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尾杂交桉芽器官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曾炼武 《广西林业》 1990年第S1期16-23,共8页
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分化形成丛生芽,年繁殖系数3.5^(12),转移培养获得大量完整植株,发根率、移栽成活率平均达90%以上,试生产巨尾桉组培苗60万株,出圃造林5000亩,初具... 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离体芽器官诱导培养,分化形成丛生芽,年繁殖系数3.5^(12),转移培养获得大量完整植株,发根率、移栽成活率平均达90%以上,试生产巨尾桉组培苗60万株,出圃造林5000亩,初具组培苗工厂化生产规模;对幼林观察测定结果:遗传性状稳定,林相整齐,速生丰产效益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体培养 完整植株 培苗 丛生芽 愈伤组织 发根 巨尾桉 尾叶桉 移栽成活率 无机盐浓度
下载PDF
巨尾杂交桉组培苗造林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何祖家 《广西林业》 1990年第S1期41-47,共7页
应用无性繁殖技术,营造大面积的无性系人工林,是发展短轮伐期桉树用材林的关键技术措施。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巨尾杂交桉(E.grandis×E.uropylla)芽器官... 应用无性繁殖技术,营造大面积的无性系人工林,是发展短轮伐期桉树用材林的关键技术措施。植物组织培养已成为一种非常有用的研究手段,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同样有着重要意义。用具有杂种优势的巨尾杂交桉(E.grandis×E.uropylla)芽器官作外殖体,不经过脱分化,直接以芽繁芽,一个芽一年可以繁殖成3.5^(12)个芽,继而通过诱导生根培养成完整植株。利用这一技术已生产出六十多万株巨尾杂交桉组培商品苗。在华南各省区营造丰产试验林五千亩。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巨尾杂交桉组培苗大面积造林,有几个明显的优点:林分具有十分显著的速生丰产特性,2-3年生亩蓄积量比柳窿桉组培林高69%,比赤桉插条林高119%,比尾叶桉实生林高120%;林分高、径及冠幅变异系数小,遗传性状均一,林相异常整齐;能实现四季造林,有利于加速桉树无性系短轮伐期工业林的发展;林木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采用不同立地条件、不同造林季节、不同桉树种类、不同肥料、不同密度对比造林,初步摸索出巨尾杂交桉组培苗造林的速生丰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苗 桉树无性系 短轮伐期 尾叶桉 大面积造林 试验林 立地条件 林分 无性繁殖技术 关键技术措施
下载PDF
桉树组培苗生根培养的新途径
3
作者 卜朝阳 曾炼武 《广西林业》 1990年第S1期34-37,共4页
用高度木质化的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组织培养继代苗,在有菌条件下进行扦插生根获得成功。丛状绿苗扦插成活率为81-89.3%,单株绿苗扦插成活率为95%。较大地提高了成苗率,简化了组培育苗程序,降低... 用高度木质化的巨桉×尾叶桉(E·grandis×E·urophylla,)组织培养继代苗,在有菌条件下进行扦插生根获得成功。丛状绿苗扦插成活率为81-89.3%,单株绿苗扦插成活率为95%。较大地提高了成苗率,简化了组培育苗程序,降低了成本,有利于组培工厂化育苗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苗 扦插生根 继代 尾叶桉 成苗率 巨桉 组织培养 丛状 扦插成活率 光照培养
下载PDF
尾叶按芽器官诱导培养试验初报
4
《广西林业》 1990年第S1期26-28,共3页
用尾叶桉(E.urophylla)特优无性系扦插苗的芽器官诱导培养,不经过脱分化过程,直接诱导丛生芽形成。初次培养芽萌动率为21-78.6%,培养2-3个月时间,芽月增殖为3.4—4.8倍。
关键词 尾叶桉 培养试验 无性系 脱分化 直接诱导 丛生芽 巨尾桉 植物组织培养 离体快速繁殖 优树
下载PDF
火炬松实生苗与三种类型试管苗造林比较
5
作者 Lewis John Frampton Kani Isik 林东 《广西林业科技》 1992年第2期82-87,共6页
为了观察比较组培苗和实生苗在林地的生长表现,我们建立了两处含4种类型苗(实生苗、种胚苗、下胚轴生根苗、组培苗)的造林试验地。经过3.5个生长季的生长后,组培苗的高度只达实生苗的82%,且其他性状表现较实生苗成熟(成年化)。另二种... 为了观察比较组培苗和实生苗在林地的生长表现,我们建立了两处含4种类型苗(实生苗、种胚苗、下胚轴生根苗、组培苗)的造林试验地。经过3.5个生长季的生长后,组培苗的高度只达实生苗的82%,且其他性状表现较实生苗成熟(成年化)。另二种类型苗虽然造林时较小,但经过1.5年的生长后,它们各方面的生长表现与实生苗基本一致。本文认为导致组培苗与实生苗差异的原因主要是植物组织培养技艺对早期植物茎芽生长的影响,而不是组织培养环境和生根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炬松 组织培养 实生苗 造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