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4
1
作者 彭稚薇 张淑莉 +2 位作者 武永红 张琪 李素芬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5期2265-2267,共3页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224例(448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双氯芬酸钠及人工泪液联合组)和对照组(人工...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3年12月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224例(448眼)。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双氯芬酸钠及人工泪液联合组)和对照组(人工泪液单独应用组),每组112例(224眼)。所有药物的用法均为4次/天点眼,每次1滴,实验疗程为20d。分别观察及记录用药前、用药后3d、7d、14d和20d的各项指标,包括症状、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 I tes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2组疗效。结果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使用和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比较,在用药早期,患者的症状和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用药14d后,联合使用较单纯使用患者眼部的自觉症状、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等改善明显,但是Schirmer I test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联合人工泪液滴眼液治疗白内障术后干眼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人工泪液治疗,有利于患者术后视功能质量的提高,具有指导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氯芬酸钠滴眼液 人工泪眼滴眼液 白内障术后 干眼症
下载PDF
视觉电生理检测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张晓湄 马师强 孙廷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将视觉电生理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探索一种有效、敏感及简便的青光眼诊断方法。方法:对可疑青光眼60例(105眼)、正常对照30例(60眼)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振荡电位(OPs)各项指标的检测;对... 目的:将视觉电生理应用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探索一种有效、敏感及简便的青光眼诊断方法。方法:对可疑青光眼60例(105眼)、正常对照30例(60眼)进行图形视网膜电图(P-ERG)、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振荡电位(OPs)各项指标的检测;对有以上指标异常的66眼进行分组,干预组34眼,观察组32眼,干预组局部用药,眼压下降至患者基础眼压的30%。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研究对象追踪6~12mo。结果:可疑青光眼组P-ERG幅值降低及潜伏期延长、OPs波总值降低和P-VEP幅值降低及潜伏期延长,阳性率分别为57.1%,33.3%,47.6%,两项以上异常为36.1%,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70.6%。6mo追踪随访各指标再进行组间对照,P-VEP幅值有显著差异。12mo追踪随访各指标再进行组间对照,OPs的总值有显著性差异,P-VEP的潜伏期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视觉电生理中的(P-ERG,P-VEP,OPs)检测在可疑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中有临床意义。经过6~12mo的追踪检查在所有的指标中P-VEP潜伏期、幅值及OPs总值比较敏感。因此视觉电生理检查可作为原发性青光眼早期诊断的重要手段,并可作为观察病情的监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形视网膜电图 图形视诱发电位 振荡电位 青光眼 早期诊断
下载PDF
改良激光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剑峰 唐柳苹 +3 位作者 胡世红 马翔 李向荣 沈念 《眼科新进展》 CAS 2004年第2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索提高激光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的新术式。方法 在门诊选择确诊的房角粘连超过 18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80例 112眼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4 0例。对照组 4 0例 5 7眼 ,采用激光房... 目的 探索提高激光房角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的新术式。方法 在门诊选择确诊的房角粘连超过 180°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80例 112眼 ,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 4 0例。对照组 4 0例 5 7眼 ,采用激光房角成形术加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治疗。实验组 4 0例 5 5眼 ,在激光房角成形术的基础上再光凝巩膜突及根部虹膜打微孔 ,每个象限 1~ 2个。术后随访 2a以上 ,观察眼压、视力、视野、房角宽度和C值。结果 实验组成功率为 97.5 % ,对照组成功率为 87.7% ,χ2 检验其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2组患者激光术后眼压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性 (P <0 .0 0 1) ,房角与C值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1) ,但以实验组改善更为显著。 2组间术前眼压、房角宽度和C值比较无差异 (P均 >0 .0 5 ) ,但术后比较则有差异 (P均 <0 .0 5 ) ,视力、视野均比术前有所改善。结论 改良激光房角成形术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外科 房角成形术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视力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张永红 张晓湄 付鹏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7期1105-1108,共4页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欲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5例,96眼,对照组55例,102眼,两组患者均行微创... 