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
作者 崔彬 罗爱华 +1 位作者 黄其文 姜汉国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2016年第8期589-592,共4页
目的研究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2例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瘤细胞小、... 目的研究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鉴别诊断。方法收集12例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进行观察。结果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细胞呈弥漫、片状或巢状分布,瘤细胞形态较为一致,瘤细胞小、圆形、胞质稀少,无色素。大部分病例肿瘤细胞围绕小血管呈血管外皮瘤样排列。免疫组化vimentin、S-100、HMB45和melan-A为(+)。结论鼻腔小圆细胞性恶性黑色素瘤罕见,需要通过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染色特点作出正确的诊断,并同鼻腔其他小圆细胞性恶性肿瘤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肿瘤 小圆细胞性黑色素瘤 诊断 鉴别诊断
下载PDF
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腺癌细胞及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4
2
作者 崔彬 刘旭 +1 位作者 姜汉国 肖静颖 《实用癌症杂志》 2008年第4期396-398,共3页
目的探讨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及反应性间皮细胞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浆膜腔积液行常规HE染色,其中包括胸腔积液26例,腹水33例和心包积液6例。全部采用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上... 目的探讨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细胞及反应性间皮细胞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5例浆膜腔积液行常规HE染色,其中包括胸腔积液26例,腹水33例和心包积液6例。全部采用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抗原(MC)和钙结合蛋白(Ca1)抗原的表达。结果42例腺癌中90.5%(38/42)CEA表达阳性,95.2%(40/42)EA表达阳性,4.8%(2/42)MC表达阳性,4.8%(2/42)Cal表达阳性。在23例反应性间皮细胞中,反应性间皮细胞CEA和EA全部呈阴性表达,91.3%(21/23)MC表达阳性,87.0%(20/23)Cal表达阳性。CEA和EA在腺癌细胞中特异性为100.0%。MC和Cal在良性反应性间皮细胞中特异性为95.2%。结论通过T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选择性的联合使用4种抗体(CEA、EA、MC、Cal)可以帮助对浆膜腔积液中腺癌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浆膜腔积液 腺癌 间皮细胞 免疫细胞化学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肝炎患者肝硬化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高雄 李舒怡 伍桂荣 《广东医学》 CAS 2019年第23期3298-3302,共5页
目的探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肝炎患者肝硬化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4例肝炎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理镜检结果,分为F1组、F2组、F3组、F4组,每组均为91例;比较四组患者肝脏检查杨氏模型值最大(... 目的探究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肝炎患者肝硬化程度评估的临床价值,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364例肝炎患者纳入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病理镜检结果,分为F1组、F2组、F3组、F4组,每组均为91例;比较四组患者肝脏检查杨氏模型值最大(Max)值、最小(Min)值、平均(Mean)值和透明质酸酶(HA)、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谷氨酰转肽酶(GGT)指标含量的差异,以及比较运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4组患者肝脏硬度与肝硬化程度相关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4组患者肝脏检查杨氏模型值Max值、Min值、Mean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组患者Max值、Min值、Mean值显著低于F2、F3、F4组,F2、F3组患者Max值、Min值、Mean值显著低于F4组(P<0.05)。4组患者HA、PCⅢ、LN、GGT指标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1组患者HA、PCⅢ、LN、GGT指标含量显著低于F2、F3、F4组,F2、F3组患者HA、PCⅢ、LN、GGT指标含量显著低于F4组。患者肝脏硬度(F1、F2、F3、F4)与肝硬化相关生化指标(HA、PCⅢ、LN)进行相关性分析,均显示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瞬时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评估肝炎患者肝硬化程度的效果明显,对评估肝硬化程度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 肝炎 肝硬化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乳腺小病灶78例的粗针穿刺活检 被引量:1
4
