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无
|
《中华魂》
|
2023 |
0 |
|
2
|
新时代提升领导干部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研究 |
冯菊香
张瑶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及实践研究 |
郝琦
李锐钰
|
《鄂州大学学报》
|
2024 |
0 |
|
4
|
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视野下人的幸福及其实现路径 |
代萍毓
高延春
|
《品位·经典》
|
2024 |
0 |
|
5
|
“新哲学”启蒙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探索——以新启蒙运动为中心 |
崔海亮
刘蕊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6
|
精神永续:从延安大学东迁到交通大学西迁 |
曾鹿平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3 |
0 |
|
7
|
延安时期艾思奇与毛泽东的哲学交往探析——兼论艾思奇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贡献 |
高九江
韩琳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8
|
延安时期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经验 |
惠晓峰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2
|
|
9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幸福观的诠释 |
高延春
|
《求实》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10
|
延安整风运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韩琳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2 |
2
|
|
11
|
延安时期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精神动力价值探析 |
冯东飞
房丹丹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2
|
推进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
韩琳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1
|
|
13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的文化条件 |
高九江
韩琳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0 |
|
14
|
革命纪念馆对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以延安革命纪念馆为例 |
刘悦
|
《中国军转民》
|
2024 |
0 |
|
15
|
不断推动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评《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 |
高布权
|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
0 |
|
16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特点 |
惠晓峰
|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7
|
马克思劳动观及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
陈怀涛
|
《中国军转民》
|
2023 |
0 |
|
18
|
以大学生人格教育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郭平
张社争
|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9
|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四个结合” |
张进
惠晓峰
|
《社科纵横》
|
2016 |
0 |
|
20
|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制度的建构探讨 |
高飞
杜一鸣
|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