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前瞻性预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
作者 谭向华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9年第7期1075-1077,共3页
目的:探讨构建前瞻性预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并发症、... 目的:探讨构建前瞻性预见护理方案在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5月收治的96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前瞻性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并发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患者中构建前瞻性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减缓疼痛,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预后,改善护患关系,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瞻性 预见性 骨科 护理
下载PDF
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手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杨孙强 邓思殷 +1 位作者 黄征贻 唐国钦 《颈腰痛杂志》 2021年第2期230-232,共3页
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手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后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翻阅患者病历资料,于术后6个月时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 目的探讨Modic改变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髓核摘除手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后路髓核摘除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翻阅患者病历资料,于术后6个月时采用SF-36量表评估生活质量,采用t检验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SF-36评分差异,采用多因素分析观察Modic改变是否独立影响患者SF-36评分。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odic改变是影响SF-36评分的有意义因素(P<0.05),其余影响SF-36评分的因素包括年龄、体质量指数、扭伤史、病程、术前腿痛、突出类型、术前ODI指数等(P<0.05)。以SF-36总分为因变量,进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证实,ModicⅠ型改变是患者术后SF-36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其余影响因素包括腰扭伤史、突出类型(P<0.05)。结论ModicⅠ型改变与患者术后短期生活质量较低相关,术中给予髓核摘除联合椎间融合处理终板、减少终板炎性反应,可能是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MODIC改变 生活质量
下载PDF
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带血管蒂修复术后皮瓣坏死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黄德金 《中国医药导刊》 2015年第1期11-12,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带血管蒂修复术后皮瓣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并通过带血管蒂修复术治疗后皮瓣坏死的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修复组,依据皮瓣坏死程度分为重度组... 目的:探讨血流动力学指标对创伤后软组织缺损带血管蒂修复术后皮瓣坏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3月期间我院确诊并通过带血管蒂修复术治疗后皮瓣坏死的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50例作为修复组,依据皮瓣坏死程度分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选取同期体检中心健康人员10例作为健康组,对所有受试者均进行不同时点的血流速度(BFV)、血流灌注量相对值(BPR)检测,采用Spearman分析法对血流动力学指标与皮瓣坏死程度关系进行分析,统计分析所有受试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修复组患者各时点BFV、BPR水平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各时点BFV、BPR水平方面: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法结果显示,BFV、BPR水平与皮瓣坏死程度呈负相关(r1=-0.512;P1<0.05;r2=-0.671;P2<0.05)。结论:BFV、BPR与皮瓣的存活具有密切联系,可作为预测带血管蒂修复术治疗创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动力学 软组织缺损 皮瓣坏死
下载PDF
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杨孙强 《骨科》 CAS 2012年第4期207-208,共2页
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其中42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其病情均得到有效康复... 目的对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加长柄人工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46例高龄粉碎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对其进行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结果其中42例患者通过有效治疗,其病情均得到有效康复。术后42例通过7~28个月的随访,治疗的优良率为90%,其中6例有并发症的发生,后经过有效处理和治疗,其病情得到好转。结论对于高龄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而言,人工关节置换的治疗疗效令人满意,通过人工关节置换的良好应用,可对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缩短,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股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关节成形术 置换
下载PDF
交锁髓内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国钦 《微创医学》 2016年第5期745-746,共2页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ⅢA型胫腓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观察组进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 目的比较交锁髓内针、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ⅢA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将ⅢA型胫腓骨骨折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交锁髓内针治疗,观察组进行单臂外固定支架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骨折愈合时间及骨痂生成时间。结果观察组优36例、良20例、可3例、差1例;对照组优22例、良20例、可11例、差7例,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217,P=0.001);观察组优良率为93.3%(56/60),对照组优良率70.00%(42/60),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909,P=0.001)。观察组胫骨平均愈合时间为(24.6±7.1)周、骨痂生成时间为(42.7±3.2)d,分别少于对照组的(37.5±8.4)周和(54.6±4.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腓骨平均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ⅢA行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采用交锁髓内针术治疗较单臂外固定支架术优良率高,骨痂生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相对较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锁髓内针 单臂外固定 ⅢA型胫腓骨骨折 开放性骨折
