者 柯珂 彭慧婧 姜发军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n)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壁薄,多数为单个生活,具有适盐性广、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通常用作水产养殖饲料。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除了受到诸多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之外,... 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 muelleri Lemmermann)是一种小型的海洋浮游硅藻,细胞壁薄,多数为单个生活,具有适盐性广、耐高温、繁殖速度快、抗污染能力强等特点,通常用作水产养殖饲料。牟氏角毛藻的生长除了受到诸多非生物因素的影响之外,还受到生物因素、培养方式以及其他因素的综合影响。本文从非生物因素、生物因素以及大规模培养和采收3个层面概述牟氏角毛藻的生长影响因素,优化其培养条件,为今后开展牟氏角毛藻培养以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牟氏角毛藻 培养条件 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 培养和采收
下载PDF
广西5种常见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和系统进化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钟声平 蒋艳 +3 位作者 刘永宏 黄亮华 黄国强 陈秀荔 《广西科学》 CAS 2020年第5期532-540,共9页
为探明广西北部湾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和基因序列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广西北部湾5种常见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基因序列特征、遗传变异、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无脊椎动物... 为探明广西北部湾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变异和基因序列特征,采用高通量测序测定广西北部湾5种常见星虫动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并对其基因序列特征、遗传变异、系统进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具有典型的无脊椎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基因排列高度保守,特别是其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s)。此外,星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的基因均编码在H链上,并存在3个高度保守的基因排列区块,与环节动物和螠虫动物线粒体基因组特征较为相似。cox1、cox2和cob等3个基因进化速率最慢、遗传变异水平最低,适合作为星虫动物种属系统进化研究以及不同种间生物条形码构建的分子标记。nad6、nad4、nad5和nad2等4个基因的遗传变异水平较高(大于60%),变异位点数量较多,适合作为星虫动物种群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标记。星虫动物线粒体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的Ka/Ks比值均低于1(0.058 2-0.726 6),其中cox1、cox3和cob等3个基因的Ka/Ks比值最低(小于0.1),表明在星虫动物线粒体遗传进化过程中,这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承受强烈的自然选择压力和功能束缚。基于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系统进化树的研究结果表明,星虫动物可分为方格星虫纲和革囊星虫纲两个进化分支,星虫动物与环节动物的进化地位、亲缘关系较近,而与软体动物的亲缘关系较远。本研究结果不仅为广西北部湾特色星虫动物渔业资源多样性调查和保护提供分子遗传数据,也为星虫动物系统进化研究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部湾 星虫动物 线粒体基因组 遗传变异 系统进化
下载PDF
海马体内胆甾醇含量的研究与展望
20
作者 黄国强 曹广萍 +7 位作者 钟声平 黄亮华 刘永宏 赵龙岩 张秀国 宋建强 刘海娟 陈瑞芳 《水产养殖》 CAS 2022年第9期18-23,共6页
简述了海马体内胆甾醇的含量、海马饵料的种类及其胆甾醇和脂肪含量。指出,海马体内的高胆甾醇含量可能是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之一。提出,探索海马体内重要药效成分胆甾醇的来源与累积机制,并为形成有效的养殖海马胆甾醇含量... 简述了海马体内胆甾醇的含量、海马饵料的种类及其胆甾醇和脂肪含量。指出,海马体内的高胆甾醇含量可能是其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物质基础之一。提出,探索海马体内重要药效成分胆甾醇的来源与累积机制,并为形成有效的养殖海马胆甾醇含量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将是海马人工养殖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 胆甾醇含量 生物饵料 脂肪含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