目的:探讨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对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眼科欲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55例,96眼,对照组55例,102眼,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前给予雷珠单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视力水平以及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出血情况、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EGF水平均下降,视力水平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VEGF水平较低,视力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手术出血率较低、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能够明显改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手术后VEGF以及视力水平,患者手术的出血率较低,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珠单抗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力
下载PDF
DR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联合硅油取出 被引量:8
5
作者 万小波 马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1377-1379,共3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2例22眼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均通过角膜透明切口植入软性IO...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22例22眼硅油填充后并发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IOL植入联合硅油取出术,均通过角膜透明切口植入软性IOL。结果:患者19眼视力均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视力较术前提高,其中0.1以上者13例,3例同术前视力;手术中后囊膜保持完整,均顺利植入软性可折叠IOL;5例术后不同程度发生角膜水肿,均在术后3~7d内消退。22例硅油均顺利取出。3例术后1mo内发现玻璃体腔积血,其中2例约4wk内玻璃体腔积血自行吸收,1例再行玻璃体手术去除积血联合眼内光凝。22例术后均未发现视网膜再脱离。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硅油填充眼并发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IOL植入术联合硅油取出手术效果满意,可减少患者多次手术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硅油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下载PDF
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保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的视神经作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永红 张晓湄 +3 位作者 韦笑一 唐柳苹 刘代华 凌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2690-2696,共7页
背景: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类型,为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建立具有临床视网膜新生血管相似病理特征且重复性高的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 背景:糖尿病会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出现,其中视网膜病变是一种常见的类型,为探究促红细胞生成素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建立具有临床视网膜新生血管相似病理特征且重复性高的动物模型是十分必要的。目的:观察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建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于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干预,连续注射14 d,设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作对比。结果与结论:1透射电镜观察:与模型组相比,促红细胞生成素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核呈现出均匀的染色,细胞膜完整,内质网呈轻微肿胀,细胞核周围线粒体存在数量较少的空泡;2Western blot和RT-PCR检测:与模型组相比,促红细胞生成素组Caspase-3激活型、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Caspase-3原型蛋白和Bcl-2蛋白表达明显提高(P<0.05),两组核转录因子κB和Survivn基因的表达也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结果证实:玻璃体腔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大鼠视神经有保护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动物 细胞损伤与修复模型 糖尿病 并发症 玻璃体 玻璃体腔 腔内注射 视网膜病变 促红细胞生成素 大鼠 细胞凋亡 凋亡因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下载PDF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同期行联合手术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刘卓 钟帆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每组各32例,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 目的探讨采用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0月~2013年10月于柳州市人民医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青光眼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三组,每组各32例,A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B组先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待间隔1个月以上后再行青光眼滤过术;C组先行青光眼滤过术,待间隔1个月以上后再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术。术后随访时间为6个月,期间观察手术前后视力和眼压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满意度和患者自我评价术后视觉质量。结果与术前比较,三组患者术后1周、1、3、6个月的视力和眼压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三组患者术后视力和眼压并无显著区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满意率(93.8%)明显高于B组(78.1%)和C组(7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术后视觉质量自我评价满意率(90.6%)明显高于B组(75.0%)和C组(7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手术治疗老年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是疗效显著的手术方法,具有进一步研究优化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青光眼 白内障 联合手术 小梁切除术 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陶耘 万小波 孙庭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6期1189-1190,共2页
