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西北部湾滩涂施氏獭蛤中培及养成期养殖密度比较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超奇 徐炳杰 +3 位作者 吴韬 杨凌 刘一鸣 潘英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5-115,共11页
为探索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高效的中间培育模式及合理养殖密度,于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海区滩涂,以相同密度梯度采用箱式和筐式两种养殖模式进行中间培育,中培结束后以筐式养殖进行养... 为探索施氏獭蛤(Lutraria sieboldii)高效的中间培育模式及合理养殖密度,于2021年2月—2022年4月在广西北部湾海域——北海、钦州和防城港海区滩涂,以相同密度梯度采用箱式和筐式两种养殖模式进行中间培育,中培结束后以筐式养殖进行养成实验,对比各阶段施氏獭蛤的生长性能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中培期北海和防城港海区箱式养殖模式比筐式养殖模式表现更佳,而钦州海区筐式养殖模式表现更佳;北海海区适宜养殖密度为1500粒·箱^(−1),防城港海区为1000粒·箱^(−1),钦州海区为500粒·筐^(−1)。养成期北海适宜养殖密度为40粒·筐^(−1),钦州和防城港海区结束养成时成活率为0。3个养殖海区的环境因子调查结果表明:北海海区的水温、滩温、盐度、pH和溶解氧(DO)变化最小,水质环境最稳定,钦州、防城港海区的水质环境变化较大且较不稳定;北海滩涂的底质粒径以粗砂和中砂为主,防城港滩涂以中砂和细砂为主,钦州滩涂以细砂为主。浮游植物调查结果显示,藻属种类和数量由大到小均为北海>防城港>钦州。研究表明,施氏獭蛤海区中培适宜以箱式养殖模式在北海和防城港海区进行,适宜在北海进行海区养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獭蛤 养殖密度 筐式养殖 箱式养殖 生长 成活率 北部湾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卵巢发育、卵子及卵黄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徐炳杰 刘一鸣 +2 位作者 连昌朋 吴韬 潘英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58,共11页
采用解剖观察、卵巢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的卵巢发育、卵子发育及卵黄粒合成过程和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织锦巴非蛤在1周年内具有1个繁殖周期,根据卵巢发育时期划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增... 采用解剖观察、卵巢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技术对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的卵巢发育、卵子发育及卵黄粒合成过程和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织锦巴非蛤在1周年内具有1个繁殖周期,根据卵巢发育时期划分为5个时期,分别为增殖期(5月-7月)、生长期(7月-9月)、成熟期(9月-11月)、排放期(11月-翌年1月)、休止期(翌年1月-4月)。根据织锦巴非蛤卵子发育和卵黄合成的相关特点,可将卵子发育划分4个主要阶段,第一阶段为卵原细胞,第二阶段为卵黄合成前期卵母细胞,第三阶段为卵黄合成期卵母细胞,第四阶段为卵黄合成后期卵母细胞,其中卵黄合成期是卵黄粒生成的重要时期,在此期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等细胞器通过不同的方式合成卵黄粒。此外,海区水温与织锦巴非蛤卵巢发育密切相关,是影响织锦巴非蛤卵巢发育的重要因素。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为雌雄异体,未发现雌雄同体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超微结构 组织切片观察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精巢发育、精子发生及超微结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炳杰 刘一鸣 +3 位作者 邢清淦 连昌朋 吴韬 潘英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9-68,共10页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精巢发育、精子发生及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文章采用解剖观察、精巢组织切片、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织锦巴非蛤中未发现雌雄同体,观察的个体皆为雌雄异体,将其... 为了解广西北部湾海域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精巢发育、精子发生及成熟精子的超微结构,文章采用解剖观察、精巢组织切片、扫描和透射电镜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采集织锦巴非蛤中未发现雌雄同体,观察的个体皆为雌雄异体,将其精巢发育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5个时期,织锦巴非蛤精巢成熟与排放期在9月-翌年1月。精子发生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成熟精子期5个时期。织锦巴非蛤成熟精子由头部、中部和尾部组成,为典型的鞭毛型精子,全长约为46.04μm。精子头部分为顶体和精核,顶体为圆锥形,精核呈长圆柱形,前端直径约为0.71μm,后端直径约为1.34μm;中部由4个环绕成瓣状的线粒体与2个相互垂直的近、远端中心粒组成;尾部鞭毛长约38.8μm,直径约为0.21μm,外被质膜,为典型“9+2”双联体微管结构。研究结果为织锦巴非蛤的繁殖生物学、人工苗种繁育及种质资源保护提供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精巢发育 精子发生 超微结构 组织切片
