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最佳时机 被引量:13
1
作者 成海燕 姜泓 《安徽医药》 CAS 2013年第1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联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11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n=59)和对照(n=58)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支持对症综合处理。对照组52例患儿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治疗2~3...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对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疗效及联用的最佳时机。方法 117例急性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n=59)和对照(n=58)两组。所有患者入院后予以支持对症综合处理。对照组52例患儿予抗病毒药物阿昔洛韦治疗2~3周;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分别与发病不同时期联合高压氧治疗3~4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间及联合治疗不同时期的疗效对比以及远期后遗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14%)较对照组(60.34%)增加,脑电图异常率(11.86%)低于对照组(25.86%),P<0.05。发病至入舱时间≤4 d患儿的治疗有效率(100%)优于4~10 d(88.89%)及>10d(73.33%)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一年以上的后遗症发生率观察组(7.02%)也显著低于对照组(20.37%)。结论阿昔洛韦联合高压氧用于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的治疗,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发病早期即开始联合治疗是提高有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氧 阿昔洛韦 小儿急性病毒性脑炎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宝荣 冯娜 王永勤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08年第3期75-75,78,共2页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治疗时机等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病因、治疗措施及时机等分析。结果60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围产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常见病因。(41.7%),其次为感染因素(... 目的了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组成,治疗时机等临床特点。方法对6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进行病因、治疗措施及时机等分析。结果60例均以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围产因素是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最常见病因。(41.7%),其次为感染因素(30%),溶血(13.3%),其它因素(15%)。结论必须加强围产期保健,减少产科因素所致的高胆红素血症。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发生率。加强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诊断,做到早预防、早诊断、早治疗、尽可能减少新生儿高胆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新生儿 病因
下载PDF
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3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宝荣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512-151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3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例中临床表现为典型紫癜样皮疹者31例,腹痛21例,关... 目的: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与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相关性,并分析其临床特征、治疗及转归。方法:对31例肺炎支原体感染合并过敏性紫癜患者病历资料采用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31例中临床表现为典型紫癜样皮疹者31例,腹痛21例,关节肿痛10例,肾脏损害6例,有发热表现3例,咳嗽6例,睾丸肿痛1例。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增高各3例,C反应蛋白轻度增高3例,MP-IgM(>1∶80)阳性31例。治疗选择阿奇霉素结合小剂量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丙种球蛋白及大剂量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平均住院日23d,治愈28例,好转3例,随访3个月均治愈。结论:MP感染引起HSP的主要临床表现除皮肤、关节、胃肠道、肾脏损害等典型症状外,还常伴有不规则发热、咳嗽、流涕等表现,病程迁延、反复。要求医者对伴有发热、呼吸道感染和(或)病程迁延反复的HSP患儿,应考虑MP感染的可能,及时作相关血清学检查;一旦确诊MP感染,应足量、足疗程正规治疗,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感染/并发症紫癜 过敏性/病因学紫癜 过敏性/治疗儿童
下载PDF
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治疗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8
4
作者 樊世贤 孔晓燕 樊婧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5期156-157,共2页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 6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2d可闻及异常啰音... 目的探讨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特点和早期治疗方法 ,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本院60例确诊为支原体肺炎的患儿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行胸部X片及实验室检查确诊。结果 60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与咳嗽症状,起病2d可闻及异常啰音者>35例,1周内闻及异常啰音者42例,所有患儿1周内均可见胸部X线表现异常,所有病例均早期应用红霉素和阿奇霉素治疗,效果良好。结论小儿支原体肺炎诊断应结合胸部X线征象及实验室检查结果 ,对本病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支原体肺炎 诊断治疗 实验室检查结果 早期治疗方法 胸部X线表现 胸部X线征象 临床特点 临床资料
下载PDF
肥胖儿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60例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谷玉龙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07X期89-91,共3页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肥胖为首发症状的儿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0~6岁2型糖尿病DKA并高脂血症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肥胖儿童年龄(4.21±... 目的:提高临床医师对以肥胖为首发症状的儿童2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并高脂血症(HL)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60例0~6岁2型糖尿病DKA并高脂血症肥胖儿童的临床资料。结果:60例肥胖儿童年龄(4.21±1.56)岁,其中女童24例,男童36例,男:女为1.8:1.2;病前均无糖尿病史及相关症状,均无高脂血症史;病前均无暴饮、暴食和胆石症史;均为肥胖体型,体质指数(29.41±2.07);均达到DKA诊断标准。结论:儿童肥胖型2型糖尿以肥胖就诊的,应常规查血脂;调整饮食和运动可以缓解肥胖儿童的糖尿病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肥胖 2型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高脂血症
下载PDF
干扰素结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00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呼碧庆 贺晓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5期163-164,共2页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的...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思密达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00例轮状病毒性肠炎的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0%。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2,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干扰素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腹泻疗效好,副作用少,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思密达 轮状病毒性肠炎 治疗
下载PDF
IgE和IgA在儿童食物过敏性胃肠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7
作者 成海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486-1488,共3页
目的研究Ig E和Ig A在儿童食物过敏性胃肠病(food allergy-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AG)中表达的变化,以明确其在儿童FAG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FAG患儿及同龄健康幼儿各35名,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 目的研究Ig E和Ig A在儿童食物过敏性胃肠病(food allergy-related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AG)中表达的变化,以明确其在儿童FAG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FAG患儿及同龄健康幼儿各35名,分别纳入观察组和对照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Ig E和Ig A,以放射免疫分析技术(RIA)检测粪便中s Ig A。结果观察组血清中Ig E的表达(247.23±119.48)IU/ml显著高于对照组(58.31±23.65)IU/ml(P<0.05);观察组血清Ig A和粪便s Ig A分别为(1.68±0.92)g/L和(186.52±60.13)μg/ml,而对照组血清Ig A和粪便s Ig A分别为(3.17±1.51)g/L和(313.41±96.57)μg/ml,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Ig E、Ig A和s Ig A的变化与儿童FAG密切相关,对儿童FAG的临床诊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性胃肠病
下载PDF
布拉酵母菌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海亮 呼旭东 《现代药物与临床》 CAS 2014年第9期1040-1043,共4页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延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补充维生... 目的探讨布拉酵母菌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2年2月—2014年2月延安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感染性肺炎新生儿10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应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给予补液、补充维生素等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时给予口服布拉酵母菌,125 mg/次,2次/d。对两组出现腹泻的患儿均口服蒙脱石散,1.0 g/次,3次/d,并且补液,直至治愈。两组均持续治疗14 d。治疗后,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同时对其细胞免疫学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4.44%、7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的发生率为38.89%,对照组为61.11%;治疗组腹泻发生时间明显晚于对照组,每天腹泻次数少于对照组,腹泻的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CD4+﹑CD4+/CD8+计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治疗组CD8+计数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这些观察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布拉酵母菌用于预防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继发腹泻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拉酵母菌 蒙脱石散 感染性肺炎 继发腹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