作者 包国安 陈江 崔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对触摸不清的乳腺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70例女性中检出78个触摸不清的乳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穿刺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和随诊结果为标准,分析穿刺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对触摸不清的乳腺病灶进行穿刺活检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的诊断准确率。方法:70例女性中检出78个触摸不清的乳腺结节,在超声引导下用18g穿刺针穿刺活检。以术后病理诊断和随诊结果为标准,分析穿刺细胞学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的诊断准确性。结果:穿刺细胞学诊断为良性者58个,可疑恶性者6个,有恶性细胞者14个,其中证实为恶性者分别为1个、2个和13个。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91.9%,诊断准确率为92.3%;穿刺病理学诊断为良性病变者63个,恶性者15个,证实为恶性者分别为1个和15个,敏感性为93.8%,特异性为100%,诊断准确率为98.7%。2种方法的特异性一致,而敏感性和诊断准确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不能触及的乳腺结节,超声引导下乳腺粗针穿刺的细胞学和病理学检查是可靠的诊断方法,且后者更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房肿瘤 活组织检查 超声引导 穿刺术
下载PDF
4000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结果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崔彬 肖静颖 刘旭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8年第6期71-74,共4页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用TCT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4000例爱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 目的评价液基细胞学(thinprep cytology test,TCT)薄片制片对宫颈癌筛查的准确性。方法采用TCT制片及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分别对4000例爱检者进行宫颈癌筛查。细胞诊断采用TBS分级系统,所有意义不明的不典型鳞状上皮(ASCUS)以上病变的爱检者全部在阴道镜下活检。结果TCT薄片法和传统巴氏涂片法对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以上病变的检出率分别为2.21%、1.29%,两者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出LSIL、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鳞状细胞癌(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75.00%、88.89%、100%。传统宫颈巴氏涂片法检出LSIL、HSIL、SCC与阴道镜活检阳性符合率分别为46.43%、62.50%、100%。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hinPrep液基细胞学检查敏感性明显高于传统宫颈细胞涂片法,能大大提高检出率,尤其是对LSIL和HSIL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液基细胞学 TBS 诊断
下载PDF
pAKT和VEGF在Ⅰ型子宫内膜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6
作者 崔彬 姜汉国 肖静颖 《实用癌症杂志》 2009年第3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的子宫内膜、伴有不典型的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pAKT和VEGF的表达... 目的探讨Ⅰ型子宫内膜癌组织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pAKT)、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正常的子宫内膜、伴有不典型的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和Ⅰ型子宫内膜癌中pAKT和VEGF的表达及其相关的临床指标。结果正常的子宫内膜和伴有不典型的复杂性增生子宫内膜组织中,pAKT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2/10)、40.0%(4/10)和40.0%(4/10)、60.0%(6/10),Ⅰ型子宫内膜癌pAKT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3.8%(31/42)和85.7%(36/42)。pAKT的阳性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pAKT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结论pAKT和VEGF与Ⅰ型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阻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可能为子宫内膜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Ⅰ型子宫内膜癌 磷酸化丝氨酸/苏氨酸激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崔彬 姜汉国 《黑龙江医学》 2018年第12期1218-1221,共4页
目的探讨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间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Bub1阳性表达情况,根... 目的探讨Bub1促进胃癌浸润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6年8月间在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接受胃癌手术治疗的150例原发性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取其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法测定其中Bub1阳性表达情况,根据胃癌组织中Bub1阳性表达与否进一步将入组患者分为Bub1阳性组、Bub1阴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法对比不同Bub1表达的胃癌组织中增殖、侵袭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采用western-blot法对比不同Bub1表达的胃癌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表达量差异。结果胃癌组织中Bub1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 <0. 05)。Bub1阳性组胃癌组织中增殖基因EZH2、PIK3CD的mRNA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Sema3A、Ndrg2的mRNA表达量低于Bub1阴性组;侵袭基因Ezrin、HPA-1的mRNA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Syndecan-1的mRNA表达量低于Bub1阴性组(P <0. 05)。Bub1阳性组胃癌组织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蛋白Wnt1、Wnt3、Wnt3a、β-catenin的蛋白表达量高于Bub1阴性组(P <0. 05)。结论 Bub1可促进胃癌细胞的增殖侵袭,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参与其恶性行为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BUB1 增殖基因 侵袭基因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微血管与微淋巴管对大肠腺癌转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崔彬 孙宇 +1 位作者 周绍华 姜汉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4期1679-1681,共3页
