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21世纪的建筑文化学研究——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综述 被引量:1
1
作者 袁忠 王育武 《中外建筑》 2001年第1期28-28,共1页
作为普泛审美现象的建筑,蕴含着人类的哲思,也是一种与人和社会同构的文化载体.在营造技术日益同化的今天,如何深入系统地挖掘、贯注建筑的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等单位联... 作为普泛审美现象的建筑,蕴含着人类的哲思,也是一种与人和社会同构的文化载体.在营造技术日益同化的今天,如何深入系统地挖掘、贯注建筑的文化内涵,显得十分重要.由西南交通大学、四川省建筑师学会、建设部<建筑>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于2000年8月23日~25日在成都举行.与会百余位专家学者与建筑师提交论文79篇,其中20位作了重点发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文化学 建筑文化 古代建筑
下载PDF
西安城市建筑文化现象研究
2
作者 樊娟 祁嘉华 《中国名城》 2010年第10期46-52,共7页
西安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创伤。树立古城西安的文化形象,需要从建筑与文学等交叉学科入手,即外修建筑,内修文学。外修建筑是指在生态美学的指引下,尊重历史与自然,保护与开发西安古建筑、园林,注重曲江的示范带动效应... 西安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创伤。树立古城西安的文化形象,需要从建筑与文学等交叉学科入手,即外修建筑,内修文学。外修建筑是指在生态美学的指引下,尊重历史与自然,保护与开发西安古建筑、园林,注重曲江的示范带动效应;内修文学是指从古典文学与现代文学作品中寻找旧城细节,使建筑成为有意味的形式,并通过文学影视等形式,加强对西安的宣传,使西安成为文化之都。所以要树立古城西安的文化形象,建筑文化与文学的寻根意识是可以合二为一的,这样才能使西安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获得最大程度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文化 生态美学 外修建筑 内修文学
下载PDF
泉州泉港区黄素石土楼的建筑特征研究
3
作者 柳升辉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17-120,共4页
“福建土楼”已于2008年获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龙岩土楼、漳州土楼、闽西土楼及泉州土楼等,泉州土楼的介绍零星见于少量文献。泉州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该文以泉州泉港区黄素石土楼作为研... “福建土楼”已于2008年获批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主要包括龙岩土楼、漳州土楼、闽西土楼及泉州土楼等,泉州土楼的介绍零星见于少量文献。泉州土楼作为“福建土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应被忽视。该文以泉州泉港区黄素石土楼作为研究案例,首先拓展了“土楼”是生土建筑或夯土建筑的局限,展示了这座独特的石构土楼。其次,常见于土堡的角楼也被“混搭”在黄素石土楼之中而形成了“堡式土楼”。最后,传统大厝与石土楼的组合,构成了别具一格的“厝包楼”平面布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泉州土楼 黄素石土楼 石土楼 堡式土楼 厝包楼
下载PDF
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公共建筑门兜空间浅析
4
作者 陈力 陈志强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21-124,共4页
公共建筑是历史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兜”一词系属闽语方言,指建筑门口外围的空间,在澳门地区称之为“前地”。门兜是联系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例,研究对公共建筑门兜空间的完善。... 公共建筑是历史街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门兜”一词系属闽语方言,指建筑门口外围的空间,在澳门地区称之为“前地”。门兜是联系历史街区公共空间与公共建筑之间的过渡空间。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例,研究对公共建筑门兜空间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基于类设计理论与综合性整治方法,对门兜空间进行活化利用研究。旨在以门兜空间联系街巷空间与建筑空间,满足“街巷—建筑”两层空间层次的功能需求,补足街巷的空间短板、提高公共空间的舒适度,促进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活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街区 公共建筑 门兜空间 保护 活化利用
下载PDF
基于恢复性环境理论的福州水西林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提升策略研究
5
作者 陈力 陈国炜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34-137,共4页
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人与城市三者之间矛盾愈发冲突,构建具有恢复性效益的历史街区,对缓解人群精神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福州水西林历史街区独特空间特点为基础,分析水西林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并... 高度城市化的背景下,历史街区、人与城市三者之间矛盾愈发冲突,构建具有恢复性效益的历史街区,对缓解人群精神压力、消除不良情绪等现实问题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福州水西林历史街区独特空间特点为基础,分析水西林物质空间与社会环境并整合相关问题,选用恢复性环境理论为主导思想,总结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提升所需依据的理论,同时提出一套较为可行的提升策略,为历史街区空间环境的恢复性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水西林 历史街区 恢复性环境 公共空间 提升策略
下载PDF
