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疗基础上加以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对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菊菊 徐志巧 《罕少疾病杂志》 2023年第7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化疗基础上加以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对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入研究组(50例)和参考组... 目的分析化疗基础上加以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对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1年4月期间我院治疗的100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的治疗方式差异将其分入研究组(50例)和参考组(50例),参考组患者单纯采用化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化疗基础上加以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全身疗效、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中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7例,进展2例,总缓解率为82.0%,参考组中完全缓解18例,部分缓解5例,稳定17例,进展10例,缓解率46.0%,研究组病情缓解率明显高于参考组(P值均<0.05);研究组各项症状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参考组(P值均<0.05),两组治疗前肺功能指标、生活质量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P值均>0.05),治疗后肺功能、生活质量显著升高(P值均<0.05),研究组各项肺功能、生活质量改善幅度显著大于参考组(P值均<0.05)。结论化疗基础上加以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能有效的促进中心型肺癌患者临床症状快速改善,提高患者的肺功能、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经气管镜微创介入治疗 中心型肺癌 临床症状 生活质量 影响
下载PDF
MRI和CT在肝癌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活性评价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2
作者 张燕军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82-85,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癌(LC)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活性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和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在肝癌(LC)患者介入手术治疗期间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活性评价的临床价值。方法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阳性结果为"金标准"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经病理学与实验室检查确诊的LC患者31例(42个病灶)进行临床试验,所有患者均在介入手术治疗后3~5周进行MRI、CT检查,并在此基础上再次行DSA诊疗并分析三种诊断方法的有效性。结果(1)单纯CT的活性病灶检出率(61.29%)和单纯MRI的活性病灶检出率(87.10%)与DSA检查结果相比差异显著(P<0.05),而超声、CT、MRI联合检查与DSA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2)MRI在LC复发及残余病灶诊断中的准确率、敏感性、特异性均高于CT诊断(P<0.05)。(3)MRI在Ⅰ型、Ⅱ型、Ⅲ型中的"+"均略高于CT诊断,反之亦然(P<0.05)。(4)MRI对LC有、无包膜病灶诊断的有效性均高于CT诊断(P<0.05)。结论在LC的临床诊断中予以MRI诊断的有效率显著高于CT诊断,且对该病的介入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同样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肝癌 介入手术 肿瘤活性
下载PDF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在预防与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分析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倩 《抗感染药学》 2020年第10期1476-1478,1483,共4页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与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医院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数据资料为FMEA实施后组,另抽取2017年1月—12月间未实施FMEA前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数据资料为FMEA... 目的:分析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在预防与控制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抽取2018年1月—12月期间医院导管室医院感染的数据资料为FMEA实施后组,另抽取2017年1月—12月间未实施FMEA前导管室医院感染中的数据资料为FMEA实施前组;分析采用FMEA法评估导管室医院感染的风险因素,以根本原因分析法(RCA)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其对策;比较FMEA法实施前后对导管室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效果。结果:通过分析发现,失效模式的风险因素有导管室环境不符合要求、职业防护不当、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3个方面;经FMEA实施后职业暴露率、医院感染率和风险程度的评分值均低于FMEA实施前(P<0.05)。结论:导管室实施FMEA医院感染的风险管理,可准确找出导致医院感染的风险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有效提高了风险的预见性,降低了医院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 预防与控制 医院感染 导管室
下载PDF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军 蒋强 +1 位作者 蒋忠仆 王海亭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5年第10期188-188,共1页
目的:评价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行DSA诊断、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4年160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DSA表现及介入疗效(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160例患者行动脉栓塞术,即刻止血率82.... 目的:评价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行DSA诊断、介入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至2014年160例急性外周动脉出血患者DSA表现及介入疗效(观察组),对照组100例采用抗血栓治疗。结果:观察组160例患者行动脉栓塞术,即刻止血率82.62%(137/160)高于对照组72.00%(72/100);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大部分急性外周动脉出血者,DSA有助于明确出血部位、责任动脉,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定位精准等等特点,临床可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外周动脉出血 DAS 介入治疗
下载PDF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腔内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燕军 蒋强 +3 位作者 蒋忠仆 张倩 王海亭 周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6年第10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研究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腔内治疗的12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程度、下肢临床表现及近远... 目的研究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5月开封市中心医院行腔内治疗的129例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静脉通畅程度、下肢临床表现及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129例患者术后1个月及6个月VSDS、VCSS评分均优于手术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近期血栓清除优良率为89.92%,远期疗效优良率为92.25%。结论腔内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腔内溶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对比 被引量:2