目的:探讨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患者经1~3a的治疗观察,按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76%... 目的:探讨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对37例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的患者经1~3a的治疗观察,按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注视性质与疗效的关系进行回顾性研究,经统计学分析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是76%,治愈率是22%,31%的患儿恢复了立体视,治疗的有效率与弱视的程度,不同年龄组无相关性,与不同的注视性质有关(P<0.05)。结论:不同程度及不同年龄的微小度数斜视性弱视是有治疗的可行性,但要提高治愈率还需要更深的理论及临床研究,探索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度数斜视 弱视 注视性质
下载PDF
前房维持器与灌注套管在玻璃体手术中行眼内灌注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万小波 张晓湄 梁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一些眼球穿通伤患者如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有眼后段异物或眼后段损伤(如玻璃体混浊、出血),经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做白内障摘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共20眼。标准... 目的:探讨在玻璃体手术中应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的可行性。方法:实验组:一些眼球穿通伤患者如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有眼后段异物或眼后段损伤(如玻璃体混浊、出血),经前房维持器行眼内灌注做白内障摘除与玻璃体切除联合术,共20眼。标准对照组:行传统睫状体平坦部三切口闭合式玻璃体切除术的患者,共20眼。术中的玻璃体切割器均设定切割率为540次/min,抽吸力为150mmHg,测出术中灌注瓶高度分别在65cm时和在70cm时各眼的单纯抽吸状态下灌注速率、抽吸与切割状态下灌注速率;拔出玻璃体切除头和光导纤维,用巩膜钉封闭颞上方、鼻上方巩膜切口,测出术中灌注瓶高度分别在65cm时和在70cm时各眼的眼压。结果:灌注瓶高度为65cm时两组的单纯抽吸状态下灌注速率比较P=0.36、两组的抽吸与切割状态下灌注速率比较P=0.31;灌注瓶高度为70cm时两组的单纯抽吸状态下灌注速率比较P=0.13、两组的抽吸与切割状态下灌注速率差异比较P=0.18;灌注瓶高度为65cm时两组眼压比较P=0.56;灌注瓶高度为70cm时两组眼压比较P=0.45。结论:在一些眼球穿通伤患者如外伤性白内障合并有眼后段异物或眼后段损伤(如玻璃体混浊、出血)的玻璃体手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行眼内液体灌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手术 前房维持器 灌注套管
下载PDF
三种手术方法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廷励 张晓湄 张永红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0期41-43,共3页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 目的比较泪道浚通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9月在柳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2例慢性泪囊炎患者(170眼)分为三组,58眼接受泪道浚通术(泪道浚通术组),57眼接受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55眼接受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联合术组)。所有患者随访期6~12个月,期间观察其临床症状的改善程度(包括泪道冲洗通畅度、泪道阻塞的症状和体征消失程度),以治愈、好转和无效作为疗效评价标准,计算有效率。结果泪道浚通组有效率为77.58%。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0.70%。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89.09%,联合术组与其他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泪道浚通术组和球头硅胶管植入术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手术方式中,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是治疗慢性泪囊炎最有效的方法,球头硅胶管植入术及泪道浚通术疗效次之,两者无显著差异。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成本低廉,手术时间短,微创,值得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泪囊炎 泪道浚通术 球头硅胶管植入术 泪道浚通联合球头硅胶管植入术
下载PDF
亲水角膜接触镜治疗眼前段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疗效 被引量:7
11
作者 彭稚薇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320-322,共3页
目的:探讨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眼前段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回顾2011-01/2013-06我院行眼前段术后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28例28眼。采取常规治疗2wk后角膜上皮持续不愈,予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 目的:探讨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治疗眼前段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分析,回顾2011-01/2013-06我院行眼前段术后出现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患者28例28眼。采取常规治疗2wk后角膜上皮持续不愈,予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至角膜上皮完全愈合后摘镜,同一软镜持续佩戴不超过3wk,否则需更换新镜。随诊观察6mo,主要观察指标:角膜上皮愈合情况、角膜荧光素钠染色情况及眼部症状改善情况。结果:其中治愈21眼(75.00%),显效5眼(17.86%),有效2眼(7.14%),无无效病例,总有效率100.00%。25例(89.29%)眼部不适症状在2d内基本缓解,3例(10.71%)眼部不适症状在1wk内缓解;6例(21.43%)在佩戴3wk内上皮愈合,13例(46.43%)在佩戴6wk内愈合,7例(25.00%)在佩戴9wk内修复,2例(7.14%)佩戴超过12wk,角膜上皮较前修复。均无继发感染迹象。观察6mo无明显复发迹象。结论: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能明显促进眼前段术后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的修复,同时迅速有效缓解各种伴随的眼部刺激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段手术 持续性角膜上皮缺损 高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
