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种中药制剂体外抗呼吸道病毒效果及细胞毒性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汪群水 周学群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09年第3期226-228,共3页
目的了解5种中药制剂体外抗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柯萨奇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VeroE6细胞的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为观察指标,了解不同浓... 目的了解5种中药制剂体外抗流感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效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建立流感病毒感染MDCK细胞、柯萨奇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VeroE6细胞的模型,以细胞病变效应(CPE)为观察指标,了解不同浓度5种中药制剂体外抗病毒效果及细胞毒性。实验中以病毒唑作为对照药。结果1~5号中药制剂对MDCK细胞未出现细胞毒性的最小稀释度分别为1:20、1:40、1:20、1:80和1:400,对VeroE6细胞则为1:40、1:80、1:20、1:20和1:100。1~5号中药制剂出现对流感病毒的IC50值分别为1:200、1:100、1:400、1:200和1:400,对柯萨奇病毒的IC50值分别为1:50、1:50、1:100、1:200和1:200,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IC50值分别为<1:25、<1:50、1:200、<1:25和1:100。结论综合药效和细胞毒性实验结果,3号中药制剂可以作为抗病毒性感冒新药的首选制剂,其次为4号中药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制剂 抗病毒作用 呼吸道病毒 细胞病变效应 细胞毒性
下载PDF
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抗生素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成花 丁士标 +1 位作者 汪群水 吴敏瑾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445,共2页
目的了解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128例进行痰培养,分离并鉴定病原菌,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 目的了解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病原菌构成和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3年10月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住院患者128例进行痰培养,分离并鉴定病原菌,并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实验。结果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的病原菌检出率为68.0%,其中革兰阴性菌占57.5%,真菌占23.0%,革兰阳性菌占19.5%。革兰阴性菌主要有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真菌主要为白假丝酵母菌;革兰阳性菌主要有表皮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病原菌对抗生素耐药情况复杂,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与抗生素长期大量使用有关。结论革兰阴性菌仍是尘肺结核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主要病原菌,革兰阳性菌也有增多趋势,且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工作中应根据药敏实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同时要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原则,避免过度滥用造成耐药情况进一步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尘肺结核 肺部感染 病原菌 抗生素 药敏
原文传递
从患者胆汁分离的大肠埃希菌中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1
3
作者 汪群水 周学琴 李丽民 《疾病监测》 CAS 2015年第6期493-496,共4页
目的分析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胆汁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并调查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收集该院消化内科患者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24株,均为非重复性菌株,采... 目的分析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胆汁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点并调查质粒介导的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情况和流行特点。方法收集该院消化内科患者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分离的大肠埃希菌724株,均为非重复性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器VITEK 2 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及药物敏感性分析,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分析质粒介导的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plasmidmediated quinolone resistance genes,PMQR)如qnr A、qnr B、qnr S、aac(6')–Ib-cr和qep A基因的流行特点。结果胆源性大肠埃希菌的构成比达18.65%(135/724),其对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高达61.5%(83/135)和55.6%(75/135),未检出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菌株;PCR检测PM QR基因结果显示:135株胆源性大肠埃希菌中,121株(89.63%)qnr A1基因阳性,45株(33.33%)qnr B4基因阳性,32株(23.70%)qnr B6基因阳性,43株(31.85%)qnr S1基因阳性,34株(25.19%)aac(6')-Ib-cr基因阳性菌株,未检出qep A基因;其中45株(33.33%)同时携带qnr A1、qnr B4基因,32株(23.70%)同时携带qnr A1、qnr B6,25株(18.52%)同时携带qnr A1、qnr B4、qnr S1,21株(15.56%)同时携带qnr A1、qnr B4、qnr S1、acc(6')-Ib-cr,12株(100%)同时携带qnr A1、qnr B6、qnr S1、acc(6')-Ibcr,且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随着PM QR基因组合种类的增多而增多。结论消化内科胆汁分离的大肠埃希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严重,耐药基因主要以qnr A1为主,qnr B4和qnr B6次之,且存在多种PMQR基因组合形式,这些潜在播散的氟喹诺酮耐药基因对于临床胆道感染的治疗有很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质粒介导喹诺酮类耐药基因 胆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