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传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其与恶性肿瘤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生成、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肺癌、乳腺癌、肾癌等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研究中均发现了该通路调控的作用... 磷酯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AKT)传导通路相关基因表达的研究发现其与恶性肿瘤的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的生成、癌细胞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肺癌、乳腺癌、肾癌等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研究中均发现了该通路调控的作用,然而该信号通路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研究仍相对较少,所以本文分析我院部分大肠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在大肠腺癌转移中PI3K/AKT信号传导通路与微血管、微淋巴管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腺癌 微淋巴管 结直肠癌 通路相关 信号传导通路 VEGFR 淋巴结转移灶 基因表达 预后研究 肿瘤血管生成
下载PDF
HBV感染与p53及Survivin蛋白表达在原发性肝细胞癌中的关系及临床意义
9
作者 陈江 孙相钊 崔彬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及其与Survivin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61例HCC的HBV感染情况...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发生中的病因学意义及其与Survivin及p53蛋白表达的相关性及对HCC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利用血清学指标检测61例HCC的HBV感染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检测癌组织中Survivin及p53蛋白的表达。结果:HBV感染组中Survivin及p53蛋白表达率分别为69.23%(27/39)和71.97%(28/39);非HBV感染组中二者的阳性表达率为31.81%(8/22)及40.90%(9/22);分别有显著性差异(P<0.05)。p53及Survivin表达与门脉癌栓形成、肿瘤直径大小及AFP增高相关,与分化程度及肝内转移无关;p53表达与Survivin表达正相关。在HCC中HBV感染与肿瘤的Edmondson分级、AFP增高、门静脉癌栓形成、肝内转移及转氨酶升高相关(P<0.05)。结论:HBV感染可能与p53及Survivin共同作用导致HCC的发生及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乙型 血清学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P免疫细胞化学法在浆膜腔积液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
10
作者 崔彬 刘旭 姜汉国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3期135-135,共1页
目的:探讨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浆膜腔积液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al)、角蛋白(CK)、CD56、白细... 目的:探讨薄层细胞涂片法(TP)免疫细胞化学对浆膜腔积液中细胞学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3例浆膜腔积液进行常规HE染色,采用TP免疫细胞化学检测癌胚抗原(CEA)、上皮抗原(EA)、间皮细胞(MC)、钙结合蛋白(Cal)、角蛋白(CK)、CD56、白细胞共同抗原(LCA)、CD68等的检测。结果:42例腺癌中90.5%CEA表达阳性,95.2%EA表达阳性,4.8%MC表达阳性,4.8%Cal表达阳性。5例鳞癌中100%CK表达阳性,CEA表达阴性。2例淋巴瘤中100%LCA表达阳性,CD68表达阴性。1例小细胞癌100%CD56阳性。在23例反应性间皮细胞中,反应性间皮细胞(0/23)CEA和EA全部呈阴性表达,91.3%MC表达阳性,87.0%Cal表达阳性。CEA和EA在腺癌细胞中特异性为100%。MC和Cal在良性反应性间皮细胞中特异性为95.2%。结论:通过TP免疫细胞化学方法,选择性地联合使用数种抗体可以对浆膜腔积液中恶性肿瘤细胞与反应性间皮细胞进行诊断与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基薄层细胞涂片法 免疫细胞化学 细胞学诊断
下载PDF
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及预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转归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1
