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伤性视神经损伤的外科治疗现状 被引量:1
1
作者 韦以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848-849,共2页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外科手术 减压术 外科 颅脑损伤
下载PDF
叩背排痰在脑外科气管切开术后病人中的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刘燕 陆金银 +1 位作者 陆艳霞 黄凤玲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400-401,共2页
目的研究脑外科气管切开术后病人不同黏稠度痰液的舒适排痰方式。方法以脑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为对象,共96例,在适宜的时机叩背,配合气道湿化液湿润气道,采用侧身叩背的舒适排痰方式,通过病人的咳嗽反射将气道内分泌物排出,观察记录排... 目的研究脑外科气管切开术后病人不同黏稠度痰液的舒适排痰方式。方法以脑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为对象,共96例,在适宜的时机叩背,配合气道湿化液湿润气道,采用侧身叩背的舒适排痰方式,通过病人的咳嗽反射将气道内分泌物排出,观察记录排痰前后病人血氧饱和度变化情况和黏膜损伤情况。结果Ⅰ度和Ⅱ度黏痰的病人,排痰效果很彻底,无黏膜损伤现象,病人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为6%~11%。Ⅲ度黏痰的病人,先用适宜负压(33kPa)的吸痰管刺激,继而施行叩背,配合气道湿化,病人排痰效果较满意,血氧饱和度上升幅度为8%~14%,有少部分病人出现黏膜损伤现象,维持了病人的有效呼吸。结论采用侧身叩背,配合气道湿化促进排痰的舒适排痰方式,不但能减轻病人痛苦,降低费用,还能提高病人血氧饱和度,维持有效呼吸,最大限度降低导管吸痰所致的低氧血症和气道黏膜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排痰 叩背 气管切开术
下载PDF
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11例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韦以存 李廷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755-755,共1页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Ⅴ级4例,Ⅳ级5例,Ⅲ...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经外侧裂入路开颅行血肿清除术。结果术后3~6个月随访,以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评定,Ⅴ级4例,Ⅳ级5例,Ⅲ级2例,无死亡及植物生存病例。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经外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血肿清除既克服了传统手术创伤大的缺点,又能达到直视下清除血肿的效果,减少手术损伤,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神经内窥镜 外侧裂
下载PDF
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透明隔囊肿8例报告 被引量:1
4
作者 叶静 李廷阳 +3 位作者 黄海常 韦以存 李正克 陆明雄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403-404,共2页
关键词 透明隔 中枢神经系统囊肿 神经外科手术 内镜检查
下载PDF
“看图对话”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在脑外科“命名性失语”病人中的作用及应用效果观察
5
作者 刘燕 周芳洁 黄小花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31-532,共2页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模式在脑外科"命名性失语"病人中的影响。方法将90例因各种原因(外伤、出血、肿瘤压迫)导致"名词性失语"的病人采用便利随机的方法 ,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 目的探讨"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模式在脑外科"命名性失语"病人中的影响。方法将90例因各种原因(外伤、出血、肿瘤压迫)导致"名词性失语"的病人采用便利随机的方法 ,设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的健康教育;试验组将日常生活用品彩色图片(如:钢笔、水杯、梳子、牙刷、手机等)采用工休座谈会的形式进行"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促进患者大脑语言功能恢复。结果试验组病人词语性命名功能恢复和生活满意度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看图对话"互动式教育可帮助"命名性失语"病人提高词汇和语量,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外科 命名障碍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脑动脉瘤病人不同时期的临床监护指标及个性化健康教育 被引量:4
6
作者 刘燕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579-581,共3页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动脉瘤病人不同时期的临床监护指标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病人46例为观察对象,并对病人不同时期(包括手术前后、出院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监护,健康教...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脑动脉瘤病人不同时期的临床监护指标及个性化健康教育对策。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12月入住神经外科手术治疗的脑动脉瘤病人46例为观察对象,并对病人不同时期(包括手术前后、出院后)的各项临床指标进行监护,健康教育包括从病人的心理治疗到药物治疗乃至康复进行全程观察护理及指导。结果便秘、情绪激动、高血压、烦躁不安等都是危及病人生命的危险因素;而病人再发出血、癫痫发作、意识障碍的程度、视力、肢体的肌力、语言功能等都是反映脑动脉瘤病人生命迹象中最可靠的生活质量指标,必须针对不同病人的不同时期做好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才能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加强临床监护及采取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可减少合并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减少费用,对提高病人生活及生存质量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动脉瘤 护理 健康教育
下载PDF
胼胝体损伤的诊治体会(附6例报告) 被引量:1
7
作者 韦以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1010-1011,共2页
目的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6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与头颅CT检查结果不符,经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胼胝... 目的探讨胼胝体损伤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对6例胼胝体损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例病人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与头颅CT检查结果不符,经进一步行MRI检查,发现胼胝体区域有不同程度的损伤。结论胼胝体损伤临床上较少见,但症状较重。诊断主要依据CT、MRI,后者更加准确和具特异性。患者经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胼胝体 颅脑损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下载PDF
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韦以存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579-580,共2页
目的探讨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开放复位后应用颅内钛固定钉进行修复固定。术后根据体检及头颅CT检查,以对骨瓣固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骨瓣获得良好复位,无松动塌陷,粉... 目的探讨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颅骨凹陷性骨折患者开放复位后应用颅内钛固定钉进行修复固定。术后根据体检及头颅CT检查,以对骨瓣固定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骨瓣获得良好复位,无松动塌陷,粉碎性颅骨骨折整复良好,固定牢固,无硬膜外出血及感染。结论颅骨钛固定钉在颅骨骨折修复及固定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颅骨钛固定钉 修复外科手术
下载PDF
综合护理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7
9
作者 蒙彩艳 黄曲云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335-338,共4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疼痛等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心理、疼痛等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干预效果,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以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患者的头痛状态,采用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评定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综合护理前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经综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SAS评分、SDS评分、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或P<0.001)。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行介入栓塞术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病人的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改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 综合护理干预 生存质量
下载PDF
脑室铸型血肿及其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廖长品 李廷阳 +4 位作者 叶静 陆万流 张坤源 农胜德 潘桂英 《广西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582-1585,共4页
脑室铸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脑室铸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和神经内镜手术。相对于侧... 脑室铸型血肿是神经外科常见急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情重、预后差、致死率及致残率极高的特点,其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变化与预后密切相关。目前手术治疗仍是脑室铸型血肿的首选治疗方式,包括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和神经内镜手术。相对于侧脑室穿刺外引流术而言,神经内镜手术虽然存在明显优势,但仍有较多不足之处。本文就脑室铸型血肿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其微创手术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室铸型血肿 发病机制 病理生理变化 脑室穿刺外引流术 神经内镜手术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