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李英兰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第25期69-70,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 目的探讨静脉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将72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取静脉全身麻醉与行硬膜外麻醉。结果全身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麻醉后MMSE评分均优于全身麻醉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术后认知麻醉功能与精神状态的负面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科手术 静脉全身麻醉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罗哌卡因合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在老年下肢手术的观察 被引量:2
2
作者 李英兰 林姬 李少岩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3期189-190,共2页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0.5%)合用小剂量芬太尼在老年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岁以上ASAI~II级行下肢手术的患着6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0.5%罗哌卡因+芬太尼2.5ug/ml硬膜外阻滞。L组:1.5%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硬膜... 目的评价低浓度罗哌卡因(0.5%)合用小剂量芬太尼在老年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75岁以上ASAI~II级行下肢手术的患着60例,随机分为两组,R组:0.5%罗哌卡因+芬太尼2.5ug/ml硬膜外阻滞。L组:1.5%利多卡因+1:20万肾上腺素硬膜外阻滞。观察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完善时间、最高阻滞平面及阻滞节段、血流动力学变化、脉搏氧饱和度改变、用改良Bro-mage评分肌松情况;记录用药总量、麻醉持续时间、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R组用药总量平均(8±1.3)ml,L组用药总量8.5±1.5ml,两组间无明显差异;麻醉起效时间R组迟于L组,阻滞平面完善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阻滞持续时间R组4.26h,L组1.10h差异明显;两组最高阻滞平面和感觉阻滞优良率无明显差异,运动阻滞R组明显较L组迟弱。低血压发生率L组明显多于R组;不良反应R组2例,L组14例。辅助用药L组明显多于R组,单次用药R组起效时间及持续时间明显大于L组。不良反应R组名显小于L组,R组手术过程无需追加用药,L组有2例追加用药。结论 0.5%罗哌卡因+芬太尼2.5ug/ml混合液较利多卡因更适合用于老年手术的硬膜外麻醉,可以减少辅助药用量,而且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哌卡因 芬太尼 老年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有创动脉监测在危重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3
作者 林桂淑 林姬 +3 位作者 李英兰 康正莲 许承范 李哲龙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3年第19期62-63,共2页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经周围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插入导管,通过换能器使电生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形成图像反映到荧屏上,供临床监测动脉血压的技术[1]。它能直接、客观的反应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在麻...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是一种经周围动脉(如桡动脉、足背动脉及股动脉)插入导管,通过换能器使电生理压力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并形成图像反映到荧屏上,供临床监测动脉血压的技术[1]。它能直接、客观的反应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在麻醉科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为现代医疗的临床诊断、治疗、判断病情变化等,提供科学的数字化依据。2011年1月~2013年6月对60例急危重患者的手术麻醉中应用有创动脉监测技术,结果在术中监测和指导用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创动脉监测 危重患者 麻醉
下载PDF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被引量:1
4
作者 林桂淑 林姬 韩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年第26期82-82,共1页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两组,Ⅰ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 目的:研究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子宫切除术中的可行性。方法:100例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患者,随机分两组,Ⅰ组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用单纯硬膜外麻醉,每组50例。观察指标包括血压,心率,氧饱和度,麻醉显效时间(麻醉注药至手术开始时间)及术中辅助镇痛药情况。结果:Ⅰ组比Ⅱ组麻醉显效时间快。阻滞效果完全,麻醉效果好,肌肉松弛,生命体征平稳。Ⅱ组有26%患者由于镇痛不全辅助镇痛药,两组均无麻醉后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下子宫切除手术的麻醉可行,比单纯硬膜外麻醉效果确切,可靠有大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手术 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不同靶控输注方法全身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母婴的影响
5
作者 李英兰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第31期87-8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方法全身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母婴的影响。方法将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中抽取40例随机分成甲组(n=40)、乙组(n=40),2组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甲组剂量是瑞芬太尼4 ng/mL、丙泊酚5μg/mL,乙组剂量是瑞芬... 目的探讨不同靶控输注方法全身麻醉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母婴的影响。方法将重度子痫前期产妇中抽取40例随机分成甲组(n=40)、乙组(n=40),2组同时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麻醉,甲组剂量是瑞芬太尼4 ng/mL、丙泊酚5μg/mL,乙组剂量是瑞芬太尼4 ng/mL、丙泊酚3.5μg/mL,对比两组产妇气管插管前、新生儿取出时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新生儿1 min、5 min以及10 min时的Apgar评分。结果 (1)甲组气管插管前、新生儿取出时的舒张压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收缩压、心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乙组气管插管前、新生儿取出时的各项指标组间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2)甲组新生儿出生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均低于乙组(P<0.05)。结论靶控输注全身麻醉诱导剂量是瑞芬太尼4 ng/mL、丙泊酚3.5μg/mL时,对重度子痫前期产妇血流动力学的干扰更小,对于新生儿的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控输注 全身麻醉 重度子痫前期 母婴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时的肢体回避反应