下载PDF
双自杀基因CDTK载体系统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体外杀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永红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668-1671,共4页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将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电转染Y79细胞株。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确定CDTK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表达情况。用HPLC法测定转染Y79细胞...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Y79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将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电转染Y79细胞株。通过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确定CDTK在体外培养的细胞中表达情况。用HPLC法测定转染Y79细胞中5-FC向5-FU的转化效率。向载体转染和未转染的Y79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前体药物5-FC(0,25,50,100,200,400,800mg/L)和/或GCV(0,2,4,8,16,32,64mg/L),5d后用MTT法检测Y79细胞的平均存活率。结果: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电转染Y79细胞成功:在载体转染的Y79细胞中,RT-PCR扩增出长度为403bp的特异条带,Western blot检测见一59kD大小的条带,与CDTK基因序列分析的预期结果一致。双自杀基因载体系统致Y79细胞存活率降低:转染Y79细胞中,5-FC向5-FU转化的效率为84.5%。转染和未转染Y79细胞中加入5-FC或GCV后平均细胞存活率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两组比较当5-FC浓度达到100mg/L,GCV浓度达到8mg/L后各对应浓度组间均存在差异(P<0.05)。转染组间比较,当5-FC达200mg/L,GCV达16mg/L后,5-FC+GCV组平均细胞存活率低于单加5-FC或GCV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转染Y79细胞后,在Y79细胞被转录和翻译成CDTK双自杀基因蛋白。给予5-FC和GCV达到一定浓度时,它们转化成细胞毒性物质对Y79细胞产生杀伤作用。双前体药物的杀伤作用大于单前体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K基因 视网膜母细胞瘤 自杀基因治疗 5-FC GCV
下载PDF
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翔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151-1152,共2页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12/2006-09收治的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31例33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视力、眼压、眼... 目的:观察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行单纯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7-12/2006-09收治的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合并白内障患者31例33眼,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后随访视力、眼压、眼底情况。结果:术后眼压≤21mmHg者24眼(73%),差异有显著性(t=10.2,P<0.001);所有病例术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单纯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可有效控制抗青光眼术后高眼压,同时改善患者视力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抗青光眼术 高眼压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变化的实验研究
14
作者 唐柳萍 杜娟 +2 位作者 李向荣 黄艳霞 何剑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250-252,共3页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钙镁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Mg2+-ATPase)活性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方法: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对糖尿病大鼠发病后不同时期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 目的:观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钙镁离子三磷酸腺苷酶(Ca2+-Mg2+-ATPase)活性的变化,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有关因素。方法:用孔雀绿比色分析法对糖尿病大鼠发病后不同时期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进行了检测,并与空腹血糖水平、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血脂、视网膜组织中Ca2+和Mg2+含量及糖尿病病程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明显下降,Mg2+含量下降,Ca2+含量增高。Ca2+-Mg2+-ATPase活性与空腹血糖水平、糖基化血红蛋白含量、视网膜组织中Ca2+和Mg2+含量及糖尿病病程密切相关。结论: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组织中Ca2+-Mg2+-ATPase活性下降可能是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病理基础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大鼠 视网膜 钙离子 镁离子 三磷酸腺苷酶 血糖
下载PDF
双自杀基因CDTK载体系统对裸小鼠Y79细胞皮下移植瘤的杀伤作用
15