下载PDF
基于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不同生物浮床黄颡鱼养殖池塘生态健康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崔亮 李恩军 +5 位作者 程光平 秦秀东 张曼 赵学倩 高胜男 何绪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79-186,共8页
【目的】筛选出生物浮床调控养殖池塘水质的有效方法,为黄颡鱼(Pelteobagrus eupogon)规模化养殖池塘生境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两种生物浮床黄... 【目的】筛选出生物浮床调控养殖池塘水质的有效方法,为黄颡鱼(Pelteobagrus eupogon)规模化养殖池塘生境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设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水葫芦(Eichhornia crassipes)两种生物浮床黄颡鱼养殖池塘(4#和5#池塘),以未设生物浮床的邻塘(6#池塘)为参照点,采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黄颡鱼养殖池塘的生态健康状况,并分析P-IBI与各类水质因子的关联度。【结果】4#池塘的P-IBI变化范围为1.29~6.57,平均值4.13;5#池塘的P-IBI变化范围为2.65~5.58,平均值4.49;6#池塘的P-IBI变化范围为2.38~5.40,平均值3.86。在同一养殖池塘内,P-IBI随养殖时间的推移整体上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并随水温的季节性变化出现一定波动;P-IBI平均值排序为5#池塘>4#池塘>6#池塘,即设有生物浮床养殖池塘的生态健康状况优于参照点池塘,而在两种生物浮床中又以空心莲子草浮床优于水葫芦浮床,前者养殖水体的P-IBI较后者提高8.7%。在两种生物浮床养殖池塘中,均以化学需氧量(CODMn)与P-IBI的关联度最高,其次为总磷(TP)和水温(WT);在参照点池塘中,与P-IBI关联度最高的水质因子为WT,其次是TP和酸碱度(pH)。【结论】空心莲子草和水葫芦浮床的水质修复作用主要是通过对藻类的选择性抑制来实现,且在对浮游生物组成结构和生物量的影响程度方面,空心莲子草的效果比水葫芦明显,即以生物浮床修复黄颡鱼养殖池塘水质时空心莲子草浮床优于水葫芦浮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浮游生物 生物完整性指数(IBI) 关联度 健康评价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发育、精子发生及超微结构观察
5
作者 吴韬 潘英 +4 位作者 刘一鸣 连昌朋 徐炳杰 王超奇 杨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9-80,共12页
为探究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周年发育、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文章采用组织切片、扫描及透射电镜技术对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周年发育、精子发生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发育... 为探究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周年发育、精子发生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文章采用组织切片、扫描及透射电镜技术对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周年发育、精子发生和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精巢发育周期为1年,可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繁殖盛期为12月至翌年4月,每期5%~10%个体精巢发育略滞后。精子发生可划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和变态期。雄性生殖细胞的发育可划分为精原细胞期、初级精母细胞期、次级精母细胞期、精细胞期、成熟精子期。施氏獭蛤精子属于鞭毛型,全长(39.76±0.50)μm。精子头部由近椭圆形的顶体和精核组成,顶体底部与精核相连处凹陷形成亚顶体腔,精核顶部形成核前窝,精核底部形成核后窝,细胞核内电子密度均匀,核中部存在间隙。中心粒复合体周围有4个线粒体围绕组成精子中部,线粒体近圆形,内嵴明显。质膜包裹轴丝形成精子尾部,尾部横切面可明显观察到“9+2”双联体微管结构。此外,施氏獭蛤存在A、B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原细胞,A型精原细胞核内核仁不明显, B型精原细胞核内核仁明显, B型精原细胞存在于增殖期和生长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獭蛤 精巢发育 精子发生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织锦巴非蛤中培和养成期生长特性的比较
