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鲁迅革命文学论中的托洛茨基文艺理论 被引量:5
1
作者 长堀祐造 《现代中文学刊》 2011年第3期82-91,共10页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 在1920年代后期的革命文学论战中,鲁迅提出的“革命人”这一概念颇具特色。实际上,这一概念援引自托洛茨基《文学与革命》的日文版。本文拟在鲁迅1927年论述的革命文学中探寻托洛茨基文艺理论对其产生的影响。鲁迅遵循托洛茨基的理论,在《革命时代的文学》一文中主张文学对革命并无什么影响。在该时期,《革命文学》《在钟楼上》《文艺与政治的歧途》《文艺和革命》等文中还多次提及苏联的“同路人”作家。“同路人”这个概念也是托洛茨基首次提出的。鲁迅当时把自己也看成是个“同路人”。由此可见,从1920年代后期到1930年代初期,鲁迅确曾受到托洛茨基文艺理论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该时期他的文艺思想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托洛茨基 《文学与革命》 “同路人” 革命文学
下载PDF
《葛巾》、《香玉》赏析 被引量:3
2
作者 八木章好 《蒲松龄研究》 2003年第1期92-95,154,共5页
《聊斋志异》里有两篇描写牡丹精的故事——《葛巾》与《香玉》。本文探讨蒲松龄如何依据牡丹花的传流形象及其作为植物本身的属性 ,塑造出故事中的牡丹精 ,从而可见其在人物塑造上的刻意经营。同时 ,《葛巾》、《香玉》两篇反映着明末... 《聊斋志异》里有两篇描写牡丹精的故事——《葛巾》与《香玉》。本文探讨蒲松龄如何依据牡丹花的传流形象及其作为植物本身的属性 ,塑造出故事中的牡丹精 ,从而可见其在人物塑造上的刻意经营。同时 ,《葛巾》、《香玉》两篇反映着明末清初的时代气息 ,透露出“情”以及“痴”、“癖”与人文精神 ,这正是《聊斋志异》在艺术上的最大特色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巾》 《香玉》 《聊斋志异》 蒲松龄 文学赏析 古代 小说
下载PDF
“哲学”的普遍性——古代希腊与现代日本的对话 被引量:2
3
作者 纳富信留 《日本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18-22,共5页
哲学在世界范围被研究和教授的现在,哲学的全球化和普遍性指的是什么,再进一步,应该怎样理解它的个别性、历史性和普遍性,是重要的问题。那么,在意识到被使用的排他性理论的同时,又没有陷入普遍性的两难之境,并且能够多样地、有意义地... 哲学在世界范围被研究和教授的现在,哲学的全球化和普遍性指的是什么,再进一步,应该怎样理解它的个别性、历史性和普遍性,是重要的问题。那么,在意识到被使用的排他性理论的同时,又没有陷入普遍性的两难之境,并且能够多样地、有意义地展开哲学问题,怎样才能成为可能呢?本文以古希腊与现代日本的对话这一模式,从近代日本与古希腊的"Philosophia"这一理念的冲撞开始,并以此为基础,来考察具有普遍性的"哲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哲学 普遍性 古希腊 日本
下载PDF
李渔的戏曲及其评价 被引量:3
4
作者 冈晴夫 仰文渊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6年第6期51-59,共9页
一关于李渔这位作家独特的立场和主张,以及他的剧作所显示的特征,我曾在拙作《剧作家李笠翁其人》一文中,阐明过看法。这里,拟进一步就其剧作,谈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史上,还没有看到一个作家,像李渔那样,... 一关于李渔这位作家独特的立场和主张,以及他的剧作所显示的特征,我曾在拙作《剧作家李笠翁其人》一文中,阐明过看法。这里,拟进一步就其剧作,谈谈我们究竟应该怎样认识和评价他的戏曲。在中国戏曲史上,还没有看到一个作家,像李渔那样,由于对为人的看法不同引起了对他评价的巨大分歧。归根到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渔 戏剧性 戏曲史 剧作家 中国戏曲 传统戏曲 女扮男装 歌舞伎 戏剧演出 喜剧
下载PDF
论杜甫成都以后排律的抒情化 被引量:2
5
作者 许总(译) 《杜甫研究学刊》 1987年第2期80-89,共10页
第一章成都时期六韵排律的创新与排律的抒情化杜甫的排律①在成都时期(杜甫49-54岁)随着诗人生活环境的改变,也出现新的风貌。这首先表现为构成长安时期排律基调的投赠达官要人的礼仪性奉赠诗②的减少。排律是在与唱和或送别之类特定主... 第一章成都时期六韵排律的创新与排律的抒情化杜甫的排律①在成都时期(杜甫49-54岁)随着诗人生活环境的改变,也出现新的风貌。这首先表现为构成长安时期排律基调的投赠达官要人的礼仪性奉赠诗②的减少。排律是在与唱和或送别之类特定主题的密切联系中形成的诗歌体式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抒情化 排律 杜甫 诗歌体式 成都时期 礼仪性 送别 唱和
下载PDF
北京的骆驼祥子与香港的骆祥致——1962年香港影片《浪子双娃》考
6
作者 杉野元子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2期1-6,共6页
