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滨海植物区系特征
1
作者 林建勇 姜冬冬 潘良浩 《福建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130-137,共8页
根据2021—2023年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对广西滨海植物的区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生长型和特有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浪花飞溅区植物的概念,提出滨海植物划分的新方法。结果表明:(1)广西滨海植物共有1038种,隶属于159科637属,其中蕨类植... 根据2021—2023年的野外调查和资料整理,对广西滨海植物的区系组成、区系地理成分、生长型和特有性进行统计分析;采用浪花飞溅区植物的概念,提出滨海植物划分的新方法。结果表明:(1)广西滨海植物共有1038种,隶属于159科637属,其中蕨类植物12科22属33种,裸子植物7科8属13种,被子植物140科607属992种;野生植物133科505属803种,栽培植物83科177属235种。生活型以草本种类最多,有437种,占比达42.10%;而藤本植物最少,只有133种,占12.81%。(2)外来入侵种共有66种,占广西野生滨海植物种数8.22%,其中属于国家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种14种。(3)广西滨海植物区系具有明显的热带-亚热带性质,温带地理成分比例小,表现出热带北缘区系的特点;与广东省的关系最近,两地共有种占广西野生滨海植物种数的91.41%;广西滨海植物缺乏特有种,仅有1种,即谢氏膝柄木(Bhesa xiei)。(4)重点保护种类较多,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5种,广西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植物 植物区系 红树植物 浪花飞溅区 广西
下载PDF
广西典型沙生红树林总初级生产力变化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
2
作者 孙明 陈燕丽 +2 位作者 谢敏 莫伟华 潘良浩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5-678,共14页
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植被生态系统。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研究红树林GPP变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以期为全面了解红树林碳循环动态和制定相应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红树林是海岸带生态系统中单位面积总初级生产力最高的植被生态系统。广西红树林总面积位居全国第二位,研究红树林GPP变化特征,深入探究其对气象因子的敏感性,以期为全面了解红树林碳循环动态和制定相应气候变化适应策略提供科学依据,为红树林的保育管理和生态修复提供参考。目前,尚未见有基于涡度相关技术开展广西红树林GPP研究的相关成果。以广西北海市沙生红树林为研究对象,研究区同时也是红树林生态修复区,采用涡度相关技术结合冠层实景观测技术,系统分析红树林GPP的月平均日变化特征、季平均日变化特征、月累积变化特征及年累积变化特征,并利用单因子相关分析和多因子通径分析,研究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地表5 cm温度、饱和水汽压差和降雨量在日、月尺度与GPP的响应模型。结果表明,GPP的平均日变化曲线在月和季尺度上呈倒“U”型分布,月累积年内呈现“双峰一谷”的变化趋势,春季和秋季为波峰,夏季为波谷;红树林冠层植被指数的分析表明,夏季波谷是由于虫害爆发导致GPP下降。2019-2022年GPP年累积分别为1.28×10^(3)、1.29×10^(3)、1.36×10^(3)、1.38×10^(3)g∙m^(-2)∙a^(-1)(以C计,下同),年累积量均值为1.33×10^(3)g∙m^(-2)∙a^(-1),GPP呈缓慢增加的趋势,但GPP显著小于东南沿海观测站点,这与研究区的土壤类型、群落结构以及观测站区域外部扰动有关。对红树林GPP产生直接影响最大的气象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和气温,产生间接影响最大的因子为地表5 cm温度。综上,北海沙生红树林GPP与东南沿海相比较弱,随着生态修复工作的实施,GPP缓慢递增,但病虫害对红树林GPP影响较大,应及时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有利于红树林碳汇功能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生态修复区 红树林 涡度相关系统 总初级生产力 通径分析
下载PDF
广西地区美国牛蛙源弗氏柠檬酸杆菌的分离鉴定、耐药性及组织病理
3
作者 肖双燕 韦冬冬 +4 位作者 刘明珠 黄静 余庆 蒙兰丽 李鹏飞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6-128,共13页
