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鸭绿江流域鲜食玉米复种秋萝卜模式研究
1
作者 张庆宇 朴天日 +3 位作者 尹晟铎 王光达 姜银姬 许震宇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1期52-56,共5页
为开发适宜鸭绿江流域丹东市鲜食玉米和萝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并筛选适宜该模式下的鲜食玉米品种和萝卜品种。于第一季种植鲜食玉米,分别选择大黄粘、黄甜糯、金香糯和糯玉4号4个鲜食玉米品种,第二季种植萝卜,分别选择青甜水果萝卜、绊... 为开发适宜鸭绿江流域丹东市鲜食玉米和萝卜一年两作种植模式,并筛选适宜该模式下的鲜食玉米品种和萝卜品种。于第一季种植鲜食玉米,分别选择大黄粘、黄甜糯、金香糯和糯玉4号4个鲜食玉米品种,第二季种植萝卜,分别选择青甜水果萝卜、绊倒驴萝卜、糖脆水果青萝卜、土光萝卜4个品种。一茬作物鲜食玉米播种期为4月中旬前,收获期为7月下旬,二茬作物萝卜播种期为8月上旬,收获期为10月下旬。两季作物生物学性状及产量分析。结果表明,所选的鲜食玉米品种均能够在丹东地区适应一年两季作的栽培模式,其中大黄粘、黄甜糯和金香糯3个中国品种口感均达到了8,韩国品种糯玉4号口感为6,且韩国品种种皮厚度较厚,所以在口感方面不及其他3个中国品种。萝卜产量方面,韩国土光萝卜最高,产量达到6423.7 kg·(667 m^(2))^(-1),绊倒驴萝卜和青甜水果萝卜产量紧随其后,分别为5196.4和4170.8 kg·(667 m^(2))^(-1),中国品种糖脆水果青萝卜产量最低,仅为2393.1 kg·(667 m^(2))^(-1),筛选出适宜鸭绿江流域种植的两季作的品种,鲜食玉米3个品种分别为大黄粘、黄甜糯、金香糯,萝卜3个品种,分别为青甜水果萝卜、绊倒驴萝卜和土光萝卜,尤其是韩国品种土光萝卜。如果能够引进,将大大提高农民的收入,同时由于糖脆水果青萝卜产量较低,不建议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萝卜 鸭绿江流域 一年两作
下载PDF
牛皮杜鹃组织培养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丁洪玲 宫宇 +2 位作者 李美善 许明子 刘宪虎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7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牛皮杜鹃无菌苗为材料,分别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生根壮苗培养基和移栽基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WPM+3mg/L IBA+8mg/L ZT(pH值5.2),白糖20g/L;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WPM+0.1mg/L NAA+1g/L AC+0.4 mg/... 以牛皮杜鹃无菌苗为材料,分别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生根壮苗培养基和移栽基质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愈伤组织诱导效果最好的培养基为WPM+3mg/L IBA+8mg/L ZT(pH值5.2),白糖20g/L;最佳生根壮苗培养基为WPM+0.1mg/L NAA+1g/L AC+0.4 mg/L IBA;筛选出的最好移栽基质为苔藓土,成活率达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皮杜鹃 组织培养 培养基 诱导
下载PDF
大豆新品种“吉育50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6
3
作者 朱浩哲 黄初女 +3 位作者 马晓萍 王洋 王亮 王跃强 《延边大学农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51-354,共4页
大豆品种"吉育50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9年利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缘的优良品系GY96-3为母本,GY96-21O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08—2009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024.1kg/h... 大豆品种"吉育503"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新品种。1999年利用含有野生大豆血缘的优良品系GY96-3为母本,GY96-21O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2008—2009年参加吉林省中晚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 024.1kg/hm2,比对照品种"吉林30"(吉育72)平均增产5.7%;2009年进行生产试验,较对照品种"吉育72号"平均增产9.0%;2011年通过了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吉育503"属中晚熟品种,通过多年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虫等特性,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吉育503 选育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与相关防御酶活性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光达 黄初女 +2 位作者 吴委林 卜宪娟 郑大浩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6-152,共7页
以吉林省玉米早熟、中早熟区种植的4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对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防御酶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防御酶PAL、POD和PPO与玉米对大斑... 以吉林省玉米早熟、中早熟区种植的4个玉米品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对不同玉米品种对大斑病的抗性与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等3种防御酶活性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种防御酶PAL、POD和PPO与玉米对大斑病的抗性关系非常密切,玉米植株受大斑病菌侵染后,防御酶活性比对照明显增高。防御酶的作用受品种遗传背景的影响,不同品种中不同防御酶对其大斑病抗性的贡献有差异。受大斑病菌侵染后,抗病性强的品种,PAL和PPO或PAL和POD酶活性发生协同增强,且从抽丝期到灌浆期酶活性协同增强的防御酶不发生酶活性衰减或衰减微弱;感病的品种,从抽丝期到灌浆期存在2种或3种防御酶活性同时衰减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大斑病 抗病性 防御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