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小血管病患者血清8-OHdG、CX3CL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懿 刘美香 +1 位作者 刘辉 马丽丽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521-526,共6页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CSVD患者128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 [目的]探究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血清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趋化因子C-X3-C配体1(CX3CL1)水平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本院收治的CSVD患者128例,依据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分为认知障碍组与无认知障碍组两组,测定两组血清8-OHdG、CX3CL1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8-OHdG、CX3CL1水平与CSVD患者MoCA评分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因素,并绘制ROC曲线研究血清8-OHdG、CX3CL1水平对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预测效能。[结果]认知功障碍组患者血清8-OHdG和CX3CL1水平分别高于无认知障碍组,但其MoCA评分低于无认知障碍组(均P<0.05)。血清8-OHdG、CX3CL1水平均与MoCA评分呈负相关(r=-0.715、-0.413,P<0.05)。血清8-OHdG水平,重度认知障碍组分别高于中度和轻度认知障碍组(均P<0.05),中度认知障碍组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CX3CL1水平,重度认知障碍组分别高于中度和轻度认知障碍组(均P<0.05),中度认知障碍组高于轻度认知障碍组(P<0.05)。8-OHdG诊断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6,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6.53%和80.00%(均P<0.05);CX3CL1诊断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868,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6.73%和80.00%(均P<0.05);8-OHdG、CX3CL1二者联合诊断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AUC为0.922,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8.78%和86.67%(均P<0.05)。血清8-OHdG>2.69μg/L、CX3CL1>179.18 pg/L均为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8-OHdG、CX3CL1水平与CSV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呈正相关,两者可作为预测CSVD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辅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认知功能 8-羟基脱氧鸟苷酸 趋化因子C-X3-C配体1
下载PDF
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孙正路 王航宇 张艳停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6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先行TACE介入治疗后,再进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组36例先... 目的探讨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治疗中晚期肝癌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在本院确诊的中晚期肝癌患者66例。依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先行TACE介入治疗后,再进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联合组36例先行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再行TACE介入治疗。统计两组疗效、不良反应、AFP水平。结果两组疗效比较,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血小板减少、甲状腺功能减低比较,P>0.05,联合组低蛋白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随访0周,两组AFP水平比较,P>0.05,随访4~24周,联合组AF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介入治疗联合仑伐替尼及信迪利单抗对中晚期肝癌患者具有潜在的治疗优势,可促使AFP水平下降,减少低蛋白血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晚期 肝癌 TACE 仑伐替尼 信迪利单抗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1
3
作者 孟亚锋 张亚楠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STEMI 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该院收治的80例STEMI PCI术后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肾功能指标[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肾小球滤过率]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LVEF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高于对照组,LVEDD、LVESD、CRP、NT-proBNP、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注射液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替格瑞洛片治疗STEMI PCI术后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和肾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清CRP、NT-proBNP水平,效果优于阿司匹林肠溶片联合替格瑞洛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丹参注射液 心功能 肾功能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替罗非班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价值探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丽娟 贾永林 张保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替罗非班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60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采用替罗非班与瑞舒伐他汀联合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在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60例初发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口服瑞舒伐他汀,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罗非班,2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结束时血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同型半胱氨酸(Hcy)及血清超敏反应C蛋白(hs-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情况;依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比较联合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所测血脂指标(TC、TG、LDL-C、HDL-C)水平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脂水平均降低,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Hcy、hs-CRP水平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相较于同组治疗前的Hcy、hs-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FIB、APTT、PT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FIB、APTT、PT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再发梗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替罗非班及瑞舒伐他汀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血脂水平,并有效抑制患者的炎性反应,同时可以改善患者脑部血流状态以及神经系统功能状态,对ACI患者治疗效果较单用瑞舒伐他汀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罗非班 瑞舒伐他汀 急性脑梗死 炎症因子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朱丽娟 高营礼 张保华 《临床研究》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单药组各30例。