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院248例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金玲 《中国现代医生》 2015年第16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2014年间我院收集的248例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12类97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列居首位,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为主... 目的分析我院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ADR),探讨其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012~2014年间我院收集的248例不良反应(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48例ADR报告中,涉及药品共12类97种,其中抗感染药物列居首位,以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为主要途径。累及皮肤及其附件的比例最大,其次为消化系统。结论引发药物ADR的因素多样,临床应重视和加强ADR监测和上报工作,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抗感染药物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2
作者 李学民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3期651-652,共2页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排石治疗(口服排石颗粒,1袋,3次/日,2周,每日饮水〉2000mL,同时适量运动),治疗组87例,常规排石治疗...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排石治疗(口服排石颗粒,1袋,3次/日,2周,每日饮水〉2000mL,同时适量运动),治疗组87例,常规排石治疗+口服坦索罗辛(0.2mg,2次/日,2周)+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2次/日,2周。结果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因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肾绞痛而退出研究,排石率为35.9%(28/78),排石时间5~14d,平均排石时间(10.25±2.42)d;治疗组有6例患者因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肾绞痛而退出研究,排石率为80.2%(65/81),排石时间2~12d,平均排石时间(8.14±2.62)d。治疗组的排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有效缩短排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栓
下载PDF
缬沙坦分散片与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徐智达 徐菱蔓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34期19-20,共2页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世界很多国家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且逐渐年轻化。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居人类死亡原因之首,原... 高血压是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是世界很多国家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尤其在中老年人群中,且逐渐年轻化。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亿且有继续增加的趋势。以高血压为原发病的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居人类死亡原因之首,原发性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血管和肾的损害,是诱发脑卒中和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安全有效的平稳降压是当务之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缬沙坦分散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原发性高血压 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PDF
米格列醇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学民 《柳州医学》 2013年第3期144-146,共3页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I组)和阿卡波糖组(Ⅱ组)各4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a(TN... 目的探讨米格列醇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米格列醇组(I组)和阿卡波糖组(Ⅱ组)各40例,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a(TNF-a)、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应用高分辨率血管超声测定肱动脉反应性充血时,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D)和硝酸甘油介导的内皮非依赖性舒张功能(NMD),比较上述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指标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除NMD外,其余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1或P〈0.05),而治疗后I组较Ⅱ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或P〈O.05)。结论米格列醇作为一种新型a-糖苷酶抑制剂,能更有效地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使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炎症相关因子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米格列醇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处理方法 被引量:2
5
作者 蔡楚华 《北方药学》 2014年第3期108-109,共2页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当代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性反应及附加损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要求,合理选择药物、确定用药途... 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已成为当代医疗中不可忽视的问题,常见的抗菌药物不良反应主要有毒性反应、变态反应、特异性反应及附加损害,抗菌药物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较多,临床中应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规范要求,合理选择药物、确定用药途径,尽可能地避免联合用药,谨慎选择新药,以提高抗菌药物用药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处理方法
下载PDF
某院2010年至2012年抗菌药物的应用分析
6
作者 蔡楚华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26期127-129,共3页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抗菌药品消耗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2年的门诊处方共计182250张,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2年销售金... 目的分析2010年至2012年我院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抗菌药品消耗数量金额进行统计分析,并随机抽取2010年和2012年的门诊处方共计182250张,对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年至2012年销售金额前三位均为头孢菌素类、青霉素类、喹诺酮类;从DDDs排序可看出非限制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占主导地位;但抗菌药品的应用仍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结论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数量 金额 分析
下载PDF
分析临床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及预防对策
7
作者 蔡楚华 《当代医学》 2014年第3期140-141,共2页
目的分析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对150份不合理静脉输液配伍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临床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当导致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发生率均较低,干预前后差异... 目的分析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及临床预防对策。方法对150份不合理静脉输液配伍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临床由于药物配伍不当、溶媒选择不当、溶媒容量不当导致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发生率均较低,干预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由于药品剂量问题导致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的发生率方面,干预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积极的预防干预措施能够对医院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现象进行有效的纠正,并促进不良事件发生率的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合理静脉药物配伍 临床预防对策
