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对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左心室收缩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8
1
作者 谢彩霞 李爱明 +1 位作者 范淑静 拓胜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7年第9期1106-1108,1111,共4页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SPE患者,其中早发型重度(EOSPE)17例,晚发型重度(LOSPE)31例,同期选择年龄和孕期匹配的正常孕妇的54例... 目的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重度子痫前期(SPE)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方法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10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就诊的48例SPE患者,其中早发型重度(EOSPE)17例,晚发型重度(LOSPE)31例,同期选择年龄和孕期匹配的正常孕妇的54例作为对照。采用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测量所有孕妇左心室纵向应变(GLS)、左心室径向应变(GRS)、左心室圆周应变(GCS)及左心室面积应变(GAS)。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OSPE组GLS、GCS以及GAS均显著减低(t值分别为3.682、2.415、2.118,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LOSPE组GLS显著减低(t=2.418,P=0.007),GCS显著增加(t=2.607,P=0.019)。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左心室收缩功能显著减低,其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表现出更差的心功能,三维斑点追踪技术是评价重度子痫前期亚临床心肌损伤的实用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三维斑点追踪技术 重度子痫前期 左心收缩功能
下载PDF
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价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左室收缩功能 被引量:2
2
作者 谢彩霞 白雪 +2 位作者 李爱明 范淑静 拓胜军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8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估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O-SPE)患者左室各层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无症状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LO-SPE患者51例(LO-SPE组),以及同期年龄和孕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孕妇52例(晚孕健康对照组)和非孕... 目的应用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评估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LO-SPE)患者左室各层收缩功能的早期变化情况。方法选取无症状和左室射血分数正常的LO-SPE患者51例(LO-SPE组),以及同期年龄和孕龄与之匹配的正常孕妇52例(晚孕健康对照组)和非孕健康妇女50例(非孕健康对照组)。采用纵向分层应变技术测量所有受试者左室纵向心内膜应变(GLSendo)、纵向中层应变(GLSmid)及纵向心外膜应变(GLSepi),并获取晚孕受试者产后3个月的应变数据,比较三组间各参数变化。结果晚孕健康对照组产前GLSendo、GLSmid及GLSepi均较非孕健康对照组减低(均P<0.05),产后显著恢复并达到非孕健康对照组水平。LO-SPE组产前GLSendo、GLSmid及GLSepi均较晚孕健康对照组及非孕健康对照组减低(均P<0.05),产后GLSendo和GLSmid均较产前显著恢复(均P<0.05),且达到非孕健康对照组水平;GLSendo于产后虽较术前显著恢复(P<0.05),但与非孕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斑点追踪分层应变技术在评估LO-SPE患者左室早期心肌损害方面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点追踪成像 纵向分层 应变 重度子痫前期 晚发型 收缩功能 心室
下载PDF
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白雪 谢彩霞 李爱明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9年第1期51-53,57,共4页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行阴式子宫切除术(VH)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记录年龄、腹部手术史、剖腹产史、肥胖、合并内科疾病、子宫大小、瘤体... 目的探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手术决策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行阴式子宫切除术(VH)的子宫肌瘤患者102例。记录年龄、腹部手术史、剖腹产史、肥胖、合并内科疾病、子宫大小、瘤体位置、子宫粘连等。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良性临床结局组和不良临床结局组,以手术失败和术后并发症等复合指标定义不良临床结局,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阴式子宫切除术不良临床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术后有18例(17. 6%)患者出现了阳性事件。与良性临床结局组比较,不良临床结局组腹部手术史比例、子宫大于12孕周比例,瘤体位于子宫下段比例以及子宫粘连比例显著增高(P <0. 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大小(OR=6. 407,P=0. 008)、瘤体位置(OR=7. 186,P=0. 020)、子宫粘连(OR=11. 672,P=0. 011)是发生不良临床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子宫体积大于12孕周、瘤体位于子宫下段以及子宫粘连显著增加了TVH的手术风险,临床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些情况,以确保手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盆底磁刺激联合中医理疗对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漏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刘奋琴 尚惠 徐红英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盆底磁刺激联合中医理疗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漏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磁刺激... [目的]探讨盆底磁刺激联合中医理疗对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患者漏尿量及盆底肌张力的影响.[方法]选取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SUI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温针灸理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漏尿情况(1h尿垫试验漏尿量、3d漏尿次数)、复发情况及治疗前后盆底肌力、生活质量评分、尿动力参数(最大漏尿点压力、初始排尿欲膀胱容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测盆底肌力、盆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盆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QO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盆底Ⅰ类肌纤维的疲劳度、盆底Ⅱ类肌纤维的疲劳度、1h尿垫试验漏尿量、3d漏尿次数、最大漏尿点压力、初始排尿欲膀胱容量等尿动力参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第3个月、第6个月复发率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盆底磁刺激联合中医温针灸治疗SUI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强患者盆底肌力,提高尿动力参数,改善漏尿情况和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失禁 压力性/治疗 磁场疗法 骨盆底
下载PDF
凯格尔运动动作分解视频干预联合艾灸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徐红英 赵亚娥 刘奋琴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2期275-278,共4页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动作分解视频干预联合艾灸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2)... 【目的】探讨凯格尔运动动作分解视频干预联合艾灸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1年3月西安市雁塔区中医医院收治的112例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根据自身随机交叉对照设计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联合艾灸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凯格尔运动动作分解视频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和干预12周后的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干预12周后Ⅰ类肌纤维和Ⅱ类肌纤维肌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盆腔功能障碍量表(Pelvic Floor Distress Inventory-Short Form 20,PFDI-20)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12周后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ncontinence Quality of Life Instrument,I-QOL)各领域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行凯格尔运动动作分解视频干预联合艾灸,可提高患者盆底肌力、盆底功能和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骨盆底/生理学 运动疗法/方法 艾炷灸疗法/方法
