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开滦集团职工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晓庆 刘星 +5 位作者 李雯 黄玮 耿晓妍 邵丹 吴寿岭 刘雪梅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5-91,共7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及相关研究...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排除既往心肌梗死、缺血性脑卒中(不包括腔隙性脑梗死)及相关研究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共5353例,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物化学指标检测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评分对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影响,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对颈动脉硬化的影响。结果本研究人群共5353例,年龄40~94(55.1±11.8)岁,其中男性3209例,占59.9%。1具备≤1项、2项、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分别为0.89±0.19 mm、0.88±0.19 mm、0.85±0.19 mm、0.82±0.18 mm、0.80±0.18 mm、0.76±0.15 mm,各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分别为32.6%、31.4%、24.7%、20.3%、15.9%、9.5%。2影响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心血管健康评分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呈线性负相关(B=-0.012,95%CI:-0.014^-0.011,P<0.001);影响颈动脉硬化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校正年龄、性别、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等因素后,与具有≤1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比较,具有3项、4项、5项以及≥6项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研究人群发生颈动脉硬化的风险值(OR)分别为0.62、0.40、0.31、0.18。结论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是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的保护性因素,随着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项数及其评分的增加,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和颈动脉硬化检出率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及因素的改善情况研究 被引量:28
2
作者 刘星 杨春伟 +3 位作者 梁洁 李晓庆 刘秀荣 吴寿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3378-3382,共5页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功能社区高血压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开滦集团井下在职高血压职工自2009年4月开始进行综合干预,干预措施包括健康宣教、免费降压药物发放及工会参与,分析综合干预后高血压职工心血管健康行为〔吸烟情况、体质指数(BMI)、体育锻炼及健康饮食〕和因素〔总胆固醇(TC)、血压及空腹血糖(FBG)〕的改善情况。结果 (1)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中的吸烟、饮食、血压、FBG及TC均得到改善,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综合干预后研究人群平均理想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数由(2.06±1.09)个增至(2.37±1.05)个,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08,P<0.01);(3)综合干预后心血管平均健康评分由(6.85±1.90)分增至(7.52±1.92)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73,P<0.01)。结论在工作场所对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功能社区 综合干预 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 慢病管理
下载PDF
测量胎儿心脏Tei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功能评定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3
作者 龙凌云 刘艳华 +2 位作者 刘雪梅 杜明帧 陈俊卯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828-829,共2页
目的探讨测定胎儿心脏Tei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所孕胎儿心功能评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孕妇124例(HDCP组),选取同期年龄、孕周与观察组... 目的探讨测定胎儿心脏Tei指数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所孕胎儿心功能评定的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complicating pregnancy,HDCP)孕妇124例(HDCP组),选取同期年龄、孕周与观察组接近、产检无异常孕妇4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超声心动图测量胎儿左、右心室Tei指数。结果 HDCP组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和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和Tei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高血压、轻度子痫前期与对照组左、右心室(a-b)、b、Te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心脏Tei指数较正常孕妇明显升高,重度子痫前期改变更为明显,Tei指数评价胎儿心功能简便、安全、敏感,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妊娠性 TEI指数 胎儿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陈冀 刘星 +6 位作者 梁洁 李雯 孙玉艳 刘丽英 郑久明 刘秀荣 吴寿岭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335-338,共4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TIA、心肌梗死者史共4554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随诊间收缩压变异性(SBPV)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相关性。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TIA、心肌梗死者史共4554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动脉硬化监测,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随诊间SBPV与baPWV的相关性。