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VEGF和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石芳 何建华 赵建芳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7期2910-2916,共7页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年龄(58.... 目的研究宫颈癌患者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6年3月至2021年3月在延安市中医医院就诊的80例宫颈癌合并HPV感染患者,年龄(58.41±7.81)岁,分化程度:高分化18例、中分化30例、低分化32例。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切片中VEGF和PD-L1的表达水平,Spearman法分析VEGF和PD-L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Kaplan-Meier和Log-Rank法分析不同亚组之间总生存期及差异,Cox回归分析预后相关的风险因素。结果80例患者中,39例(48.75%)死于恶性肿瘤的疾病进展,41例(51.25%)存活。免疫组化结果显示,VEGF和PD-L1在宫颈癌合并HPV感染肿瘤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25%(49/80)和52.50%(42/80)。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VEGF与PD-L1的表达呈正相关(r=0.682,P<0.05)。VEGF、PD-L1表达均与患者的分化程度、远处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有关(均P<0.05),且患者有远处转移、FIGO分期越高、分化程度越低,VEGF和PD-L1相对表达量就越高。VEGF表达阳性和阴性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3.08个月、14.73个月,PD-L1表达阳性和阴性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13.56个月和15.12个月,VEGF表达阴性患者的预后优于VEGF阳性患者,PD-L1表达阴性患者预后优于PD-L1表达阳性患者(Logχ^(2)=9.962、6.018,均P<0.05)。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VEGF表达、PD-L1表达、远处转移、FIGO分期是影响患者独立预后的风险因素[风险比(HR)=2.443、2.251、2.194、2.587,均P<0.05]。结论VEGF和PD-L1检测可作为评估宫颈癌患者合并HPV感染预后的重要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瘤病毒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相关性
下载PDF
年轻乳腺癌患者与中老年乳腺癌患者在临床病理中的差异对比 被引量:5
2
作者 赵建芳 李延新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8年第2期65-67,共3页
目的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中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方法筛选2009-01~2017-06延安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轻乳腺癌患者1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5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ER、PR、HER-... 目的对比分析年轻乳腺癌患者与中年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表现的差异。方法筛选2009-01~2017-06延安市中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年轻乳腺癌患者10例,中老年乳腺癌患者56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所有患者ER、PR、HER-2水平,并对比两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免疫分型、淋巴转移等情况。结果年轻患者与中老年患者构成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年轻患者临床分期较中老年组更早,病理分级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淋巴转移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中老年乳腺癌,年轻乳腺癌患者恶性程度更高,患者预后效果更差,临床应重视对年轻乳腺癌的预防与早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轻乳腺癌患者 中老年乳腺癌 病理表现
下载PDF
窄带成像内镜技术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8
3
作者 杜雄 李延新 +1 位作者 赵建芳 刘鹏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1年第10期1196-1199,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08例,以窄... 目的探讨分析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PG)、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进行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病变的患者108例,以窄带成像内镜(narrow band imaging,NBI)技术观察其病灶及周围组织,并检测其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CTC)阳性表达情况,分析不同诊断方式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意义,并绘制ROC曲线,评估其诊断准确性。结果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患者NBI技术、血清PG及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P<0.05);三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显著高于单一NBI技术检测、单一血清PG检测、单一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检测(P<0.05);NBI技术、血清PG、CTC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95%CI:0.731~0.853)、0.65(95%CI:0.567~0.732)、0.66(95%CI:0.578~0.737),此时的敏感度52.63%;、47.37%、52.62%;三者联合对诊断早期胃癌的诊断早期胃癌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95%CI:0.860~0.939),此时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21%和73.03%。结论NBI技术联合血清PG、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可早期胃癌诊断提供指导依据,提高其诊断敏感度和准确性,从而帮助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窄带成像内镜 血清胃蛋白酶原 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 早期胃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成熟性囊性畸胎瘤伴肠型黏液上皮进展为交界性黏液性肿瘤1例