老舍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题目。最初试图把小说《骆驼祥子》影视化的是1948年旅居美国的影坛名人黄宗霑。但由于战乱,他的计划未能实现。1962年,袁仰安在香港把《骆驼祥子》改编成了电影《浪子双娃》。然而这是一... 老舍文学作品的影视化过程,是一个有意义的研究题目。最初试图把小说《骆驼祥子》影视化的是1948年旅居美国的影坛名人黄宗霑。但由于战乱,他的计划未能实现。1962年,袁仰安在香港把《骆驼祥子》改编成了电影《浪子双娃》。然而这是一次独特的"再创作"——故事背景从20年代的北京改编成60年代的香港,故事情节也做了大幅度的更改。但无论是人物的关系,还是作品的框架结构,都无疑源自老舍的小说《骆驼祥子》。袁仰安之所以大幅度地更改原作,以致作品的主题都"走了样儿",是受到当时影片制作环境的制约。但在老舍文学作品影视化的历史纪录里,袁仰安《浪子双娃》应该有它的一席之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舍 《骆驼祥子》 影视化 袁仰安 《浪子双娃》
下载PDF
平安時代《文選集注》的接受
7
作者 佐藤道生 張淘(譯) 《域外汉籍研究集刊》 CSSCI 2014年第1期3-15,共13页
引言《文選》是梁代蕭統(501—531)編纂的詩文總集,共三十卷,收録了從周代至梁代的一百三十餘名作者約八百篇作品。此書作爲中國詩文選集,雖然很早就獲得了高度評價,但其開端却是從隋至唐初時曹憲在揚州向門生們講授此書開始的。
关键词 梁代 《文選》 揚州
下载PDF
中国古籍在日本流传之意义
8
作者 高桥智 《文献》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5-187,共13页
日本所藏的中国古籍中,数量非常多的是明刻本。其大部分为江户时代从中国输入的。为了解其意义,对以日本国会图书馆藏的中国地方志和内阁文库藏的明刻本为代表进行调查,提供参考资料,作为共同研究的起点。
关键词 中国古籍 明刻本 明藏书家 日本江户时代 日本国会图 书馆 日本内阁文库
原文传递
日本明清赋役制度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山本英史教授访谈录
9
作者 山本英史 佐藤仁史 +1 位作者 尹国花 高飞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30,共17页
编者手记:访谈由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山本英史荣誉教授(兼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和一桥大学佐藤仁史教授共同完成。以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明清赋役史研究动态为主线,围绕国家统治、国家与社会关系、地域社会论等方面展开话题,... 编者手记:访谈由日本庆应义塾大学山本英史荣誉教授(兼任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讲座教授)和一桥大学佐藤仁史教授共同完成。以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日本明清赋役史研究动态为主线,围绕国家统治、国家与社会关系、地域社会论等方面展开话题,既有全球史的眼光,也有强烈的时代关怀。山本教授是与岸本美绪、岩井茂树同辈的日本明清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著名学者,在清朝的地方统治和清朝史史料分析方面成就卓著,非常熟悉日本学界20世纪70年代到21世纪10年代的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脉络;而佐藤教授则是日本学界中国近世史研究方面的中坚力量,近年在中国近代社会史方面研究成果丰硕,作为访问人,深谙中日学者的研究理路,提问精准,话题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 明清赋役制度史 山本英史
原文传递
日本哲学家从古希腊哲学中学到了什么——以大西祝、西田几多郎与和辻哲郎为切入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纳富信留 宗宁 徐英瑾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7-25,共9页
自日本于19世纪中叶引入西洋思想之后,希腊哲学一直在近代日本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学者意识到希腊哲学作为西洋文明之基础的奠基意义,并急切地将其相关文本(特别是柏拉图的文本)译为日语。作为近代日本哲学的先驱,大西祝在《良... 自日本于19世纪中叶引入西洋思想之后,希腊哲学一直在近代日本哲学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日本学者意识到希腊哲学作为西洋文明之基础的奠基意义,并急切地将其相关文本(特别是柏拉图的文本)译为日语。作为近代日本哲学的先驱,大西祝在《良心起源论》中通过对于"理想"概念的关注,而尝试阐明"良心"之起源。他注意到,"理想"这个概念来自柏拉图的"理型"概念,并且,他对研究柏拉图自身哲学的重要性也加以了强调。西田几多郎提出的原创性哲学概念"场所"其实就是受到了柏拉图在《蒂迈欧篇》中对于"chōra"(受容所)的讨论的启发。西田对于"场所"的谓述特征的讨论与柏拉图的逻辑思想心有灵犀,却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主-谓逻辑大相径庭。最后得到考察的,乃是在伦理学研究方面颇有建树的和辻哲郎。他在其著作《希腊城邦人之伦理学》中非常充分地研究了希腊的哲学资源。和辻哲郎对于希腊思想背景的理解,帮助他形成了其在《作为人学的伦理学》中提出的原创性伦理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哲学 良心 理想 场所