下载PDF
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疗效观察
8
作者 李学民 《柳州医学》 2013年第3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排石治疗(口服排石颗粒,1袋3次/天,2周,每日饮水〉2000ml,同时适量运动),治疗组87例,常规... 目的观察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2例输尿管下段结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5例,采用常规排石治疗(口服排石颗粒,1袋3次/天,2周,每日饮水〉2000ml,同时适量运动),治疗组87例,常规排石治疗+口服坦索罗辛(0.2mg,2次/天,2周)+双氯芬酸钠栓50mg塞肛,2次,天,2周。结果对照组中有7例患者因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肾绞痛而退出研究,排石率为35.9%(28/78),排石时间5-14d,平均排石时间(10.25±2.42d);治疗组有6例患者因尿路感染或反复发作肾绞痛而退出研究,排石率为80.2%(65/81),排石时间2~12d,平均排石时间(8.14±2.62d)。治疗组的排石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坦索罗辛联合双氯芬酸钠栓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能明显提高结石排出率,有效缩短排石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结石 坦索罗辛 双氯芬酸钠栓
下载PDF
冠心病抗血小板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学民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4年第7期109-112,共4页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发生改变而使得心脏内部细胞缺血缺氧或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使得血管内部变狭窄或发生阻塞而导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发生血栓性栓塞或是与之相关的并发症,而在心血管血栓的形成...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发生改变而使得心脏内部细胞缺血缺氧或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从而使得血管内部变狭窄或发生阻塞而导致的心脏病[1]。冠心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为发生血栓性栓塞或是与之相关的并发症,而在心血管血栓的形成过程中血小板起着重要作用。在血管内皮细胞受损后,血小板会相互聚集、黏附在内皮下基质内,这种聚集会导致在内皮下基质内形成一个血栓性的阻塞表面,从而进一步加速血栓的形成[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血小板药物 冠心病 血管内皮细胞受损 冠状动脉功能 血栓性栓塞 心血管血栓 粥样硬化 缺血缺氧
下载PDF
喜炎平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徐菱蔓 《内蒙古中医药》 2014年第10期19-20,共2页
喜炎平是爵床科草本植物穿心莲提取物,即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主要成分:穿心莲总内酯、穿心莲新苷、脱水穿心莲内酯等,喜炎平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其药理作用如下:(1)抗病毒:对腺病毒Ⅲ(ADV3)、流... 喜炎平是爵床科草本植物穿心莲提取物,即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主要成分:穿心莲总内酯、穿心莲新苷、脱水穿心莲内酯等,喜炎平注射液为中药制剂,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总酯磺化物,其药理作用如下:(1)抗病毒:对腺病毒Ⅲ(ADV3)、流感病毒甲I、流感病毒甲Ⅱ、流感减毒甲Ⅲ、呼吸道道合胞病毒(RSV)等有灭活作用;(2)抗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包括致病性大肠杆菌、伤寒杆菌、肺炎链球菌、流感杆菌、对金黄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等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3)解热消炎:对多种内毒素、肺炎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发热有解热作用;(4)镇咳:舒张气管、支气管平滑肌,缓解平滑肌痉挛,抑制浆液分泌,祛痰镇咳;(5)增强机体免疫: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增强白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脾内T、B细胞密度,促进免疫球蛋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喜炎平注射液 咽喉局部封闭 慢性咽炎 疗效和安全性
下载PDF
中心药房调配差错分析及防范措施
11
作者 徐菱蔓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7期570-570,共1页
目的:分析中心药房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降低中心药房调配差错件数为重点,防范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从而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对中心药房发生的常见差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防... 目的:分析中心药房调剂过程中出现的差错,降低中心药房调配差错件数为重点,防范潜在的医疗风险,保障医疗安全,从而提高药房工作效率和药学服务水平。方法对中心药房发生的常见差错类型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通过防范措施的执行,调剂差错减少,提高服务质量。结论药学人员在工作中要高度重视调剂差错问题,规范调剂规程,才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差错的发生。从而减少药品调配的差错件数,并不断发现和解决药房存在的其他问题,及时提升药房品质和服务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药房 调配 差错 措施
下载PDF
6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前后不溶性微粒的测定 被引量:26
12
作者 蔡楚华 《中国药房》 CAS CSCD 2013年第27期2560-2562,共3页
目的:考察6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变化。方法:将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按临床使用的质量浓度,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按... 目的:考察6种常用中药注射液与溶媒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变化。方法:将艾迪注射液、华蟾素注射液、热毒宁注射液、复方当归注射液、舒肝宁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按临床使用的质量浓度,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按《中国药典》方法测定其配伍前与配伍后放置30min、1h、2h、6h的微粒数,比较配伍液滤过前后的微粒数差别,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滤过前,仅热毒宁注射液同2种溶媒配伍的微粒数符合标准;舒肝宁注射液同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微粒数符合标准,同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25μm的微粒数符合标准,但≥10μm的微粒数不符合标准;其余4种配伍液的微粒数均不符合标准。经一次性输液器滤过后,6种配伍液的微粒数均符合标准。配伍液的微粒数在配制后1h有减少的趋势,放置6h后逐渐增加。结论:应持续加强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控制,密切注意不溶性微粒的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溶媒 配伍 不溶性微粒
原文传递
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3
作者 徐菱蔓 梁素英 +2 位作者 黄远德 刘斌 郑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3年第36期7066-7068,共3页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 目的:探讨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近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2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42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对照组20例,观察组22例。对照组患者接受FOLFOX方案治疗,每2周重复1次,治疗3周期;观察组患者给予FOLFOX方案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比较两组的近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是两组常见的毒副反应,两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神经毒性、脱发及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无显著差别(P〉0.05),观察组痤疮样皮疹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6.4%VS0,P〈0.05)。结论:西妥昔单抗联合FOLFOX方案可提高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性结直肠癌 西妥昔单抗 FOLFOX方案 近期疗效 毒副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