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
1
作者 雷剑飞 覃卫常 +3 位作者 韦定周 杨启升 王丽盛 龙明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33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病...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胸腰椎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实施开放手术,观察组实施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两组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的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下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治疗胸腰椎结核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结核病灶,减轻炎症反应及疼痛程度,改善腰椎功能及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镜 病灶清除置管引流术 胸腰椎结核
下载PDF
经后外单侧入路手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雷剑飞 雷黎力 +2 位作者 覃卫常 陈焕诗 任忠亮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7年第6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经后外单侧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41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后外单侧入路组(23例)和侧前方入路... 目的探讨经后外单侧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收治41例Denis B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按照采取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后外单侧入路组(23例)和侧前方入路组(18例),后外单侧入路组采用经后外单侧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棒固定术,侧前方入路组采用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板固定。并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胸腰椎后凸角(Cobb角)恢复情况、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制定的下腰痛疾患评分法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Cobb角恢复情况:两组患者术后1周Cobb角与术前比较改善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后外单侧入路组Cobb角改善情况明显优于侧前方入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两组患者ASIA分级明显优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疗效评价:后外单侧入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65%,侧前方入路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中,经后外单侧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棒固定与侧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钉板固定相比疗效显著,术后胸腰椎后凸角改善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骨折 后外单侧入路 侧前方入路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