为了探明2022年5月在广西南宁某养殖基地引起美国牛蛙暴发疾病的原因,本实验从患病美国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 为了探明2022年5月在广西南宁某养殖基地引起美国牛蛙暴发疾病的原因,本实验从患病美国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和肠道中分离出优势菌,采用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实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及系统发育学分析进行鉴定。为确定该菌株的致病机理,对该菌株进行了人工感染实验、组织病理学观察、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性实验以及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在患病濒死美国牛蛙的肝脏、脾脏、肾脏以及肠道均分离到单一的优势菌株,从肠道分离得到的一株优势菌被命名为NFCF-02,并经鉴定为弗氏柠檬酸杆菌。该菌株携带viaB、ompX、ureE、ureD、ureG和ureF等6种毒力基因,对美国牛蛙的半数致死浓度为3.12×10^(6)CFU/mL,发病临床症状包括肝脏变黄、花肝、肝脏坏死;肾脏充血发红、胃表面有血丝以及肠道呈红色和充血。组织病理学观察发现,其肝细胞变性坏死,肝索排列紊乱;肾小管上皮细胞肿胀坏死、严重区域肾小管崩解、坏死;脾脏中央静脉扩张淤血,含铁血黄素、色素细胞增多;肠黏膜脱落,肠上皮细胞坏死脱落,杯状细胞坏死。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NFCF-02对新霉素、多黏菌素B、头孢拉定、多西环素等4种抗菌药物敏感,对林可霉素等14种抗菌药物已产生耐药性,携带gyrA、Sul1等7种耐药基因。研究表明,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美国牛蛙具有高致病性,可引起美国牛蛙肝脏和肠道等多器官组织的病理损伤,最终引发机体的损伤甚至死亡。本研究首次从组织病理学分析和毒力因子携带情况的角度确定了弗氏柠檬酸杆菌对美国牛蛙的致病力,为养殖美国牛蛙中弗氏柠檬酸杆菌病的诊断和药物防控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牛蛙 弗氏柠檬酸杆菌 分离鉴定 组织病理分析 毒力因子 耐药性
下载PDF
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时空动态遥感监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陶艳成 潘良浩 +2 位作者 刘文爱 孙仁杰 葛文标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76-786,共11页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广西海岸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扩散趋势,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多时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 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外来入侵物种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在广西海岸带的时空分布特征与扩散趋势,应用遥感与GIS技术手段,基于多源多时序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对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进行时空动态监测,并结合历史调查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08、2010、2013、2016、2019年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面积分别为46.90、204.05、331.23、608.75、776.99、1320.79 hm 2;2001-2019年,互花米草面积增加了1273.89 hm 2,年均增长率为20.38%。2019年,北海市海岸带互花米草总面积为1317.06 hm 2,占广西互花米草总面积的99.72%;钦州市互花米草面积为3.68 hm 2;互花米草已入侵防城港市,面积约为0.05 hm 2。丹兜海、铁山港湾、廉州湾及北海银滩至营盘镇近岸滩涂是互花米草集中扩张区,且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防城港市企沙半岛东侧近岸滩涂及北海市涠洲岛均已出现互花米草零星斑块;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互花米草扩散有所减缓,而广西合浦儒艮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仍处于增长阶段。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入侵仍处于快速扩张状态,且呈由东往西扩散的趋势。本研究可为广西海岸带互花米草治理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指导,对湿地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花米草 生物入侵 时空动态 高分辨率遥感监测 广西海岸带
下载PDF
广西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物种组成及时空分布
5