原文传递
元好问与道教 被引量:3
11
作者 《民族文学研究》 CSSCI 2008年第2期141-146,共6页
元好问在金朝灭亡以后与道士有不少交往。他记录了当时全真教的情况,提供了很多相关资料。但元好问评价较高的只是范圆曦等少数道士,对道士整体和全真教没有多少正面评价甚或有所鄙视。他虽然有时自称"真隐"、"道人&quo... 元好问在金朝灭亡以后与道士有不少交往。他记录了当时全真教的情况,提供了很多相关资料。但元好问评价较高的只是范圆曦等少数道士,对道士整体和全真教没有多少正面评价甚或有所鄙视。他虽然有时自称"真隐"、"道人",却并不皈依道教,他的视点一直在儒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道教 全真教
原文传递
比拟的诗学——模拟与转用的辩证法 被引量:1
12
作者 梁艳萍(译) 黄凤琴(译) 《外国美学》 2016年第1期39-55,共17页
比拟与比喻(一)比拟的语义'比拟'一般定义为'将某物看做他物',从类似性对二者的关系定位。作为表现技法的比拟是将某物'比作'与其相似之物,其代表解说参见《国语辞典》的'見立て'词条。《广辞苑》(第... 比拟与比喻(一)比拟的语义'比拟'一般定义为'将某物看做他物',从类似性对二者的关系定位。作为表现技法的比拟是将某物'比作'与其相似之物,其代表解说参见《国语辞典》的'見立て'词条。《广辞苑》(第五版、电子版)解释为'艺术表现的一种技法。将对象拟为(擬之为)他物来表现'。《国语大辞典》(小学馆、电子版)中有几乎同样的解释,'用相似的他物来比喻此物。拟为(擬之る)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 词条 比喻 关系 二者 类似性 技法 电子版 小学
原文传递
评《红楼梦》后四十回
13
作者 村松暎 王孝基 刘毅 《红楼梦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303-314,共12页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第一章在《论续书底不可能》题中,论述了续书是不可能的。——原作者有原作者的风格,续作者也有续作者的风格。续作者在扩展原作的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原作所固有的“情趣”,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原作的限制,... 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第一章在《论续书底不可能》题中,论述了续书是不可能的。——原作者有原作者的风格,续作者也有续作者的风格。续作者在扩展原作的故事情节的同时,还必须保持原作所固有的“情趣”,因而不可避免地受原作的限制,所以续作者要拼弃自身的写作风格进行创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曹雪芹 甄宝玉 高鹗 俞平伯 黛玉 《红楼梦研究》 续作 宝钗 脂砚斋
原文传递
日本科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俊锋(译) 《科普创作评论》 2021年第3期87-92,共6页
一、日本最早的科幻论争古典科幻研究权威横田顺弥认为,日本最早的科幻论争是围绕著名记者矢野龙溪在1890年出版的《浮城物语》(『浮城物語』)来展开的。矢野龙溪1850年生于大分县,卒于1931年,由于他在多领域发挥了引领时代的作用,所以... 一、日本最早的科幻论争古典科幻研究权威横田顺弥认为,日本最早的科幻论争是围绕著名记者矢野龙溪在1890年出版的《浮城物语》(『浮城物語』)来展开的。矢野龙溪1850年生于大分县,卒于1931年,由于他在多领域发挥了引领时代的作用,所以今天人们称赞其为“明治时代不可思议之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矢野龙溪 明治时代 科幻 浮城 历史与现状 不可思议 日本 论争
原文传递
谢灵运对平安时代诗宴的影响
15
作者 佐藤道生 史瑞雪(译) 《日语学习与研究》 CSSCI 2020年第1期19-25,共7页
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诗宴是一项重要的社交仪式,且举办时必写有诗序。在平安朝的诗序中,主办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被看作构成理想诗宴的要素而得以重视。本文指出了前述五要素亦见于《文选》所收的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 在平安时代的贵族社会中,诗宴是一项重要的社交仪式,且举办时必写有诗序。在平安朝的诗序中,主办者、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皆被看作构成理想诗宴的要素而得以重视。本文指出了前述五要素亦见于《文选》所收的谢灵运的《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序》中,并进一步探讨了谢灵运对当时日本诗宴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宴 诗序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并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