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与诊疗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毅冉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1期44-44,39,共2页
羊传染性脓疱病作为群发性和传染性的流行病,在羊群内传播将给羊群养殖造成巨大损害。羊只感染后主要在唇部、鼻镜部形成脓包、溃疡等,影响正常进食,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出现器官衰竭或死亡。及早诊断治疗有利于有效控制病情,对症治疗,全...
羊传染性脓疱病作为群发性和传染性的流行病,在羊群内传播将给羊群养殖造成巨大损害。羊只感染后主要在唇部、鼻镜部形成脓包、溃疡等,影响正常进食,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出现器官衰竭或死亡。及早诊断治疗有利于有效控制病情,对症治疗,全面提高羊只抗病毒能力,从而促进羊群养殖的发展。对此需要针对传染性脓疱病的症状以及诊疗手段展开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能力
传染性脓疱病
鼻镜
对症治疗
器官衰竭
流行病
诊疗手段
正常进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19年延津县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报告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广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0-71,74,共3页
目的了解延津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按照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的1个村为监测点,土源性线虫卵采集粪便用改良加藤厚...
目的了解延津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按照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的1个村为监测点,土源性线虫卵采集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3~9周岁开展粪检的同时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检102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27%,蛲虫感染率为1.27%,未检测到蛔虫、钩虫和鞭虫;男性479人,女性545人,男性和女性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84%、1.65%。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7人,感染率4.21%。3~9岁农村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4.21%,7/166)最高,农民(0.78%,6/773)次之。结论延津县土源性线虫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感染率已大幅下降,趋于稳定(<5%),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虫种以蛲虫为主,今后仍需加强10岁以下儿童蛲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延津
钩虫
感染率
农村
原文传递
一起农民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皮肤炭疽疫情的调查和处置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广杰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6期474-477,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一起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的皮肤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病例诊断及报告情况,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对疫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目的通过对一起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的皮肤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病例诊断及报告情况,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对疫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疫情为一起散发性人间皮肤炭疽疫情。病例于8月23日在自己家中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宰杀病死羊,且在4天前左手大拇指关节处有约1~2 mm的小伤口,炭疽杆菌经过伤口感染发病。暴露后第3天伤口出现黑点,无痛感,黑点逐渐增大,第7天直径增至15 mm,颜色炭黑,第8天黑痂周围出现水肿,有痛感,先后就诊于村诊所和县医院骨外科,第9天(9月1日)就诊于乡镇卫生院并以“手指外伤”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卫生院院长怀疑炭疽并进行了报告。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28人,均未感染。病例焦痂期2份黑痂周围水肿渗出液标本炭疽杆菌PCR检测阳性,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出现阳转,采集27份外环境标本,进行炭疽杆菌PCR检测,其中7份阳性。结论屠宰羊时应加强个人防护,以防感染;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养殖户等重点人群对病、死畜危害的知晓率。应建立炭疽诊疗知识的定期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对炭疽诊断和及时报告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庭屠宰
皮肤炭疽
乡镇卫生院
流行病学调查
原文传递
题名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与诊疗
被引量:
2
1
作者
任毅冉
机构
延津县
动物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北方牧业》
2023年第21期44-44,39,共2页
文摘
羊传染性脓疱病作为群发性和传染性的流行病,在羊群内传播将给羊群养殖造成巨大损害。羊只感染后主要在唇部、鼻镜部形成脓包、溃疡等,影响正常进食,甚至造成营养不良,出现器官衰竭或死亡。及早诊断治疗有利于有效控制病情,对症治疗,全面提高羊只抗病毒能力,从而促进羊群养殖的发展。对此需要针对传染性脓疱病的症状以及诊疗手段展开研究.
关键词
抗病毒能力
传染性脓疱病
鼻镜
对症治疗
器官衰竭
流行病
诊疗手段
正常进食
分类号
S85 [农业科学—兽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19年延津县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报告
被引量:
4
2
作者
朱广杰
机构
延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疾控科
出处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70-71,74,共3页
文摘
目的了解延津县居民土源性线虫感染状况、区域分布及影响因素,为精准制定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全县按照地理方位划分为东、西、南、北、中5个片区,每个片区随机抽取1个乡的1个村为监测点,土源性线虫卵采集粪便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一粪两检;3~9周岁开展粪检的同时加做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卵。结果共检1024人,土源性线虫总感染率为1.27%,蛲虫感染率为1.27%,未检测到蛔虫、钩虫和鞭虫;男性479人,女性545人,男性和女性蛲虫感染率分别为0.84%、1.65%。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测蛲虫7人,感染率4.21%。3~9岁农村学生土源性线虫感染率(4.21%,7/166)最高,农民(0.78%,6/773)次之。结论延津县土源性线虫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感染率已大幅下降,趋于稳定(<5%),并保持在较低水平,虫种以蛲虫为主,今后仍需加强10岁以下儿童蛲虫病的综合防控工作。
关键词
土源性线虫
延津
钩虫
感染率
农村
Keywords
Source of soil nematodes
Yanjin
Hookworm
Infection rate
Rural
分类号
R53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R181.3 [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一起农民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皮肤炭疽疫情的调查和处置
被引量:
1
3
作者
朱广杰
机构
延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出处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年第6期474-477,共4页
文摘
目的通过对一起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的皮肤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其发病原因、病例诊断及报告情况,为炭疽疫情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流行病学的方法对病例进行调查,对疫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进行分析,对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结果本次疫情为一起散发性人间皮肤炭疽疫情。病例于8月23日在自己家中没有采取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宰杀病死羊,且在4天前左手大拇指关节处有约1~2 mm的小伤口,炭疽杆菌经过伤口感染发病。暴露后第3天伤口出现黑点,无痛感,黑点逐渐增大,第7天直径增至15 mm,颜色炭黑,第8天黑痂周围出现水肿,有痛感,先后就诊于村诊所和县医院骨外科,第9天(9月1日)就诊于乡镇卫生院并以“手指外伤”收治入院,入院后第3天卫生院院长怀疑炭疽并进行了报告。密切接触者和共同暴露者28人,均未感染。病例焦痂期2份黑痂周围水肿渗出液标本炭疽杆菌PCR检测阳性,病例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抗炭疽特异性抗体出现阳转,采集27份外环境标本,进行炭疽杆菌PCR检测,其中7份阳性。结论屠宰羊时应加强个人防护,以防感染;提高广大群众尤其是养殖户等重点人群对病、死畜危害的知晓率。应建立炭疽诊疗知识的定期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医务人员对炭疽诊断和及时报告的能力。
关键词
家庭屠宰
皮肤炭疽
乡镇卫生院
流行病学调查
Keywords
Home slaughter
Skin anthrax
Township health center
Epidemiological investigation
分类号
R754.2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羊传染性脓疱病的临床症状与诊疗
任毅冉
《北方牧业》
2023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19年延津县土源性线虫感染调查报告
朱广杰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21
4
原文传递
3
一起农民家庭屠宰病死羊引发皮肤炭疽疫情的调查和处置
朱广杰
《现代疾病预防控制》
2023
1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