韧性乡村视野下福州市珠湖村公共交往空间研究
6
作者 陈力 吴玉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38-142,共5页
该文以福州市长乐区珠湖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乡村公共交往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韧性乡村理念,考察和研究珠湖村公共交往空间的生成建构机制,总结乡村社区公共交往空间原有的自适应建构特征,针对珠湖村多种公共交往空间形态提出完... 该文以福州市长乐区珠湖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当前乡村公共交往空间普遍存在的问题。基于韧性乡村理念,考察和研究珠湖村公共交往空间的生成建构机制,总结乡村社区公共交往空间原有的自适应建构特征,针对珠湖村多种公共交往空间形态提出完善与重构策略。探索乡村公共交往空间的建设范式,加强乡村空间环境的韧性,使规划设计走近乡村实际,反映村民的真实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乡村 公共交往空间 珠湖村 自适应建构
下载PDF
福州市闽侯县溪源寨的建筑特色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一超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0年第8期104-108,共5页
福建民居古厝众多,乡土文化浓郁,其中福州寨庐又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精湛的建筑技艺,构成了福建防御性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了福州闽侯县溪源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从布局、平面、立面、构造、装饰和功能等多... 福建民居古厝众多,乡土文化浓郁,其中福州寨庐又以其独特的空间形态、精湛的建筑技艺,构成了福建防御性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选取了福州闽侯县溪源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测绘,从布局、平面、立面、构造、装饰和功能等多方面展示福州寨庐建筑深厚的文化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 寨庐 防御性建筑 建筑特征
下载PDF
福建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汶艺 关瑞明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11期86-89,共4页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两者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文章构建了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2005—2020年福建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福建... 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有机体,只有两者均衡发展才能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发展目标。文章构建了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借助耦合协调模型对2005—2020年福建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化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水平整体为上升趋势,但各地市城乡发展水平不均衡;福建省乡村振兴与城市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呈波动上升趋势,并逐渐向中级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均衡发展 耦合协调 乡村振兴 福建省
下载PDF
乡村绿色基础设施系统及其设计策略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力 杨晓慧 关瑞明 《建筑与文化》 2018年第6期61-63,共3页
文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概念,即自然、人工基质以及绿色设施、生态化的灰色设施共同组成的系统。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乡村的发展急需正确的指引。本文提出自然基质的保育策... 文章对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了绿色基础设施系统的概念,即自然、人工基质以及绿色设施、生态化的灰色设施共同组成的系统。乡村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生态问题,乡村的发展急需正确的指引。本文提出自然基质的保育策略、人工基质的生态化策略、绿色设施的渐进策略和灰色设施的绿色化策略,以期构建完善的绿色基础设施系统,为当今乡村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困境提供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基础设施系统 开放空间网络 生命支撑 乡村建设 生态功能
下载PDF
中国园林与现代建筑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增禄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3期57-61,共5页
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至今,如何认知和处理中西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性问题。当前值得关注的是,中西建筑特别是中国园林与来自西方的现代建筑之间,能否实现与如何实现优势互补的问题。
关键词 中国园林 私家园林 历史性问题 韩增禄 皇家园林 苏州园林 曲桥 濠濮间 造园 苑囿
下载PDF
历史街区保护与文化质量规范的缺失 被引量:1
11