下载PDF
年龄、LH/FSH、AM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6
作者 曹阳阳 常旺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年龄、黄体生成素/基础卵泡刺激素(LH/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IVF-ET并有妊娠结局的186例(214个周期)患者为研究对... 【目的】探讨年龄、黄体生成素/基础卵泡刺激素(LH/FSH)、抗苗勒管激素(AMH)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在延安市人民医院行IVF-ET并有妊娠结局的186例(214个周期)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妊娠结局情况,并依据是否妊娠成功分为妊娠成功组和妊娠失败组。对比妊娠成功组和妊娠失败组患者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以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年龄、LH/FSH、AMH及三者联合对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本研究中186例患者妊娠成功共有76例,新鲜周期临床妊娠率为40.86%(76/186),取卵周期临床妊娠率为35.51%(76/214)。妊娠失败组年龄、人基因重组促卵泡激素(Gn)用量、FSH均高于妊娠成功组(P<0.05),移植胚胎数、窦卵泡数(AFC)、LH/FSH、AMH均低于妊娠成功组(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移植胚胎数、LH/FSH及AMH均是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影响因素(OR=3.522、2.852、3.770、4.108,P<0.05)。RO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LH/FSH、AMH预测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31.96岁、1.79、3.28μg/L,三者联合的特异度为98.39%,高于年龄、LH/FSH、AMH单独进行评估的特异度,且年龄、LH/FSH、AMH三者联合预测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AUC为0.896,显著高于年龄、LH/FSH、AMH单独预测的AUC(P<0.05)。【结论】年龄、LH/FSH、AMH联合预测IVF-ET临床结局的价值较高,适合作为临床预测IVF-ET助孕者临床结局的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受精/方法 胚胎移植/方法 年龄因素 性腺甾类激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间变淋巴瘤激酶对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诊断价值
7
作者 窦丽 苗润燕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2年第4期568-571,共4页
【目的】探讨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对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进行ALK免疫组化筛查,将ALK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着色均认为是ALK阳性,分析ALK蛋白检测对子宫IMT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间变淋巴瘤激酶(ALK)对子宫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进行ALK免疫组化筛查,将ALK在肿瘤细胞的细胞质和(或)细胞膜着色均认为是ALK阳性,分析ALK蛋白检测对子宫IMT的诊断价值。【结果】子宫IMT患者ALK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良性平滑肌瘤患者(P<0.05)。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ALK蛋白阳性表达诊断子宫IMT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99.85%,准确率为99.50%,阳性预测值为85.71%,阴性预测值为99.65%。2000例子宫平滑肌肿瘤患者中病理确诊为子宫IMT患者25例。病理诊断子宫IMT患者25例中18例ALK蛋白呈阳性表达,其中14例(14/18,77.78%)肿瘤组织中ALK表达呈强阳性(■),3例(3/18,16.67%)呈中度阳性(■),1例(1/18,5.56%)为弱阳性(+)。18例ALK阳性表达的子宫IMT患者FISH检测结果显示:88.89%(16/18)的子宫IMT患者检测到ALK基因重排,11.11%(2/18)未检测到基因重排。【结论】子宫平滑肌肿瘤组织中ALK蛋白阳性表达对IMT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特异性与准确率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肌组织 子宫疾病 淋巴瘤 大细胞 间变性
下载PDF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与开腹手术在大子宫良性病变治疗的回顾性队列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谢彩霞 李爱明 +1 位作者 范淑静 常旺燕 《中国医师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296-29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开腹手术(AH)在大子宫良性病变治疗的外科结局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比较研究。人选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子宫≥12孕周子宫良性病变42例。其中,19例(45.2%)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 目的比较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与开腹手术(AH)在大子宫良性病变治疗的外科结局和并发症。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比较研究。人选2010年1月至2016年6月子宫≥12孕周子宫良性病变42例。其中,19例(45.2%)行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TLH组),23例(54.8%)行开腹子宫全切术(AH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H组比较,TLH组手术时间延长(P〈0.05),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TLH对于大子宫良性病变是可行、安全的手术,相比于AH手术,具有明显缩短住院时间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检查 剖腹术 子宫疾病/外科学
原文传递
经腹、经阴道、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对比体会观察
9
作者 常旺燕 谢彩霞 李爱明 《医学与社会》 2015年第B06期135-135,共1页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腹腔镜三种方式下的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15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成经腹全子宫切除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三组分别行对应术式,对比三组相关手术... 目的:探讨经腹、经阴道、腹腔镜三种方式下的全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15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分成经腹全子宫切除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三组分别行对应术式,对比三组相关手术指标。结果: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经阴道全子宫切除组和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在术后出血量、术后阵痛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组,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组术后排气时间更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医师应当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手术方式.确保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下载PDF
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常见妇科炎症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苗润燕 李婷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8期269-269,共1页
为了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的治疗方式对于常见的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病区收治的321例妇科炎症患者。所有的患者均被确诊为妇科炎症。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进... 为了探讨药物结合阴道微波的治疗方式对于常见的妇科炎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妇科病区收治的321例妇科炎症患者。所有的患者均被确诊为妇科炎症。根据随机数字的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并且对于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抗感染治疗,采用抗感染药物联合阴道微波的治疗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一段时间,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观察和比较,并对患者进行随访。结果:药物结合阴道微波治疗妇科炎症的治愈率显著高于单纯药物治疗(P<0.05),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过分析和治疗的实验药物比较,我们可以知道药物联合阴道微波治疗妇科炎症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抗感染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 阴道微波 妇科炎症 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