4
作者 何建华 何文娟 +2 位作者 赵建芳 石芳 王玉湘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08-109,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32岁。发现盆腔肿物7年,每年复查超声,肿块逐渐增大,无明显压痛。体检一般情况良好;专科检查,脐下偏左侧可触及大小约6 cm×6 cm大小肿块,压痛,边界清楚,活动度较差。腹部CT:左侧附件区囊性占位性病变,少量盆腔积液。
关键词 明显压痛 左侧附件 盆腔肿物 腹部CT 盆腔积液 交界性 病例资料 黏液性肿瘤
下载PDF
肢端黑色素瘤CCND1基因和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变异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5
作者 郭瑞萍 杨乐源 +4 位作者 杜娟 赵建芳 石芳 张昕 苏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7-562,共6页
目的探讨肢端黑色素瘤中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肢端黑色素瘤标本33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 目的探讨肢端黑色素瘤中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第11号染色体拷贝数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联系。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8月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经手术切除后诊断明确的肢端黑色素瘤标本33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技术检测肿瘤中CCND1基因和第11号染色体着丝粒拷贝数,分析两者拷贝数变化的关系,并分析CCND1拷贝数异常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结果33例肢端黑色素瘤患者中男性15例,女性18例,年龄范围22~86岁。63.6%(21/33)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有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其中同时伴第11号染色体多体者占21.2%(7/33)。27.3%(9/33)的病例CCND1基因拷贝数呈低拷贝增加,其中4例(4/33,12.1%)同时伴有第11号染色体多体;36.4%(12/33)的病例CCND1基因拷贝数呈高拷贝增加,其中3例(3/33,9.1%)同时伴有第11号染色体多体。CCND1低拷贝增加组中未见CCND1/CEP11比值≥2.00者;高拷贝增加组中CCND1/CEP11比值≥2.00者共11例(11/12)。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与患者年龄、性别、组织学类型、Breslow厚度、溃疡和Clark分级无相关性(P>0.05)。结论CCND1基因拷贝数增加是肢端黑色素瘤的重要分子改变,部分CCND1拷贝数增加的肢端黑色素瘤患者可同时存在第11号染色体多体,这部分患者CCND1拷贝数增加可能是第11号染色体多体的伴随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病理学 临床 CCND1基因 染色体 11对
原文传递
皮肤黑色素瘤中TERT基因异常的研究进展
6
作者 郑雅心 张昕 苏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62-766,共5页
皮肤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基因改变复杂。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是黑色素瘤中较常出现异常的基因。TERT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异常主要包括TERT启动子突变和TERT扩增,前者较常见于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后者... 皮肤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基因改变复杂。端粒酶逆转录酶(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TERT)是黑色素瘤中较常出现异常的基因。TERT基因在黑色素瘤中的异常主要包括TERT启动子突变和TERT扩增,前者较常见于非肢端皮肤黑色素瘤,后者较常见于肢端黑色素瘤。检测TERT基因异常对黑色素细胞肿瘤良恶性鉴别,黑色素瘤的预后判断均有重要价值。同时,对阐明黑色素瘤发生的分子机制,寻求新的靶向治疗手段也有一定提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黑色素瘤 良恶性鉴别 端粒酶逆转录酶 恶性程度 靶向治疗 肢端
原文传递
cyclin D1与CDK4在皮肤黑色素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7
作者 郭瑞萍 杨乐源 +1 位作者 赵建芳 苏静 《中华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7-770,共4页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CDK4)是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重要分子,可形成复合物发挥功能促进细胞从G 1期进入S期。cyclin D1和CDK4的异常在黑色素... 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发病机制复杂。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和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4(cyclin-dependent kinases 4,CDK4)是细胞周期进程中的重要分子,可形成复合物发挥功能促进细胞从G 1期进入S期。cyclin D1和CDK4的异常在黑色素瘤,尤其是肢端黑色素瘤中常见,与黑色素瘤的发生关系密切。cyclin D1在黑色素瘤中的异常主要表现为其编码基因CCND1扩增和蛋白表达升高。CDK4在黑色素瘤中的异常可表现为基因扩增或点突变。了解cyclin D1和CDK4在黑色素瘤中的异常,有助于良恶性黑色素细胞肿瘤的鉴别诊断,也可为CDK4抑制剂在黑色素瘤治疗中的作用提供参考,并可能有助于靶向治疗患者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细胞周期蛋白D1 细胞周期进程 CDK4 恶性程度 良恶性 靶向治疗 基因扩增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