作者 祁嘉华 李帆 《中国名城》 2013年第11期56-59,共4页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筋络"。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做到原真性保护,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文化品格。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提出制定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质量标准的观点,并将历史真实、艺术效果、科学程...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筋络"。在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做到原真性保护,直接影响到城市的文化品格。我国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存在许多不足,对此提出制定历史文化街区文化质量标准的观点,并将历史真实、艺术效果、科学程度作为检测保护水平高低的基本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街区 中外保护差异 文化质量标准
下载PDF
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一)
12
作者 韩增禄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7期71-74,共4页
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以来,如何认知和对待中西建筑文化,特别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性问题。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怎样理解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之间的区别... 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以来,如何认知和对待中西建筑文化,特别是中西方建筑文化之间的关系,已成为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教育发展中的历史性问题。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怎样理解中国园林的文化内涵,以及中国园林与西方花园之间的区别?对此,以前笔者也未曾予以注意。笔者对这些问题的关注、思考与研讨,是从2014年06月一位苏州园林界的朋友陈天趣带领他的十位学生来北京考察古建筑之后,才开始的。现将笔者与陈天趣多次探讨交流的个人心得体会,抛砖引玉,公布于世,以求教大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园林 建筑教育 历史性问题 中国建筑 园林界 园林城市 西方建筑 文化知识 GARDEN 中国古典园林
下载PDF
我眼中的建筑评论
13
作者 祁嘉华 《建筑与文化》 2015年第10期52-53,共2页
在我看来,建筑评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专业院校喜欢用建筑这个词语,民间更喜欢用房子来表述。建筑和房子肯定是两个概念,但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区别却并不容易。建筑属于一门学问,涉及到材料、结构和环境问题;房子属于... 在我看来,建筑评论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问题。专业院校喜欢用建筑这个词语,民间更喜欢用房子来表述。建筑和房子肯定是两个概念,但是要说清楚两者的区别却并不容易。建筑属于一门学问,涉及到材料、结构和环境问题;房子属于一种制成品,涉及到买卖、居住和生活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评论 非专业人士 建筑观 环境问题 专业院校 建筑设计领域 建筑设计人员 建筑市场 人文学科 艺术气质
下载PDF
对历史文化名城城市尊严的反思与正解
14
作者 祁嘉华 《中国名城》 2012年第5期12-16,共5页
在文化的语境中,城市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表现得尤其鲜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极大挑战,资本经营城市的运作理念,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技术精英的垄断模式,直接导致了城市文... 在文化的语境中,城市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文化的载体。这一点在历史文化名城中表现得尤其鲜明。在城市化进程中,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面临着极大挑战,资本经营城市的运作理念,急于求成的发展思路,技术精英的垄断模式,直接导致了城市文化形象的整体变异,使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大中城市在《世界遗产名录》中集体缺席。针对这种情况,在分析了基本原因后,将城市尊严作为了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的根本精神,并提出了三方面的措施:在历史文化名城建立专门的执行机构,对所有与历史遗迹有关的建设项目进行审批和监管;发挥文化学者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作用,打破技术精英一统天下的局面;对历史文化名城中所有与历史遗迹有关的工程实施文化质量方面的检查,杜绝粗制滥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尊严 现实状况 改进措施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闽台民宿比较研究
15
作者 谢泽斌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1期294-296,共3页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闽台两地民宿发展的实际,本文从民宿发展、分布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经分析,闽台民宿在起源、发展、分布、产品特征和类型上基本相似,在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上略有不同。闽台民宿属于同种产业但处于不同阶... 针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闽台两地民宿发展的实际,本文从民宿发展、分布和经营管理等方面进行比较。经分析,闽台民宿在起源、发展、分布、产品特征和类型上基本相似,在经营理念和营销手段上略有不同。闽台民宿属于同种产业但处于不同阶段,但闽地民宿具有后发优势,更具成长空间。为实现良性发展,闽地民宿应充分发挥政府资源和信息优势,借鉴我国台湾地区民宿协会的管理模式,突出民宿的地域性优势,同时加强横向联合经营,用心打造,增强游客的归属感,还原民宿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 台湾 福建 民宿
