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两个问题及对策刍论
1
作者
刘桂鑫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文学史教学中“文”与“史”的矛盾长期存在,解决方式之一是以某一历史时期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或处于文学活动中心的作家为中心,对其历时、共时的重要关系进行提纲挈领的揭示,“以简驭繁”实现“文”与“史”的统一。而激活优秀传统文...
文学史教学中“文”与“史”的矛盾长期存在,解决方式之一是以某一历史时期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或处于文学活动中心的作家为中心,对其历时、共时的重要关系进行提纲挈领的揭示,“以简驭繁”实现“文”与“史”的统一。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式现代文明是时代对古代文学史教学提出的重要关切。如何总结并有效传达古代文学的优秀价值,激发学生参与建设中国式现代文明的志趣,是需要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思与实践的课题。其中,“讲活”伟大文学人物的人格内涵、组织学生讨论富有传统意蕴的当前典型事例等,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
作家
作品
人格内涵
典型事例
统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人物志》的结构体系及其文学史意义——兼论汉魏子书对结构系统性的追求
2
作者
刘桂鑫
孙伟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40-47,95,共9页
《人物志》篇次安排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须顺其篇第做其本身系统的理解。《九征》《体性》两篇为纲领,将人的才性做全面的揭示,并确立“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的观人原则。自《流业》至《英雄》六篇从不同角度划分人才类型,分析其特点...
《人物志》篇次安排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须顺其篇第做其本身系统的理解。《九征》《体性》两篇为纲领,将人的才性做全面的揭示,并确立“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的观人原则。自《流业》至《英雄》六篇从不同角度划分人才类型,分析其特点及所宜从事之职务,以人物名实之相副应官司名分之差别,是《九征》《体性》所言人物才性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八观》《七谬》《效难》论观人法,把《九征》《体性》观人原则具体化。末篇《释争》为全书附论。至于各篇,则皆为逻辑严谨的优秀论文。汉魏子书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对结构系统性的明确追求,《人物志》是这一传统的产物和代表性成果,并使得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的出现顺理成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物志》
篇第
结构体系
子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生活如水 久成佳酿——壮族作家凌渡散文创作浅探
3
作者
庞尉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5-107,共3页
凌渡作为一位壮族作家,擅长通过创作以传情达意。作家社会阅历丰富,散文创作厚积薄发;在特定的生活场域里抒发内心真实声音,笔下文字往往具备灵动韵味。在世俗化的当下时代,凌渡如此充满生命气息的灵性散文,值得认真品味、探讨。
关键词
凌渡
散文创作
厚积薄发
素雅
精诚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梁志玲的底层叙事
4
作者
潘文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3-95,共3页
"广西新锐女作家"——梁志玲的创作,既有少数民族作家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她以城镇小人物作为叙事重心,从经济地位、风俗文化、生活信念等方面去探索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灵世界,力图把人物的"活的灵魂"呈...
"广西新锐女作家"——梁志玲的创作,既有少数民族作家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她以城镇小人物作为叙事重心,从经济地位、风俗文化、生活信念等方面去探索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灵世界,力图把人物的"活的灵魂"呈现出来,从而真切地呈现了底层的生存状态,为当下底层叙事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志玲
底层叙事
“活的灵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古汉语语言现象的消失与遗存——以程度副词“伤”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巧明
唐贤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4,104,共10页
语言演变会导致部分语言现象消失,探讨其中的原因有利于揭示语言演变的规律。汉语方言材料能为古汉语语言现象消失的原因探讨提供佐证。程度副词"伤"从动词"伤"演化而来,其语义演化路径是:[伤害/使受伤]>[损害/...
语言演变会导致部分语言现象消失,探讨其中的原因有利于揭示语言演变的规律。汉语方言材料能为古汉语语言现象消失的原因探讨提供佐证。程度副词"伤"从动词"伤"演化而来,其语义演化路径是:[伤害/使受伤]>[损害/损伤]>[失之于]>[太/过于]。程度副词"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到宋末逐渐消失,它是过量程度副词的边缘成员,在与"太""过"等典型成员的竞争中被淘汰。程度副词"伤"在汉语方言里还大量存在,有些成了程度副词的典型成员,有些与"太"在句法位置或语义上互补,这是它们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失
伤
语义演变
程度副词
跨方言
原文传递
校讀《重刊詳校篇海》
6
作者
郭春霞
劉敏
《古籍研究》
2021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在校讀《重刊詳校篇海》的過程中,根據序言及正文提示的綫索,對與音注有關的錯誤進行了校勘,目的是爲研究者提供一個文字正確的文本。
关键词
《重刊詳校篇海》
音注
校勘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两个问题及对策刍论
1
作者
刘桂鑫
机构
广
西
民族
师范学
院
文
传学
院
出处
《成才之路》
2024年第14期109-112,共4页
基金
2021年度汉语言文学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文学”(编号:2021YLKC03)阶段性研究成果
2023年广西民族师范学院高层次人才项目“魏晋文学与礼制关系研究”(项目编号:2023XBNGCCO08)研究成果。
文摘