6
作者 刘一鸣 徐炳杰 +5 位作者 王超奇 杨凌 裴琨 韦朝民 曾尚伟 潘英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28-1842,共15页
【目的】探明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在广西北部湾海域中培和养成期的适养密度和生长规律,为开展织锦巴非蛤规模化及高效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7月分别在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 【目的】探明织锦巴非蛤(Paphia textile)在广西北部湾海域中培和养成期的适养密度和生长规律,为开展织锦巴非蛤规模化及高效养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2年1月—2023年7月分别在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钦州市犀牛脚镇渔港海区滩涂进行中培、养成及网笼吊养试验,比较织锦巴非蛤在不同海区、不同养殖密度下的生长性能差异,并通过幂函数回归分析法建立织锦巴非蛤的壳长—体质量异速生长方程。【结果】织锦巴非蛤在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钦州市犀牛脚镇渔港海区的适宜中培密度分别为2000、2000和1000粒/筐,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织锦巴非蛤的各项生长指标及存活率均优于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和钦州市犀牛脚镇渔港海区,且随中培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养成期3个海区的织锦巴非蛤适宜养成密度分别为60、50和40粒/筐,相同密度组的生长指标及存活率均表现为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钦州市犀牛脚镇渔港海区。防城港市白龙珍珠湾海区网笼吊养模式下,织锦巴非蛤各项生长指标和存活率均随吊养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网笼吊养密度不宜超过50粒/笼。3个海区中培期3月龄织锦巴非蛤壳长与体质量的生长关系表现为正异速生长(快速生长),而海区养成期9月龄和网笼吊养期的18月龄织锦巴非蛤表现为负异速生长(慢速生长)。【结论】在广西北部湾海域低潮区采用筐式底播模式进行织锦巴非蛤中培和养成具有可行性,且养殖效果以北海市营盘镇沙虫坪海区最佳,适宜中培密度为2000粒/筐,养成密度为60粒/筐。此外,15月龄织锦巴非蛤适宜在防城港白龙珍珠湾海区进行网笼吊养,能改善底播模式下织锦巴非蛤易受捕食者和夏季高温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锦巴非蛤 养殖密度 筐式底播 网笼吊养 异速生长 广西北部湾
下载PDF
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营养成分、消化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7
作者 麻艳群 司楠 +5 位作者 程蔓 廖东发 程光平 李文红 赵晚晨 张亚军 《水产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4-49,共6页
在广西南宁市坛洛镇某水产养殖公司的6口长方形养殖池塘中,放养初始体质量(15.11±0.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密度分别为5000 ind./667 m^(2)(A组)、10000 ind./667 m^(2)(B组)和15000 ind./667 m^(2)(C组),每组设2... 在广西南宁市坛洛镇某水产养殖公司的6口长方形养殖池塘中,放养初始体质量(15.11±0.20)g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密度分别为5000 ind./667 m^(2)(A组)、10000 ind./667 m^(2)(B组)和15000 ind./667 m^(2)(C组),每组设2个重复,常规精养180 d,研究放养密度对黄颡鱼生长、肌肉营养成分、消化酶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发现,A组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其他密度组(P<0.05),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C组(P<0.05),与B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的饲料系数显著低于C组(P<0.05),与A组无显著差异(P>0.05);B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较A组和C组分别提高62.36%和19.82%。