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朱玲 居峰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3期38-39,共2页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病人90例,根据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直接给予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感... 目的分析微生物检验控制医院感染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9年10月期间收治住院病人90例,根据入院先后分成观察组(45例)与对照组(45例)。观察组:在微生物检验基础上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直接给予常规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感染情况进行比较,观察组患者重度感染率(2.22%)以及总感染率(75.5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生物检验用于控制医院感染临床价值极高,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减轻感染程度,有利于医院感染控制工作顺利推进,值得予以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医院感染 控制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对控制医院感染的作用 被引量:9
2
作者 朱龙清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0期129-129,131,共2页
目的:近年来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均可使医院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控制医院感染离不开临床微生物检验。本文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指出临床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有效... 目的:近年来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均可使医院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控制医院感染离不开临床微生物检验。本文对临床微生物检验与监测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进行阐述,指出临床微生物检验有助于指导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及有效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验 监测 医院感染
下载PDF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在血常规检验中的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薛勇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0期126-127,共2页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准确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疑似血液性疾病患者149例,分别对血液样本采取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验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以病理... 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血涂片细胞形态学联合检验的准确性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2月接受血常规检验疑似血液性疾病患者149例,分别对血液样本采取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验及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分析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与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的检验准确性。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呈现红细胞形态异常68例(45.64%),检出单核粒细胞29例(19.46%),检出中性粒细胞19例(12.75%),检出嗜碱性细胞33例(22.15%)。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联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的准确性明显高于单一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尽管具有操作简单、快捷等有点,但容易出现误诊、漏诊情况;应同时结合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确保检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血涂片 细胞形态学 血常规检验
下载PDF
563例不同性状痰液抗酸杆菌检验结果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路光军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3期66-66,共1页
目的对563例不同性状痰液查找抗酸杆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涂片,使用BASO抗酸杆菌染色液对标本进行镜检。结果 563例患者的不同性状痰液标本与抗酸杆菌检出情况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抗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 目的对563例不同性状痰液查找抗酸杆菌检出情况进行分析。方法采用直接涂片,使用BASO抗酸杆菌染色液对标本进行镜检。结果 563例患者的不同性状痰液标本与抗酸杆菌检出情况有明显的差异。结论抗酸杆菌是诊断结核病的"金标准",倍受临床关注,应当慎重对待不同性状和不同时间的每一次痰液标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液性状 镜检 抗酸杆菌
下载PDF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降低血液病漏诊和误诊的价值评价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恒渠 《当代医学》 2019年第11期164-165,共2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白细胞计数>25×109/L或<4.0×109/L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 目的观察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降低血液病漏诊与误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白细胞计数>25×109/L或<4.0×109/L的患者,对所有患者均进行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与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分析所有患者的检验结果。结果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查中正常率为14.17%(17/120),高于对照组的7.50%(9/12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查中,小细胞性贫血占据20.83%(25/120);大细胞性贫血占据9.17%(11/120);疟原虫占据2.50%(3/120);异常细胞占据10.83%(13/120);提示感染占据26.67%(32/120);异性淋巴细胞占据22.50%(27/120)。结论外周血异常红细胞形态学检验在疑似血液病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漏诊与误诊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异常红细胞 形态学检验 血液病
