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联合酸枣仁汤对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BDNF、5-HT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任俊华 李鹏飞 高希言 《中医研究》 2023年第4期56-60,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酸枣仁汤对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BDNF,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酸枣仁汤(药物组成:酸枣仁、川芎、知母...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酸枣仁汤对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睡眠质量及血清BDNF,5-H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开封市中心医院中医康复科收治的原发性失眠老年患者7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给予酸枣仁汤(药物组成: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片),水煎煮至400 mL,200 mL/次,2次/d;治疗组39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刺治疗(取穴:内关、神门、百会、安眠、四神聪、三阴交加减),2 d治疗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2例,显效10例,有效7例,无效0例,有效率为100.00%(39/39);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5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有效率为66.67%(26/39)。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5-羟色胺(5-HT)水平、中医证候积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后均优于治疗前(P<0.01),且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1)。结论:针刺联合酸枣仁汤治疗老年原发性失眠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失眠 针刺 酸枣仁汤 睡眠质量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5-羟色胺
下载PDF
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
2
作者 李依婷 程霜玉 +2 位作者 郝珺 焦婧婧 张津华 《中国实用医刊》 2024年第11期53-56,共4页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 目的分析康复训练配合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的效果。方法队列研究。抽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开封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NMES治疗。比较两组康复效果、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Fugl-Meye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MA)评分]、日常生活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评分]、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49/50)高于对照组(84.00%,42/5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且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步速、步宽、步幅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ib、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配合NMES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显著,能纠正血液高凝状况,可改善神经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康复训练 神经肌肉电刺激 术后康复
原文传递
磁共振成像评估大面积脑梗死慢性期患者预后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4
3
作者 冯中全 钱伟军 +3 位作者 李杰 张津华 韩新生 蒋忠仆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52-56,共5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大面积脑梗死(LHI)慢性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LHI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脑梗死发病后10~15 h首次行MRI检查,证实为单侧急性LHI,患侧靶...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大面积脑梗死(LHI)慢性期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首次发病的LHI患者81例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于脑梗死发病后10~15 h首次行MRI检查,证实为单侧急性LHI,患侧靶血管重度狭窄或闭塞。采用抗凝+扩血管+改善微循环等治疗,并于慢性期(发病后16~18 d)复查常规MRI、弥散加权成像(DWI)、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增强MRI检查。根据患者LHI区与健侧对照区的磁共振灌注成像参数值的比值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 CBF)、相对脑血容量(r CBV)、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 MTT)和相对达峰时间(r TTP)。根据LHI慢性期DSC-PWI表现将81例患者分为低灌注组(n=47)和高灌注组(n=34),比较2组患者脑梗死区的DSC-PWI表现、治疗前后靶血管变化、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率中量表(NIHSS)评分及慢性期介入治疗情况。结果81例LHI慢性期患者中高灌注34例,低灌注47例。与低灌注组比较,高灌注组患者的梗死区r CBF、r CBV显著增高(P<0.01),r MTT、r TTP显著降低(P<0.05)。高灌注组患者中靶血管改善30例(88.2%),无明显改善4例(11.8%);低灌注组患者中靶血管改善11例(23.4%),无明显改善36例(76.6%);高灌注组患者靶血管改善率显著高于低灌注组(χ^2=33.173,P<0.01)。高、低灌注组患者入院当日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显著低于入院时(P<0.05),低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灌注组患者慢性期NIHSS评分显著低于低灌注组(P<0.05)。低灌注组患者慢性期磁共振评估后行球囊扩张术或者裸支架植入术19例(40.4%),高灌注组患者均未行介入治疗。结论MRI能评估LHI慢性期患者的脑血流灌注、侧支循环代偿能力及靶血管治疗效果,为临床后期合理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大面积脑梗死 慢性期 侧支循环 靶血管 预后
下载PDF
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在脑梗死后偏瘫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辉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9年第7期106-108,共3页
目的:探究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减重步... 目的:探究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后偏瘫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41例。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参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减重步行训练,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疏经调脏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24%高于参照组70.73%(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FMA、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针灸疏经调脏法联合减重步行训练治疗脑梗死后偏瘫患者疗效确切,可有效缓解其神经功能损伤,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后偏瘫 针灸疏经调脏法 减重步行训练
下载PDF
体外冲击波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患者的近期随访研究
5