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鱼体肌肉的粗蛋白含量逐渐降低,粗灰分和粗水分含量逐渐升高,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A组和B组的肌肉粗脂肪含量均显著高于C组(P<0.05);A组的脂肪酶、胰蛋白酶和淀粉酶活性最高,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黄颡鱼肝脏中的SOD和CAT活性先增加后减小,B组最高,C组最低(P>0.05)。综上所述,在以养殖产量和鱼体健康综合考虑的生产实践中,以10000 ind./667 m^(2)的养殖密度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密度 黄颡鱼 生长性能 消化酶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创伤弧菌耐药基因检测
8
作者 谭雯予 邹杰 +7 位作者 黄威宁 童桂香 张洪耀 高铭佐 严子科 吴志刚 黄德生 梁静真 《现代畜牧科技》 2024年第4期37-41,共5页
该试验通过PCR方法检测27株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创伤弧菌中耐药基因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27株创伤弧菌中,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0%(0/27)... 该试验通过PCR方法检测27株广西凡纳滨对虾源创伤弧菌中耐药基因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的携带情况。结果表明,27株创伤弧菌中,ant(3”)-I、aac(3)-II、sul1、tet(A)、tet(C)和TEM基因的检出率分别为0%(0/27)、0%(0/27)、55.6%(15/27)、70.4%(19/27)、81.5%(22/27)和51.9%(14/27);共包含7种耐药基因型,其中优势耐药基因型为ant(3”)-I^(-)aac(3)-II^(-)sul1^(+)tet(A)^(+)tet(C)^(+)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创伤弧菌 耐药基因 检测
下载PDF
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的影响及调控研究进展 被引量:24
9
作者 许友卿 郑一民 丁兆坤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49-1159,共11页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 冷应激严重影响水生动物的生理生化过程,致其代谢紊乱,乃至死亡。本文主要从能量代谢、蛋白质代谢、脂肪代谢和核酸代谢4个方面,综述冷应激对水生动物尤其是鱼类代谢的影响、机理、预防及调控研究进展,旨在深入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的影响,进一步探索其机理、预防和调控方法,抵御冷应激效应,减少低温特别是急剧降温对水生动物尤是鱼类的损害。未来应该从基因、分子、细胞、器官和整体水平,多层次全面深入地研究冷应激对水生动物代谢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特别应从分子和基因水平研究其机理,同时采取综合措施如改善养殖环境条件,培育耐寒品种,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鱼的耐寒遗传特性,在饲料中添加蛋白质、多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等提高鱼类的抗冷应激能力,降低养殖风险,发展可持续渔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鱼类代谢 生理调控 水生动物
下载PDF
广西贝类养殖现状及产业发展策略建议 被引量:16
10
作者 潘英 李坚明 黄伟德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2-137,共6页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海洋贝类等高营养蓝色食物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2010年贝类养殖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4.8%,贝类产业已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沿海区域... 近十几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对海洋贝类等高营养蓝色食物的消费需求在不断增加。2010年贝类养殖产量占中国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4.8%,贝类产业已成为中国海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沿海区域经济发展、近海环境改善、渔民收入增加等方面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养殖 海水养殖 海洋贝类 产业发展策略 近海环境 沿海区域 海洋经济 北部湾沿海 合浦珠母贝 增养殖技术
下载PDF
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瘦素的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2
11
作者 丁兆坤 李培 +1 位作者 刘富娟 许友卿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共6页