下载PDF
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王素凤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36-137,共2页
目的对糖尿病应用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将其按照诊断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25例患者归为一组,观察组实施生化检验,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液检验,对两组患者... 目的对糖尿病应用常规尿液检验与生化检验的效果进行对比探讨。方法选取50例糖尿病患者,均为2017年1月-2019年1月间收治,将其按照诊断检查方法的不同随机分组,25例患者归为一组,观察组实施生化检验,对照组实施常规尿液检验,对两组患者实施不同诊断方法的应用价值展开探讨,从中筛选最佳方案,促进疾病的治疗。结果观察组检验准确率为92.00%、漏诊率为4.00%,误诊率为4.00%,对照组检验准确率为72.00%、漏诊率为12.00%,误诊率为16.00%,数据差异均显著,观察组的检验准确率明显较高,漏诊率和误诊率显著较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检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生化检验,相比常规尿液检验而言,诊断准确率高,利于疾病的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规尿液检验 生化检验 糖尿病 诊断
下载PDF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赵慧慧 《智慧健康》 2021年第23期4-6,共3页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其先后进行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对比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诊... 目的探究分析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20年1~12月收治的72例糖尿病患者纳入本组研究,收集整理所有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对其先后进行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对比两种不同检验方式的诊断准确率,以此来判定其临床诊断价值。结果①经血糖检验结果显示,72例患者均检测判定为糖尿病患者,诊断准确率为100.00%(72/72),漏诊率为0。经尿糖检验结果显示,在72例患者中,发现有7例患者检查结果呈阴性,其诊断准确率为90.28%(65/72),漏诊率为9.72%(7/72),统计学软件分析对比显示P<0.05;②根据尿糖检测结果呈现的7例阴性患者中,发现有4例患者空腹血糖明显升高,而在65例阳性检测患者中,其尿糖升高的同时,血糖指标也明显随之增高,这证明两种检验方式的检查结果呈正相关关系。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诊断过程中采取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均可获得相应的检验结果,但血糖检验的诊断准确率更高,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方式,其临床诊断价值明显更高,更有助于为后期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科学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患者 血糖检验 尿糖检验 临床价值
下载PDF
POCT血糖仪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检测结果的比对 被引量:16
8
作者 赵志芳 张炳峰 +1 位作者 陈晓婷 赵建群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485-487,共3页
目的:评价3款床旁检验(POCT)血糖仪的主要性能,了解其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用质控液进行3款血糖仪精密度试验,选取53例临床标本分别用血糖仪测定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葡萄糖,... 目的:评价3款床旁检验(POCT)血糖仪的主要性能,了解其测定静脉全血葡萄糖与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结果的差异。方法:用质控液进行3款血糖仪精密度试验,选取53例临床标本分别用血糖仪测定抗凝全血葡萄糖和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浆葡萄糖,结果使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款血糖仪的批内CV分别为2.52%~2.78%、2.43%~3.55%、2.06%~2.15%,临床标本检测与生化仪(TBA120-FR)无显著性差异,回归方程分别为Y=0.954 1X+0.107 2、Y=0.953 6X+0.184 2、Y=0.958 9X+0.095 6。在医学决定水平处与比较检测系统比较差异小于5%。结论:POCT血糖仪经规范化操作和校准措施后,可以用于糖尿病的筛查及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床旁检验 血糖仪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性能比较
下载PDF
343例ICU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9
作者 居峰 顾兵 盛敏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ICU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Rosco纸片法测定真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 目的:了解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7年ICU病原菌分布及细菌耐药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API鉴定系统鉴定细菌及真菌;纸片扩散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Rosco纸片法测定真菌药物敏感性;WHONET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7年该院总标本数为4431份,ICU标本数为343份,阳性率为7.7%,病原菌以G-为主,占70.7%,其中非发酵菌占46.9%,肠杆菌科细菌占23.8%。非发酵菌以铜绿假单胞菌(37.3%)和不动杆菌(7.6%)多见,肠杆菌科细菌以克雷伯菌(10.5%)、大肠埃希菌(6.1%)为多;G+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从耐药性分析来看,葡萄球菌属未发现万古霉素耐药株,但对其他多种抗菌药物耐药;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阿米卡星较敏感;非发酵菌中,铜绿假单胞菌对大部分抗菌药物耐药,而不动杆菌则对美洛培南、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较敏感。结论:该院ICU感染病原菌对多种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应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病原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unt相关转录因子3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影响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施艳 朱建华 +1 位作者 薛勇 傅俊建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09-313,共5页