6
作者 石红林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5年第1期13-15,共3页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与成人患者在静脉诱导后注射罗库溴铵时的回避动作反应。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患者,不用术前药。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小儿组4-14岁共60名;成人组16-40岁共60名。观察比较硫喷妥钠诱导后10s内注毕罗库溴铵注药时... 目的:观察比较小儿与成人患者在静脉诱导后注射罗库溴铵时的回避动作反应。方法:选择120例全身麻醉患者,不用术前药。根据年龄分为两组,小儿组4-14岁共60名;成人组16-40岁共60名。观察比较硫喷妥钠诱导后10s内注毕罗库溴铵注药时的手、上肢和头部等的体动反应频率与程度。结果:两组患者无性别差异,有年龄和体重的显着性差异。小儿组患者与成人组患者的回避反应频率和回避反应程度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时的肢体不自主回避反应,需要医务人员给患儿有更多的关怀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避反应 罗库溴铵 静脉注射 麻醉诱导 肢体 观察比较 动作反应 静脉诱导 成人患者 全身麻醉 硫喷妥钠 体动反应 性别差异 医务人员 性差异 小儿 术前药 不自主 年龄 频率
下载PDF
麻醉诱导后罗库溴铵静注时回避反应的比较
7
作者 林姬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6年第12期28-28,共1页
目的:观察小儿患者与成年人患者麻醉诱导后,罗库溴铵静注时,回避反应的比较。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选择70例需全身麻醉的患者。依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第一组),2~10岁,30例;成年人组(第二组),20~65岁,40例... 目的:观察小儿患者与成年人患者麻醉诱导后,罗库溴铵静注时,回避反应的比较。方法:自2000年1月-2005年12月选择70例需全身麻醉的患者。依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第一组),2~10岁,30例;成年人组(第二组),20~65岁,40例。观察比较,硫贲妥钠麻醉诱导后,罗库溴铵注药时(10秒),肢体不自主回避反应程度和出现频率。结果:两组患者无性别差异,年龄、体重均有差异。小儿组患者与成年人组患者回避反应出现频率和回避反应程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小儿患者罗库溴铵注药时,出现的回避反应,需要医务人员更多的关怀和特殊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成年人 罗库溴铵 回避反应
下载PDF
孕妇硬膜外麻醉后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附11例)
8
作者 李准太 林姬 《吉林医学情报》 1990年第5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 妊娠 硬膜外麻醉
下载PDF
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许承范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22期36-37,共2页
目的:探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其对高血压术前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试验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统计... 目的:探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的临床应用价值,观察其对高血压术前麻醉患者的影响。方法:收治手术治疗的高血压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阿托品复合咪达唑仑,试验组手术麻醉前应用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统计两组口干、镇静程度,比较两组遗忘率。结果:用药90 min后,对照组口干、镇静评分分别为(2.1±0.6)分、(1.2±0.4)分,均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遗忘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复合咪达唑仑用于高血压手术患者麻醉前用药,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托宁 咪达唑仑 高血压 术前麻醉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肠镜中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英兰 康正莲 +3 位作者 林桂淑 许承范 李哲龙 林姬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23期136-137,共2页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 目的观察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在门诊无痛胃肠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62例无痛胃肠镜检查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给予丙泊酚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复合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麻醉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入睡时间、苏醒时间及可行走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74%,观察组为19.3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应用于门诊无痛胃肠镜中有助于降低丙泊酚用量,镇痛、镇静效果好,入睡时间和苏醒时间短,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体征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诊 无痛胃肠镜 丙泊酚 芬太尼 应用效果
下载PDF
氯诺昔康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正莲 李少岩 +1 位作者 林姬 田哲宇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4期129-130,共2页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氯诺昔康组)、B组(舒芬太尼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l、4、8、24h进行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并记录...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单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成A组(氯诺昔康组)、B组(舒芬太尼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在术后l、4、8、24h进行VAS评分和镇静评分,并记录有无恶心等副作用。结果术后1~4hVAS评分A组低于B组(P<0.05),各时间点明显低于C组(P<0.01)。镇静评分术后各时间点A组明显低于B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预防性术中给药方式的镇痛效果好且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诺昔康 腹腔镜 镇痛
下载PDF