作者 黎法文 邱文山 +3 位作者 崔彬 杨岚 庄妙 吕观东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16-319,共4页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 目的探讨p16/Ki67双染检测在分流宫颈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HSIL)及预测LSIL转归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5年2月至2016年5月廉江市人民医院与湛江中心人民医院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LSIL、HSIL和宫颈癌的4组标本(分别是102例、75例、68例、59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前期细胞学标本的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观察4组研究对象的细胞学、组织学诊断结果中p16/Ki67双染结果的差异,统计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及以上(简称HSIL+,包括HSIL和宫颈癌)的效能。并对确诊的75例LSIL患者随访2年,分析p16/Ki67双染检测结果与LSIL转归的关系。结果(1)宫颈细胞学结果为未见上皮内瘤变及恶性病变(NILM)、意义不明的非典型鳞状细胞(ASCUS)、LSIL、ASU-H+(包括ASU-H、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瘤变、鳞状细胞癌)组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8.79%、41.67%、58.57%、91.57%,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ASCUS组与LSIL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2)宫颈组织学结果为宫颈炎、LSIL、HSIL、宫颈癌组p16/Ki67双染阳性率分别为7.84%、30.67%、88.24%、94.92%,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HSIL组与宫颈癌组之间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8)外,其余组两两之间比较,p16/Ki67双染阳性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3)p16/Ki67双染检测诊断HSIL+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1.34%、82.49%、86.18%、78.91%、92.99%。(4)p16/Ki67双染阳性的LSIL患者病变进展率是p16/Ki67双染阴性的5.28倍,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16/Ki67双染阳性率随着宫颈疾病的诊断结果加重而不断增加。p16/Ki67检测在诊断HSIL+病变、分流LSIL/HSIL、预测LSIL的转归具有一定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6 KI67抗原 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 宫颈癌
下载PDF
乳腺疾病彩色超声定位下空芯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与手术切除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的一致性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崔彬 黄恒 姜汉国 《华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1240-1242,共3页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彩色超声定位下空芯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CNB)与手术切除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8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病灶的超声引导下CNB病理学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 目的探讨乳腺疾病彩色超声定位下空芯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CNB)与手术切除活体组织检查诊断的一致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18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病灶的超声引导下CNB病理学检查结果,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比较,以评估超声引导CNB诊断乳腺病灶的价值。结果 218例乳腺病灶组织中,CNB病理诊断乳腺癌156例,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乳腺癌160例,CNB病理诊断假阴性4例。两种方法具有高度一致性(Kappa=0.958,P<0.001)。CNB病理诊断乳腺癌的灵敏度为97.5%。特异度为100.0%,准确率为98.2%。结论 CNB组织病理诊断乳腺病灶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术后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一致性较高,是一种可靠的乳腺病灶活体组织检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空芯针穿刺活体组织检查 病理学检查
原文传递
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2在乳腺癌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崔彬 姜汉国 《中国医师进修杂志》 2019年第8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作用。方法原位接种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实验组20例在小鼠乳腺脂肪垫注射磷酸缓冲液(PBS)0.1ml,含4×105个4T1细胞;对照组20例在小鼠...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2的作用。方法原位接种小鼠乳腺癌4T1细胞建立乳腺癌模型,实验组20例在小鼠乳腺脂肪垫注射磷酸缓冲液(PBS)0.1ml,含4×105个4T1细胞;对照组20例在小鼠乳腺脂肪垫注射PBS0.1ml,不含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h22细胞,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患者血清中IL-22的水平,比较两组Th22细胞和血清中IL-22水平差异,分析Th22细胞和IL-22相关性。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IL-22的mRNA表达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检测IL-22处理后的4T1细胞STAT3磷酸化水平。结果原位接种1周后有肿瘤长出,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的Th22细胞和IL-22表达明显升高并呈正相关(r=0.569,P<0.01或<0.05);肿瘤组与正常组相比,IL-22mRNA水平明显上升[(22.28±2.52)ng/L比(18.92±1.80)ng/L](P<0.01);IL-22处理后4T1细胞使得STAT3发生磷酸化。结论Th22细胞及其分泌的细胞因IL-22通过影响STAT3的磷酸化来促进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细胞因子类 TH22细胞 白细胞介素22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