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砂岩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以七里村油田延长组7段为例
1
作者 孙嘉鑫 赵靖舟 +2 位作者 汤延帅 刘星 李政胤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1-619,共9页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油资源最富集的盆地之一,资源量大,分布范围广,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对七里村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较为薄弱。文中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测井曲线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镜下观察资料,并结合全岩X衍射等实... 鄂尔多斯盆地是我国致密油资源最富集的盆地之一,资源量大,分布范围广,勘探开发前景广阔,但对七里村油田致密砂岩储层的研究较为薄弱。文中综合分析了研究区测井曲线及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阴极发光等镜下观察资料,并结合全岩X衍射等实测数据,精细研究了七里村油田长7段储层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成岩作用类型及孔隙演化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长7段储层以长石砂岩为主,表现为特低孔-超低渗和超低孔-超低渗的特征;孔隙类型以溶蚀孔、粒间孔为主,发育少量晶间孔和微裂缝;成岩作用对孔隙演化有较大影响,在成岩作用过程中,压实和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而溶蚀作用对储层具有建设作用。研究区长7段砂岩储层孔隙演化定量计算结果表明:初始孔隙度平均为36.54%,压实作用、胶结作用造成的减孔率分别为51.60%,43.75%,溶蚀作用对长7段储层物性起建设性作用,增孔率为11.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密砂岩储层 储层特征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七里村油田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复合酸液体系优选与性能评价
2
作者 吴塞塞 侯政延 +1 位作者 白苏苏 王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12期244-247,共4页
为解决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开发中存在的近井地带堵塞严重、压后产能恢复差等问题,本文针对其储层特点,开展了复合酸液体系的优选与评价研究。通过岩心筛选、配方优化、配伍性评价和驱替实验,优选出适合该区块水平井的复合酸液体系。基于... 为解决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开发中存在的近井地带堵塞严重、压后产能恢复差等问题,本文针对其储层特点,开展了复合酸液体系的优选与评价研究。通过岩心筛选、配方优化、配伍性评价和驱替实验,优选出适合该区块水平井的复合酸液体系。基于吞吐机理分析,建立数值模拟模型,优化关键参数,制定现场试验方案。现场实施结果表明,试验井措施后平均单井日产油量提高53%,投入产出比达1:1.31,取得了良好的增油效果和经济效益。研究成果对该区块水平井进一步规模化推广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合酸液体系 吞吐机理 数值模拟 现场试验
下载PDF
七里村采油厂郑庄油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凯 《石化技术》 CAS 2019年第1期130-131,共2页
本文则针对郑庄油区地层进行简要分析,并着重介绍了长6油层的地质概况,对日后开发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郑庄油区 地质特征 长6油层
下载PDF
清洁压裂液在七里村采油厂的应用
4
作者 董自强 龙慧 +1 位作者 田磊 荆治霖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2年第7期57-62,共6页
根据国内外关于压裂液和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运用表面化学、流变学和说理压裂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清洁压裂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了较完整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技术:清洁压裂液的组成和配方,清洁压裂液的性能,清洁压... 根据国内外关于压裂液和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成果,运用表面化学、流变学和说理压裂工程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来解决清洁压裂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了较完整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及其应用技术:清洁压裂液的组成和配方,清洁压裂液的性能,清洁压裂液的成胶机理等。最终开发出能适用于油矿实际的清洁压裂液体系及应用技术,解决胍尔胶压裂液对地层伤害较大的缺点,使油矿低渗透油藏的压裂增产效果获得提高。将清洁压裂液应用到延长油矿七里村采油厂的16口井中,成功率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洁压裂液 七里村采油厂 表面活性剂 性能评价 成胶与破胶机理