瘦素(leptin)是一种蛋白质激素。鱼类瘦素主要由肝合成和分泌,参与调节摄食、代谢、生长、免疫、繁殖、神经及造血细胞发育等。本文综述了瘦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探讨水生动物... 瘦素(leptin)是一种蛋白质激素。鱼类瘦素主要由肝合成和分泌,参与调节摄食、代谢、生长、免疫、繁殖、神经及造血细胞发育等。本文综述了瘦素的功能及作用机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旨在进一步理解和深入探讨水生动物瘦素的作用及机理、营养素对水生动物瘦素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这对理解摄食、能量代谢调控的机制具有科学理论意义;能为有计划、有目的、有效地控制水生动物体重、脂类沉积和能量代谢,根据需要生产理想、优质和健康的水产品提供基础依据,同时为调控人类肥胖、维护健康、提高生产力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瘦素 瘦素基因表达 影响因素 营养素 水生动物
下载PDF
基于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红水河梯级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被引量:11
12
作者 娄方瑞 程光平 +5 位作者 陈柏娟 李文红 蓝家湖 郑惠芳 覃志彪 张益峰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6-40,共5页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红水河梯级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各水库设置样本采样点,测定鱼类主要表型特征及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筛选并构建F-IBI评价体系。使用1、3、5赋值法计算各水库的IBI分值以评价各水库的生态健康状况... 应用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F-IBI)评价红水河梯级水库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在各水库设置样本采样点,测定鱼类主要表型特征及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筛选并构建F-IBI评价体系。使用1、3、5赋值法计算各水库的IBI分值以评价各水库的生态健康状况。研究表明,红水河七座水库中,天生桥水库生态系统的状况表现为"较差",岩滩水库为"健康"状态,其余各水库健康状况为"良好"。总体上,红水河水系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生物完整性指数 生态系统健康 1、3、5赋值法 红水河 水库
下载PDF
布良水库网箱养殖水域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与水质理化因子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绪伟 程光平 +4 位作者 张曼 黄永颖 娄方瑞 崔亮 阎维杰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定期监测广西布良水库网箱养殖水域养鱼网箱"近点"和"远点"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因子,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两监测点水域健康状况,分析其与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的关联性,为建立基于养殖对象与养殖环境友好的... 定期监测广西布良水库网箱养殖水域养鱼网箱"近点"和"远点"浮游生物和主要理化因子,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两监测点水域健康状况,分析其与水质主要理化因子的关联性,为建立基于养殖对象与养殖环境友好的大水面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提供参考。P-IBI评价结果表明,养鱼网箱远点水质为"健康"和"亚健康",近点水质为"亚健康"和"良";P-IBI指数与水质因子关联度为:网箱近点pH>DO>WT>SD>COD_(Mn)>TP>NO_2-N>NH_3-N>BOD_5,网箱远点pH>SD>NH_3-N>TP>DO=NO_2-N>WT>COD_(Mn)>BOD_5。总体上水质健康状况远点优于近点,可通过适度调控与P-IBI指数关联度高的水质因子改善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箱养殖 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 水质因子 水质健康状况 灰色关联分析
下载PDF
广西主要养殖区内逃逸尼罗罗非鱼形态差异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管嘉俊 郑惠芳 +4 位作者 乔庆 周毅 郭忠宝 陈日钊 李文红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071-2077,共7页