作者 吴斌 杨明柳 高霆炜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81-392,共12页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 为了解北海海域潮下带底栖贝类的分布特征,给底栖贝类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潜水员水肺潜水、海底样方定量采集方法,对北海市廉州湾、侨港、白龙和营盘等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的种类、数量及时空分布特征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域4个海区潮下带底栖贝类有2纲9目31科60属102种,其中腹足纲(Gastropoda)13科14属17种,双壳纲(Bivalvia)18科46属85种。春季有55种底栖贝类,秋季有76种,春季和秋季共有的种类有29种。秋季的廉州湾海区底栖贝类种类数和个体数都是最少的,秋季的侨港海区出现的底栖贝类种类数最多,个体数最多的出现在春季的营盘海区。平均栖息密度最高的是春季的营盘海区,达到27.35个/m^(2),平均栖息密度最低的是春季的廉州湾海区,只有1.00个/m^(2)。春、秋两季4个海区的优势种差异较大。多项生物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春季的营盘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差,底栖贝类群落结构处于重度受干扰状态;秋季的4个海区底栖贝类生物多样性较丰富,秋季的底栖贝类群落结构总体处于比较健康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贝类 种类组成 生物量 潮下带 广西北海
下载PDF
广西蟹类新记录——环纹南方招潮
6
作者 居涛 农志文 +2 位作者 董响红 石磊 陈默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5-695,共1页
2022年3月10日,在广西涠洲岛发现1只觅食的招潮(图1),该个体头胸甲深色,前部带有白色或浅蓝色云状横纹,4对步足及小螯(取食螯)颜色较头胸甲稍浅,大螯(交配螯)颜色浅淡发白。经查阅有关资料(Shih et al.,2016,2022),确认该蟹为环纹南方招... 2022年3月10日,在广西涠洲岛发现1只觅食的招潮(图1),该个体头胸甲深色,前部带有白色或浅蓝色云状横纹,4对步足及小螯(取食螯)颜色较头胸甲稍浅,大螯(交配螯)颜色浅淡发白。经查阅有关资料(Shih et al.,2016,2022),确认该蟹为环纹南方招潮Austruca annulipes,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新记录,本次观测也是数十年来国内在海南岛以外该物种的首次记录(戴爱云等,1986;刘瑞玉,2008;杨明柳等,2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胸甲 首次记录 蟹类 浅蓝色 刘瑞玉 海南岛
下载PDF
镰刀藻属与伪镰刀藻属的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7
作者 农群专 李朗 +2 位作者 高亚辉 陈长平 赖俊翔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华南沿海及澳大利亚分布的镰刀藻属(Falcula)和伪镰刀藻属(Pseudofalcula)硅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硅藻,即中间镰刀藻(F.media Voigt);首次报道了半波镰刀藻(F.semiundulata Voigt)的超微形态结构;通过与... 利用扫描电镜对华南沿海及澳大利亚分布的镰刀藻属(Falcula)和伪镰刀藻属(Pseudofalcula)硅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硅藻,即中间镰刀藻(F.media Voigt);首次报道了半波镰刀藻(F.semiundulata Voigt)的超微形态结构;通过与透明伪镰刀藻(P.hyalina(Takano)Gómez,Wang&Lin)的比较进一步界定了两属的形态学差异。其中,二者顶纹区结构的差异最为显著:镰刀藻属的顶纹区由数条狭缝组成,而伪镰刀藻属的顶纹区为嵌入壳套的眼点且呈网格状结构。此外,明确了镰刀藻属物种多是大型海藻上的植表生硅藻,而伪镰刀藻属则为典型的动表生硅藻,其宿主为海洋桡足类。本文扩大了中间镰刀藻、半波镰刀藻和透明伪镰刀藻的地理分布区域,厘清了镰刀藻属和伪镰刀藻属的形态学划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藻属 伪镰刀藻属 超微结构 顶纹区
下载PDF
基于核酸适体的高通量模型筛选抗大口黑鲈虹彩病毒药物
8
作者 张帅帅 刘明珠 +10 位作者 黄静 师德强 陈嘉 柯珂 竺利波 韦云依 牟容丽 陆兰天 杨辉 余庆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16,共8页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 【目的】利用可特异性识别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argemouth bass virus,LMBV)的核酸适体LBVA1建立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Aptamer LBVA1-based high-throughput screening,LBVA1-AHTS),以快速筛选有效抗LMBV药物。【方法】用探针FAM-LBVA1检测感染不同浓度[感染复数(MOI)分别为0、0.05、0.10、0.20]LMBV 48 h,以及感染LMBV 0、6、12、24和48 h的胖头鱥(Pimephales promelas)肌肉细胞(Fathead minnow cells,FHM)荧光值,并用激光共聚焦及荧光定量PCR(RT-qPCR)验证LMBV感染情况;将利巴韦林、阿昔洛韦、加巴喷丁、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等9种药物分别以安全工作浓度与LMBV混匀,加入FHM细胞共孵育,运用探针FAM-LBVA1及RT-qPCR技术检测各组LMBV感染情况,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的药物抗LMBV感染效果,筛选出有效抗LMBV药物。