文学史教学中“文”与“史”的矛盾长期存在,解决方式之一是以某一历史时期具有典范意义的作品或处于文学活动中心的作家为中心,对其历时、共时的重要关系进行提纲挈领的揭示,“以简驭繁”实现“文”与“史”的统一。而激活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式现代文明是时代对古代文学史教学提出的重要关切。如何总结并有效传达古代文学的优秀价值,激发学生参与建设中国式现代文明的志趣,是需要古代文学教育工作者深思与实践的课题。其中,“讲活”伟大文学人物的人格内涵、组织学生讨论富有传统意蕴的当前典型事例等,是比较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
古代文学史
作家
作品
人格内涵
典型事例
统一
Keywords
history of ancient literature
writers
works
personality connotation
typical examples
unified
分类号
G642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人物志》的结构体系及其文学史意义——兼论汉魏子书对结构系统性的追求
2
作者
刘桂鑫
孙伟娜
机构
广
西
民族
师范学
院
文
传学
院
马来
西
亚大学
文
学
院
暨社会科学
院
中
文
系
出处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0期40-47,95,共9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汉末三国西晋易代与文学流变的历史语境研究”(18BZW040)。
文摘
《人物志》篇次安排有严密的逻辑结构,须顺其篇第做其本身系统的理解。《九征》《体性》两篇为纲领,将人的才性做全面的揭示,并确立“以外见之符,验内藏之器”的观人原则。自《流业》至《英雄》六篇从不同角度划分人才类型,分析其特点及所宜从事之职务,以人物名实之相副应官司名分之差别,是《九征》《体性》所言人物才性在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八观》《七谬》《效难》论观人法,把《九征》《体性》观人原则具体化。末篇《释争》为全书附论。至于各篇,则皆为逻辑严谨的优秀论文。汉魏子书的重要变化之一是对结构系统性的明确追求,《人物志》是这一传统的产物和代表性成果,并使得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的出现顺理成章。
关键词
《人物志》
篇第
结构体系
子书
Keywords
Personages
chapter
structural system
zishu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生活如水 久成佳酿——壮族作家凌渡散文创作浅探
3
作者
庞尉婷
机构
广
西
民族
师范学
院
文
传学
院
出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05-107,共3页
文摘
凌渡作为一位壮族作家,擅长通过创作以传情达意。作家社会阅历丰富,散文创作厚积薄发;在特定的生活场域里抒发内心真实声音,笔下文字往往具备灵动韵味。在世俗化的当下时代,凌渡如此充满生命气息的灵性散文,值得认真品味、探讨。
关键词
凌渡
散文创作
厚积薄发
素雅
精诚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梁志玲的底层叙事
4
作者
潘文峰
机构
广
西
民族
师范学
院
文
传学
院
出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5期93-95,共3页
基金
2015年广西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提升项目"新世纪民族地区底层叙事研究--以广西
新疆
西藏为中心"(项目编号:KY2015ZD139)的阶段性成果
文摘
"广西新锐女作家"——梁志玲的创作,既有少数民族作家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她以城镇小人物作为叙事重心,从经济地位、风俗文化、生活信念等方面去探索人物言行背后的心灵世界,力图把人物的"活的灵魂"呈现出来,从而真切地呈现了底层的生存状态,为当下底层叙事提供了新鲜的经验。
关键词
梁志玲
底层叙事
“活的灵魂”
分类号
I20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古汉语语言现象的消失与遗存——以程度副词“伤”为例
被引量:
2
5
作者
王巧明
唐贤清
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
文
学
院
广
西
民族
师范学
院
文
传学
院
出处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6-74,104,共10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句法语义比较研究”(15ZDB105)
湖南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湘与黔桂边跨方言跨语言副词比较研究”(15A122)
文摘
语言演变会导致部分语言现象消失,探讨其中的原因有利于揭示语言演变的规律。汉语方言材料能为古汉语语言现象消失的原因探讨提供佐证。程度副词"伤"从动词"伤"演化而来,其语义演化路径是:[伤害/使受伤]>[损害/损伤]>[失之于]>[太/过于]。程度副词"伤"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渐形成,到宋末逐渐消失,它是过量程度副词的边缘成员,在与"太""过"等典型成员的竞争中被淘汰。程度副词"伤"在汉语方言里还大量存在,有些成了程度副词的典型成员,有些与"太"在句法位置或语义上互补,这是它们得以保留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消失
伤
语义演变
程度副词
跨方言
Keywords
disappearance
shang(伤)
semantic evolution
degree adverb
cross-dialect
分类号
H141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校讀《重刊詳校篇海》
6
作者
郭春霞
劉敏
机构
復旦大學古籍所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文傳學院
聊城大學圖書館
出处
《古籍研究》
2021年第2期182-192,共11页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明清吴方言韻書文獻的整理與音韻比較研究”(19YJC740095)
廣西民族師範學院漢語言文學特色專業[廣西本科高校特色專業及教學基地(中心)建設項目]2019年科研項目(2019HYKY)
文摘
在校讀《重刊詳校篇海》的過程中,根據序言及正文提示的綫索,對與音注有關的錯誤進行了校勘,目的是爲研究者提供一個文字正確的文本。
关键词
《重刊詳校篇海》
音注
校勘
分类号
H114 [语言文字—汉语]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校“古代文学史”教学的两个问题及对策刍论
刘桂鑫
《成才之路》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人物志》的结构体系及其文学史意义——兼论汉魏子书对结构系统性的追求
刘桂鑫
孙伟娜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生活如水 久成佳酿——壮族作家凌渡散文创作浅探
庞尉婷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梁志玲的底层叙事
潘文峰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8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试论古汉语语言现象的消失与遗存——以程度副词“伤”为例
王巧明
唐贤清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
2
原文传递
6
校讀《重刊詳校篇海》
郭春霞
劉敏
《古籍研究》
2021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