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色市2006~2015年大气污染物时空变化趋势及原因分析
1
作者 甘永乐 孙英云 +2 位作者 梁俭 史兵方 崔连胜 《环境研究与监测》 2018年第2期6-11,共6页
为了解百色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与特征,本研究基于2006~2015十年间百色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SO_2、NO_2、和PM_(10)三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色市大气中SO_2质量浓度整体上低于国家二级污染浓度限值,... 为了解百色市大气污染物变化规律与特征,本研究基于2006~2015十年间百色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研究了SO_2、NO_2、和PM_(10)三类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百色市大气中SO_2质量浓度整体上低于国家二级污染浓度限值,而NO_2和PM_(10)含量均较低。三类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质量浓度和API年均值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其中SO_2质量浓度在2007和2013年有较大值,这与经济发展和工矿企业排放的影响有关,而NO_2与PM_(10)年均质量浓度变化不大。通过超标率的统计发现,PM_(10)是影响百色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因此,在百色市大气污染治理上应着重加强对工矿企业的排污治理以及对市政建设工程的监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大气污染物 SO2 NO2 PM10
下载PDF
狗牙根、野古草对萘和蒽污染土壤的修复 被引量:4
2
作者 陈盛余 赵丹丹 +1 位作者 左卫元 史兵方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308,共6页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狗牙根和野古草对萘(Nap)和蒽(Ant)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90 d后,狗牙根和野古草对污染土壤中Nap和Ant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狗牙根对萘和蒽的去除率分别为46.9%~74.6%、52.1%~77.6%,野古草对萘和蒽的去除率...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狗牙根和野古草对萘(Nap)和蒽(Ant)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结果表明,90 d后,狗牙根和野古草对污染土壤中Nap和Ant有明显的去除效果,狗牙根对萘和蒽的去除率分别为46.9%~74.6%、52.1%~77.6%,野古草对萘和蒽的去除率分别为51.8%~81.4%、47.6%~79.6%。植物去除土壤中萘和蒽的效率与生物量无明显关系。两种植物对萘和蒽的累积质量比随土壤中萘和蒽质量比增大而增大,且根部对萘和蒽的累积质量比高于茎叶。萘和蒽在两种植物中的生物浓缩系数(BCFs)随萘和蒽初始质量比增大而下降,在同等条件下,萘和蒽在野古草中的BCFs比在狗牙根中高,野古草对萘和蒽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优于狗牙根。植物-微生物联合作用是降解土壤中萘或蒽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学 植物修复 狗牙根 野古草 萘和蒽污染土壤
下载PDF
活性白土和聚氯化铝制备及其在微污染水处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周小丽 左卫元 +2 位作者 陈盛余 段艳 史兵方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7-59,共3页
以膨润土为原料制备活性白土,并利用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制备聚氯化铝(PAC)。研究了PAC用量、微污染水pH、不同温度制备的活性白土以及活性白土与PAC联用对微污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活性白土与PAC协同作用对微污染水处理的最佳实验条... 以膨润土为原料制备活性白土,并利用反应后产生的废液制备聚氯化铝(PAC)。研究了PAC用量、微污染水pH、不同温度制备的活性白土以及活性白土与PAC联用对微污染水处理效果的影响,以确定活性白土与PAC协同作用对微污染水处理的最佳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活性白土与PAC联用,且活性白土用量为0.20 g、PAC用量为0.20 mL时可达到最佳的水处理效果,微污染水CODCr去除率高达79.40%、剩余浊度为0.6 NT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白土 聚氯化铝 微污染水 应用
下载PDF
氯氧化铋简便合成及其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仝海娟 李思琦 +2 位作者 范方方 左卫元 史兵方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57-162,共6页
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物的方法。氯氧化铋(BiOCl)已成为传统光催化剂的潜在替代品,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采用简单的机械搅拌法合成了BiOCl光催化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 光催化降解是一种有效的处理环境污染物的方法。氯氧化铋(BiOCl)已成为传统光催化剂的潜在替代品,并显示出优异的性能。采用简单的机械搅拌法合成了BiOCl光催化剂,并通过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氮气吸附-脱附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等对其形貌、组成、结构、比表面积以及光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的BiOCl显示出二维纳米薄片状形貌,带隙宽度为3.3 eV。利用光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PNP)为模拟反应评估了BiOCl的光催化活性。受益于BiOCl表面高暴露的(110)晶面,在80 min、BiOCl投加量为0.4 g/L条件下,BiOCl对PNP的去除率高达99.7%。动力学研究表明,该降解过程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动力学常数为0.043 min^(-1)。自由基捕获实验证实,该降解过程中主要的自由基为·O_(2)^(-)和·OH。此外,还分析了BiOCl降解PNP的机理。研究结果为光催化法治理废水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氯氧化铋 自由基