联合组在采用丁苯... 目的探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2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联合组、单药组各30例。联合组在采用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单药组使用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对比单药组、联合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液流变学(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神经功能评分(NIHSS)、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ET-1、NO、IL-6、TNF-α、hs-CRP、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水平、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ET-1、TNF-α、IL-6、hs-CRP、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NIHSS评分水平均低于治疗前,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ET-1、TNF-α、IL-6、hs-CRP、全血还原黏度、低切还原黏度、高切还原黏度、NIHSS评分水平低于单药组,NO水平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单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单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苯酞软胶囊联合替罗非班注射液治疗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及神经功能,有效恢复患者脑血流灌注,降低炎性反应促进恢复,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软胶囊 替罗非班 注射液 急性脑梗死
下载PDF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和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白卫丽 张燕军 +2 位作者 钟洁 王妍 悦瑛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4年第1期95-97,共3页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匹配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6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症、生活质量、生存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8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入院时间,将其随机匹配为对照组、观察组2组,每组64例。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对观察组的患者则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心理护理进行联合干预,综合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及生存率。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75%,低于对照组的51.56%(χ^(2)=15.110,P<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护理后SF-36评分均较同组护理前高(t=17.780,P<0.001;t=7.545,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t=9.161,P<0.001)。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8.44%,高于对照组的87.50%(t=5.856,P=0.016)。观察组患者的1 a内存活率为96.88%,高于对照组的85.94%(χ^(2)=4.913,P=0.028)。结论针对介入治疗的肿瘤患者,联合采用综合护理与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介入治疗 综合护理 心理干预
下载PDF
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的关键调控基因及随时间变化规律的研究
7
作者 栗慧琴 张俊蒙 +3 位作者 刘燕 俞锫杰 刘洁云 秦雷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0期1105-1111,共7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中细胞衰老关键调控基因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0d(6只)、3d(12只)和7d(12只)。在相应实验终点收取...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脏中细胞衰老关键调控基因及其随时间变化规律。方法:结扎小鼠心脏冠状动脉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模型。8~10周龄,雄性,C57BL/6J小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心肌梗死0d(6只)、3d(12只)和7d(12只)。在相应实验终点收取心脏组织,提取RNA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心肌梗死3d和0d的差异表达基因;从CellAge数据库获得细胞衰老相关基因,与上述差异基因取交集获得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并通过蛋白-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其中的关键(Hub)基因;进一步分析Hub基因的功能,并通过转录组测序数据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揭示其在心肌梗死后3d和7d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共获得129个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通过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连接度最高的10个Hub基因白细胞介素6、趋化因子配体2、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1a、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因子2a、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Toll样受体2、E2F转录因子1、神经母细胞瘤RAS病毒癌基因同源物和细胞交流网络因子2,其功能与炎症、代谢、细胞周期等相关;其中9个Hub基因在心肌梗死后3d和7d表达均比0d升高,但大多表现出随时间延长其表达水平先升后降的情况。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细胞衰老相关基因表达发生显著改变,白细胞介素6等细胞衰老hub基因可能主要参与了心肌梗死后炎症、代谢、细胞周期等生物过程,其表达随时间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细胞衰老 关键基因 转录组测序
下载PDF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院内死亡率及相关影响因素的多中心分析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凯 王伊龙 +18 位作者 李子孝 张心邈 高远 何明峰 郭学芳 赵艳艳 韩新生 赵明枝 岳建华 张平 赵建华 闫红光 毛向莹 刘金峰 徐雅芳 陶永丽 王拥军 许予明 宋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20年第10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的院内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5月河南省11家市级、县级医院神经内科连续收治的发病6 h内接受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和TIA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院内全因死亡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死亡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入组444例患者,平均年龄60.19±11.61岁,男性296例(66.7%),院内死亡25例(5.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OR 3.006,95%CI 1.120~8.071,P=0.029)、溶栓前NI HSS评分(OR 1.130,95%CI 1.079~1.183,P<0.001)及心房颤动病史(OR 3.671,95%CI 1.282~10.511,P=0.015)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院内死亡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发病至溶栓时间3~6 h、严重神经功能损害、心房颤动病史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缺血性卒中/TIA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缺血性卒中 死亡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两种血清指标水平对颅内破裂动脉瘤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预测价值