下载PDF
动脉优先吻合断指再植31例临床体会 被引量:2
6
作者 杨贞海 黄志强 +3 位作者 宋莱殷 马凌波 韩永江 林智敏 《右江医学》 2010年第4期461-462,共2页
关键词 断指再植 再植顺序 血管吻合
下载PDF
牵引折顶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体会 被引量:1
7
作者 韩永江 杨贞海 +1 位作者 宁闯修 宋莱殷 《右江医学》 2010年第4期464-465,共2页
关键词 桡骨骨折 牵引折顶 夹板外固定
下载PDF
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2
8
作者 邓思殷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23期83-84,88,共3页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 目的:观察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胶原酶注射治疗,研究组采用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疼痛评分、椎间盘突出指数(IDH)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时,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和ID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联合胶原酶注射治疗LDH患者可提高治疗优良率,降低疼痛评分和IDH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胶原酶注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酶 臭氧 腰椎间盘突出 疼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小腿胫后动脉皮瓣桥接吻合修复小腿环形组织缺损
9
作者 杨贞海 藤国栋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33期6054-6054,共1页
目的:探讨治疗小腿远端软组织环形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并将皮瓣的胫后动静脉桥接于伤肢胫前、胫后动静脉断端的术式,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结果:5例小腿远端组织环形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胫后动... 目的:探讨治疗小腿远端软组织环形缺损的方法。方法: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并将皮瓣的胫后动静脉桥接于伤肢胫前、胫后动静脉断端的术式,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结果:5例小腿远端组织环形缺损病例,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结论:采用小腿胫后动脉皮瓣环形覆盖创面,并将皮瓣的胫后动静脉桥接于伤肢胫前、胫后动静脉断端的术式,同时修复创面和肢体远端的血供,为一种有效的保肢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形缺损 胫后动脉皮瓣 修复小腿环形组织缺损
下载PDF
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学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血清CPR、ESR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孙强 欧裕福 唐国钦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第1期127-130,共4页
目的:观察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学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血清C反应蛋白(CPR)、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之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 目的:观察SuperPATH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学疗效及对创伤应激、血清C反应蛋白(CPR)、红细胞沉降率(ES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2020年8月之间在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0例股骨头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2组,SuperPATH组(48例)利用SuperPATH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直前侧入路(DAA)组(52例)选用常规DAA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创伤应激指标及CPR、ESR水平变化、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SuperPATH组患者切口长度、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DA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高于DAA组。术前、术后1d、术后5d、术后3月,两组患者血清CPR、ESR水平的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uperPATH组术后1d、术后5d的血清CPR、ESR水平均现显著低于DAA组。术后1d,两组血清COR、ACTH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其中,SuperPATH组血清皮质醇(COR)、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均显著低于DAA组。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Harris评分显著高于术前;两组VAS、Harri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显著差异。结论:与DAA入路相比,SuperPATH入路的全髋关节置换术切口更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显著降低术后应激反应与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perPATH入路 全髋关节置换术 应激反应 红细胞沉降率
原文传递
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 被引量:1
11
作者 邓思殷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4期134-134,共1页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常规全面评价,其中9例患者采用全麻,47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部患者... 目的探讨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5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前对所有患者的髋关节局部和全身情况进行常规全面评价,其中9例患者采用全麻,47例患者采用硬膜外麻醉。全部患者行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结果本组患者平均随访3年,最长49个月,最短6个月,未出现1例神经损伤、脱位、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基于Harris标准来评价结果,优良率达98.2%。结论应用微创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较为适宜,其具有并发症少、费用低、损伤小、愈合率高、操作简单、骨折愈合时间短、易于取出内固定物,值得临床大量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 小切口髋关节 股骨颈骨折 置换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