【目的】明确地理生境对野外逃逸尼罗罗非鱼形态变异的影响,为今后研究罗非鱼种群入侵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和北海6个主要养殖区域采集一龄左右的雄性逃逸尼罗罗非鱼自然群体,以... 【目的】明确地理生境对野外逃逸尼罗罗非鱼形态变异的影响,为今后研究罗非鱼种群入侵及制定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和北海6个主要养殖区域采集一龄左右的雄性逃逸尼罗罗非鱼自然群体,以形态测量、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形态特征和多变量形态度量分析。【结果】在尼罗罗非鱼全长、体长、体高、头长、吻长和体质量方面,均以玉林地区的最高、钦州地区的最低,且两地差异显著(P<0.05)。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前3个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74.31%、9.23%和6.21%,累积贡献率达89.75%,能较好地概括不同养殖区域野外逃逸尼罗罗非鱼的生长特征。判别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全长、体厚、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和体质量等7项体表性状建立的判别函数能有效区分不同养殖区域的尼罗罗非鱼,其综合判别准确率为96.11%。经聚类分析发现,钦州地区的尼罗罗非鱼与其他地区的相似性最低,变异程度最大,单独聚为一支。不同养殖区域尼罗罗非鱼样本体质量与全长、体长、体高、体厚、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间的相关性均极显著(P<0.01),其中与全长、体长和体高的相关系数较高,分别为0.9375、0.9359和0.8327,而与眼径的相关性最低(0.5947)。【结论】主成分分析和判别分析是辨别逃逸罗非鱼来源的可行手段,而分析逃逸尼罗罗非鱼的全长、体长和体质量有助于了解其生存状态,并为控制其入侵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罗罗非鱼 逃逸 形态差异 主成分分析 判别分析
下载PDF
广西主要养殖区内逃逸尼罗罗非鱼线粒体D-loop控制区序列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管嘉俊 韩卓君 +2 位作者 郑惠芳 李文红 郭忠宝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18年第5期451-459,共9页
为研究广西主养区域逃逸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北海的六个地理群体的尼罗罗非鱼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获得了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 为研究广西主养区域逃逸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本研究对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北海的六个地理群体的尼罗罗非鱼线粒体D-loop序列进行了分析比较。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测序,获得了广西玉林、南宁、钦州、贵港、防城港、北海等六个地理群体的尼罗罗非鱼线粒体D-loop序列,采用序列比对和构建系统进化树等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探讨了不同地区尼罗罗非鱼线粒体D-loop的多样性。测序结果表明,在得到的线粒体D-loop区序列中,四种碱基A、G、T、C的平均比例分别为32. 05%、20. 79%、33. 19%和13. 97%,其中碱基C含量最低,碱基T含量最高。C+G(34. 75%)的含量明显低于A+T(65. 25%)的含量。共检测到140个变异位点,其中转换为79个,颠换为42个,19个插入(缺失)位点。碱基替换与插入(缺失)的比为6. 39。在所测得的罗非鱼D-loop序列中成功识别保守序列CSB-2,CSB-3和相似序列CSB-1。系统进化分析表明,南宁地区罗非鱼的遗传距离值相对其它地区的遗传距离值较小,序列与参考序列最为接近,说明该区域罗非鱼的遗传分化程度最低;钦州地区逃逸尼罗罗非鱼的遗传距离相对其它地区间遗传距离值较远,在系统发育树中钦州地区罗非鱼也聚为整一小枝,说明钦州地区罗非鱼较其它区域有明显的遗传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尼罗罗非鱼 线粒体DNA D-LOOP 逃逸
下载PDF
基于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中浮游动物多样性与水质的灰色关联性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琴 高胜男 +5 位作者 李恩军 程光平 崔亮 赵学倩 何绪伟 秦秀东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137-146,共10页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 【目的】以两种生物浮床的养殖池塘为研究对象,探究水体中浮游动物的多样性及其与水质因子的关联度。【方法】定期监测设置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的黄颡鱼养殖塘中浮游动物的种群组成及主要水质因子,比较两种生物浮床对浮游动物多样性的影响;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WT、DO、pH、NH_3-N、COD等10个水质理化因子与浮游动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度指数(J)的关联性。【结果】研究水域中水葫芦浮床塘的浮游动物丰度和多样性水平均高于水花生浮床塘,且养殖周期内水质较稳定;浮游动物优势种群为轮虫。水质因子中,pH值是影响H及J的第一因子,关联度分别为0.863、0.797和0.901、0.825,其次为WT和DO;主要水质因子对H和J的影响力从大到小依次为pH﹥WT﹥DO﹥COD﹥SD﹥BOD_5﹥NH_3-N﹥TN﹥TP﹥NO_2-N。【结论】在众多水质因子中,pH值是影响浮游动物多样性的首要关键因子,其次为WT和DO;水葫芦浮床较水花生浮床能更好地调控浮游动物的种群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灰色关联分析 水葫芦 水花生 黄颡鱼 水质因子
