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礼 魏宝林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0年第20期2995-2997,共3页
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9年6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0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2月到2019年6月在西安医学院附属汉江医院诊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46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100例)与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开放内固定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围术期指标,术后3、6个月胸腰段骨密度T值、Beck指数、Cobb角以及术后6个月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在术中与术后都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研究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胸腰段骨密度T值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3、6个月的Cobb角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Beck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9%(P<0.05)。结论内固定结合人工骨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骨折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提高胸腰段骨密度,改善脊柱功能,从而提高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骨椎体成形术 脊柱骨折 骨质疏松 安全性 COBB角
下载PDF
单侧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斌 魏宝林 史世勤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3期401-40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为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数字随机表法对我院2016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LIF)设为PLIF组40人,一组行微创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MIS-TLIF)设为MIS-TLIF组40人,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引流液量、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功能障碍OAL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手术期MIS-TLIF组引流液量明显低于PLIF组,手术出血量PLIF组大于MIS-TLIF组,PLIF组术后住院时间长于MIS-TLIF组,两组患者手术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后腰痛VAS评分、腿痛VAS评分、功能障碍ODI评分MIS-TLIF组比PLIF组均有明显下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术后P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5%,MIS-TLIF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MIS-TLIF组优于PLIF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MIS-TLIF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临床效果优于传统手术,患者疼痛及功能障碍得到有效缓解,由于手术引流液量、手术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伴侧椎管狭窄症 PLIF MIS-TLIF
下载PDF
直接前入路及后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魏宝林 郭安坤 刘建锋 《贵州医药》 CAS 2020年第9期1411-1413,共3页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及后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9.01共6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入路分成2组,每组33例,分别予直接前入路和后入路治疗,比较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 目的观察直接前入路及后入路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早期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01-2019.01共66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入路分成2组,每组33例,分别予直接前入路和后入路治疗,比较不同入路在手术时间等指标差异性。结果①直接前入路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后入路组,而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量、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上均短/低于后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直接前入路组术后第1 d、术后第3 d在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均显著低于后入路组,两组相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直接前入路组术后3d VAS评分、髋臼前倾角均显著低于后入路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后入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髋臼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直接前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09%,后入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9.39%,后入路组显著高于直接前入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前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创伤低,恢复快,并发症少,但该入路学习曲线长,对术者要求高,需严格选择适应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直接前入路 后入路 早期康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