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药治疗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1
作者 乔成栋 郑昱 帅淑霞 《兰州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64-65,共2页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药疗法 辩证分型 中药内服 中药保留灌肠 中西医结合治疗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更年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慧峰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9年第27期102-103,共2页
目的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将单纯实施中医治疗的设定为对照组(100例),将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设定为观察组(100例),对比... 目的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200例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将单纯实施中医治疗的设定为对照组(100例),将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的设定为观察组(10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激素水平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女性更年期综合征患者提供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内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中西医结合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临床分析(附76例报告) 被引量:13
3
作者 韩义民 徐亮 王敏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10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主管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76例。结果平均疗程28d,一次手术治愈73例,随访2年无复发,3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此术式可使肛门功能损伤轻,无肛门变形、... 目的探讨主管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效果。方法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治疗高位复杂肛瘘76例。结果平均疗程28d,一次手术治愈73例,随访2年无复发,3例复发,经二次手术治愈。此术式可使肛门功能损伤轻,无肛门变形、皮肤缺损、肛门狭窄等后遗症。结论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是治疗高位复杂性马蹄型肛瘘的较好的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复杂马蹄型肛瘘 切开挂线 对口引流 疗效分析
下载PDF
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刘娟 赵来峰 侯娟娟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28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单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A组)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单药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的疗效。方法:收治慢性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硬化代偿期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A组)和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组(B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和单药组的血清HBV DNA转阴率分别为87.63%及85.19%,ALT、AST复常率分别为60%及57%,TBiL下降率分别为72.5%及71%,白蛋白、凝血功能指标、肝纤维化四项指标等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拉米夫定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亦能改善HBV DNA复制、肝功能等指标,可以作为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的替代疗法,并可降低医疗费用,安全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
下载PDF
宫颈癌认知及筛查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慧峰 《甘肃医药》 2013年第10期774-776,共3页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妇女有20万,中国占10%左右。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趋于年轻化。人乳头瘤病毒(HPV)现已被公认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浸润性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本文对宫颈癌的认... 宫颈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全球死于宫颈癌的妇女有20万,中国占10%左右。近年来宫颈癌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趋于年轻化。人乳头瘤病毒(HPV)现已被公认是子宫颈上皮内瘤样变和浸润性子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原因。本文对宫颈癌的认识及普查作一简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筛查
下载PDF
图书推介
6
作者 陈慧琴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11期101-101,共1页
应急救援概论——应急救援系统及计划;现场初级救护手册;灾害事故医疗卫生救援指南;灾害心理救助;
关键词 应急救援系统 图书 医疗卫生 灾害事故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产后再发糖尿病的影响因素及干预对策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晓妮 王倩 张丽红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18年第1期57-59,共3页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后再发糖尿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糖尿病再发的干预措施。方法建立GDM产后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收集GDM患者的基础信息,定期进行随访管理,测定糖尿病是否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产后再发糖尿病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制定合理的预防糖尿病再发的干预措施。方法建立GDM产后健康管理网络平台,收集GDM患者的基础信息,定期进行随访管理,测定糖尿病是否再发,采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糖尿病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对412例GDM患者进行随访,其中再发糖尿病84例,再发率20.45%,以产后42 d再发率最低1.96%,产后4~5年再发率最高29.69%。GDM再发糖尿病随时间延长而升高。孕期体质量增长率、产后体质量指数(BMI)、孕期空腹血糖值、孕期OGTT 2 h值、是否有糖尿病家族史、是否孕期使用胰岛素、产次在2次及以上是GDM产后糖尿病再发的危险因素。产后BMI值高、孕期空腹血糖值高、OGTT 2 h值高、有糖尿病家族史、孕期使用胰岛素、产次在2次及以上是糖尿病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糖尿病家族史对GDM患者糖尿病再发的影响最大。结论 GDM患者产后糖尿病再发风险高,受孕期肥胖、糖代谢指标异常、糖尿病家族史、胰岛素的使用及产次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建立GDM系统的网络化管理平台,定期随访,血糖筛查,合理控制体质量。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重点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糖尿病 影响因素 干预对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