【结果】探针FAM-LBVA1检测及RT-qPCR技术验证结果均表明,在感染复数(MOI)为0.20、感染时间为48 h时,对LMBV感染的检测效果最佳。9种药物抗LMBV效果筛选结果表明,LBVA1-AHTS技术与RT-qPCR技术两种筛药方法筛选出利巴韦林、加巴喷丁、金刚烷胺、卡马西平、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7种药物的抗病毒效果一致,其中茶多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3种药物具有抗LMBV的效果,其余4种药物无明显抗病毒效果,两种方法一致率近80%。【结论】建立的LBVA1-AHTS模型可快速、准确、高效筛选出抗LMBV病毒药物,为快速筛选抗病毒药物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虹彩病毒 核酸适体 高通量筛选 抗病毒药物
下载PDF
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的化感作用研究
9
作者 苏芯莹 马青龙 +3 位作者 李菲 陈波 董德信 覃仙玲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6-71,共6页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 红色赤潮藻(Akashiwo sanguinea)和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都是近年来在我国近岸海域频繁引发赤潮的藻类。为了探索红色赤潮藻和球形棕囊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作用及作用方式,本研究采用不同起始密度培养红色赤潮藻与球形棕囊藻,并将前者的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藻液超声破碎液分别与球形棕囊藻进行混合培养,分析红色赤潮藻对球形棕囊藻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红色赤潮藻细胞起始密度保持5×10^(5)cells/L的混合培养条件下,起始密度分别为5×10^(5)、1×10^(6)、2×10^(6)、1×10^(7)cells/L的球形棕囊藻生长均受到明显的抑制;无论是含有红色赤潮藻完整细胞的培养液,还是其无细胞滤液或藻液超声破碎液,均对球形棕囊藻的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1),抑制强度由强至弱依次为完整细胞培养液、无细胞滤液和藻液超声破碎液;相反,球形棕囊藻的存在对红色赤潮藻细胞的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因此,红色赤潮藻具有抑制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化感作用,其化感物质主要分泌于细胞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潮 红色赤潮藻 球形棕囊藻 化感作用 混合培养
下载PDF
氮、磷限制对球形棕囊藻不同形态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
10
作者 傅云飞 赖俊翔 +4 位作者 王英辉 韦福佳 邢政 谢芳 李杰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0,共11页
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 为探究营养盐胁迫对广西北部湾不同倍性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细胞生长和多糖产量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单因子控制试验,设置4.0∶1.0、24.5∶1.0和64.0∶1.03个氮、磷限制比例,对球形棕囊藻的单倍体和二倍体细胞进行人工海水培养,比较二者的生长变化及各生长期内藻多糖含量和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Transparent Exopolymer Particles,TEP)的释放差异。结果表明,氮、磷营养对二倍体细胞前期生长的促进作用强于单倍体细胞,二倍体细胞生长率显著高于单倍体细胞(P<0.05)。球形棕囊藻细胞分泌的多糖主要以溶解性胞外多糖(Soluble Exopolysaccharide,sEPS)为主,其次是胞内多糖(In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IPS),固着性胞外多糖(Bound Exopolysaccharide,bEPS)占总糖比例最低。单倍体细胞和二倍体细胞的bEPS分泌趋势相反。氮、磷限制组的单倍体单细胞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EPS)、IPS和TEP产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磷限制组的二倍体单细胞EPS、IPS和TEP产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氮限制组(P<0.05)。总而言之,营养盐胁迫刺激球形棕囊藻EPS和TEP的产生,球形棕囊藻TEP的产生受营养盐相对存量的影响。二倍体细胞多糖与TEP对磷限制的响应比单倍体细胞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藻华 球形棕囊藻 营养盐胁迫 透明胞外聚合颗粒物 多糖
下载PDF
织锦巴非蛤育苗期水体菌群结构特征
11