下载PDF
七里村采油厂联合站原油储运管道腐蚀与防护
5
作者 安丽 《清洗世界》 CAS 2020年第4期45-46,共2页
管道内底部水的流动会加速积水对管道内壁的腐蚀作用,流动加速腐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腐蚀现象,影响着化工、储运、电厂、冶金以及核电站等的运行安全,导致管道和设备的快速失效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流动加速腐蚀的本质是金属的损耗,其发生... 管道内底部水的流动会加速积水对管道内壁的腐蚀作用,流动加速腐蚀是一种广泛存在的腐蚀现象,影响着化工、储运、电厂、冶金以及核电站等的运行安全,导致管道和设备的快速失效和巨大的经济损失。流动加速腐蚀的本质是金属的损耗,其发生在流体流速相对较低的环境中,是通过氧化膜的溶解和再生最终造成机体损耗,而不是一种机械破坏氧化层的作用,这与典型的冲蚀腐蚀机理存在差别。由于腐蚀机理的不同,流动加速腐蚀与冲刷腐蚀的腐蚀产物形态也有所不同,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在单相流体中,流体加速腐蚀的腐蚀产物的形貌特征为马蹄状或者鱼鳞状,而冲刷腐蚀的形貌特征为波纹状,且在高倍显微镜下,有明显的塑性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联合站 管道储运 腐蚀防护 腐蚀离子
下载PDF
七里村采油厂杨家沟联合站锅炉改造研究
6
作者 董乙卓 夏红刚 《化工设计通讯》 CAS 2019年第2期83-84,共2页
为实现区域大气污染物持续减排,圆满完成区域大气污染物减排任务,推进企业未来发展,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七里村采油厂杨家沟联合站对2台10t/h燃煤蒸汽锅炉进行脱硫除尘技术改造。
关键词 锅炉改造 双碱脱硫 布袋除尘
下载PDF
水平压裂裂缝形成机理及监测——以七里村油田为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张洪 孟选刚 +3 位作者 邵长金 代晓旭 余浩 李相方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8-145,共8页
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 压裂裂缝形态对低渗透油藏的生产影响较大。为了判断低渗透油藏人工压裂裂缝形态,采用公式计算、Kaiser效应地应力实验、微地震识别结合现场生产效果分析及监测等手段,研究了七里村特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形成机理及形成条件,并验证了水平缝的形成。结果表明,当浅层油藏垂向主地应力最小时,压裂产生水平缝,深层油藏压裂则更容易产生垂直缝;压后产量增加明显、微地震直接显示水平缝特征,以及生产中不存在二次压裂过程中压裂液窜层返排,均验证了七里村油田浅层压裂产生水平缝;通过将公式计算、室内实验、微地震检测等结果与压裂前后产量变化、现场施工结果加以综合分析,能够判断并监测水平缝。该研究成果适用于同类低渗透油藏压裂水平缝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水平缝 监测 计算 实验 微地震 压裂液返排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长6致密油藏流动单元评价及压裂选层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洪 孟选刚 代晓旭 《中外能源》 CAS 2016年第8期59-63,共5页
为选取压裂水平缝合适位置,制定合理开发方案,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七里村油田水窜严重、产量极低的问题,选取七里村油田长6致密油藏的羊圈山M井组,对主力层位长61和长62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介绍了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原则、划分方法和... 为选取压裂水平缝合适位置,制定合理开发方案,解决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七里村油田水窜严重、产量极低的问题,选取七里村油田长6致密油藏的羊圈山M井组,对主力层位长61和长62进行了流动单元划分。介绍了储层流动单元的划分原则、划分方法和评价方法,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流动带指数、渗流系数等五个参数,对羊圈山M井组5口生产井的流动单元进行划分和评价,分析了每口井的Ⅰ类、Ⅱ类和Ⅲ类流动单元的分布情况,以及每口井压裂层位与Ⅰ类、Ⅱ类和Ⅲ类流动单元的匹配情况。提出了压裂改造措施层位的选取原则和建议:优先选取流动单元横向连通性好的层位进行压裂;主力含油层位(包含多个优质流动单元且含油性好)必须压裂;在压裂层位有限的前提下,应优先选取Ⅰ类流动单元,至少是Ⅱ类流动单元作为压裂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村油田 长6油层 致密油 流动单元评价 压裂选层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Y49井区长6储层特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孟选刚 袁迎军 代晓旭 《辽宁化工》 CAS 2014年第6期791-792,804,共3页