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瑞芬太尼复合异氟醚控制性降压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林桂淑 池勇虎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2期158-159,共2页
关键词 控制性降压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观察 瑞芬太尼 异氟醚 复合 矫形手术 全髋置换术
下载PDF
左肩部巨大脂肪瘤1例
13
作者 金旭 李明姬 +1 位作者 南军 李松哲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9期891-891,共1页
关键词 X线诊断 治疗 左肩部巨大脂肪瘤
下载PDF
七氟烷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14
作者 康正莲 许承范 田哲宇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2期39-40,共2页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和氯胺酮基础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方法:收治择期手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Ⅰ组:氯胺酮基础麻醉组;Ⅱ组: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组。分别记录患儿诱导的时间,术毕... 目的:观察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和氯胺酮基础麻醉在小儿麻醉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比较。方法:收治择期手术的患儿48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两组。Ⅰ组:氯胺酮基础麻醉组;Ⅱ组:七氟烷吸入诱导麻醉组。分别记录患儿诱导的时间,术毕苏醒的时间和期间MAP,HR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Ⅱ组麻醉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烦躁及嗜睡等不良反应明显少于Ⅰ组(P<0.05)。结论:七氟烷麻醉诱导迅速,苏醒时间较短,安全、可靠,在小儿麻醉中有很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烷 氯胺酮 麻醉 小儿
下载PDF
全麻诱导后静脉注射罗库溴铵时的回避反应
15
作者 石红林 《中国麻醉与镇痛》 2005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观察小儿与成年人在全麻诱导后,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时的回避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年龄2岁至6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2-10岁,共30名;成人组,20—65岁,共30名。在硫贲妥钠静脉诱导后,继... 目的:观察小儿与成年人在全麻诱导后,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时的回避反应。方法:选择60例择期手术全身麻醉患者,年龄2岁至65岁,按年龄大小分为两组;小儿组,2-10岁,共30名;成人组,20—65岁,共30名。在硫贲妥钠静脉诱导后,继以罗库溴铵静脉注射(10秒),观察注药期间肢体不自主回避反应的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并进行两组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性别无显着性差异,年龄、体重均有显着性差异。小儿组患者与成人组患者的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有显着性差异。结论:小儿患者在罗库溴铵注药时的回避反应发生频率与严重程度较成人患者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成年人 罗库溴铵 回避反应 静脉注射 全麻诱导 成人患者 小儿患者 严重程度 发生频率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后双下肢腓总神经功能不全1例
16
作者 许光男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8期178-178,共1页
关键词 硬膜外阻滞后 功能不全 腓总神经 双下肢 穿刺置管 利多卡因 急性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下载PDF
CO_2气腹形成期发生3例严重循环变化的处理及分析
17
作者 许光男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1期111-112,共2页
关键词 CO2气腹 循环变化 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全身麻醉 动脉血压
下载PDF
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结合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康吉龙 裴爱月 +2 位作者 房明 林桂淑 金文哲 《临床医学》 CAS 2009年第8期33-34,共2页
目的探讨肩周痛点分布情况及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结合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在诊察过程中,将有糖尿病及激素过敏的患者列入试验组,试验组27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痛点注射,对照... 目的探讨肩周痛点分布情况及医用臭氧局部痛点注射结合被动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有效性。方法将66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在诊察过程中,将有糖尿病及激素过敏的患者列入试验组,试验组27例,对照组39例。试验组采用医用臭氧痛点注射,对照组采用药物痛点注射。痛点选择喙突、肱骨大小结节、结节间沟、肩峰下、岗下肌、大圆肌和小圆肌压等处,并嘱患者在他人的帮助下行被动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臭氧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特别适用于不适合使用激素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肩周炎 功能锻炼
原文传递
医用三氧枕神经阻滞治疗枕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康吉龙 金文哲 +2 位作者 郑娟 林桂淑 郑荣珍 《实用疼痛学杂志》 2009年第4期273-274,共2页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对枕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枕神经痛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2例,采用药物注射结合三氧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对照组25例,仅采用药物枕大... 目的观察医用三氧对枕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枕神经痛的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32例,采用药物注射结合三氧行枕大、枕小神经阻滞,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生理盐水、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对照组25例,仅采用药物枕大、枕小神经阻滞治疗,药物组成为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1及维生素B(12)的混合药液。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90.6%(29/ 32例),对照组总有效率92.0%(23/25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用三氧治疗枕神经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枕神经痛 臭氧 枕神经阻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