作者 熊向英 曾梦清 +3 位作者 蒋艳 董兰芳 赖俊翔 陈瑞芳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8-65,共8页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 为探究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幼体发育各阶段水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为其苗种规模化人工繁育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幼体在D形幼虫期(HD)、壳顶期(HK)、变态前期(HB)、变态后期(HA)、稚贝期(HZ)的水体菌群进行测序分析。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HD菌群丰度和菌群多样性均最高,而HZ菌群丰度最低,HB菌群多样性最低。在门分类水平上,幼体发育所有阶段中占优势的细菌门类主要有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包括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ot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ota)。在科分类水平上,红杆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黄杆菌科(Flavobacteriaceae)是整个育苗周期的主导类群;微杆菌科(Microbacteriaceae)相对丰度在HB低于1%,在HA和HZ逐渐增长,分别为9.95%和12.82%;冷形菌科(Cryomorphaceae)相对丰度在HD不足1%,在HK、HA和HZ的相对丰度较高,为5.98%-7.67%。值得注意的是,海源菌科(Idiomarinceae)的相对丰度在织锦巴非蛤幼体发育不同阶段有较大差异,在HD和HK的相对丰度不足1%,但在HB迅速增加到31.90%。综上,织锦巴非蛤幼体不同发育阶段水体菌群多样性和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育苗期 水体菌群 细菌多样性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肉桂醇提物对大口黑鲈虹彩病毒的体外抗病毒作用
12
作者 廖文钰 竺利波 +7 位作者 刘明珠 余庆 玉洁莹 陈嘉 韦云依 黄吉利 黄琳 李鹏飞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24,共8页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 【目的】探究肉桂醇提物在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虹彩病毒(LMBV)感染中的抗病毒效果及作用机制,为开发抗LMBV药物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CK-8试剂盒检测、结晶紫染色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病毒滴度[半数组织培养感染剂量(TCID50)]测定等方法确定肉桂醇提物在胖头鱥肌肉细胞系(FHM)上的安全工作浓度,评估肉桂醇提物在细胞水平对LMBV的抗病毒效果,分析其抗LMBV机制。【结果】肉桂醇提物在≤12.5μg/mL的质量浓度范围内对FHM细胞无明显毒性。FHM细胞与LMBV以及质量浓度分别为12.5、6.25、3.125μg/mL肉桂醇提物共孵育后,细胞病变明显减少,结晶紫染色后可见活细胞数明显升高,MCP、ICP4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降低(P<0.01),且抗病毒效果有剂量依赖性。12.5μg/mL肉桂醇提物与LMBV共孵育后接入FHM细胞,细胞中MCP、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以及TCID_(50)极显著下降(P<0.01);FHM细胞与经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共孵育后,细胞中LMBV 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未用肉桂醇提物处理的LMBV感染组(P<0.01);在LMBV感染FHM细胞后,接入肉桂醇提物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在LMBV感染FHM细胞3 h后用肉桂醇提物处理8 h的FHM细胞中MCP和ICP46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肉桂醇提物可降低LMBV的感染力,干扰LMBV侵染宿主细胞过程中的吸附、侵入及复制,有良好的抗LMBV作用,可作为环保、高效的抗LMBV渔用药物候选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口黑鲈 虹彩病毒 肉桂 抗病毒作用 渔用药物
下载PDF
基于RNA-seq测序的弓獭蛤(Lutraria rhynchaena)不同组织转录组差异研究
13
作者 王宏玲 陈琨 +2 位作者 吴斌 潘红平 廖馨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0-92,共13页