结果 (1)SBPV≥9.67 mmHg组人群的年龄、收缩压、舒张压、FPG、TC、TG、LDL-C、Lghs-CRP、baPWV均大于SBPV<9.67 mmHg组;(2)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校正其他因素后,baPWV随SBPV的增加而升高,两者呈正相关(R^2=0.528,P<0.01),SBPV每增加1 mmHg,baPWV增加5.396 cm/s,男性、女性人群baPWV均与SBPV呈正相关(分别为R^2=0.468,R^2=0.607,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baPWV与随诊间SBPV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收缩压变异性 相关性 中老年人群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与颈动脉斑块的相关性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晓庆 刘星 +5 位作者 李秋云 杨春伟 梁洁 刘秀荣 王晓涛 吴寿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21-625,共5页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不同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298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 目的分析中老年人群不同血尿酸水平对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随机分层抽取唐山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中年龄≥40岁、既往无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者共5298例为调查对象,进行统一问卷调查、血液生化及颈动脉超声检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血尿酸水平对是否发生颈动脉斑块的影响。结果 1共有5298例纳入统计分析,其中男性3180例,女性2118例,年龄41~95(56.3±11.7)岁;2分性别按血尿酸四分位进行分组后,随着血尿酸水平的增高,男性及女性研究人群的年龄、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男性不同尿酸水平组斑块检出率分别为42.52%、50.89%、55.04%和56.43%;女性分别为20.69%、21.51%、25.71%和35.9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男性人群中,以尿酸<246.05μmol/L为对照组,246.05μmol/L≤尿酸<305μmol/L组、305μmol/L≤尿酸<371μmol/L组和尿酸≥371μmol/L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OR(95%CI)分别为1.44(1.18~1.76)、1.71(1.4~2.09)和1.8(1.47~2.2);女性人群中,以尿酸<202μmol/L为对照组,202μmol/L≤尿酸<244μmol/L组、244μmol/L≤尿酸<294μmol/L组和尿酸≥294μmol/L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OR(95%CI)分别为1.03(0.76~1.39)、1.32(0.98~1.76)和2.1(1.59~2.77)(均P<0.05)。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校正了不同混杂因素后,在不同性别人群中,尿酸不是影响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中老年人群血尿酸水平不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颈动脉斑块 中老年人群
下载PDF
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和踝臂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2
6
作者 刘雪梅 黄玮 +4 位作者 聂维齐 邵丹 李晓庆 张莹 吴寿岭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4-1049,共6页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ICHS)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在101510名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者5440例。每2年1次体检,并于2010-2011年再次体...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ICHS)与踝臂指数(ABI)的关系。方法在101510名参加2006-2007年开滦集团职工体检者中,随机分层抽取5852人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者5440例。每2年1次体检,并于2010-2011年再次体检时增加ABI。去除数据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分析的研究对象为4524例。按照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7项心血管健康指标,将人群进行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ICHS)。根据2006-2007、2010-2011年2次体检的△ICHS,采用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ICHS与ABI的关系。结果随着△ICHS由低向高转变,△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均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理想食盐习惯和体育锻炼人群比例明显改善,分别升高了9.3%和17.2%,理想吸烟人群比例下降约4.6%。总人群的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及空腹血糖均较基线时略有升高。ABI随△ICHS升高呈逐渐升高趋势(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ICHS与ABI呈正相关,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ICHS每增加1分,ABI升高0.004(B值:0.004,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也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与ICHS降低组相比较,ICHS不变组和ICHS升高组的ABI异常呈下降趋势,△ICHS每增加1分,ABI异常风险降低约21%(OR:0.79,95%CI:0.68~0.91)。结论△ICHS与ABI呈正相关。△ICHS是中老年人群动脉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 踝臂指数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7
作者 刘爱霞 李幼军 +1 位作者 张艳丽 王雅娟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7期510-510,共1页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运用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治疗,并观察疲劳评定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疲劳积分... 目的观察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方法12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随机分组,分别运用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和单纯针刺疗法治疗,并观察疲劳评定量表的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疲劳积分较治疗前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01),且治疗后治疗组疲劳积分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统计学差异(<0.01)。结论中药健脾解郁消疲膏联合针刺疗法可有效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症状,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解郁消疲膏 青年慢性疲劳综合征 虚劳 郁证
下载PDF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关系 被引量:8
8
