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阉鸡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诊断和综合防控
1
作者 陈秋英 乃欢 +4 位作者 胡艳 黄湘华 廖秋妮 麦丽华 刘秀洁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64-165,共2页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急性感染家禽通常突发死亡,临死前鸡冠和肉髯发绀。本病多发生于炎热或温暖潮湿的季节,一旦发生,往往导致较高的死亡率[2],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又称为禽霍乱,是一种接触性细菌性传染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1]。急性感染家禽通常突发死亡,临死前鸡冠和肉髯发绀。本病多发生于炎热或温暖潮湿的季节,一旦发生,往往导致较高的死亡率[2],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只有及时准确地诊断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方可减少经济损失[3]。最近钦州某阉鸡群突然发生了急性死亡,经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核查,诊断为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通过指导鸡场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采用敏感抗生素治疗,并结合灭活疫苗注射的方式进行防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现将经过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传染病 禽霍乱 灭活疫苗 阉鸡 肉髯 药敏试验 急性感染 病理剖检
下载PDF
基于P72、MGF和CD2v基因的非洲猪瘟三重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红云 陈秋英 +4 位作者 严斯刚 杜泓明 陆志翔 郑敏 罗廷荣 《广西农学报》 2023年第1期32-39,共8页
非洲猪瘟在临床上出现多种毒株,主要分为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因其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方法进行正确诊断和健康监测。为实现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的鉴别诊断,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ASFV中国流行株(登录号:MK33318... 非洲猪瘟在临床上出现多种毒株,主要分为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因其在临床上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有必要建立一种方法进行正确诊断和健康监测。为实现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的鉴别诊断,研究根据GenBank中的ASFV中国流行株(登录号:MK333180.1)的P72、CD2v、MGF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一种可以同时检测上述三种基因的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对猪细小病毒(PPV)、猪伪狂犬病病毒2型(PRV)和猪圆环病毒(PCV2)检测均无交叉反应,表现出较强的特异性。敏感性检测显示针对P72、CD2v和MGF重组质粒标准品的最低检测下限为103~102 copies/mL。在重复性试验中,大部分组间变异系数均小于2%或接近2%,具有较好的重复性。试验表明,三重荧光定量PCR方法可用来鉴别野毒株和基因变异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猪瘟 野毒株 基因缺失毒株 三重荧光定量PCR 检测方法
下载PDF
两种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效果评价
3
作者 陈滢锴 张红云 +3 位作者 彭小玉 陈海兰 王金子 齐豫川 《大众科技》 2022年第12期39-42,共4页
目的:为了评估A、B两种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为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选择依据。方法:试验将12份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计算A、B试剂盒的符合率和阳性率;通过对3份留样血清样品进行梯度稀释、设置平... 目的:为了评估A、B两种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的检测效果,为猪伪狂犬gE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提供选择依据。方法:试验将12份待检血清样品进行检测并计算A、B试剂盒的符合率和阳性率;通过对3份留样血清样品进行梯度稀释、设置平行实验进行检测,评估两种试剂盒的重复性、灵敏度和稳定性。结果:用两种试剂盒检测,样品的阳性率均为33.3%,符合率为100%;通过稀释留样血清样品的检测和平行试验发现:用A试剂盒检测两份样品,检出显示阳性的最低稀释度分别为1∶64和1∶16;用B试剂盒检测2份样品,检出显阳性的最低稀释度分别为1∶32和1∶8。结论:两种试剂盒重复性好,均适用于临床样品的PRV gE抗体检测,但A试剂盒灵敏度高于B试剂盒,而B试剂盒稳定性更高且价格更低。说明生产实践中应对A、B试剂盒的重复性、灵敏度、稳定性和价格因素进行综合考量,合理选择性价比更高试剂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伪狂犬病 gE抗体 ELISA检测 灵敏度比较
下载PDF
奶牛乳房炎的诊断、乳样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4
作者 黄朝伟 韩银华 +1 位作者 黄丽菊 何晓霞 《广西畜牧兽医》 2022年第2期73-76,共4页
为了解广西梧州市飞天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本试验采用快速诊断法(简称BMT)对该奶牛场180头奶牛共702个乳区进行了一次检测鉴定,并采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80头奶牛有85头患有乳... 为了解广西梧州市飞天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及病因,本试验采用快速诊断法(简称BMT)对该奶牛场180头奶牛共702个乳区进行了一次检测鉴定,并采集患临床型乳房炎奶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80头奶牛有85头患有乳房炎,其中8头为临床型乳房炎,77头为隐性型乳房炎,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占47.2%,其中临床型的乳房炎发病率为4.4%,隐性型乳房炎的阳性率达42.8%;702个乳区有251个为阳性乳区,乳区阳性率为35.8%;临床型乳房炎奶样检出细菌主要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经过药敏试验发现葡萄球菌对氨苄青霉素不敏感;链球菌对链霉素不敏感,但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对两者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飞天奶牛场奶牛乳房炎发病率较高,主要的感染菌包括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结合该奶牛场的实际情况可以使用庆大霉素和红霉素对患乳房炎奶牛进行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BMT法 病原分离 药敏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