弓獭蛤(Lutraria rhynchaena)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为探讨弓獭蛤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北部湾海域弓獭蛤7种组织(肌肉、外套膜、鳃、肝胰腺、虹吸管、雌性性腺和雄性性腺)进行转录组测序及... 弓獭蛤(Lutraria rhynchaena)是我国南方沿海重要的海水养殖贝类,为探讨弓獭蛤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本研究采用RNA-seq测序技术对北部湾海域弓獭蛤7种组织(肌肉、外套膜、鳃、肝胰腺、虹吸管、雌性性腺和雄性性腺)进行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21个样本共获得939 197 518条质控后序列,各组织质控后的碱基数为15.39—29.26 G。测序结果经过Denovo组装和ORF查找共获得56 773个Unigenes。在5个公共数据库NR (Non-Redundant protein sequence database)、GO (Gene Ontology)、eggNOG(evolutionary genealogy of genes:Non-supervised Orthologous Groups)、KEGG (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SWISS-Prot对比各注释分别得到24 557、13 094、17 524、10 352和13 857条有效注释信息。本研究获得了大量弓獭蛤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丰富了弓獭蛤的基因数据库,为更深入地了解弓獭蛤各组织功能,进一步挖掘和开发利用弓獭蛤功能基因提供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獭蛤 组织 高通量测序 转录组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不同时间尺度红树林演化的示踪方法及受控机制
14
作者 张尧 孟宪伟 +5 位作者 夏鹏 张道来 张俊 徐元芹 潘良浩 邱广龙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97-210,共14页
红树林具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要地,其对未来全球变化的响应可通过重建过去红树林的演化来实现,进而为制定适应不同战略需求的短期/长期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方案奠定科学基础。本文归纳了红树植物花粉、有机... 红树林具有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战略要地,其对未来全球变化的响应可通过重建过去红树林的演化来实现,进而为制定适应不同战略需求的短期/长期红树林保护和修复方案奠定科学基础。本文归纳了红树植物花粉、有机碳氮及其稳定同位素和三萜类化合物等红树林演化示踪指标的优缺点,并对红树林有机碳来源定量判识方法进行了介绍;重点从长时间尺度(晚白垩世以来和全新世以来)和短时间尺度(近百年来和近几十年来)回顾和总结了红树林起源、进化、灭绝、迁移、兴衰和演替等多样化的演化历史;揭示了自然环境(构造运动、海平面、气候和水文环境等)和人类活动(海水养殖、围垦、伐木、工程建设和人工保护修复等)对红树林演化的控制作用;最后提出了未来在深化红树林演化研究领域的关键科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演化 红树林源有机碳 海平面和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全新世 近百年来
下载PDF
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
15
作者 刘京 刘旭佳 +3 位作者 李智巧 赖俊翔 姜发军 胡超群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2-79,共8页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 为探讨不同饲料间的营养搭配,优化热带海参配合饲料及提高糙海参(Holothuria scabra)人工养殖技术,本研究分析了5种饲料对糙海参幼参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采用虾料、螺旋藻粉、马尾藻粉、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由配合饲料、马尾藻粉、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ate)、海洋红酵母(Rhodotorula benthica)和螺旋藻粉按一定比例混合发酵]分别投喂幼参[体质量为(1.06±0.20) g],养殖周期40 d,最后测定幼参的体质量、特定生长率(SGR)及体壁营养成分。结果显示,40 d时配合饲料组幼参体质量、SGR最高,发酵饲料组次之,均显著高于其余饲料组(P<0.05)。虾料组、配合饲料组幼参体壁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P<0.05),发酵饲料组与其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幼参含水率显著高于螺旋藻粉组、马尾藻粉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含水率(P<0.05);马尾藻粉组幼参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对虾组、配合饲料组以及试验初始时幼参的灰分含量(P<0.05);虾料组幼参能值显著高于其余组(P<0.05),马尾藻粉组、螺旋藻粉组幼参能值显著低于其余组(P<0.05)。在幼参总氨基酸(TAA)、必需氨基酸(EAA)、半必需氨基酸(SEAA)和呈味氨基酸(FAA)含量方面,配合饲料组、发酵饲料组和虾料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马尾藻组和螺旋藻组(P<0.05)。综上所述,投喂配合饲料和发酵饲料的糙海参幼参生长效果最佳,可为糙海参幼参养殖管理以及其饲料研发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糙海参 饲料 生长 体壁 营养成分