9
作者 马红梅 赵春水 +5 位作者 郝彦超 刘美香 陈辉 蒋鹏旭 白一蕾 马焕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0-934,共5页
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 目的探究CXC趋化因子受体2(CXC chemokine receptor 2,CXCR2)、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颅内动脉瘤破裂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中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5月至2023年10月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一病区收治的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215例。根据术后脑血管痉挛情况分为痉挛组70例和未痉挛组145例。痉挛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重度组18例,中度组38例,轻度组1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CXCR2、ZO-1水平,采用Spearman、Pearson相关性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ROC曲线分析检验相关性、影响因素和指标的预测价值,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结果痉挛组CXCR2、ZO-1、颅内出血、入院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3~8分、Hunt-Hess分级Ⅲ级、Fisher分级Ⅲ级和Ⅳ级比例显著高于未痉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颅内出血、Hunt-Hess分级、Fisher分级与CXCR2、ZO-1水平呈正相关,入院GCS评分与CXCR2、ZO-1水平呈负相关(P<0.01)。CXCR2、ZO-1是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CXCR2、ZO-1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AUC分别为0.839(95%CI:0.780~0.898)、0.813(95%CI:0.750~0.876),二者联合预测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AUC为0.910(95%CI:0.869~0.951),显著优于单独预测(Z=2.391、Z=3.266,P<0.05)。重度组、中度组和轻度组血清CXCR2、ZO-1水平依次升高,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CXCR2、ZO-1水平与颅内动脉瘤破裂SAH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有关,可作为预后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白细胞介素8B 紧密连接蛋白类 颅内动脉瘤 血管痉挛 颅内 预测
下载PDF
茎突-颈动脉综合征2例临床特征分析及文献复习
10
作者 高成恩 贾永林 +3 位作者 张保华 张宁 韩新生 代育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6-1162,共7页
目的 总结茎突-颈动脉综合征2例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茎突-颈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并通过PubMed、WOS、Embase、中国知网及维普等国内... 目的 总结茎突-颈动脉综合征2例的临床特点并文献复习,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2例茎突-颈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及诊治经过,并通过PubMed、WOS、Embase、中国知网及维普等国内外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综合文献结果,总结茎突-颈动脉综合征的临床特点。结果 2例经头颈CT血管成像(CTA)和茎突CT等检查确诊为短暂性脑缺血(TIA)合并茎突-颈动脉综合征。除本院收治的2例外,中英文文献共报道11例茎突-颈动脉综合征患者(截至2023年10月)。13例中,11例(84.6%)以发作性的TIA症状起病,11例(84.6%)有明显的特殊头位变化的诱发因素。该病常见临床表现为单侧肢体力弱伴或不伴感觉障碍(10例,76.9%)、言语不清(7例,53.8%)、单侧肢体感觉障碍(4例,30.7%)、晕厥(3例,23.1%)、黑曚(2例,15.4%)。13例均行64排头颈CTA检查,6例(46.2%)通过经颅多普勒超声(TCD)、颈部血管超声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检查动态观察了血流速度变化情况。所有患者均随访观察>3个月,10例(76.9%)经治疗后达临床治愈,其中8例行茎突截短术;3例(23.1%)经治疗后达临床症状缓解。结论 对于反复TIA或脑梗死发病患者,应了解有无特殊体位变换相关的诱发因素;对高度怀疑茎突-颈动脉综合征患者,应常规行茎突CT、64排头颈CTA检查,必要时行全脑DSA、动态TCD或颈部血管超声等检查,以指导诊治。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时,可考虑行茎突截短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茎突-颈动脉综合征 茎突过长 卒中 动态超声 CT血管成像
下载PDF
急性脑出血患者血清E盒锌指结合蛋白1及DNA甲基化转移酶1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相关性分析
11
作者 李晓娜 牛媛媛 赵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64-69,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l)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05例ACH患者为ACH组,依据ACH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ACH)患者血清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l)与神经功能缺损、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2年7月本院收治的105例ACH患者为ACH组,依据ACH患者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其分为轻度组(n=34)、中度组(n=41)、重度组(n=30)。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ACH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65)和预后不良组(n=40)。另纳入同期105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选取2021年7月—2022年7月本院诊治的45例ACH患者对构建的ACH预后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验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ZEB1、DNMT1水平;采用Spearman法分析ACH患者ZEB1、DNMT1水平与NIHSS评分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ACH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血清ZEB1、DNMT1水平对ACH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CH组血清ZEB1、DNMT1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组相比,中度组和重度组ACH患者血清ZEB1、DNMT1、NIHS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中度组相比,重度组ACH患者血清ZEB1、DNMT1、NIHSS评分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分析结果显示,ACH患者血清ZEB1、DNMT1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569、0.763,P均<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NIHSS评分、血肿体积、ZEB1及DNMT1水平均升高或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ZEB1、DNMT1、NIHSS评分、血肿体积增大是ACH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ZEB1、DNMT1预测ACH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34、0.854,ZEB1、DNMT1联合预测ACH患者预后的AUC为0.944,灵敏度为95.0%,特异度为86.2%。以验证组人群对预测预后的ROC曲线进行验证,结果显示AUC为0.903(95%CI:0.854~0.951),提示预后预测曲线具有较好的区分度。结论ACH患者血清ZEB1、DNMT1水平较高,二者均与ACH患者神经功能缺损、预后显著相关,且血清ZEB1、DNMT1联合可能更有利于临床评估ACH患者预后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E盒锌指结合蛋白1 DNA甲基化转移酶1 神经功能缺损 预后