七里村油田Y49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物性分析、薄片鉴定、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七里村油田Y49井区长6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Y49井区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余为粉细... 七里村油田Y49井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部,为典型的低孔-低渗储层。通过岩心观察、物性分析、薄片鉴定、X-衍射等技术手段,对七里村油田Y49井区长6储层样品进行了测试分析。研究表明,Y49井区储层岩性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余为粉细砂岩及粉砂岩,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有粒间孔隙、溶孔、以及裂隙孔等多种孔隙类型,以粒间溶孔最为发育,孔喉类型主要有大孔—细喉型和小孔—细喉型,这些孔隙结构的形成主要受成岩作用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49井区 鄂尔多斯 储层 成岩作用
下载PDF
延长油田采油污水回注处理工艺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杨荣国 庞波 王维 《化学工程师》 CAS 2021年第2期38-42,共5页
为了研究延长油田某地采油污水回注处理工艺不完善、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开展实验分析,提出了基于整体处理流程下的防腐、阻垢、杀菌、絮凝一条龙解决方案,针对pH设定、化学氧化优化、絮凝沉降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操作意见... 为了研究延长油田某地采油污水回注处理工艺不完善、水质不达标等问题。参照相关行业标准开展实验分析,提出了基于整体处理流程下的防腐、阻垢、杀菌、絮凝一条龙解决方案,针对pH设定、化学氧化优化、絮凝沉降部署等方面进行了操作意见的改进,指出了下步必须将污水中的成垢离子、腐蚀离子、细菌(SRB,TGB)、悬浮性固体颗粒、悬浮油进行不同角度的最大限度转化的中心解决方案,得出了较为显著的效果。下步运用化学氧化和絮凝沉降工艺进行预先处理而后进行常规净化,在明确当前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提高系统循环整体效率是当前问题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结垢 腐蚀 延长油田 污水处理
下载PDF
微生物清防蜡工艺技术在七里村油田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姜兰 魏登峰 燕永利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9年第5期87-89,共3页
针对七里村采油厂原油(延50-1,郑597-5)组分特点,进行清防蜡菌种选育,最终优选出适合采油厂油井生产的清防蜡菌种DM-1,并结合采油厂进行现场试验,总结出一套符合采油厂油井地质情况和蜡质特性的微生物清防蜡配方和施工工艺。现场应用结... 针对七里村采油厂原油(延50-1,郑597-5)组分特点,进行清防蜡菌种选育,最终优选出适合采油厂油井生产的清防蜡菌种DM-1,并结合采油厂进行现场试验,总结出一套符合采油厂油井地质情况和蜡质特性的微生物清防蜡配方和施工工艺。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采用该项微生物清防蜡工艺能有效解决七里村油田的清防蜡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清防蜡 工艺 七里村油田 采油
下载PDF
致密储层隔夹层建模——以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长6段为例 被引量:3
12
作者 汪洋 汤延帅 +1 位作者 高建武 姜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33,43,共8页
为了识别致密储层隔夹层、认识其发育规律、优选建模方法及变差函数,以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长6段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录井、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隔夹层类型、沉积特征以及分布特征,结合压汞、测井等资料确定隔夹层的岩电特征及判别方... 为了识别致密储层隔夹层、认识其发育规律、优选建模方法及变差函数,以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长6段为例,综合岩心、测井、录井、薄片等资料分析研究区隔夹层类型、沉积特征以及分布特征,结合压汞、测井等资料确定隔夹层的岩电特征及判别方法,分析密井网条件,优选致密储层隔夹层建模中的变差函数,最后采用密井网测井资料验证建模结果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发育泥质隔层及泥质、钙质、物性夹层,采用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电阻率测井曲线可以有效区分夹层性质,结合实际地质论证的建模方法与变差函数特征值使建模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地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夹层 地质建模 变差函数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薄油层测井识别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孟选刚 单旭光 代向丽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14年第5期50-52,156,共3页
