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旷玮 姬培锋 +2 位作者 Philip Leistner Judit Angster 杨军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8-637,共10页
为研究传统笙的物理结构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在簧舌振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指孔和音窗的传输矩阵计算方法,建立了笙管的等效电路,并将二者结合,得到笙的完整物理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了... 为研究传统笙的物理结构与音色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传统笙的物理模型及声音合成方法。在簧舌振动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指孔和音窗的传输矩阵计算方法,建立了笙管的等效电路,并将二者结合,得到笙的完整物理模型。为了验证模型的有效性,设计了一套笙的实验系统,实现了对笙管发声过程中特征量的多通道同步测量。通过对比实验和模型仿真结果的时频域特点以及与音色相关的特征量,分析了模型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模拟传统笙管的发声过程,合成笙样本能够较准确的反映真实笙样本的音色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型 合成方法 传统 声音 特征量 物理结构 振动模型 矩阵计算
下载PDF
开放型办公室掩蔽语音环境下工作效率的客观评价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玥 Philip Leistner 李平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0-195,共6页
本文研究了开放型办公室中平稳噪声掩蔽语音环境下噪声可懂度的客观评价指标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三种客观评价指标: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Perceptually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和modified Normalize... 本文研究了开放型办公室中平稳噪声掩蔽语音环境下噪声可懂度的客观评价指标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文章通过对三种客观评价指标:Speech Transmission Index(STI),Perceptually Evaluation of Speech Quality(PESQ)和modified Normalized Covariance Method(mNCM)与专门设计的主观实验结果相对比,得到了该条件下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烦扰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客观评价指标与主观实验结果均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说明利用客观评价指标来预测、评估工作效率具有可行性。实验结果还初步揭示了噪声的语言可懂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变化规律:在噪声的语言可懂度的中间区域,工作效率变化显著;但噪声的语言可懂度高于一定值以后,工作效率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观评价 语言可懂度 烦扰度 工作效率
下载PDF
消声室声学技术的革新 被引量:13
3
作者 查雪琴 H.V.Fuchs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9-308,共10页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室内建立自由声场,以尖劈为基本吸声构造,尖劈的长度基本定于所需的低频截止频率,建造尖劈占用大量体积的事实,似乎都是无需讨论或必须接受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尖劈的长度要求(1/4波长),已经成为自由场室扩展低频...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室内建立自由声场,以尖劈为基本吸声构造,尖劈的长度基本定于所需的低频截止频率,建造尖劈占用大量体积的事实,似乎都是无需讨论或必须接受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尖劈的长度要求(1/4波长),已经成为自由场室扩展低频截止频率的实际障碍。工业技术发展需要的自由场室,不仅有它特殊需要的低频下限,例如到50Hz,决定于它的环境条件,对于吸声构造又有相应的使用和维护方面的要求。本文从室内稳态声场的理论分析出发,提出扩展低频截止频率,以阻尼房间的简正振动为基本,界面的反射,应从在室内更接近球面声波的实际出发,建立自由声场的新思想。介绍了新开发的三种新型无纤维吸声构件和适应不同要求的两类自由场室。以一间已经建设成功的半自由场室为例,用复合板共振吸声器(CPA)和非对称构造吸声器(ASA)组合,吸声构件的厚度仅620cm,得到的自由场结果是:以1/3倍频程频带信号测试(这正是该室的使用测试信号),25Hz至80Hz,±2.5dB,100~16000Hz,±1.0dB,自由场范围9m至12m。以正弦信号测试,100Hz以上达到和频带噪声类似结果,100Hz以下至50Hz,自由场范围7m至9m。已建成50间以上类似的自由场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声室 声学技术 室内稳态声场 无纤维吸声构件 自由场室 尖劈
下载PDF
单片独立的(stand-alone)微穿孔吸声体 被引量:1
4
作者 查雪琴 H.Fuchs 《声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3-497,共5页
引言在吸声构件中不使用纤维性材料或其他阻尼材料的努力,可追溯到Veliszhanina,S.N.,Rschevkin以及其他如中列举的学者。30年以前,马大猷教授首次提出了可使用于设计及计算的微穿孔吸声构造(MPA)的模型,并做出各种试件。这些... 引言在吸声构件中不使用纤维性材料或其他阻尼材料的努力,可追溯到Veliszhanina,S.N.,Rschevkin以及其他如中列举的学者。30年以前,马大猷教授首次提出了可使用于设计及计算的微穿孔吸声构造(MPA)的模型,并做出各种试件。这些成果至今仍然是多种应用的基础。12年来,德国弗劳恩霍夫建筑物理研究所(Fraunhofer Institut fiir Bauphysik)与8个以上工业企业一起合作开发了一系列MPA产品,广泛地应用于市场需要的各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穿孔吸声体 单片 阻尼材料 物理研究所 吸声构造 合作开发 工业企业 市场需要 纤维性
下载PDF
冷水墙空调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张小波 《建筑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159,169,共9页
冷水墙空调系统具备降温和除湿功能,可以作为常规的辐射式空调系统的替代品。本文基于边界层热湿耦合传递机理建立了冷水墙空调系统的理论模型,并将该模型编译到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中。然后选取19个不同工况,对冷水墙空调系统的制... 冷水墙空调系统具备降温和除湿功能,可以作为常规的辐射式空调系统的替代品。本文基于边界层热湿耦合传递机理建立了冷水墙空调系统的理论模型,并将该模型编译到Energy Plus能耗模拟软件中。然后选取19个不同工况,对冷水墙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除湿量进行了测试,以验证冷水墙理论模型。对于大多数测试工况,冷水墙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和除湿量的测试值与模拟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分别在10%和20%以内。最后,本文利用Energy Plus建立一测试工况,将冷水墙空调系统和风机盘管系统进行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冷水墙空调系统具备较好的除湿和辐射制冷能力,在保证热舒适的前提下,可以通过增加室内空气温度的设定值来降低空调系统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水墙 实验测试 辐射供冷 除湿 风机盘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