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
作者 王楠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1期97-99,共3页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出16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脂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在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来本院心脑血管内科收治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中选出168例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神经节苷脂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状况、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43%高于对照组的86.90%,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L水平、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95%与对照组的4.7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缺血性脑血管效果确切,有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 神经节苷脂 缺血性脑血管病 药物疗法
下载PDF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董皓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1期82-84,共3页
目的:分析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 目的:分析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12月沈阳市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ACI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黏度(HSV)、全血低切黏度(LSV)、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和血浆黏度(PSV)]及神经生长因子(NGF)、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降低,ADL评分升高,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SV、LSV、FIB、PSV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V、LSV、FIB、PSV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GF和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GF水平升高,Hcy水平降低,观察组NGF水平高于对照组,Hc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ACI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NGF与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盐酸川芎嗪 丁苯酞软胶囊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3
3
作者 王英才 刘喜梅 曲方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 2009年第5期69-71,共3页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类似脑卒中的表现和发病机制,又称为“微卒中”、“小卒中”、“先兆性卒中”。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近期发生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具有类似脑卒中的表现和发病机制,又称为“微卒中”、“小卒中”、“先兆性卒中”。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直接、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近期发生缺血性脑卒中的强烈信号,TIA后脑卒中发病率是1%~15%。因此,TIA是一种神经科急症,要进行快速、正确的评价和及时处理。现就TIA的诊断与治疗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发生缺血性脑卒中 治疗 诊断 脑血管疾病 神经科急症 TIA 发病机制
下载PDF
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56例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于建宏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第2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单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应用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肿、水肿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莫地平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能够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继发性脑水肿与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莫地平 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下载PDF
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8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王英才 刘喜梅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8期25-26,共2页
目的:分析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多靶点组和单靶点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灌注尿激酶,进行血肿基本清除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3周内病死率和ADL评判比较。结... 目的:分析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及尿激酶灌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两组,多靶点组和单靶点对照组,两组均在术后灌注尿激酶,进行血肿基本清除率、意识障碍恢复时间、3周内病死率和ADL评判比较。结果:多靶点组血肿消失快、意识恢复早、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强。结论: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靶点微创颅内血肿抽吸术 高血压脑出血 尿激酶
下载PDF
超选择溶栓治疗上矢状窦血栓形成19例临床观察
6
作者 刘喜梅 王英才 +1 位作者 宋振全 曲方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450-451,共2页
关键词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临床观察 溶栓治疗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 超选择 血液逆流 脑静脉性 临床表现
下载PDF
舍曲林对心肌梗死伴抑郁症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英才 《锦州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60-60,共1页
关键词 抑郁症患者 心肌梗死 舍曲林 疗效观察 常规治疗 生活质量 心血管疾病 精神障碍 心理活动 及时处理
下载PDF
经颈动脉溶栓治疗上矢状窦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8
作者 王英才 刘喜梅 +1 位作者 宋振全 曲方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7期77-78,共2页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19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行MRI和MRA检查。提升平均动脉压15%并减低脑血管阻力;动脉溶栓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9例中9例急性发病型在MRI上表现为静脉灌流区域斑状短T1... 目的探讨上矢状窦血栓形成动脉溶栓的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对19例上矢状窦血栓形成的患者行MRI和MRA检查。提升平均动脉压15%并减低脑血管阻力;动脉溶栓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9例中9例急性发病型在MRI上表现为静脉灌流区域斑状短T1、长T2高信号影。10例慢性发病型的患者MRI显示静脉灌流区域脑水肿性改变,溶栓治疗后预后良好(与急性发病型比较P<0.05)。结论早期MRI及MRA检查对上矢状窦血栓形成诊断有重要意义;提升脑灌注压与动脉溶栓治疗是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发病在24h以内的急性型病例及上矢状窦后1/3闭塞的病例预后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矢状窦血栓形成 动脉溶栓
下载PDF
阿加曲班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楠 《当代医学》 2018年第23期81-83,共3页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2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 目的评价阿加曲班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82例本院自2016年2月~2017年2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依达拉奉治疗,给予研究组患者阿加曲班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分析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凝血功能、血流变血指标、日常生活能力、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总有效率、日常生活能力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血流变血指标对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均出现头晕、头痛等不良反应,经有效处理后能缓解,不影响治疗效果,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中实施阿加曲班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既可改善临床症状及血清指标,又可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且用药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加曲班 依达拉奉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患者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齐亚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2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低分子肝素单一治疗的患者纳入常... 目的:研究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与低分子肝素联合治疗的效果以及对其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本院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0)和常规组(n=40),其中低分子肝素单一治疗的患者纳入常规组,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分析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常规组总有效率为77.50%,P<0.05;治疗前,两组凝血功能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凝血功能指标变化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依达拉奉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应用效果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低分子肝素 进展性脑梗死 临床疗效 凝血功能
下载PDF
灯盏花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云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5期107-108,110,共3页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诊疗的226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 目的:探究灯盏花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诊疗的226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为113例)。观察组采用灯盏花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方案治疗,对照组仅以硫酸氢氯吡格雷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的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与硫酸氢氯吡格雷联用方案治疗ACI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康复,且并不会增加药物对机体的不适影响,治疗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灯盏花素 硫酸氢氯吡格雷 联合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监测及临床意义