下载PDF
基于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的不同循环饥饿投饲模式黄颡鱼养殖塘水质评价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亚军 秦秀东 +7 位作者 李恩军 程光平 李文红 张伟刚 孙玉章 张曼 崔亮 赵晚晨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54-1763,共10页
【目的】探索不同循环饥饿投饲模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养殖塘水质状况的影响,筛选出基于优良水质的黄颡鱼池塘养殖循环饥饿投饲模式,为其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按间隔3 d(X3组)、5 d(X5组)、7 d(X7组)... 【目的】探索不同循环饥饿投饲模式对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养殖塘水质状况的影响,筛选出基于优良水质的黄颡鱼池塘养殖循环饥饿投饲模式,为其规模化生态化养殖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按间隔3 d(X3组)、5 d(X5组)、7 d(X7组)和10 d(X10组)饥饿1 d等4种循环饥饿投饲模式养殖黄颡鱼,以正常投饲塘(X0组)为参照点,利用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P-IBI)评价各模式塘水体健康状况,比较分析P-IBI评价结果和灰色关联分析结果。【结果】最终筛选出Y2(浮游植物种类数)、Y14(浮游植物生物量)、Y19(浮游动物Margalef丰富度指数)、Y31(硅藻门相对丰度)、Y33(绿藻门相对丰度)和Y35(枝角类和桡足类相对丰度)作为构建P-IBI评价体系的指标。P-IBI分值显示,养殖中、后期各试验塘和参照点的水体健康状况均有所下降,至养殖结束时,X0、X3、X5、X7和X10各组的P-IBI分值比其初始值分别下降57.66%、19.30%、11.10%、30.08%和29.91%;各试验组的P-IBI平均值排序为X7<X10<X3<X5,X5组水体健康状况最好,P-IBI平均值较X0组提高11.77%。基于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各组P-IBI与水温(WT)呈显著正相关(P<0.05,下同),与总磷(TP)呈显著负相关,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显著(P>0.05)。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4组试验塘和参照点水质综合判定均为Ⅲ类,其中X3组和X5组水质状况较优,其试验后期均为Ⅲ类,且有1个时期为Ⅱ类。【结论】循环饥饿投饲模式中处于饥饿期的黄颡鱼对饲料利用率较高,减少养殖塘中残饵的富集;同时饥饿期黄颡鱼直接或间接利用养殖塘中的浮游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能保持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相对稳定,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综合分析水质因子和P-IBI得出,间隔5 d饥饿1 d的投饲模式有助于改善黄颡鱼养殖塘水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颡鱼 浮游生物完整性指数 循环饥饿 水质评价
下载PDF
钝缀锦蛤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的中培与养成实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凌 刘一鸣 +7 位作者 徐炳杰 王超奇 吴韬 邢清淦 裴琨 韦朝民 曾尚伟 潘英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50,共13页
为探究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在广西北部湾海域的适宜养殖密度和高效养殖模式,2021年5月—2023年1月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滩涂进行筐式中培、筐式养成和网笼吊养实验。结果显示:1)钝缀锦蛤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的适宜中培密... 为探究钝缀锦蛤(Tapes dorsatus)在广西北部湾海域的适宜养殖密度和高效养殖模式,2021年5月—2023年1月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滩涂进行筐式中培、筐式养成和网笼吊养实验。