作者 杨春伟 刘星 +9 位作者 王晓涛 刘秀荣 张景义 李秋云 闫秀纵 周艳茹 刘业强 吴寿岭 李晓庆 陈朔华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77-980,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90 532人作为观察队列。研究人群按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水平(1.0~9.7,9.8~12.2,12.3~15.1,... 目的研究不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关系。方法采用队列研究方法,以参加2006年7月至2007年10月健康查体的开滦集团在职及离退休职工90 532人作为观察队列。研究人群按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水平(1.0~9.7,9.8~12.2,12.3~15.1,15.2~40.0μmol/L)分组,随访38~53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1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四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对新发脑梗死事件的影响。结果随访期间共发生1106例脑梗死事件,血清总胆红素四分位分组总的脑梗死事件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52%、1.21%、1.38%、1.70%(P〈0.05)。Cox分析校正其他传统危险因素后,与第2分位组比较,第1分位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HR为1.21(95%CI1.02~1.44)。结论血清总胆红素在1.0~9.7μmol/L为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总胆红素 新发脑梗死事件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血清总胆固醇水平与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黄玮 聂维齐 +3 位作者 范智媛 邵丹 张丽 吴寿岭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7年第3期32-37,共6页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参照2006年国家发布的全国人口性别和年龄比例,采用随机分层法从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抽取5 852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者5 440例;2... 目的分析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与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参照2006年国家发布的全国人口性别和年龄比例,采用随机分层法从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101 510例开滦集团职工中抽取5 852例,其中符合纳入标准者5 440例;2010—2011年再次健康体检时增加右侧锁骨下动脉超声检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所有体检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5 440例体检者中TC资料缺失者10例,右侧锁骨下动脉彩色超声检查结果缺失者80例,最终纳入5 350例。根据血清TC水平四分位数间距将所有体检者分为TC<4.36 mmol/L者1 336例(Q_1组),4.36≤TC<4.95 mmol/L者1 339例(Q_2组),4.95≤TC<5.63 mmol/L者1 340例(Q_3组),TC≥5.63 mmol/L者1 335例(Q_4组)。不同血清TC水平体检者性别、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Q_3组和Q_4组体检者年龄大于Q_1组和Q_2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高于Q_1组和Q_2组(P<0.05);Q_4组体检者年龄大于Q_3组(P<0.05)。Q_2组、Q_3组和Q_4组体检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血糖(FBG)及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Q_1组,Q_3组和Q_4组体检者TG、LDL-C、HDL-C、FBG及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Q_2组,Q_4组体检者TG、LDL-C、HDL-C、FBG及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检出率高于Q_3组(P<0.05)。Q_4组体检者饮酒率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高于Q_1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第一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相比,第三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OR=1.260,95%CI(1.032,1.538)]及第四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OR=1.515,95%CI(1.201,1.910)]是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排除糖尿病人群后,与第一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相比,第二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OR=1.237,95%CI(1.014,1.508)],第三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OR=1.292,95%CI(1.045,1.598)]及第四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OR=1.504,95%CI(1.174,1.928)]是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排除高血压人群后,与第一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相比,第四四分位数血清TC水平是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OR=1.460,95%CI(1.066,2.000),P<0.05]。结论血清TC水平升高的中老年人群右侧锁骨下动脉斑块发生风险明显增高,临床应加以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固醇 锁骨下动脉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的超声心动图多参数诊断右心衰竭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劼 牛慧敏 +4 位作者 马琳 李晓庆 张树华 孙萌 孟亦真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86-789,共4页
目的:对比决策树模型及多个超声指标对右心衰竭的超声诊断的效果,探讨决策树模型在诊断右心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右心衰竭患者109例为病例组,非右心衰竭者128例为对照组,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以下参数: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 目的:对比决策树模型及多个超声指标对右心衰竭的超声诊断的效果,探讨决策树模型在诊断右心衰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右心衰竭患者109例为病例组,非右心衰竭者128例为对照组,行心脏超声检查测量并计算以下参数:右室面积变化率(RVFAC)、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三尖瓣环收缩期峰值速度(S)、Tei指数、三尖瓣环等容收缩期加速度(IVA)、左室与右室横径比(LRR)。利用上述参数,建立决策树,对该模型进行10折交叉验证,比较决策树与常用单一参数的诊断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RVFAC、TAPSE、S、IVA、LRR均较低,Tei指数较高(P<0.05),以RVFAC、TAPSE、LRR、S、IVA建立决策树模型诊断右心衰竭正确率为95.4%,该结果较任一常用指标评价右心功能的效果具有优势。结论:通过多指标建立的决策树模型较单一超声指标的评价效果更理想,该方法在判断右心衰竭中具有潜在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右心衰竭 多指标联合 决策树