下载PDF
成年人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3例报告)
12
作者 云孟千 韩新生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20-124,共5页
目的探讨成年人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的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有卒中病史,数月后出现病情复发,查头颅MRI示脑桥内异常信号,且与原发病灶锥体束... 目的探讨成年人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的成年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3例患者均有卒中病史,数月后出现病情复发,查头颅MRI示脑桥内异常信号,且与原发病灶锥体束走形一致,结合患者临床症状,诊断为脑卒中后华勒变性。结论脑卒中后出现华勒变性的患者可以出现临床症候的改变,易误诊为脑梗死,常常预后不佳,临床上应该提高对此病的认识,避免误诊,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桥 锥体束 华勒变性
下载PDF
集束化护理联合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13
作者 陈卡佳 袁爱枝 +1 位作者 樊聪智 马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3期1968-1972,共5页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联合护理路径对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血气指标、炎症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集束化护理联合护理路径护理,两组患者均护理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以及护理前后的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 (IL-6)]及简明生活质量简表(SF-36)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气促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住IUC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2.78±0.72) d、(23.09±3.10) d、(4.28±0.74) d、(10.21±2.17) 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3.98±0.81) d、(27.98±2.98) d、(7.09±1.27) d、(14.28±2.37)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PaO_(2)、SaO_(2)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PaO_(2)、SaO_(2)分别为(74.13±5.13) mmHg、(95.21±5.25) mm Hg,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9.47±4.98) mm Hg、(90.18±4.92) mmHg,而PaCO_(2)均降低,且观察组的PaCO_(2)为(67.21±6.29) mm Hg,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29±5.88) mm H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IL-6、PCT、CRP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分别为(51.28±6.20) ng/L、(1.28±0.23)μg/L、(12.09±3.18)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2.18±5.98) ng/L、(1.98±0.31)μg/L、(17.29±3.09) m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患者的生理功能、物质生活、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分别为(67.21±5.11)分、(70.28±5.09)分、(72.38±5.21)分、(72.19±5.0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3±4.921)分、(63.28±4.99)分、(65.82±4.90)分、(64.29±4.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集束化护理联合护理路径应用于重症肺炎所致的呼吸衰竭效果良好,可促进患者血气指标恢复,降低炎症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性高,可在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呼吸衰竭 护理路径 集束化护理 炎症因子 生活质量 并发症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
14
作者 王艳丽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5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78例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多索茶碱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丹参多酚酸盐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水平、心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通气量(MV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_(2)、FEV1、MVV、LVE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患者可提高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降低炎性指标水平,效果优于单纯多索茶碱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多酚酸盐 多索茶碱 肺源性心脏病 失代偿期 心肺功能 炎症反应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5
作者 李玲玲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2期164-166,共3页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 目的:观察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AD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医护一体化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正性负性情绪量表(PANAS)]评分、认知功能[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日常活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护理后,两组正性情绪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负性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语言功能、记忆力、定向力、回忆能力、计算力等各项MMSE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基本自理能力等各项ADL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应用于AD患者,可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医护一体化护理 心理状态 认知功能 日常活动能力
下载PDF
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在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6
作者 焦婷婷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4期163-166,共4页