下载PDF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对苯甲酸的吸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左卫元 仝海娟 +3 位作者 史兵方 陈盛余 段艳 廖安平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7-61,共5页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去除苯甲酸的工艺条件以及吸附等温线、动力学以及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溶液pH=4.0、苯甲酸底液质量浓度为100 m... 以香蕉皮为原料,通过浸渍-焙烧的方法制备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研究了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吸附去除苯甲酸的工艺条件以及吸附等温线、动力学以及热力学过程。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5℃、溶液pH=4.0、苯甲酸底液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2 g/L的条件下,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对苯甲酸的去除率为94.76%。此外,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吸附剂对苯甲酸的等温吸附过程服从Langmuir模型,饱和吸附量为68.213 mg/g;吸附动力学过程服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能自发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锰氧化物复合材料 苯甲酸 动力学
下载PDF
壳聚糖改性桔子皮生物炭吸附Cr(Ⅵ)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仝海娟 刘丽晓 +1 位作者 范方方 左卫元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9期54-57,共4页
本文以桔子皮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制备了桔子皮生物炭。用壳聚糖对所制备的桔子皮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生物炭,详细探究了吸附条件对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生物炭,用壳聚糖改性后的生物炭对... 本文以桔子皮为原料,通过高温炭化制备了桔子皮生物炭。用壳聚糖对所制备的桔子皮生物炭进行改性处理,制备了改性生物炭,详细探究了吸附条件对壳聚糖改性生物炭吸附Cr(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初始生物炭,用壳聚糖改性后的生物炭对Cr(Ⅵ)具有更好的吸附能力。在吸附时间120 min、温度30℃、Cr(Ⅵ)初始浓度为50 mg·L^(-1)、溶液pH=3.0的条件下,改性生物炭对Cr(Ⅵ)的去除率为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桔子皮生物炭 Cr(Ⅵ) 吸附 壳聚糖
下载PDF
BiOCl/桔子皮生物炭复合催化剂光催化降解环丙沙星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思琦 刘丽晓 +1 位作者 赖昌鹏 仝海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2年第11期54-57,共4页
本文以桔子皮生物炭为载体,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的BiOCl/C复合材料,并以环丙沙星为目标污染物,评估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益于生物炭与BiOCl之间的协同作用,BiOCl/C催化剂表现出比单一BiOCl更为优异的光催... 本文以桔子皮生物炭为载体,通过简单的溶剂热法合成了新型的BiOCl/C复合材料,并以环丙沙星为目标污染物,评估了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受益于生物炭与BiOCl之间的协同作用,BiOCl/C催化剂表现出比单一BiOCl更为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在环丙沙星浓度为20mg·L^(-1),溶液pH为7.0,光照时间60min的条件下,BiOCl/C催化剂对环丙沙星的降解效率可达98.1%。重复使用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拥有优异的可重复使用能力。本研究结果可为环丙沙星废水的治理提供一种性能优异的催化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降解 BiOCl 生物炭 环丙沙星
下载PDF
制备条件对稻壳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范方方 左卫元 《安徽化工》 CAS 2022年第6期66-69,共4页
为了对稻壳进行资源化利用,以稻壳为原料,H_(3)PO_(4)为活化剂,通过浸渍-炭化法制备了磷酸活化的稻壳生物炭。以亚甲基蓝的去除为目标,详细探究了不同活化剂及制备工艺条件对稻壳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活化剂中,... 为了对稻壳进行资源化利用,以稻壳为原料,H_(3)PO_(4)为活化剂,通过浸渍-炭化法制备了磷酸活化的稻壳生物炭。以亚甲基蓝的去除为目标,详细探究了不同活化剂及制备工艺条件对稻壳生物炭吸附亚甲基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活化剂中,经磷酸预处理的生物炭具有更好的吸附性能;在磷酸浓度为5.0 mol/L,浸渍比为1∶9,炭化温度为700℃,炭化4 h的条件下所制备的稻壳生物炭对亚甲基蓝的吸附性能最佳,达到了98.6%。本研究结果能为环境污染物的治理提供一种高性能吸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生物炭 亚甲基蓝 吸附 制备
下载PDF