12
作者 齐亚丽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3期58-58,148,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神经科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设为脑梗死组,将门诊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B型脑钠肽监测,分析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脑梗死组患...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B型脑钠肽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神经科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设为脑梗死组,将门诊80例健康体检人员设为健康组,对所有人员均进行B型脑钠肽监测,分析不同人员的检测结果。结果:脑梗死组患者入院时B型脑钠肽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脑梗死组不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不同昏迷程度、不同梗死面积、不同临床结局患者B型脑钠肽检测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B型脑钠肽监测可及时了解患者病情,并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B型脑钠肽 预后
下载PDF
阿替普酶与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13
作者 高云松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16期37-38,135,共3页
目的:研析阿替普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诊疗的15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 目的:研析阿替普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对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诊疗的158例ACI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病例数为79例。观察组采用阿替普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照组患者仅接受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间的血脂指标、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无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C、TG、LDL-C和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而H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一使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阿替普酶+瑞舒伐他汀钙联合用药方案ACI的临床效果显著,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同时,可改善神经功能、血脂水平,加快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替普酶 瑞舒伐他汀钙 联合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14
作者 李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7期25-26,34,共3页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本院于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诊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阿替普酶静脉输注治疗,研究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1.49%,高于对照组的74.4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NIHSS评分及脑梗死病灶体积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NIHSS评分更低,脑梗死病灶体积更小,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CRP、IL-8、血细胞比容、纤维蛋白原、血小板聚集率均少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率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梗死病灶情况,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安全性高,推荐在临床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阿替普酶 老年急性脑梗死 联合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西药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评价
15
作者 贾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5期32-33,39,共3页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目的:探究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方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相关指标及心理状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NIHSS评分、SF-36评分、HAMA评分、MAHD评分方面,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数据分析存在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中西药联合治疗,西药控制病情发展,中药对症调理,将药物联用的效果有效发挥,临床应用价值显著,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参川芎嗪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中西药联用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
16
作者 贾微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6期25-26,32,共3页
目的探析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康平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 目的探析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康平县人民医院于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诊治的7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9例),对照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单独治疗,研究组接受盐酸氟桂利嗪和天麻素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相关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 < 0.05;两组患者的内皮素、超敏C-反应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且治疗后研究组的3项指标均更低,P < 0.05;椎基底动脉分级研究组患者Ⅰ级人数多于对照组,Ⅳ级及以上人数少于对照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管径、长度、EEV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 0.05;不良反应两组无显著差异,P > 0.05。结论应用天麻素与盐酸氟桂利嗪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麻素 盐酸氟桂利嗪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联合用药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剂量探析
17
作者 盛丹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0期99-99,109,共2页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研究时段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阿托伐他汀剂量差异性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10mg)和研究组(42例,20mg)。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目的:探究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剂量。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4例,研究时段为2015年1月至2018年10月,按照阿托伐他汀剂量差异性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42例,10mg)和研究组(42例,20mg)。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前1dIMT、斑块面积、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对照组相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阿托伐他汀治疗可改善患者梗死情况,促使神经功能缺损恢复,且20mg为最佳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最佳剂量 神经功能缺损
下载PDF
醒脑静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评价
18
作者 李航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1年第8期25-26,34,共3页
目的探析醒脑静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依据患者临床用药... 目的探析醒脑静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康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回顾性治疗研究。依据患者临床用药方案差异分组,其中对照组、观察组组内样本量均为42例。对照组接受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采用醒脑静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NSE、IL-6指标、神经功能评分变化,临床疗效及凝血指标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s-CRP、NSE、IL-6指标及神经功能评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s-CRP、NSE、IL-6指标、神经功能评分较对照组均有不同幅度降低,且观察组临床疗效及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含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静注射液与依达拉奉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显著,可在积极改善患者凝血指标基础上,控制脑出血后生理炎症反应进程,延缓神经功能损伤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静注射液 依达拉奉 急性脑出血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评价
19
作者 盛丹娜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第21期48-48,55,共2页
目的:探究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研究时段确定为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按照用药方案差异性进行分组... 目的:探究丁苯酞与阿替普酶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为临床医师选择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6例,研究时段确定为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按照用药方案差异性进行分组,分对照组(43例,阿替普酶治疗)、研究组(43例,丁苯酞联合阿替普酶治疗),对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治疗效果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3.03%)显著较对照组(76.74%)高,P<0.05;研究组治疗前1周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存在差异,但P>0.05;治疗后6个月两组上述评分均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治疗中,丁苯酞与阿替普纳联合治疗更利于疾病恢复,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丁苯酞 阿替普纳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