6
作者 张燕军 《当代医学》 2015年第16期56-57,共2页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泡沫硬化剂注射术,n=30)和对照组(传统剥脱术,n=30)。比较2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康复... 目的探讨泡沫硬化剂注射术与传统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泡沫硬化剂注射术,n=30)和对照组(传统剥脱术,n=30)。比较2组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患者手术时间、康复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结果对照组手术时间平均为(70.24±12.37)min,观察组为(50.24±5.37)min,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康复时间平均(11.04±2.05)d,观察组为(3.11±0.67)d,观察组平均康复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静脉闭塞情况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传统剥脱术比较,泡沫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患者康复快,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硬化剂注射术 传统剥脱术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效果
下载PDF
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海亭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7年第13期2522-2523,共2页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 探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选择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治疗的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16例,以随机数字表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8例。研究组采用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髓核射频热凝消融与臭氧消融术联合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术前与术后8w时疼痛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研究组术后8w时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优良率为79.31%,高于对照组60.34%(P<0.05)。DSA引导下行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钳夹与臭氧注射联合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适于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下经皮穿刺 颈椎间盘髓核钳夹 臭氧 颈椎间盘突出症
下载PDF
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梗阻性黄疸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燕军 蒋强 +1 位作者 张倩 蒋忠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10期1793-1794,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线引导下P...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6例梗阻性黄疸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和联合组(43例)。对照组患者接受X线引导下PTCD术治疗,联合组患者接受超声联合X线引导下PTCD术治疗。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联合组手术用时和透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并发症发生率[2.33%(1/43)]低于对照组[20.93%(9/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超声联合X线介导PTCD术应用于梗阻性黄疸患者,能缩短透视时间与手术用时,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梗阻性黄疸 超声 X线 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
下载PDF
强化护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倩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9年第9期1705-1706,共2页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PTNB,其中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9例患者纳入常规组,2017...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PTNB)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6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8例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均接受CT引导下PTNB,其中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8月接受常规护理的69例患者纳入常规组,2017年9月至2018年6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强化护理的69例患者为强化组。采用中国癌症患者化学生物治疗生活质量量表(QLQ-CCC)比较干预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QLQ-CCC评分高于干预前,强化组患者QLQ-CCC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常规组和强化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4.49%、4.35%。强化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强化护理应用于接受CT引导下PTNB肺部占位性病变患者的护理中,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占位性病变 强化护理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
下载PDF
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燕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0期75-76,共2页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病情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目的探讨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分析病情改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下肢静脉曲张病情明显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以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最常见,经对症处理均得到缓解。结论透视引导下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明显,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视引导 聚桂醇泡沫硬化剂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经皮穿刺颈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O_3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海亭 蒋忠仆 周毅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6年第14期78-78,80,共2页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8例患者... 目的观察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58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58例患者中,穿刺及技术操作成功率为98.3%;治疗前,显效44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为94.8%;术后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DSA引导下用微型切除器经皮穿刺椎间盘髓核切除术联合臭氧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SA引导 颈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穿刺髓核切除术 臭氧消融术