针对七里村油田常规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不高,对薄油层的响应值不准确,导致薄油层漏失解释等问题,基于薄层对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影响分析,确定薄层敏感测井曲线;通过对沃尔什反演法、分辨率匹配法、傅立叶频谱法提高常规测井曲线纵向分辨... 针对七里村油田常规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不高,对薄油层的响应值不准确,导致薄油层漏失解释等问题,基于薄层对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影响分析,确定薄层敏感测井曲线;通过对沃尔什反演法、分辨率匹配法、傅立叶频谱法提高常规测井曲线纵向分辨率方法分析表明,傅立叶频谱法是提高纵向分辨率的有效方法,该方法处理后的测井曲线能够有效地反映地层的真实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村油田 薄油层测井 傅立叶频谱法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柴上塬区隔夹层分布特征
14
作者 孟选刚 陈军军 +3 位作者 沈振振 张恒 高飞龙 李宁 《云南化工》 CAS 2020年第8期138-140,共3页
通过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长6储层的隔夹层进行识别、统计分析,认为相对柴上塬区其他小层,主力产层长614和长622小层上部隔层比较发育,横向连通性较好,小层内夹层较少,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都比较低,钻遇率较... 通过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生产资料的分析,对研究区长6储层的隔夹层进行识别、统计分析,认为相对柴上塬区其他小层,主力产层长614和长622小层上部隔层比较发育,横向连通性较好,小层内夹层较少,夹层分布频率和分布密度都比较低,钻遇率较低,从隔夹层的分布与产量来看,随着小层上部隔层厚度的增加,小层内平均初月产变高,随着层内泥质夹层的发育,单层内平均初月产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6油层 隔夹层特征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开发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15
作者 秦霖 冯宁 +3 位作者 朱争 吴东军 张新印 高飞龙 《山西化工》 CAS 2023年第5期89-91,共3页
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开发产量变化范围大,规律不明显。为了提高水平井产量,进一步优化水平井工艺,从水平井长度、压裂液用量、压裂缝条数、支撑剂用量、压裂缝间距等因素展开影响因素分析。整体上水平井长度、压裂液用量、支撑剂用量、压... 七里村油田水平井开发产量变化范围大,规律不明显。为了提高水平井产量,进一步优化水平井工艺,从水平井长度、压裂液用量、压裂缝条数、支撑剂用量、压裂缝间距等因素展开影响因素分析。整体上水平井长度、压裂液用量、支撑剂用量、压裂缝间距对产油量有明显影响,水平井长度和压裂缝间距与产油量成反比,压裂液用量和支撑剂用量与产油量成正比;而压裂缝条数对产油量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开采 多段压裂 开发效果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牡丹台油区开发对策研究
16
作者 李宁 高飞龙 +2 位作者 高勇 邓圣学 吴塞塞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3年第8期56-59,共4页
牡丹台油区位于延安市延长县境内,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该区复算牡丹台油区长6油藏地质储量407.59×104 t,叠合面积9.29 km2,储量丰度43.87×104 t/km2。针对多年自然开发至今产能不足、部分储量未动用等特... 牡丹台油区位于延安市延长县境内,构造上隶属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缘。该区复算牡丹台油区长6油藏地质储量407.59×104 t,叠合面积9.29 km2,储量丰度43.87×104 t/km2。针对多年自然开发至今产能不足、部分储量未动用等特征。本次研究通过部署新井、论证注采可性行、完善注采井网的方式,对现有开发方式进行调整。能过地质建模及数值模拟,认为在改变开发方式后,即可迅速提升产液量与产油量。因此,进行部署新井、完善注水井网、采用合理配注开发是可行的、经济的。该研究结果为本区注水开发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6油层 致密油藏 注水开发 开发对策 产量预测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通达山区长6油层裂缝特征研究
17
作者 李宁 张恒 +1 位作者 邓圣学 吴塞塞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21年第9期113-115,共3页