结果显示:1)钝缀锦蛤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的适宜中培密度分别为2000、1500、1500粒·筐^(−1),随着中培密度的增加,其生长指标和成活率均呈下降趋势;北海海区各密度组的成活率均优于防城港和钦州海区且差异显著(P<0.05),除d5组(3000粒·筐^(−1))的生长指标(壳长、壳宽及体质量)小于防城港和钦州海区外,其他组生长指标均大于防城港和钦州海区。2)养成期钝缀锦蛤在北海、防城港、钦州海区适宜养殖密度分别为40、40、20粒·筐^(−1),各生长指标与成活率均为北海>防城港>钦州,且成活率随养成密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防城港海区的网笼吊养密度为30粒·笼^(−1)时的各生长指标均为最大,50粒·笼^(−1)时的成活率最高;网笼吊养模式下,各个密度组的生长指标和成活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海区环境因子调查结果显示:北海海区的年平均水温、滩温、盐度、透明度、pH、溶解氧(DO)略高于防城港和钦州海区,水质较为稳定,钦州、防城港海区的水质环境变化较大且较不稳定;北海滩涂底质粒径以粗砂为主(49.00%),防城港以中砂为主(59.28%),钦州以细砂为主(77.33%)。海区浮游植物调查显示,浮游植物藻属种类和数量以北海最多,防城港次之,钦州最少。研究表明,钝缀锦蛤适宜在北海、防城港、钦州3个海区进行筐式中培和养成,北海的养殖效果优于防城港和钦州,且1.5龄贝适宜在防城港海区进行网笼吊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钝缀锦蛤 养殖密度 筐式养殖 网笼吊养 生长 成活率 北部湾
下载PDF
广西北部湾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卵子和卵黄发生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吴韬 潘英 +4 位作者 连昌朋 刘一鸣 徐炳杰 王超奇 杨凌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7-149,共13页
为探究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卵子和卵黄发生,采用组织切片分析卵巢周年变化,并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雌性生殖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性腺饱满,为繁殖盛... 为探究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卵子和卵黄发生,采用组织切片分析卵巢周年变化,并利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观察雌性生殖细胞的变化过程。结果表明,广西北部湾海域施氏獭蛤卵巢发育周期为一年,每年12月至翌年4月性腺饱满,为繁殖盛期,产卵高峰期略滞后于性腺成熟期,每期5%~15%个体发育滞后于群体。卵子发生过程中,雌性生殖细胞逐渐脱离滤泡壁,进入滤泡腔。卵子发育过程中,卵径由6.9~8.3μm变大至70.0~74.9μm,细胞质内细胞器数量增加,出现卵黄粒,自噬泡吞噬脂滴和线粒体。卵黄发生期间,核仁经染色后分为两部分,颜色深浅不一,核质间出现物质交换,卵母细胞质膜内出现多泡小体,在靠近卵周隙处形成微吞饮泡,分别从卵周隙和滤泡吸收外源性卵黄物质。此外,本实验还观察到施氏獭蛤存在滤泡混合型和滤泡共存型雌雄同体,性转换方向表现为雌性向雄性转换。本研究结果为施氏獭蛤的人工繁育提供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氏獭蛤 卵巢发育 卵子发生 卵子发育 超微结构 雌雄同体
下载PDF
生物浮床对黄颡鱼养殖塘浮游植物多样性与水质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学倩 秦秀东 +5 位作者 程光平 高胜男 李恩军 张曼 李文红 崔亮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5期74-79,共6页
为鱼类养殖水环境的高效集成调控提供参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黄颡鱼养殖塘养殖周期内浮游植物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 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 为鱼类养殖水环境的高效集成调控提供参考,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水葫芦浮床和水花生浮床黄颡鱼养殖塘养殖周期内浮游植物多样性(Margalef丰富度指数 D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 H 和Pielou均匀度指数 J )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水葫芦浮床养殖塘检出浮游植物6门33属,优势种群为绿藻门和蓝藻门,分别占该塘总属数的48.48%和21.21%,优势度分别为0.456和0.464;D、H和J 分别为1.12、3.10和0.77。水花生浮床养殖塘检出浮游植物5门30属,优势种群为绿藻门和硅藻门,分别占该塘总属数的46.67%和26.67%,优势度分别为0.459和0.121;D、H和J 分别为1.17、3.19和0.77。2种生物浮床养殖塘的水质类型均为Ⅱ类,主要环境因子无显著性差异。水花生浮床养殖塘的水生环境较稳定,水质优于水葫芦浮床养殖塘,即水花生浮床对养殖水体健康的贡献优于水葫芦浮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浮床 黄颡鱼 养殖塘 浮游植物多样性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