目的:观察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4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D治疗组各5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和布地奈德治疗,维生素D... 目的:观察维生素D辅助治疗对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runt相关转录因子3(Runx3)及Th17/Treg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104例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维生素D治疗组各52例。常规治疗组给予利巴韦林和布地奈德治疗,维生素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用维生素D,两组均连续治疗14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Runx3 mRNA的表达情况,Th17/Treg、血清中1,25-(OH)2-D3、IL-6、IL-8水平及T淋巴亚群细胞水平变化。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PBMC中Runx3 mRNA表达水平和Treg比例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外周血CD3+、CD3+CD4+ T细胞浓度及CD4+/CD8+均较治疗前增加,Th17比例、Th17/Treg及血清IL-6、IL-8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维生素D治疗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治疗后维生素D治疗组的血清1,25-(OH)2-D3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外源性补充维生素D可更有效地改善重症毛细支气管炎患儿Th17/Treg失衡,增强患儿PBMC中Runx3 mRNA的表达,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重症毛细支气管炎 儿童 RUNT相关转录因子3 TH17/TREG
下载PDF
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及炎性因子变化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居峰 钱雷 +1 位作者 郑任山 于建秀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9年第3期323-32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银屑病患者及60例非银屑病对照者血清,组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银屑病无MS组、银屑病合并MS... 目的通过检测银屑病患者血清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及相关炎性因子的水平,探讨其在银屑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60例银屑病患者及60例非银屑病对照者血清,组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银屑病无MS组、银屑病合并MS组、非银屑病无MS组、非银屑病合并MS组。通过化学发光法检测Lp-PLA2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脂联素、瘦素和抵抗素水平。结果与非银屑病组相比,银屑病组患者血清Lp-PLA2、瘦素、抵抗素及CRP水平升高(P<0.05);与非银屑病合并MS组相比,银屑病合并MS组血清Lp-PLA2、CRP、瘦素及抵抗素水平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降低(P<0.05);与非银屑病无MS组相比,银屑病无MS组患者血清Lp-PLA2水平升高(P<0.05);与银屑病无MS组相比,银屑病合并MS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脂联素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银屑病合并MS疾病过程中Lp-PLA2、CRP、瘦素、抵抗素水平升高,脂联素水平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代谢综合征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 炎性因子
下载PDF
血清CA199对诊断肝胆胰系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20
12
作者 周国祥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1年第2期107-108,共2页
关键词 血清CA199 诊断 肝癌 胰腺癌
下载PDF
121例脑卒中患者血脂血流变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鲁 朱龙青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15期126-126,129,共2页
脑卒中是严重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一组疾病,作者观察了121例脑卒中患者的血脂与血流变指标,并以健康人作对照,以分析脑卒中发病与血脂血流变之间的相关性。
关键词 脑卒中 血液流变学 血脂
下载PDF
止血敏对果糖胺测定有正干扰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德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74-474,共1页
关键词 止血敏 四氮唑蓝 果糖胺
下载PDF
健康体检人群肌酐同步检测尿素非必要性分析
15
作者 张国明 张高明 +1 位作者 马小波 王登海 《检验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118-1120,共3页
目的探讨避免不必要的尿素检测,降低检验人员工作量和减少患者检测费用的可行性。方法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检索患者类别为"体检中心"的尿素(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和肌酐(Cr)(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数据。以高于我国卫生行... 目的探讨避免不必要的尿素检测,降低检验人员工作量和减少患者检测费用的可行性。方法从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检索患者类别为"体检中心"的尿素(紫外-谷氨酸脱氢酶法)和肌酐(Cr)(肌氨酸氧化酶法)检测数据。以高于我国卫生行业标准(WS/T404.5—2015)尿素参考区间上限(9.5 mmol/L)为阳性判断标准。以Cr数据为基础,采用慢性肾脏疾病流行病学协作组(CKD-EPI)公式计算出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再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是否需检测尿素,计算出最佳Cr和e GFR值及相应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尿素与Cr、e GFR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73、0.337,P<0.01),Cr和e GFR判断尿素阳性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6和0.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9 4)。当Cr>80μmol/L时,启动尿素检测,Cr判断尿素阳性的敏感性为73.5%、特异性为86.3%;尿素测试节约率为87.7%,尿素阳性漏检率为0.1%。当e GFR<94 m L/(min·1.73 m2)时,启动尿素检测,e GFR判断尿素阳性结果的敏感性为78.4%、特异性为91.6%;尿素测试节约率为91.2%,尿素阳性漏检率为0.08%。结论健康体检人群没必要与Cr同步检测尿素。保守估计有近88%的健康体检者不需要检测尿素。以血清Cr和e GFR判断血清尿素阳性的性能无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肌酐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
下载PDF
以fPSA与PSA比值鉴别前列腺良、恶性疾病的价值