低孔-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一般都存在大小不等的天然裂缝,裂缝的存在导致储层流体流动性变好,有利油气的采出.实际生产中,为增加油气流动性,经常进行人工压裂,使油气更快进行井筒中,增加油井产油能力.同样,裂缝的存在也增加了油层被水淹、... 低孔-特低渗透砂岩油藏一般都存在大小不等的天然裂缝,裂缝的存在导致储层流体流动性变好,有利油气的采出.实际生产中,为增加油气流动性,经常进行人工压裂,使油气更快进行井筒中,增加油井产油能力.同样,裂缝的存在也增加了油层被水淹、水蹿的机率.从七里村油田通达山区岩心观察及邻区野外露头显示,研究区天然裂缝发育明显,裂缝主要是一些缝面相对平直的剪性缝,其次为张剪性裂缝类型.裂缝方向主要以EW向为主,次为SN向裂缝,EW向裂缝面平直光滑,缝长多大于5m,缝宽0.5~2cm.压裂裂缝监测显示研究区人工裂缝主要是受构造影响的平行裂缝,主裂缝走向为北东向53°~77°,裂缝总长90~160m.综合天然裂缝及人工裂缝研究,本区人工压裂裂缝较天然裂缝缝长更长、更宽,对区块油气开采及后期注水开发占主要因素.因此,研究区后期的注采井网部署、开发调整都应以人工裂缝为主,天然裂缝为次要因素进行综合研究论证,为区块更好的开发、稳产、上产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村油田 通达山区 长6油层 裂缝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 被引量:26
18
作者 杜贵超 胡双全 +1 位作者 石立华 魏繁荣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1-57,共7页
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 通过孔渗、压汞、薄片鉴定和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以鄂尔多斯盆地七里村油田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了储层特征及孔隙演化等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长6油层组储层砂岩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矿物成分成熟度低,结构成熟度高;储层呈现出低孔、低渗—特低渗特征。长6储层砂岩总体处于晚成岩A期,其经历了强烈的成岩作用改造,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差。影响储层物性及孔隙演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机械压实作用在早成岩期对储层物性影响最大,可使粒间孔隙急剧减小,物性变差。主要的胶结类型为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及黏土矿物胶结,它们均使得物性进一步变差,而长石、岩屑颗粒及浊沸石胶结物的溶蚀作用改善了碎屑的孔喉结构,加大了次生孔隙空间,是物性得以改善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演化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延长组 七里村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七里村油田油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欣 代小旭 孟选刚 《石油化工应用》 CAS 2017年第8期38-43,共6页
七里村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岩性油藏,油层分布多,油井产能较低。为了分析油井产能低的原因,从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对单井产能影响较大,渗透率越大,产量增加越显... 七里村油田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含油饱和度的岩性油藏,油层分布多,油井产能较低。为了分析油井产能低的原因,从地质因素和工程因素对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与总结。分析结果表明渗透率对单井产能影响较大,渗透率越大,产量增加越显著;压裂层位和单油层重复压裂对油井增产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压裂属性较好油层,产量越高,单油层重复压裂,产量增加不明显;油层展布及井间连通性对油井产能也有一定的影响,油层连续性越好,单井产量越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里村油田 低渗透油藏 产能影响因素 油井产能
下载PDF
延长油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复合酸液吞吐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
20
作者 邓圣学 吴塞塞 +2 位作者 冯泽煦 王飞 白安安 《化学工程师》 CAS 2024年第8期48-52,共5页
为有效解除延长油田低渗透区块水平井的堵塞,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了一套酸液吞吐施工用复合酸解堵体系,室内对复合酸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酸液体系的表面活性较强,在高温老化后仍能保持较低的... 为有效解除延长油田低渗透区块水平井的堵塞,提高水平井的采收率,通过大量实验研制出了一套酸液吞吐施工用复合酸解堵体系,室内对复合酸液体系的综合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复合酸液体系的表面活性较强,在高温老化后仍能保持较低的表面张力,有助于酸液吞吐后的返排;复合酸液体系的溶蚀性能较好,对CaCO_(3)、沥青质和现场堵塞物均能起到良好的溶解作用;复合酸液体系对N80钢材的腐蚀速率较低,能够确保酸液吞吐施工的安全;复合酸液体系与目标储层段地层水的配伍性较好,不会产生浑浊和沉淀堵塞;复合酸液体系对人造岩芯和天然岩芯均具有良好的综合解堵效果,注入PV数为0.5时即可达到较高的渗透率恢复值,提高采收率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长油田 低渗透油藏 水平井 复合酸液吞吐 提高采收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