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1
1
作者 王一帆 李小峰 +2 位作者 罗道明 蔡金宏 杨渊 《广西医学》 CAS 2017年第9期1304-1308,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KOA患者66例随机为对照组21例、玻璃酸钠组25例及PRP组20例,3组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玻璃酸钠组及PRP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及PR... 目的探讨关节腔内注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KOA患者66例随机为对照组21例、玻璃酸钠组25例及PRP组20例,3组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玻璃酸钠组及PRP组给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液及PRP。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9、12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安大略西部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及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其他两组,而JOA评分高于其他两组(P<0.05),治疗后6、9个月,玻璃酸钠组的VAS及WOMAC评分低于对照组,而JO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个时间点,PRP组的VAS及WOMAC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而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玻璃酸钠组及对照组中,治疗后3、6、9个月的VAS评分及治疗后3、6个月的WOMAC评分低于治疗前,而治疗后3、6个月的JOA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3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PRP组注射后出现局部红肿、疼痛及皮温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3%(12/115)。结论采用关节腔内注射PRP治疗KOA的疗效优于口服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患者的症状缓解更为持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富血小板血浆 玻璃酸钠 关节腔内注射 依托考昔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不同浓度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王一帆 李小峰 +2 位作者 罗道明 蔡金宏 杨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1113-1118,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血小板浓度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注射的临床效果,寻求PRP治疗膝骨关节炎使用血小板浓度。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中的Ⅰ、Ⅱ、Ⅲ级)患者共64例病人纳入研究,经随机为四组,最长随访9个月,最... 目的:比较不同血小板浓度的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关节腔内注射的临床效果,寻求PRP治疗膝骨关节炎使用血小板浓度。方法:选取膝骨关节炎(Kellgren-Lawrence分级中的Ⅰ、Ⅱ、Ⅲ级)患者共64例病人纳入研究,经随机为四组,最长随访9个月,最终随访到末次时间点患者共计59例,所有患者均口服依托考昔片作为基础治疗,然后分别根据患者分组予不同血小板浓度PRP膝关节内注射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3、6、9个月时采用VAS疼痛评分、WOMAC评分、JOA评分评估患者疗效。研究过程对受试对象、结局评估者设盲。结果:治疗后患者各项评分因时间变化及分组不同存在交互作用,不同随访时间点评分均以C组病例症状改善最明显,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结果显示在使用PRP的血小板浓度由900×10~9/L逐渐上升到1800×10~9/L时,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同血小板浓度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当血小板浓度再度上升至2100×10~9/L时,疗效反而降低。结论:不同血小板浓度的富血小板血浆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在一定程度上与血小板浓度呈剂量依赖,但是存在一个最适宜浓度,可能为(1500~1800)×10~9/L。过多的血小板及白细胞可能抑制疗效并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膝/治疗 富血小板血浆/治疗应用 注射 关节内
下载PDF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巍峰 许永秋 +4 位作者 王鹏云 黄浩 陈英华 卿海洋 李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1年第12期28-31,共4页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PRP组(n=42)和对照组(n=52),2组均行ACL重建术,PRP组在肌腱移植前用PRP浸泡,并于术后第1、3、5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无特殊处理... 目的探讨自体富血小板血浆(PRP)对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腱骨愈合的影响。方法将9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PRP组(n=42)和对照组(n=52),2组均行ACL重建术,PRP组在肌腱移植前用PRP浸泡,并于术后第1、3、5周关节腔内注射PRP,对照组无特殊处理。比较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以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2组手术当天和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差异,比较2组术后愈合情况。结果术后3、6、12个月时,2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较术前升高,VAS评分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时,2组患者IKDC评分、Lysholm评分、VAS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当天、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12个月股骨骨道直径大于PR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PRP组股骨隧道移植物愈合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PRP应用于ACL重建术能提高腱骨愈合的速度,缩短ACL重建术后恢复时间,提高腱骨愈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自体富血小板血浆 腱骨愈合 骨道直径 愈合质量
下载PDF
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1
4
作者 林春博 罗道明 +5 位作者 蔡金宏 莫凡 卿海洋 冼呈 陈英华 杨渊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17期1921-1924,共4页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 32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 目的探讨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的疗效。方法 32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均行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术后随访(17.13±6.08)个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患者治疗后VAS评分低于治疗前,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均P<0.05);术后3个月复查MRI见原软骨损伤区域无异常信号。结论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软骨损伤 微骨折术 富血小板血浆 疗效
下载PDF
关节镜铺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18例 被引量:3
5
作者 肖笠 冯江学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6期979-980,共2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我科采用在关节镜铺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横形或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18例,并通过关节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治疗髌骨...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1~9月我科采用在关节镜铺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横形或非严重粉碎性髌骨骨18例,并通过关节镜检查关节面的复位情况,同时治疗髌骨及股骨滑车的软骨损伤,对患者进行随访及疗效评估.结果:随访时间为12~20个月,平均15.4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随访期内未见钛缆松动、螺钉断裂、髌股关节炎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辅助下钛缆结合空心拉力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的有效方法,可达到满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钛缆 空心拉力螺钉 内固定 髌骨 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余文君 杨渊 +3 位作者 黄巍峰 肖笠 徐静 林春博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7期925-926,934,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KOA患者147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49例,均施行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术后实验组采用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灌洗,对照组a... 目的观察关节镜微创清理术联合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效果。方法 KOA患者147例,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a、对照组b,每组49例,均施行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术后实验组采用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灌洗,对照组a采用生理盐水灌洗,对照组b采用林格氏关节灌注液灌洗。观察3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对照组a及对照组b总有效率分别为95.9%、63.3%、73.5%,观察组疗效好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微创清理术后配合黄芪-林格氏关节灌注液灌洗,能有效提高KOA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黄芪注射液 林格氏液 关节镜手术 微创清理术
下载PDF
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4
7
作者 王鹏云 鞠俊莲 +2 位作者 张辉宇 沈茂荣 周侠 《广西医学》 CAS 2018年第3期337-339,共3页
目的观察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损伤三联征11例,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 目的观察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闭合性肘关节损伤三联征11例,术后随访观察肘关节活动度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1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12.2个月,骨折均愈合。按照Mayo评分标准,术后肘关节功能优7例、良3例、可1例,无肘关节再脱位、感染、皮肤无坏死、骨化性肌炎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未发现冠状突骨折固定松动再移位。结论采用肘关节内侧入路联合外侧入路手术治疗肘关节损伤三联征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关节损伤三联征 前内侧入路 外侧入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