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刘晓伟 薛艺东 师宁 《医药导报》 CAS 2016年第S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每天3次,口服,疗... 目的观察脑血疏口服液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缺血性脑卒中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抗凝、神经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接受常规治疗加脑血疏口服液10 m L,每天3次,口服,疗程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血流动力学、神经功能评分、神经细胞因子含量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5%,80.00%;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2.49±2.89),(5.83±1.47)cm·s-1,基底动脉的血流速度增幅分别为(10.68±1.10),(4.05±1.22)cm·s-1;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降幅分别为(5.95±2.45),(3.70±2.84)分,中国脑卒中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CSS)评分降幅分别为(9.64±3.54),(5.56±4.20)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增幅分别为(9.53±1.28),(3.19±1.48)ng·L-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降幅分别为(18.44±2.32),(16.55±2.20)μg·L-1。结论脑血疏口服液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有助于改善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和神经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疏口服液 卒中 缺血性 血流动力学 脑血管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 被引量:7
2
作者 师宁 薛艺东 高晓嵘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2年第23期1851-1852,共2页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62例患者中确诊卒中...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抑郁与脑梗死部位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方法选择26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抑郁严重程度,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FPIA)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 262例患者中确诊卒中后抑郁患者120例,发生率为45.8%。抑郁组患者与非抑郁组患者左侧卒中发生率分别为51.7%和52.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患者梗死灶位于皮质者比例显著高于非抑郁组患者(63.3%vs.33.8%,P<0.05);抑郁组前部病灶比率显著升高(66.7%vs.22.5%,P<0.05);在轻度、中度及重度抑郁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抑郁的发生与患者脑梗死部位关系密切,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梗死部位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杜剑峰 汤宜朗 《陕西中医》 2012年第10期1309-1311,共3页
目的:探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2周后,组患者其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 目的:探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抗抑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以柏子养心丸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在接受2周后,组患者其HAMD评分和TE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8周内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痊愈率以及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采用柏子养心丸联合西酞普兰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并发症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疗法 柏子养心丸/治疗应用 西酞普兰/治疗应用
下载PDF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师宁 董治燕 薛艺东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第4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 目的探讨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70例住院的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阿立哌唑和利培酮治疗6周,采用阳性症状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PANSS总分在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阿立哌唑组有效率94.3%,显效率82.9%,利培酮组有效率91.4%,显效率80%;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阿立哌唑的锥体外系反应和内分泌改变发生率显著低于利培酮。结论阿立哌唑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立哌唑 利培酮 首发精神分裂症
下载PDF
康复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宜昕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3期221-221,共1页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 目的:检验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后其社会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通过对150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观察,比较一般常规护理和院内强化康复训练后两组患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结果:两组社会功能缺陷程度有显著差异。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强化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康复训练 社会功能恢复
下载PDF
脑卒中患者相关因素分析对健康教育的启示
6
作者 薛艺东 韩莉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2期136-136,共1页
关键词 脑卒中 相关因素 健康教育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miRNA-124与Treg细胞和IL-10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贵勤 陈新寿 +1 位作者 师宁 田冰锋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2016年第6期518-520,共3页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小RNA(miRNA)-124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关系,探讨miRNA-124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35例,中度损伤组45例,重度损伤组2...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后外周血小RNA(miRNA)-124与调节性T细胞(Treg)及白细胞介素-10(IL-10)表达的关系,探讨miRNA-124在颅脑损伤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纳入颅脑损伤患者109例,根据GCS评分分为轻度损伤组35例,中度损伤组45例,重度损伤组29例,同时纳入正常体检者20例为对照组。受伤后24 h分别采集各组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reg细胞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联反应检测miRNA-124表达;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0的水平。结果:各组颅脑损伤患者外周血Treg比例、miR-124表达及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重度颅脑损伤组高于轻度损伤组(P<0.05),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重度损伤组患者外周血miR-124和Treg比例呈正相关。结论:颅脑损伤后,miRNA-124可能参与对Treg细胞增殖的调节,调控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创伤 微小RNA-124 调节性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长期预后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伟 刘鸣 +7 位作者 冯社军 李卫征 吴波 方媛 王丽春 赵松耀 赵关英 张舒婷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892-897,共6页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死亡原因和预后。方法基于华西医院卒中登记,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卒中亚型是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类原则。分析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和1年末结局。结果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死亡原因和预后。方法基于华西医院卒中登记,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缺血性卒中亚型是依据牛津郡社区卒中项目分类原则。分析住院患者的人口学特点、危险因素、死亡原因和1年末结局。结果2002年3月至2005年9月,共纳入1913例资料完整的卒中患者,其中脑出血599例(31.3%);缺血眭脑卒中1314例(68.7%)。后者中完全前循环梗死209例(15.9%),部分前循环梗死417例(31.7%),后循环梗死186例(14.2%),腔隙性梗死502例(38.2%)。校正年龄和性别,多因素分析显示,房颤是完全前循环梗死的独立预测因素(OR=1.42,95%CI=1.25~2.31);高血压和饮酒是腔隙性梗死(OR=1.24,95%CI=1.02~2.18;OR=1.12,95%CI=1.03~3.04)和脑出血(OR=1.84,95%CI:1.31~3.02;OR:1.04,95%CI=1.01~4.13)的独立预测因素。完全前循环梗死与高血压呈负相关(OR=0.62,95%CI=0.34~0.72),腔隙性梗死与房颤呈负相关(OR=0.46,95%CI=0.26~0.82),脑出血与糖尿病亦呈负相关(OR=0.56,95%CI=0.42~0.76)。以腔隙性梗死为参照,完全前循环梗死(OR:6.21,95%CI=2.86~8.42)和脑出血(OR=5.86,95%CI=2.46~8.52)明显增加患者1年死亡风险。结论不同类型卒中的危险因素、病因和结局不同。确定卒中亚型对于急性期治疗和预防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因素 脑梗死 脑出血 结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