作者 王晶晶 《哈尔滨医药》 2022年第6期135-136,共2页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ESW)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16例脑卒中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 目的 研究体外冲击波(ESW)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脑卒中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就诊的116例脑卒中SH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药物治疗,对照组采用等速肌力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ESW联合等速肌力训练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患肢功能、疼痛程度(VAS评分)、生活质量(SS-QOL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89.66%显著高于对照组74.1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肢运动功能、手腕关节运动功能、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SS-QOL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脑卒中SHS患者实施等速肌力训练联合ESW治疗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疼痛,恢复患肢功能,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冲击波 等速肌力训练 脑卒中偏瘫 肩手综合征
下载PDF
中药熏蒸联合蜡疗及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观察
6
作者 王晶晶 舒方方 杨俊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2年第11期1991-1993,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蜡疗及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用推拿方法,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蜡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活动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联合蜡疗及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的效果。方法: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5例,两组均用推拿方法,观察组加用中药熏蒸、蜡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活动症状改善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块厚度及硬度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蜡疗及推拿治疗小儿肌性斜颈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性斜颈 中药熏蒸 蜡疗 推拿
下载PDF
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 52例临床观察
7
作者 李鹏飞 任俊华 +3 位作者 马立章 刘亚飞 张妙奇 周一甫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第17期92-96,共5页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52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服用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对... 目的:观察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 52例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3例IB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51例给予服用匹维溴铵片治疗,观察组52例给予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效果、实验室指标、HPA轴相关因子水平。结果:两组治疗2个月后排便满意度、腹胀程度、生活干扰、腹痛程度、腹痛频率、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严重程度量表(IBS-SSS)评分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2个月后胃动素(MTL)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治疗2个月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 (SIg A)水平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西药联合健脾调神配穴法针刺治疗IBS-D患者,通过拮抗HPA轴活化,调节HPA轴相关因子水平,调控症状改善结果,改善实验室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调神配穴法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胃动素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下载PDF
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8
作者 王晶晶 《中国民康医学》 2021年第17期60-61,72,共3页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核心稳... 目的:观察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8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小脑顶核电刺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核心稳定性训练,比较两组训练前后平衡功能、运动功能、神经肽Y(NPY)水平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结果:训练后,研究组Sheikh评定量表和Berg平衡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0 m最大步行速度(10 mMWS)高于对照组,"起立-行走"计时测试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NPY水平低于对照组,CG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稳定性训练联合小脑顶核电刺激应用于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可提高平衡功能,改善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其效果优于单纯小脑顶核电刺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脑顶核电刺激 核心稳定性训练 脑梗死恢复期 平衡能力
下载PDF
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孔红涛 《中国实用医刊》 2016年第9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Colles骨折患者110例,依据康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主被动训练,观察组加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1月Colles骨折患者110例,依据康复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5例。对照组行常规主被动训练,观察组加用综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81.82%,高于对照组的6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疼痛、肿胀及骨折愈合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腕关节各方向活动度明显提高,观察组活动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colles骨折后腕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可缩短肿胀、疼痛持续时间,提高腕关节功能并改善掌倾角,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康复治疗 COLLES骨折 腕关节功能 掌倾角
原文传递
DSC-PWI联合MRA在脑梗死慢性期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0
作者 冯中全 钱伟军 +5 位作者 李杰 张津华 李立 韩新生 洪斌 蒋忠仆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80-1185,共6页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脑梗死慢性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4例高灌注组及47例低灌注组脑梗死区在慢性期的DSC-PWI表现;比较靶血管MRA治疗前后变化。结果高灌... 目的探讨动态磁敏感对比增强灌注成像(DSC-PWI)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脑梗死慢性期预后评估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34例高灌注组及47例低灌注组脑梗死区在慢性期的DSC-PWI表现;比较靶血管MRA治疗前后变化。结果高灌注组脑梗死区脑血流量(CBF)和脑血容量(CBV)明显增高,平均通过时间(MTT)和达峰时间(TTP)不同程度增高;低灌注组脑梗死区CBF、CBV明显降低,MTT、TTP不同程度增高,高、低灌注组相对PWI参数比值有显著差异(P <0. 01)。MRA复查高灌注组靶血管改善率明显好于低灌注组。19例低灌注组患者评估后介入治疗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DSC-PWI联合MRA能提供脑梗死区慢性期的血流灌注信息,评估梗死区侧支循环代偿储备及靶血管治疗效果,为临床在脑梗死慢性期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慢性期 灌注加权成像 磁共振血管成像 靶血管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