下载PD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海亭 《临床研究》 2017年第4期77-77,79,共2页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 目的研究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80例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80例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并抽剥手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发性下肢静脉曲张应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效果理想,可以减小手术创口,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硬化剂 复发性 下肢静脉曲张
下载PDF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的效果
13
作者 张燕军 蒋强 +1 位作者 张倩 蒋忠仆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7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内生型CSP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 目的探讨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疗内生型剖宫产后瘢痕妊娠(CSP)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内生型CSP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给予对照组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B超引导下吸刮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观察组β-HCG降至正常时间、月经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将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后B超引导下吸刮术应用于内生型CSP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和术后恢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后瘢痕妊娠 双侧子宫动脉化疗栓塞 吸刮术 B超
下载PDF
X线下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临床体会
14
作者 张燕军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5年第5期820-821,共2页
目的:探讨X线下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方法与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 目的:探讨X线下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方法与效果。材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11月以来我院收治的100例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住院保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X线下松解小肠粘连,还纳肠袢间疝等方法进行治疗;总结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愈41例,治愈率为81.6%;对照组治愈43例,治愈率84.1%,从治愈率方面来看两足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0.3d、3.3h,7.636d、183.26h,可见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治疗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X线下治疗粘连性不全性小肠梗阻的效果优于住院保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下 粘连性不全性 小肠梗阻
下载PDF
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9
15
作者 蒋强 张燕军 +2 位作者 张倩 王海亭 蒋忠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90-1592,共3页
目的研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89例为试验组,男111例,女78例,年龄45~86岁,平均(66.8±5.2)岁;正常对照组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6.2)岁... 目的研究凝血及纤溶功能变化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189例为试验组,男111例,女78例,年龄45~86岁,平均(66.8±5.2)岁;正常对照组63例,其中男40例,女23例,年龄40~70岁,平均(55.8±6.2)岁。试验组于术前及术后检测凝血、纤溶、血常规及生化等系列指标,包括P-选择素(Ps),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含量(Fg),凝血酶时间(TT),凝血因子Ⅶ(FⅦ),凝血因子Ⅷ(FⅧ)及凝血因子Ⅹ(FⅩ),观察凝血/纤溶功能及酸碱失衡的变化,分析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凝血/纤溶功能的相关关系。结果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前PT、APTT、TT、Ps、vWF、uPA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Ⅶ、FⅧ、FⅩ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后PT、APTT、TT、Pss、vWF、uPA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g、FⅦ、FⅧ、FⅩ均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介入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PT、APTT、TT、Ps、vWF、uPA均降低(P〈0.05);FⅦ、FⅧ均升高(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纤溶功能亢进,经介入治疗后减轻,但未恢复正常,出凝血指标可能作为评价预后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血 纤溶功能 原发性肝癌
原文传递
经皮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燕军 蒋强 +1 位作者 蒋忠仆 王海亭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3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动脉栓... 目的探讨采用经皮动脉栓塞术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动脉源性胃出血患者70例,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内科保守治疗,实验组采用经皮动脉栓塞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经皮动脉栓塞治疗动脉源性胃出血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建议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源性胃出血 放射介入 动脉栓塞 疗效分析
原文传递
腹腔镜联合影像学检查在治疗小肠出血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鸿波 蒋强 +1 位作者 韩宗明 张学贞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8期-,共5页
目的 探讨在小肠出血患者中应用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指导腹腔镜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9例小肠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先行胃镜或结肠镜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和结直肠出血,明确为小... 目的 探讨在小肠出血患者中应用影像学检查准确定位指导腹腔镜精确手术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间收治的19例小肠出血病例的临床资料.患者入院后均先行胃镜或结肠镜排除上消化道出血和结直肠出血,明确为小肠出血.根据出血量分为急性大量出血、慢性显性出血和慢性隐性出血,分别或联合进行MSCT平扫及CTA、全消化道钡餐造影、胶囊内镜、DSA等检查.依据病因给予急诊或择期腹腔镜手术治疗.结果 1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其中择期手术16例(84.2%)、急诊手术3例(15.8%);单纯腹腔镜手术7例(36.8%)、导管注入垂体后叶素+腹腔镜手术8例(42.1%)、选择性插管栓塞+腹腔镜手术4例(21.1%).结论 腹腔镜联合影像学检查在精准治疗小肠出血具有诊断明确、定位准确、疗效确切、创伤微化等优点,具有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小肠 出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