下载PDF
仁怀市主要河流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其水质评价
16
作者 何浩宇 龙茂源 +8 位作者 张书海 周岳兵 甘雷 王桢璐 项涛 居涛 石磊 安苗 董响红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28-38,共11页
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类群。为探究仁怀市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我们于2023年春季对赤水河仁怀段干流、8条主要支流及其附属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 底栖动物是水域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亦是水环境状况的重要指示类群。为探究仁怀市主要河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和水质状况,我们于2023年春季对赤水河仁怀段干流、8条主要支流及其附属水库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此次考察共采集到大型底栖动物93种,隶属于4门7纲18目58科,其中,软体动物17种(18.28%);环节动物9种(9.68%);水生昆虫65种(69.89%);甲壳动物和扁形动物各1种(均占1.08%)。优势种为多足摇蚊属一种(Polypedilum sp.)、河蚬(Corbicula fluminea)、摇蚊属一种(Chironomus sp.)与长跗摇蚊属一种(Tanytarsus sp.)。利用生物多样性和底栖动物分类评价指数对该市主要河流进行水质生物学评价,结果显示:Shannon-Wiener指数与Margalef指数评级偏差,Pielou指数评级偏优,而生物学污染性指数和生物指数评级一致,指示仁怀市主要河流水质整体上存在一定程度的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 仁怀市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及展望
17
作者 李鹏飞 廖文钰 +8 位作者 黄琳 余庆 刘明珠 黄静 牟容丽 陈嘉 黄德华 韦冬冬 王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0-158,共9页
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恶化。益生菌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综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阐述其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指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防控水产动物细... 在水产养殖疾病防控时,抗生素的过度使用会导致病原菌抗药性增强和环境恶化。益生菌作为潜在的抗生素替代品备受关注。综述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阐述其在改善水产动物生长性能指标,增强水产动物免疫力与抗氧化能力,防控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抑制水产动物寄生虫与真菌感染方面的应用效果,研究表明,其可提高饲料营养价值和转化率、调节宿主肠道微生物群落、增强宿主对疾病的抵抗力、改善养殖环境。指出当前益生菌在水产养殖应用中存在深度研究不足、益生菌产品菌体抗逆性不强、缺乏科学配比、生产工艺不足、缺乏统一标准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水产养殖 疾病防控 应用研究
下载PDF
聚苯乙烯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荣灿 覃仙玲 +5 位作者 李煜铭 陆家昌 雷富 庄军莲 赖俊翔 许铭本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9-66,共8页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为微塑料和致灾赤潮藻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以f/2培养基为培养介质、初始密度为2000 mL^(-1)的球形棕囊藻藻... 【目的】探究聚苯乙烯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Phaeocystis globosa)生长的影响,为微塑料和致灾赤潮藻复合污染的生态效应以及海洋生态系统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以f/2培养基为培养介质、初始密度为2000 mL^(-1)的球形棕囊藻藻液中添加小粒径(直径0.1、1.0μm)及大粒径(直径10.0、100.0、1000.0μm)聚苯乙烯微塑料,扩大培养30 d,分析不同粒径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单细胞密度、囊体数量、囊体直径以及囊体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游离单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大粒径微塑料的抑制作用较强,10.0μm组和1000.0μm组的抑制率最高分别为99.3%及99.2%。