2,4-二氯苯氧乙酸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仝海娟 欧阳辉祥 +3 位作者 陈盛余 段艳 左卫元 史兵方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76-80,共5页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改性壳聚糖为载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2,4-D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FT-IR和SEM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表面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 以2,4-二氯苯氧乙酸(2,4-D)为模板分子,改性壳聚糖为载体,甲基丙烯酸、丙烯酰胺、2-乙烯基吡啶为功能单体合成了3种2,4-D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FT-IR和SEM对聚合物进行了表征,考察了3种表面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结果表明,3种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2,4-D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符合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为自发、熵增和吸热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2 4-二氯苯氧乙酸 吸附 动力学
下载PDF
FeOCl复合花生壳衍生生物炭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
10
作者 袁海琴 李彩玉 +3 位作者 韦咏婷 朱依静 左卫元 仝海娟 《化工技术与开发》 CAS 2023年第9期7-10,共4页
本文合成了复合生物炭的FeOCl复合材料(FeOCl/BC),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系统评价了四环素浓度、催化剂用量、PDS剂量等参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FeOCl/BC显著提升了PDS分解生成过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效... 本文合成了复合生物炭的FeOCl复合材料(FeOCl/BC),并用于活化过硫酸盐降解四环素,系统评价了四环素浓度、催化剂用量、PDS剂量等参数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FeOCl/BC显著提升了PDS分解生成过硫酸根自由基(SO_(4)^(−)·)的效率。降解四环素的较佳条件为:四环素初始浓度为10mg·L^(-1),FeOCl/BC的使用量为0.3g·L^(-1),PDS的浓度为0.3g·L-1。体系中NO_(3)^(-)、SO_(4)^(2-)、H_(2)PO_(4)^(-)的存在对四环素降解效率的影响不大,Cl^(-)对促进四环素的降解有利,HCO_(3)^(-)的存在对四环素的降解有一定的抑制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OCl/生物炭复合物 四环素 降解 过硫酸盐
下载PDF
纳米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光谱法测定头孢氨苄 被引量:3
11
作者 胡米雪 王秀照 +2 位作者 黄胜银 郑春连 凌绍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10-913,共4页
建立了一种检测头孢氨苄含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光谱法。在碱性介质中,头孢氨苄降解产物为巯基化合物,巯基化合物与氯金酸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微粒,纳米金微粒体系在550 nm处产生一个SPR吸收峰,体系的SPR吸收峰峰值与头孢氨苄... 建立了一种检测头孢氨苄含量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光谱法。在碱性介质中,头孢氨苄降解产物为巯基化合物,巯基化合物与氯金酸发生反应生成纳米金微粒,纳米金微粒体系在550 nm处产生一个SPR吸收峰,体系的SPR吸收峰峰值与头孢氨苄的质量浓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线性范围为2.00~28.0μg/m L,线性回归方程为△A=-0.0131+0.0089ρ(μg/m L),相关系数为0.9973,检出限为1.2μg/m L。方法用于测定头孢氨苄胶囊含量时,测定结果的RSD为2.1%,回收率在92.0%~106.9%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氨苄 金纳米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原文传递
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仝海娟 欧阳辉祥 +2 位作者 陈盛余 段艳 廖安平 《食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7-71,共5页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硅胶为载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三种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影响该三种表面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的吸附能力的因素、吸附等温线... 采用分子印迹技术以罗丹明B为模板分子,硅胶为载体,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为交联剂,通过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三种罗丹明B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考察了影响该三种表面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的吸附能力的因素、吸附等温线和动力学。结果表明,三种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均具有较高的吸附效果,且三种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对罗丹明B的等温吸附过程均服从Langmuir方程,饱和吸附量分别为101.731,91.071和70.572 mg/g;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吸附过程遵从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速率分为0.012 1, 0.018 5和0.024 9g·mg-1·min-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子印迹聚合物 罗丹明B 吸附 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