作者 张永红 唐罗生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1871-1873,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双自杀基因载体系统pc-ChCDTK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用G418筛选载体阳性转染的Y79细胞;通过皮下注射载体转染和未转染的Y79细胞致瘤BALB/C小鼠,每组10只。Y79细胞皮下移植术7d后,向成瘤裸小鼠腹腔... 目的:研究肿瘤特异性双自杀基因载体系统pc-ChCDTK对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用G418筛选载体阳性转染的Y79细胞;通过皮下注射载体转染和未转染的Y79细胞致瘤BALB/C小鼠,每组10只。Y79细胞皮下移植术7d后,向成瘤裸小鼠腹腔注射前体药物5-Fc+GCV(5-Fc 500mg/kg+GCV 30mg/kg),连续给药15d,每天测量1次皮下移植瘤长径和短径,计算体积。末次给药后3d处死裸小鼠,取皮下移植瘤组织做HE染色,并提取组织RNA,用RT-PCR检测CDTK的表达。结果:未转染组裸小鼠8只成瘤,转染组裸小鼠7只成瘤。两组比较,转染组皮下移植瘤的体积较未转染组小,有统计学差异(P<0.05);转染组瘤组织HE染色中可见散在坏死组织。转染组皮下移植瘤组织中检测到403bp片段,与CDTK预期mRNA大小一致。结论:双自杀基因载体pc-ChCDTK系统对裸小鼠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K基因 自杀基因治疗 BALB/C裸小鼠 视网膜母细胞瘤 5-FC GCV
下载PDF
C反应蛋白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任珊 任敏玮 戴文斌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13期59-63,共5页
人类C反应蛋白(CRP)的基线水平以CRP基因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最为显著并具有个体差异,近年来流行病学和研究发现CRP基因中的遗传多态性所致的CRP水平升高与癌症风险增加,肿瘤的增殖、转移及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此外,基因组上一... 人类C反应蛋白(CRP)的基线水平以CRP基因中存在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最为显著并具有个体差异,近年来流行病学和研究发现CRP基因中的遗传多态性所致的CRP水平升高与癌症风险增加,肿瘤的增殖、转移及不良预后等密切相关。此外,基因组上一些相关参与调控CRP水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不断被发现并具有相同的功能。但一些研究发现遗传性升高的CRP水平与癌症发生并无因果关系。目前认为这些差异可能与不同的种族、地域、样本量、环境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本文对CRP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发展之间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探讨CRP基因多态性与肿瘤免疫相关病因学途径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基因多态性 单核苷酸多态性 肿瘤 发生发展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永红 《医疗装备》 2015年第13期185-187,共3页
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指出:2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0%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某个时间将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 目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研究指出:25%的糖尿病患者具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90%糖尿病患者在一生中某个时间将会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分非增殖性和增殖性两种类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效果取决于治疗是否及时。早期治疗效果较好,一旦视力明显下降,甚至出现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就可能导致眼内出血,视网膜脱离等,此时治疗难度也会增加。因此,DR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也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研究促红细胞生成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及其治疗前景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EPO临床应用
下载PDF
两种羧基磷灰石义眼座植入术的比较和运用
18
作者 刘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1614-1615,共2页
目的:观察比较羧基磷灰石(hydroxyatite,HA)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行Ⅰ期HA义眼座植入术采用不同的术式:双层帽状巩膜下义眼座肌锥内植入;断视神经巩膜腔原位义眼座植入法。观察手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术后... 目的:观察比较羧基磷灰石(hydroxyatite,HA)义眼座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4例24眼行Ⅰ期HA义眼座植入术采用不同的术式:双层帽状巩膜下义眼座肌锥内植入;断视神经巩膜腔原位义眼座植入法。观察手术中、术后情况及并发症,术后随访时间≥3mo。结果:术后1-3mo,创口Ⅰ期愈合24眼,无义眼座暴露、排斥、感染者,术后眼窝成形好。24例Ⅰ期植入术后效果好。结论:针对不同的病例采用两种不同术式,操作简便,易于掌握,并发症少,术后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基磷灰石义眼座 植入Ⅰ期手术
下载PDF
干眼症发病机制及其治疗、护理手段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
19
作者 马华贞 孙廷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19期159-162,共4页
干眼症是一种与泪液和眼表相关的多诱因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模糊和泪膜的不稳定。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起始病因甚多,均能造成眼表面病理及生理改变。尽管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但其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有着共通的规律。... 干眼症是一种与泪液和眼表相关的多诱因疾病,主要表现为眼部不适、视力模糊和泪膜的不稳定。该疾病发病机制复杂,且起始病因甚多,均能造成眼表面病理及生理改变。尽管干眼症的临床表现大相径庭,但其生理和病理上的变化有着共通的规律。其中,炎性反应是干眼症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之一,而细胞凋亡机制、性激素等伴随其中。干眼症治疗的主流手段是采用泪液替代品或润滑眼药水,而最理想的治疗方案却是对因治疗而非单纯的改善临床症状。国内外学者在阐明干眼症病理生理变化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手段(包括药物、中医和手术治疗)以及护理知道等方面已开展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并无统一的治疗方案标准。本研究旨在对干眼症的病理生理变化、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和护理手段做一详尽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发病机制 炎性反应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