下载PDF
次生演替理念下的福安莲池历史街区更新
16
作者 陈力 林垚 关瑞明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29-133,共5页
该文以生态学次生演替理论作为基础,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实例,依据福安城市发展历史及文献资料,对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内的学宫遗址和莲池遗址进行研究,并以街区内日常生活和沿街业态为切入点,针对街区内更新改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 该文以生态学次生演替理论作为基础,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为实例,依据福安城市发展历史及文献资料,对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内的学宫遗址和莲池遗址进行研究,并以街区内日常生活和沿街业态为切入点,针对街区内更新改造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其更新的重点和难点,以期为福安莲池历史街区更新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引,解决长期以来所面临的困境,从而探索出能使其长期稳定平衡的更新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安莲池 历史街区 次生演替 更新
下载PDF
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境庙七圣宫的礼仪行为与空间
17
作者 关瑞明 喻睿 《华中建筑》 2023年第11期125-128,共4页
空间本身只是一个“容器”,只因在空间中发生特定的行为才使空间成为“仪式空间”,因此,可以把仪式空间理解为一种场所。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境庙七圣宫为例,境庙以空间的形式,承载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礼仪行为分为日常行为与节... 空间本身只是一个“容器”,只因在空间中发生特定的行为才使空间成为“仪式空间”,因此,可以把仪式空间理解为一种场所。该文以福安莲池历史街区境庙七圣宫为例,境庙以空间的形式,承载了社区居民的精神需求。礼仪行为分为日常行为与节庆行为,在日常行为中,社区居民的祈福行为是从居处向境庙汇集,在节庆行为中,祈福行为通过巡境活动向社区居民的居处辐射。因此,通过研究礼仪行为,可以深刻理解和评判七圣宫仪式空间的完整性与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安 莲池历史街区 境庙 行为 仪式空间
下载PDF
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及其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传承与发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关瑞明 张帼卿 《华中建筑》 2018年第4期117-119,共3页
聚落是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式,中国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聚落形态。该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结合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尊重自然环境、... 聚落是人类最基本的聚居形式,中国传统聚落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因受到自然、社会和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形成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聚落形态。该文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来阐述中国传统聚落的特征,结合当代美丽乡村建设的要求,从尊重自然环境、保持聚落风貌、提升居住品质、彰显地域文化等方面,探讨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对传统聚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聚落 文化特征 自然环境 美丽乡村建设 传承与发展
下载PDF
福州三坊七巷街巷空间及其相互关系 被引量:2
19
作者 关瑞明 苏国贤 《住区》 2019年第5期131-135,共5页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经过保护与整治之后,街巷空间格局的真实性得以保持。本文以里坊与街坊的对比分析,弄清此处的"坊"是指街坊中的道路,而非里坊的区域。通过对三坊七巷街巷空间整体关联性进行研究,梳理出以街口、坊口、巷... 福州三坊七巷历史街区经过保护与整治之后,街巷空间格局的真实性得以保持。本文以里坊与街坊的对比分析,弄清此处的"坊"是指街坊中的道路,而非里坊的区域。通过对三坊七巷街巷空间整体关联性进行研究,梳理出以街口、坊口、巷口为点,以街道、坊道、巷道为线,以广场为面的三种空间类型。建立三种空间之间的三种关系:节点与街巷之间的连接关系、建筑与街巷之间的限定关系、广场与街巷之间的嵌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三坊七巷 街巷空间 连接关系 限定关系 嵌入关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感知的古镇意象元素分析评价——以嵩口古镇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征 陈秋琨 《中外建筑》 2015年第6期54-56,共3页
文章针对嵩口古镇的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古镇居民与专家对古镇意象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不尽相同;通过绘制意象元素分布矩阵,使古镇居民对意象元素在印象与品质方面的真实印象得以显现,从而为下一步古镇的保护规划提供有... 文章针对嵩口古镇的意象因子和意象元素进行问卷调查后发现,古镇居民与专家对古镇意象因子的重要性排序不尽相同;通过绘制意象元素分布矩阵,使古镇居民对意象元素在印象与品质方面的真实印象得以显现,从而为下一步古镇的保护规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嵩口 历史文化名镇 城市意象 意象元素 分析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