16
作者 周国祥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0年第6期344-345,共2页
关键词 FPSA PSA 前列腺疾病 论断
下载PDF
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的改变及意义
17
作者 薛勇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第12期79-81,共3页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的改变以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该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根据其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将其分为异常组与正常组。异常组患者的自身甲状腺免疫异常,正常组为非... 目的研究糖尿病患者甲状腺自身免疫的改变以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接收的150例糖尿病患者,该次实验研究的时间范围为2018年1月-2019年3月,根据其甲状腺自身免疫功能将其分为异常组与正常组。异常组患者的自身甲状腺免疫异常,正常组为非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两组患者均被确诊为糖尿病,对两组患者的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以及C肽释放试验(CPRT)、甲状腺功能(FT3、FT4、TSH)、高滴度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结果该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当中,共有甲状腺自身免疫异常总的发生率为20.00%(30/150)、甲状腺功能异常总的发生率为23.30%(35/150)。异常组患者与正常组患者3个月时C肽水平和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异常组患者12、24个月的代谢控制水平分别为(6.82±1.14)%、(7.74±1.24)%,均高于正常组,C肽值分别为(0.35±0.14)mmol/L、(0.24±0.13)mmol/L,均低于正常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5、8.495,4.640、7.317,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发生概率较高,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的β细胞损伤的发生概率较高,因此,加强家专线功能及其自身免疫的重视具有极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甲状腺异常 自身免疫改变 C肽 意义
下载PDF
甲泼尼龙治疗对RMPP患儿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及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傅俊建 施艳 +1 位作者 周春 薛勇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2年第11期1959-1962,共4页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凝血酶调节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MPP患儿105例,按照患儿监护人...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治疗对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RMPP)患儿凝血酶调节蛋白、可溶性髓系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建湖县人民医院收治的RMPP患儿105例,按照患儿监护人选择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n=54)和对照组(阿奇霉素,n=51)。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炎性因子[白介素-5(IL-5)、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不良反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30%)明显高于对照组(80.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5、TNF-α、CRP水平均下降,且研究组IL-5、TNF-α、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为14.84%,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为7.84%,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RMPP患儿能有效改善患者凝血酶调节蛋白、sTREM-1水平,减轻炎症反应,安全性可,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泼尼龙 阿奇霉素 凝血酶调节蛋白 序贯疗法 STREM-1 RMPP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志芳 顾进 《临床医学工程》 2009年第12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例,测定其刚入院和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PCT含量,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测定其血清PCT含量。结果在正常对照和抗结核药6个月后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成人活动性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成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2例,测定其刚入院和用药6个月后的血清PCT含量,本院健康体检者32例,测定其血清PCT含量。结果在正常对照和抗结核药6个月后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都处于正常水平,新诊断的肺结核病人血清PCT水平与对照组和抗结核药6个月相比都显著升高。结论血清PCT水平不是诊断活动性肺结核的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活动性肺结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评估的意义
20
作者 高玉春 李玉 +2 位作者 伏如 赵龙 薛永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12期885-886,共2页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评估的意义。方法将新生儿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宫内生长迟缓儿组27例。以上新生儿均在生后3天内采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同时测量每个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对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评估的意义。方法将新生儿分为2组,对照组43例,宫内生长迟缓儿组27例。以上新生儿均在生后3天内采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值,同时测量每个新生儿的体重、身长、头围,将以上数值进行组间比较,并统计分析2组数值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与宫内生长迟缓儿组糖化血红蛋白、出生体重、身长、头围有显著差异。结论糖化血红蛋白能恒定反映胎儿宫内血糖水平及胎儿宫内发育的状况,对评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化血红蛋白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 小于胎龄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