目的:观察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在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卒中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 目的:观察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在卒中昏迷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94例卒中昏迷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入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住院时间,护理前、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谵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GCS和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74%(45/47),高于对照组的80.85%(38/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基于谵妄风险评估的责任制护理可提高卒中昏迷患者GCS评分、FMA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缩短入住ICU时间和住院时间,降低谵妄发生率和NIHSS评分,效果优于单纯常规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昏迷 谵妄风险 责任制护理 神经功能 运动功能 护理满意度
下载PDF
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其对免疫应激指标、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17
作者 王秀庆 牛媛媛 赵燕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938-940,共3页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分2组,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单药组68例行美罗培... 目的 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使用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的效果及对炎症因子、免疫应激水平的影响。方法 随机数字表法将我科收治的136例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分2组,常规抗感染基础上,单药组68例行美罗培南静脉滴注治疗,联合组68例在单药组基础上联合利奈唑胺,均治疗14 d后,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情况、细菌清除率、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联合组患者啰音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和退热时间均较单药组短,14 d末,细菌清除率、CD4+、CD3+和CD4+/CD8+均较单药组高,IL-6、WBC、PCT及CRP水平均较单药组低(P<0.05),两组CD8+及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利奈唑胺联合美罗培南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具有较高的细菌清除率,促进其症状快速消退和免疫功能、炎症反应的改善,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介入术 肺部感染 利奈唑胺 美罗培南 炎症因子 免疫应激
下载PDF
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及TIMI分级的影响
18
作者 高营礼 贾永林 张保华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7期10-12,共3页
目的探讨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TIMI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单一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1例纳入对照组,将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 目的探讨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TIMI分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将单一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1例纳入对照组,将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21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两组治疗有效率、血清PON-1、hs-CRP、Lp-PLA2、NSE水平、mRs评分、BI评分、NIHSS评分、不良反应情况、TIMI分级。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PO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s-CRP、Lp-PLA2、NSE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Rs评分、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BI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TIMI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介入取栓术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有利于改善神经功能、TIMI分级,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安全性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介入取栓术 阿替普酶 静脉溶栓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TIMI分级
下载PDF
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在静脉溶栓24h内应用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9
作者 杜伟伟 赵昆 贾永林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25-27,共3页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52例。静脉溶栓治疗24h内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纳入替罗非班组,否则均...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的效果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在开封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就诊的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52例。静脉溶栓治疗24h内予以替罗非班治疗的患者纳入替罗非班组,否则均纳入非替罗非班组。对比两组基线资料、神经功能及不良事件。结果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P>0.05;替罗非班组治疗1周时NIHSS评分、治疗90dm Rs评分均低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预后良好率高于非替罗非班组(P<0.05);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P>0.05。结论 替罗非班治疗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患者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在治疗90天后的功能独立性评分较非替罗非班组更为优越,此外,尽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但替罗非班组的安全性未见明显增加,提示其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穿支动脉梗死 静脉溶栓 替罗非班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对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吞咽功能及吸入性肺炎的影响
20
作者 焦婷婷 杜桦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3期363-364,共2页
目的 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在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持续经鼻至胃管饲,观察组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两组均持续... 目的 探讨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在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取持续经鼻至胃管饲,观察组采取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两组均持续干预观察2周。比较两组的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口咽舒适度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低于对照组,舒适状况量表(GCQ)、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可改善脑卒中所致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降低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增加患者口咽舒适度,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吞咽障碍 间歇经口至食管管饲 吞咽功能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