原文传递
健康体检人群不同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6
11
作者 梁洁 刘星 +3 位作者 李冬青 刘丽英 李晓庆 刘秀荣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及IFG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且与本研究相关体检数据完整的87757名对象作为观察队列,分别以BMI、WC、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分组,比较各组FPG水... 目的探讨不同肥胖指标与糖尿病及IFG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2007年度健康体检且与本研究相关体检数据完整的87757名对象作为观察队列,分别以BMI、WC、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分组,比较各组FPG水平、糖尿病和IFG的检出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糖尿病和IFG的因素。结果不同性别组FPG水平、糖尿病和IFG的检出率随BMI、WC、WHR和WHtR值增加而逐渐升高。校正年龄、血压和血脂因素后,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以WHtR预测糖尿病风险的OR值最高(1.649),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2.495),BMI的OR值在两性中均最低(1.396/1.429);男性以BMI预测IFG风险的OR值最高(1.208),女性以WC的OR值最高(1.348)。结论BMI、WC、WHR和WHtR值越大,糖尿病和IFG的检出率越高,WC、WHR和WHtR对糖尿病风险的预测优于BM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指标 糖尿病 空腹血糖受损
原文传递
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玮 聂维齐 +5 位作者 李雯 李晓庆 张艳丽 耿晓妍 吴寿岭 刘雪梅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078-1082,共5页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ICH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在参加2006至2007年健康体检的1 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包括年龄≥40岁,既往无卒... 目的 探讨中老年人群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变化(△ICHS)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 在参加2006至2007年健康体检的1 01 510名开滦集团职工中,随机分层抽取5 852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符合入选标准(包括年龄≥40岁,既往无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心肌梗死病史)者5 440名.2010至2011年再次健康体检时,增加超声CIMT测量,统计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4 367名.参照美国心脏协会(AHA)提出的7项理想心血管健康指标,对人群进行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ICHS<0为降低组(n=1 355),△ICHS=0为不变组(n=1 451),△ICHS>0为升高组(n=1 561).△ICHS为2010至2011年与2006至2007年健康体检时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的差值.采用线性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ICHS与CIMT的关系.结果 2006至2007年健康体检时,研究人群的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为(3.03±1.27)分,2010至2011年健康体检时理想心血管健康评分为(3.09±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昆杂因素之后,△ICHS每增加1分,CIMT下降0.009 mm(B=-0.00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校正多种混杂因素之后,与降低组比较,不变组(OR =0.73,95%CI:0.59 ~0.91)和升高组(OR=0.66,95% CI:0.52 ~0.82)的CIMT增厚风险均下降.结论 △ICHS增加是中老年人群CIMT增厚的独立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状况 颈动脉 动脉硬化
原文传递
腹型肥胖对糖尿病人群新发高尿酸血症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星 刘秀荣 +5 位作者 杨春伟 周艳茹 李晓庆 刘红敏 王晓涛 吴寿岭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970-973,共4页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与新发高尿酸血症(HUA)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且既往无HUA病史及相关资料完整者5122例作为观察队列.依据基线WC将观... 目的 探讨糖尿病患者腹型肥胖与新发高尿酸血症(HUA)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以参加2006~2007年度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的糖尿病患者,且既往无HUA病史及相关资料完整者5122例作为观察队列.依据基线WC将观察对象分为肥胖组与非肥胖组,比较两组2010~2011年度健康体检时新发HUA的发病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肥胖与新发HUA发病风险间的关系. 结果 (1)观察队列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8.9±5.6)月,HUA发病率为5.6%(285/5122).肥胖组HUA发病率高于非肥胖组(6.9% vs3.8%,P<0.01);(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肥胖、性别、SBP、基线血清尿酸(SUA)水平是新发HUA的影响因素,其中肥胖是独立危险因素(OR=1.44,95%CI:1.09~1.89). 结论 腹型肥胖可能是糖尿病患者新发HUA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型肥胖 新发高尿酸血症 糖尿病 影响
原文传递
糖尿病与空腹血糖受损人群颈动脉粥样斑块的检出率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颖 李雯 +7 位作者 周艳茹 安利杰 戚长春 秦天榜 袁凤辉 赵洪涛 赵性泉 吴寿岭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42-545,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 目的探讨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IFG)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方法在参加2006-2007年健康体检的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在职及离退休职工101510人中随机抽取5852人作为观察队列,于2010-2011年对观察队列进行第3次健康体检,同时进行了颈动脉超声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基线血糖水平对颈动脉斑块检出率的影响。