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结合CT检查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情况的影响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建军 胡永鑫 白艳花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997-1999,共3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结合CT检查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与护理组(对照组,n=60)及基于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治疗与...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结合CT检查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及疼痛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的急性阑尾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常规治疗与护理组(对照组,n=60)及基于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的治疗与护理组(观察组,n=60)。比较两组患儿手术前后应激水平、术后疼痛情况及近期恢复情况。结果术后24h,两组患儿术后应激指标均较术前1 h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儿术后24 h心理创伤程度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VAS评分呈上升趋势,于术后12 h达到峰值后逐渐下降;术后3 h、6 h、12 h、24 h,观察组患儿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 h、6 h、12 h,观察组患儿镇痛药物需求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术后近期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技术结合CT检查对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患儿中,可有效减轻患儿术后应激反应及心理创伤程度,缓解疼痛、降低镇痛药物使用率,有利于促进患儿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外科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儿童 阑尾炎 应激 疼痛
下载PDF
胆囊后三角入路与胆囊前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1
2
作者 胡永鑫 王康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0期1545-1546,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和胆囊前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的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 目的探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胆囊后三角入路和胆囊前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胆囊结石伴有慢性胆囊炎的手术患者120例,按照手术入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胆囊前三角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后三角入路的方式进行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胃肠功能恢复时长、住院时长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手术后,研究组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患者采用后三角入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可以减轻对机体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的影响,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慢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胆囊后三角入路 胆囊前三角入路
下载PDF
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4
3
作者 胡永鑫 马驰 李红雨 《贵州医药》 CAS 2022年第3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实施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实施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与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急性胆囊炎患者10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及常规组,各50例。常规组采取延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术后1 h、12 h及24 h 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低于常规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1 h、12 h及24 h VA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中转开腹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开展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相较于延迟手术而言,可降低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以及机体恢复时间,改善术后早期疼痛感,发挥一定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开腹 胆囊管 并发症
下载PDF
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 被引量:6
4
作者 李建军 郭江涛 李红雨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2年第2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方法以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Caprin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低危5例(6.25%)、中危5例(6.25%)、高危16例(20.00)、极高危54例(67.50%)。依据患者接受抗凝...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评估及治疗对策。方法以8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对象,Caprin量表评估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低危5例(6.25%)、中危5例(6.25%)、高危16例(20.00)、极高危54例(67.50%)。依据患者接受抗凝治疗情况分为抗凝组与未抗凝组。分析DVT发生情况。结果极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DVT发生率为2.56%,低于未接受抗凝治疗患者20.00%(P <0.05);高危组接受抗凝治疗患者未见DVT发生,低于未接受抗凝组6.67%(P <0.05);中危组及低危组DVT发生率未见差异(P> 0.. 05)。结论依据Caprini风险评级给予腹股沟疝患者预防干预,可减少DVT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深静脉血栓形成 风险评估 治疗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