微塑料可使实验组囊体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大粒径微塑料对囊体数量的抑制率均在94.0%以上,并延缓囊体的形成时间。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囊体直径的增大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大粒径微塑料对囊体直径增长率最高分别达到2633.4%(30 d)、2515.1%(27 d)及1868.2%(27 d)。微塑料对球形棕囊藻囊体细胞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P<0.05),小粒径微塑料的促进作用明显大于大粒径微塑料,培养至30 d,0.1、1.0μm组囊体单细胞密度增长率已分别达到52249.4%、47666.3%。【结论】聚苯乙烯塑料微球可抑制球形棕囊藻游离单细胞的生长,延迟球形棕囊藻形成囊体的时间,减少囊体数量,增加囊体直径,增加囊体细胞密度。大粒径(10.0、100.0、1000.0μm)微塑料对游离单细胞密度、囊体数量、囊体直径影响较大,而小粒径(0.1、1.0μm)微塑料则对囊体细胞的生长有更加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棕囊藻 生长 囊体 微塑料 聚苯乙烯
下载PDF
红树林来源真菌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杨登峰 黄艳冰 +2 位作者 潘丽霞 李红亮 阳丽艳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349-362,共14页
海洋天然产物在药物开发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树林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优质天然资源宝库。红树林来源真菌生物碱通常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是理想的新药先导化合物,具... 海洋天然产物在药物开发方面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红树林作为特殊的生态系统,蕴含着丰富的微生物资源,是新型药物先导化合物发现的优质天然资源宝库。红树林来源真菌生物碱通常结构新颖,生物活性显著,是理想的新药先导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近年来,红树林来源真菌生物碱类天然产物研究日益发展,本文根据生物碱的不同来源,按照鸟氨酸系、色氨酸系、苯丙氨酸系、邻氨基苯甲酸系、二酮哌嗪类以及其他类生物碱进行分类,总结了2015-2021年红树林来源真菌中挖掘到的116个新颖的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拟为红树林来源真菌生物碱类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真菌 次级代谢产物 生物碱 生物活性
下载PDF
中国海草资源分布现状、退化原因与保护对策
20
作者 周毅 江志坚 +12 位作者 邱广龙 张沛东 徐少春 张晓梅 刘松林 李文涛 吴云超 岳世栋 顾瑞婷 丁丽 郑凤英 黄小平 范航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48-1257,共10页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 海草床是三大典型的近海海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极高的生态服务功能。然而,截至2015年我国近海海草资源分布现状尚不明晰,严重制约了我国海草床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2015~2021年,笔者通过实地调查,借助船只走航、声呐探测、遥感等技术手段,重点对我国近海海草资源的分布面积、种类及主要威胁进行了全面普查,并据此提出我国海草床管理与可持续利用对策。结果表明,我国近海海域海草床面积共为26 495.69hm^(2),可划分为:温带海域海草分布区和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分布区;我国现有海草4科9属16种。其中,温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17 095.01 hm^(2),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北、天津和山东沿海,分布有2科3属5种,以鳗草(Zosteramarina)和日本鳗草(Z.japonica)为优势种,其中唐山乐亭-曹妃甸海草床面积达9 025.56 hm^(2),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海草床;热带-亚热带海域海草床面积为9 400.68 hm^(2),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沿海,分布有4科8属12种,以泰来草(Thalassia hemprichii)、海菖蒲(Enhalus acoroides)、贝克喜盐草(Halophila beccarii)和卵叶喜盐草(Halophila ovalis)为优势种,以海南海草种类最多(12种)。我国海草床退化原因包括海岸工程建设及围填海活动、陆源污染、渔业活动、大型藻类爆发、互花米草入侵和台风等极端气候事件。同时,笔者针对不同威胁类型和强度,提出了因地制宜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海草 海草分布 海草种类 主要威胁 海草床保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