结果在5852例观察对象中,符合入选标准、资料完整的有5440例,理想血糖组(n=3808)、IFG组(n=1155)、糖尿病组(n=418)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分别为39.6%、45.5%、63.6%;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IFG组、糖尿病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分别比理想血糖组增加19%和85%,其OR值分别为1.19(95%CI1.01~1.39)、1.85(95%CI1.44~2.37)。结论 IFG是发生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受损 颈动脉斑块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IL-32、MMP-13及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表达及意义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安新 高利常 +2 位作者 孙太起 李秀山 刘白鹭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20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病程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5例RA、76例对照组血清中IL-32、MMP-13及IL-10的水平,并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32(IL-3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白细胞介素-10(IL-10)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病程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115例RA、76例对照组血清中IL-32、MMP-13及IL-10的水平,并与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RA组与对照组比较,IL-32、MMP-13、IL-10水平升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RA重度活动期组IL-32、MMP-13显著高于稳定期组(P<0.05),IL-32、MMP-13水平与抗CCP抗体、ESR、hs-CRP、RF、DAS28、关节肿胀数和关节压痛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IL-10与ESR、hs-CRP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 IL-32、MMP-13及IL-10与RA的形成、病程发展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观察RA病情活动、疗效判断及预后的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 基质金属蛋白酶13 白细胞介素10 白细胞介素32
原文传递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孕晚期胎儿心脏Tei指数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龙凌云 刘艳华 +2 位作者 刘雪梅 杜明帧 陈俊卯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2年第21期3274-3275,共2页
目的 旨在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晚期胎儿心脏Tei指数测定对胎儿心功能的评定价值。方法 HDCP孕妇38例作为研究对象(HDCP组),同期门诊产检无异常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测量胎儿左、右心室流出道的频谱,流入道频谱记录为A,表... 目的 旨在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孕晚期胎儿心脏Tei指数测定对胎儿心功能的评定价值。方法 HDCP孕妇38例作为研究对象(HDCP组),同期门诊产检无异常正常孕妇40例为对照组,测量胎儿左、右心室流出道的频谱,流入道频谱记录为A,表示房室瓣频谱的A峰终止处至下一个心动周期E峰的起始处的时间间隔,流出道频率记录为B,表示为主动脉瓣口血流开始至终止时间(心室射血时间),连续记录三个心动周期检测结果,分析Tei指数测定结果。结果 (1)HDCP组及其对照组孕32-36周与孕36+1-38周胎儿的左心室、右心室的A-B、B、Tei指数在不同孕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HDCP组与对照组孕32-36周胎儿右心室Tei指数(0.36±0.03)、(0.33±0.04),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A-B、B、Tei指数、右心室A-B、B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HDCP组与对照组孕36+1-38周胎儿左、右心室A-B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右心室Tei指数HDCP组为(0.35±0.03)、(0.36±0.04),对照组为(0.32±0.04)、(0.32±0.04),在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左、右心室B在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CP孕妇孕晚期胎儿心脏会受到一定程度累及,胎儿Tei指数变化提示胎儿心功能可能存在异常,Tei指数变化与胎儿胎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超声心动描记术 多普勒 脉冲 超声检查 产前 TEI指数
原文传递
不同空腹血糖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耿晓妍 刘雪梅 +4 位作者 王爱田 黄玮 李晓庆 张冬艳 刘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9期1199-1201,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BG)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至2012年于我院查体的男性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无颈动脉斑块且相关资料完整者1 1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基线血糖三分位水平将研... 目的 探讨不同空腹血糖(FBG)水平对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2011年至2012年于我院查体的男性人群,颈动脉超声检查无颈动脉斑块且相关资料完整者1 1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基线血糖三分位水平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FBG〈5.21 mmol/L组(A组)390例,FBG 5.21~6.03mmol/L组(B组)394例,FBG≥6.04 mmol/L组(C组)400例,比较3组2014至2015年度健康体检时新发颈动脉斑块的发病率,并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 B组和C组的年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均高于A组(P均〈0.05),C组的收缩压、甘油三酯、hs-CRP高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B组(P均〈0.05)。A组、B组和C组颈动脉斑块检出人数分别为90、120和196例,分别占23.3%、30.5%和49.2%。随着血糖水平的增加,新发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逐渐升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91,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新发颈动脉斑块发生的因素为血糖水平、年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HDL-C(P〈0.05,P〈0.01),其中C组发生颈动脉斑块的风险为A组的2.06倍(95%CI:1.068~3.971,P〈0.05)。结论 空腹血糖≥6.03 mmol/l是发生新发颈动脉斑块的独立危险因素,应针对危险因素对颈动脉斑块进行干预和治疗,将FBG控制在6.04mmol/L以下是一项有效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腹血糖 新发颈动脉斑块 影响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